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温热中频治疗仪联合热敏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和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LDH患者分为研究组(n=64,热敏灸联合温热中频治疗仪治疗)和对照组(n=64,热敏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腰椎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清PGE2、5-HT水平,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9.69%)(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和血清PGE2、5-HT水平更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更高(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温热中频治疗仪联合热敏灸治疗LDH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清PGE2和5-HT水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及Wells评分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分析三者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351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59例)和非DVT组(292例)。比较DVT组和非DVT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的CRP、D-D水平及Wells评分。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RP、D-D水平与Wells评分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D-D、Wells评分单项及联合三项指标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的CRP、D-D水平以及Wells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P<0.05),DVT组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的CRP、D-D水平以及Wells评分高于非DVT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VT组CRP、D-D水平与Well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7d的D-D、CRP、Wells评分诊断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0.785、0.769,高于术后3d和术后14d;术后7d的CRP、D-D和Wells评分联合诊断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的AUC为0.928,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CRP、D-D水平及Wells评分均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有关,术后7d CRP、D-D和Wells评分联合诊断术后DVT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纳入病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给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 d。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内皮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纯音听阈值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0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纯音听阈值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sVCAM-1)、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 d后CD8+较对照组低,CD3+、CD4+/CD8+、CD4+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效果确切,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谷红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联合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AIS患者9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治疗,观察组给予谷红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联合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00%(42/50),对照组为60.42%(2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为4.17%(2/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红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联合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治疗AIS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血管再通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并发症较轻。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10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补阳还五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50例)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50例),均治疗3周。对比两组治疗3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的血压[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0%,低于观察组的92.0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3周后Barthel指数更高,NIHSS评分、DBP、SBP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3周后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3周后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更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压,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同时还能下调 PI3K/AKT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木丹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和对照组(60例,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丙二醛(MDA)较治疗前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MDA较对照组低,SOD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DPN患者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益心舒片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南京市中心医院2020年7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3,接受美托洛尔治疗)和研究组(n=63,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益心舒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CO、LVEF升高,LVEDD缩小,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下降,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ET-1下降,NO升高,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4.76%)、研究组(6.3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益心舒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雷火灸五脏背俞穴对气虚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接受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47,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雷火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对比两组简明疲乏量表(BF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7 d后及治疗14 d后B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腹胀纳呆、胸闷气短、神疲乏力、久嗽痰稀、浮肿便溏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CD8+低于对照组同期,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功能、肺癌附加症状、生理、社会/家庭、情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雷火灸五脏背俞穴可有效减轻气虚型NSCLC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水平和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究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并观察该治疗方案对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7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8例,接受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69例,接受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10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0d后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认知功能变化情况,记录两组肝肾功能、血常规异常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 d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延长,D-二聚体(D-D)、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均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以上评分改善均更为显著(P<0.05)。两组用药期间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情况,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d后老年快速认知筛查量表(QCST-E)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阿替普酶治疗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ACI,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促进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认知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P-选择素(P-selectin)、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凝血功能指标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术后发生DVT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DVT组,同期术后未发生DVT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无DVT组,比较两组血清TM、P-selectin、HDL-C、血浆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M、P-selectin、HDL-C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影响因素。结果:DVT组血清TM、P-selectin、血浆D-D、FIB水平、年龄≥60岁比例高于无DVT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无DVT组(P<0.05)。DVT组血清TM和P-selectin与血浆D-D、FIB呈正相关(P<0.05),血清HDL-C与血浆D-D、FIB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血清TM≥9.50 IU/mL、P-selectin ≥70.00 ng/mL、HDL-C<1.00 mmol/L、血浆D-D≥700.00 μg/L、FIB≥4.00 g/L是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患者血清TM、P-selectin较无DVT患者升高,HDL-C较无DVT患者降低,联合检测血清TM、P-selectin、HDL-C和凝血功能指标可能有助于降低DVT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术后分别予利伐沙班5 mg、10mg口服以预防DVT。术前及术后1d、7d检测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同时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DVT发生情况,观察临床出血事件。结果:术后1d两组Fbg水平明显降低,PT明显延长(均P0.05);术后7d两组Fbg水平与术后1d相比明显回升,PT明显缩短(均P0.05)。两组各时期的Fbg与PT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两组D-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利伐沙班5 mg组明显高于利伐沙班10 mg组(P0.05);术后7d两组D-D水平均较术后1d明显降低(P0.05),且利伐沙班10 mg组明显低于利伐沙班5 mg组(P0.05)。利伐沙班10 mg组术后早期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利伐沙班5 mg组(P0.05)。两组预防性抗凝后临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口服大剂量(10 mg)利伐沙班,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发生率,且不会明显增加临床出血事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5年7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DVT发生率、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HTC)、全血黏度(WBV)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术后3周,观察组DVT的总发生率为9.7%(6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4%(2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DD、Hcy、hs-CRP、HTC、WBV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该6个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为7.94%,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减少DVT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是一种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形成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128排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1月到2020年7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股骨头置换术后疑似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128排CT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在78例患者中,128排CT判断图像优69例,良9例,优良率为100.0 %。静脉造影判定为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DVT组),发生率为14.1 %,检出病变血管45支。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使用激素、年龄是导致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P<0.05)。DVT组的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BV)与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值高于非DVT组(P<0.05),血流量(blood flow, BF)与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值低于非DVT组(P<0.05)。DVT组的血管狭窄评分低于非DVT组(P<0.05)。128排CT对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 %和97.0 %。结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使用激素、年龄是导致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128排CT能有效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具有方便、快捷、无创的特点,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了100例开胸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开胸手术术前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54例)开胸手术前给予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通过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1 h、6 h的应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率、呼吸频率,评价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h,6 h两组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 h,6 h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6 h两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均下降,且观察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更低(P0.05),术前术后两组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 h心率增加且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 h心率趋近于术前心率。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 h、6 h呼吸频率增加且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呼吸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可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改善患者体内血液流变学参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自体输血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26)进行常规处理,ANH组(n=27)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HH(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组(n=27)进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比较三组产妇的体重、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注异体血例数,ANH组和AHH组血液稀释前后和三组产妇术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值、术后2 h血常规,三组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 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值。结果:血液稀释后,两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和碱剩余均较血液稀释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血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ANH组输注异体血的比例明显低于AHH组和对照组(P0.05),剖宫产术后2h,ANH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和血小板均明显高于AHH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新生儿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碱剩余、血乳酸和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NH自体输血能减少异体血的输注和产妇剖宫术中红细胞的丢失,节约临床用血,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下肢软组织开放性损伤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下肢软组织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下肢软组织开放性损伤VSD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应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及甘露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骨关节炎评分标准(Lequesne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皮肤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均降低,Lysholm评分及FDA皮肤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及FDA皮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细胞比容较治疗前升高,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细胞比容高于对照组,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下肢软组织开放性损伤VSD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可减轻膝关节疼痛,促进皮肤软组织恢复,改善膝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衰宁胶囊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本溪中心医院于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肾衰宁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Scr、BU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eGF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与研究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宁胶囊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状况,同时稳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观察抗妇炎胶囊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n=112)患者分为对照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n=56)和研究组(抗妇炎胶囊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n=56),两组患者均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的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参数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下腹疼痛、白带异常、腰骶骨疼痛、经期量多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4d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21(IL-21)、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白介素-2(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4 d后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4 d后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最大血流速度(Vmax)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联合抗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参数,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