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李润森山西省军区门诊部李萍Q—T离散度(Q—Td)是指体表心电图(ECG)上各导联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的差值。由于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所以又提出了校正的Q...  相似文献   

2.
硫酸镁治疗Q—T间期延长致Tdp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叶芳  孙彩琴 《江苏医药》2001,27(10):788-788
Q T离散度 (QTd)反映心肌复极时间总的变异性 ,这种变异性是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本文对 9例Q T间期延长引起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p)用硫酸镁治疗后观察其治疗前后QTd变化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我院 1997年 3月~ 2 0 0 0年 3月Q T间期延长引起Tdp患者 9例 ,男 5例 ,女 4例 ,年龄5 6~ 77岁 ,平均 6 5 2岁 ;其中窦性心动过缓 4例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1例 ,冠心病 1例 ,病毒性心肌炎1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2例 ;除外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二、方法 :(1)Tdp发作时除常规给予利多卡…  相似文献   

3.
303例正常人同步12导联Q—Td及J—Td测定分析徐萌徐铃**王蕊***杜云惠*倪锐志*近几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Q—T间期离散离(Q—Td)反映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鉴于目前国内甚少报告,本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机对303例正...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间期离散度(Q-Td)及经心率校正的Q-T间期散度(Q-Tcd)的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随机测量30例阳性组运动前,运动后2,4minQ-Td,kQ-Tcd,并与30例阴性者作比较,结果显示,Q-Td,Q-Tcd可作为冠心病运动试验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 间期离散度(Q-Td)及经心率校正的Q-T 间期散度(Q-Tcd)的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随机测量30 例阳性组运动前、运动后2、4m inQ-Td 、Q-Tcd ,并与30 例阴性者作比较,结果显示,Q-Td 、Q-Tcd 可作为冠心病运动试验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近来国外有人认为Q-T离散率(Q-Td率)能较Q-Td更准确地反映急性心肌缺血及对室性心率失常的预测。本文通过对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期及缓解期Q-Td率及Q-Td的变化,以探讨Q-Td率的临床意义。临床资料 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我科住院病人,男性23例、女性10例,年龄(625±86)岁。心电图排外束支传导阻滞者。方法是分别对心绞痛发作期及缓解1周后记录同步12导联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计算Q-Td及Q-Td率(Q-Td率=Q-Td/R-R×100%),根据动态心电图分类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结果 (1)33例不稳定型心…  相似文献   

7.
健康成人QT离散度的正常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QT离散度(QTd),又称QT间期离散度,是指QT间期在体表心电图各导联之间的差异程度。它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可以用来评价心肌电活动状态和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我们测定了656例18~70岁健康成人常规体表12导  相似文献   

8.
QT间期离散度(QTd)系由于心室肌复极不一致,而引起的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时限变异的程度。大量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QT离散度明显增加,恢复期降低,其临床价值已得到证实[1,2]。本文观察了58例AMI早期患者予静脉尿激酶溶栓后,QT离散度变化规律,探讨了AMI后心肌再灌注与QT离散波变化的相关性。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男46例,女12例;年龄32~75岁,平均59.8±12.5岁。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症状和ST段抬高。病变部位累及广泛前壁16例,前壁、前间壁24例,下壁、正后壁18例。发病  相似文献   

9.
张翠芬  杨军 《云南医药》2000,21(1):56-57
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大QT间期和最短QT间期的差异程度。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QTd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密切相关,并被视为预测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因素〔1~3〕。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 选择1994~1998年住我院内科的20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排除心房颤动、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者,1月内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洋地黄除外)。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7~73岁,平均(507±8)岁。同期顺序抽取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0~68岁,平均(528±10)岁。采用日…  相似文献   

10.
谢春风  陈启阳 《贵州医药》1995,19(5):269-269
我科于1992年6月~1994年4月共作VLP84例,其中阳性检出率为32.14%,我们测定分析了QT间期离散度(QTd)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受检测的84例均为住院患者,冠心病50例,室性心律失常12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晕厥原因待查5例,心肌炎3例,高心病2例,肺心病2例,风心病2例,心包炎、二失瓣脱垂各1例。84例中男26例,女26例,年龄18~90(59±13.1)岁。1.2方法1.2.1常规心电图除T.U波分界不清的导联外测定每一导联的QT间期,从不同导联最长的QT间期减去最短的QT间期,即得QTd。84例病人均未服…  相似文献   

11.
QT离散度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前 ,人们一直认为心电图上各导联QT间期存在的差异系伪差所致 ,未予重视。直到 1985年Campbell等[1] 发现不同导联QT间期存在的差异有一定的规律性 ,遂提出了QT离散度 (简称QTd)概念。 1990年由Day等[2 ] 首先证实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十余年来 ,QTd的研究得以重视 ,QTd的应用已涉及到许多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1 概念QT间期离散度是指标准 12导联心电图上最大QT间期 (QTmax)与最小QT间期 (QTmin)之差[1] ,即 :QTd =QTmax -QTmin。2 测量2 1 QT间期测量 测量QT间期首…  相似文献   

12.
刘侠  吴良金 《江苏医药》1997,23(10):731-731
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差异即Q-T间期离散度(Q-Td)与心肌复极时程差异度密切相关,而由运动负荷试验导致Q-Td变化目前尚缺少报道。本文总结次极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时Q-Td测定结果,旨在探讨冠心病运动负荷试验阳性者Q-T离散度变化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我院心功能引台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60例为冠心病(A组)、年龄34~78岁.平均56.4岁.男38例,女22例。全组除外电解质紊乱、房颤、束支传导阻滞和服用影响心肌复极药物的患并。另以体检正常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秆60例为对照组(H组),年龄37~68岁.平均54.…  相似文献   

13.
吴志丽  班学勤 《河北医药》2000,22(12):919-919
急性心肌梗死 (AMI)常伴远隔导联ST段压低 ,据文献报道 ,其发生率可达 4 8%~ 10 0 % [1] 。本文观察我院 1995年 1月~ 1999年 1月 176例AMI,对其远隔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及近期预后的影响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按WHO制定的标准确诊的Q波急性心肌梗死 176例 ,男 136例 ,女 4 0例 ,年龄 35~ 76岁 ,平均 59.5岁。梗死部位 :前间壁 4 0例 ,前壁 38例 ,高侧壁 10例 ,广泛前壁 18例 ,下壁 60例 ,下壁 后壁 4例 ,再次梗死 4例 ,右室梗死 2例。 176例中合并休克 12例 ,心衰 60例 ,心律失常 64例 ,合并其它疾病 :高…  相似文献   

14.
QT离散度 (QTd)是指不同部位心肌复极差异在 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中最大 Q- T间期 (Q- Tmax)与最小 Q- T间期 (Q- Tmin)的差值 [1 ] ,由 Cam pbell等 [2 ] 于 1985年首次提出 ,1990年 Day等 [3 ]首先证实了 QTd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后 ,许多学者提出 QTd增加可做为缺血性心脏病 ,心功能恶化 ,致死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的危险因子 [4] 。冠心病人运动试验中 QTd明显增加 ,表明运动加重心肌缺血 ,我们分析 10 4例患者运动试验前后 12导联心电图QTd变化来研究冠心病。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我们选择了 10 4例 1994年 6月至 1999年6…  相似文献   

15.
尿路感染 (UTI) ,是由于致病菌侵犯尿路或肾脏间质引起的炎症。由于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 ,成人中男、女发生率为 1:10 [1] 。它可侵犯任何年龄 ,成年女性中约 2 0 %~35 %一生中患过此病[2 ] ,是女性常见病。现就我院 1997年12月~ 2 0 0 1年 3月治疗的 4 5例确诊女性UTI患者进行临床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4 5例均为确诊尿路感染住院治疗的女性患者。年龄 1~ 2 0岁 2例 ,2 0~ 4 0岁 34例 ,4 0~ 6 0岁 4例 ,>6 0岁 5例。其中孕妇 18例 ,合并肾积水 4例 ,输尿管结石 1例 ,糖尿病 4例 ,产褥期 4例。主要症状和体征 :尿频…  相似文献   

16.
魏彪 《中国基层医药》2002,9(2):168-168
我院 1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 8月 ,对 32 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TUVP)。术后随访 1~ 2 4个月 ,病人术后在国际前列腺症状 (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 (MER)均得到显著改善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 0例 ,年龄 5 5~ 93岁 ,平均 71岁。均有重度排尿梗阻症状。Ⅰ度 40例 ,Ⅱ度 12 9例 ,Ⅲ度 95例 ,Ⅳ度 5 6例 ;病程 7个月至 18年。术前IPSS及QOL评分分别为31 6± 3 5、2 3± 0 8,MER及平均尿流率分别为 7 4± 3 6ml/s、2 3± 1 9ml/s。经B超测量体积为 …  相似文献   

17.
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60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2年 8月用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 6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按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的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 [1 ] ,将入院诊断为小儿肺炎的 12 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6 0例中 ,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 1/ 12~ 6 / 12岁 5例 ,6 / 12~ 1岁 2 4例 ,>1岁 31例 ;对照组 6 0例中 ,年龄 1/ 12~ 6 / 12岁 / 7例 ,6 / 12~ 1岁 18例 ,>1岁 35例。两组病情相似 ,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案两组均在常规控制感染 ,支持、对症治…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障碍、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精神病。国外文献报道 ,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医嘱者各占 1/3[1] 。我院于2 0 0 1年 1~ 12月对 10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健康教育程序实施健康教育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精神分裂症 10 0例 ,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 ] 。按住院顺序奇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观察组男 2 1例 ,女 2 9例 ;年龄 18~ 6 3岁 ,平均 (4 0 5± 4 3)岁 ;病程 4个月~ 10年 ;首…  相似文献   

19.
左房心律是一种心律规则 ,心率正常 ,异位节奏点位于左心房较少见的房性心律失常 ,现在将我所遇到 14例左房心律的特点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 8例 ,女性 6例 ,年龄在 17~ 6 5岁之间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 4例 ,风湿性心脏病 2例 ,高血压心脏病 2例 ,病毒性心肌炎 1例 ,正常健康者 5例。心电图表现 :P -R间期≤ 0 12S ,P波方向 :Ⅰ导联除 3例直立外余均倒置 ,ⅡⅢavF导联倒置 ,avR、V1导联全部直立 ;V2 导联除 2例倒置、1例平坦外均为直立 ,V3 导联除直立、平坦各 2例外均为倒置 ;V4~V6导联全部倒置。PV1导联有典型圆…  相似文献   

20.
吴建华  苏丽娜 《贵州医药》1996,20(3):140-141
对152例冠心病(CHD)和210例正常人(N)的心电图进行了不同性别,电压QT间期离散度(QTd)及JT间期离散度(JTd)的测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HD组QTd,JTd,值显著高于N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同一性别CHD组与N组间也有显著性或极显著差异,不同电压间比较分析显示CHD值QTd2mv〉1mv,(P〈0.05),N组JTd值2mv〉1mv(P〈0.01)。提示QTd或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