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综合护理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2例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综合护理治疗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即93.7%,对照组75.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综合护理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减轻了病症,改善了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了疾病康复,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对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接受膀穴位贴敷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5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对脑卒中尿失禁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讨论对心衰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2018年2月间我院接收的心衰患者86例,随机法分组护理,对照组用以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将常规作为基础,实施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对比两种护理应用方法对患者的使用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BNP(血浆脑钠肽)水平比较并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BNP水平相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方法对心衰患者护理,可有效改善BNP水平,具有良好的治疗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对肺胀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肺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记录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5.00%,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肺胀患者有利于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内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5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计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护理。着重观察两组患者后期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广运用,提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中药穴位贴敷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缓泻剂(杜密克)进行治疗联合护理干预]与研究组(43例,给予中药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并联合护理干预),对比和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麻杏石甘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染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外感染咳嗽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麻杏石甘汤口服治疗,并联合中药贴敷穴位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麻杏石甘汤联合穴位贴敷对于小儿外感染咳嗽有很好的的临床治疗效果,见效较快,有效率较常规治疗方法有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中晚期肝癌疼痛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接受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穴位贴敷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再配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有头晕头痛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予穴位敷贴,3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内观察两组的疗效.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6.7%.结论:穴位贴敷对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症状有明显改善,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定哮合剂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定哮合剂合中药穴位贴敷.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定哮合剂合中药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具有良好疗效,而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咳嗽患者中使用穴位贴敷治疗并开展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156例慢性咳嗽患者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78例)以及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穴位敷贴治疗,两组均开展针对性护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率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慢性咳嗽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同时加以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和穴位按摩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12月的360例乳腺增生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80例.普通组采用内服中药汤剂治疗乳腺增生,特殊组采用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乳腺增生.比较两组患者乳房肿块、疼痛和其他临床效果.结论:特殊组经过外敷中药贴和配合穴位的按摩之后,其乳房的肿块、疼痛的程度和临床疗效均要优于普通组,其差异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外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乳房胀痛、消除乳房肿块,提高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间门诊治疗的68例COPD患者为研究资料,按治疗时间顺序分为穴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均予以西药舒利迭治疗,穴位组则再予以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急性发作次数、不良反应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穴位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急性发作次数以及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OPD,其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具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应西医护生在中医科室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不断改进中医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方法:将2016年7月—2016年10月来我科实习的西医护生分为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5月来我科实习的西医护生分为观察组.每组实习的时间为7周.两组按实习教学计划要求,熟练掌握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由传统"一对一"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观察组组采用"阶梯式"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出科中药穴位贴敷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的成绩和患者对护生中药穴位贴敷满意度.结果:阶梯式的带教方法在护生出科中药穴位贴敷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的成绩和患者对护生中药穴位贴敷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法.结论:"阶梯式"的带教模式是西医护生学习中药穴位贴敷的有效方法,适用于中医科室临床护理带教,值得在中医临床带教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穴位按压和中药穴位贴敷对产程及宫缩痛影响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按压组及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组,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0%,穴位按压组总有效率为37.5%,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缓解产妇宫缩疼痛,能提高满意度,缩短第一、二产程,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穴位贴敷中药与刮痧治疗肩周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2例肩周炎患者为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刮痧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刮痧治疗的同时采用穴位贴敷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肩周炎患者治疗中,穴位贴敷中药与刮痧联合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虚寒型体虚易感患者应用穴位贴敷、脐灸联合中药香囊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虚寒型体虚易感患者70例,按照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35例患者应用穴位贴敷治疗,试验组患者35例,应用穴位贴敷、脐灸联合中药香囊治疗,以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炎症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4年1月全麻腹式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术后给予消炎、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贴敷中脘穴、双足三里、双内关。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呕吐次数、平均恶心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可改善妇科术后恶心呕吐症状,具有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及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红彩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4122-4123
目的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给予中药"穴位贴敷"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43例患者,总有效率72.0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且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100例消化不良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