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n掺杂量不同的Ce1-xMnxO2催化剂, 并将其用于催化CO2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 通过X射线衍射(XRD)、 氮气吸附-脱附、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脱附(TPD)等手段研究了Ce1-xMnxO2表面性质对催化CO2和甲醇直接合成DMC反应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Mn离子进入CeO2晶格中形成固溶体, 随着Mn掺杂量增加, 催化剂表面弱酸碱位数量逐渐降低, 中强酸碱和强酸碱位数量增加, 催化剂表面氧空位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 当Mn掺杂量较少时, 催化剂表面Mn2+比例较高, 有利于Ce4++Mn2+→Ce3++Mn3+反应的进行, 促进催化剂表面氧空位生成; 进一步提高Mn掺杂量时, 催化剂表面Mn4+比例提高, 有利于Ce3++Mn4+→Ce4++Mn3+反应的进行, 导致催化剂表面氧空位含量减少. 研究发现Ce1-xMnxO2催化剂活性与表面氧空位含量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MOF-74为前驱体成功制备了Ce改性的MnCeOx催化剂用于甲苯的催化氧化反应,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SEM、TEM、XPS等方面的测试表征。结果表明,MOF衍生的MnCeOx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孔径,Ce掺杂使催化剂具有丰富的氧空位、良好的氧迁移率和较高的表面Mn4+的含量。XPS显示MnCeOxMOF具有较高的Mn4+、Ce3+含量,以及在Oads/Olatt具有优势。在催化甲苯的分解反应中,MOF衍生的MnCeOx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低温催化氧化性能,甲苯完成90%的转化率时的温度(T90)仅为231℃,与对比催化剂相比有明显优势。并在连续反应20 h后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表现出Ce改性的MnCeOx-MOF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低维无铅金属卤化物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低毒性和优异的环境稳定性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Cs2ZnCl4∶Ce3+、Cs2ZnCl4∶Mn2+以及Cs2ZnCl4∶Ce3+,Mn2+等微米晶,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其物相和发光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s2ZnCl4微米晶为正交相零维结构,其发射光谱依赖于掺杂离子的激发波长,例如,Ce3+离子掺杂的Cs2ZnCl4微米晶在254nm的激发条件下,其发射光谱峰位位于350nm,对应于Ce3+离子4f-5d的跃迁;Mn2+离子掺杂的Cs2ZnCl4微米晶在361nm的激发条件...  相似文献   

4.
毕一飘  宫雪  杨发  阮明波  宋平  徐维林 《应用化学》2020,37(9):1048-1055
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工业上合成氨广泛采用的Haber-Bosch法耗能大,且污染严重。 而N2电还原反应(ENRR)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由于N2的键能较高,目前仍然缺乏高活性的催化剂。 在这里,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和氧化还原法制备了多价态的MnOx/C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氮还原反应活性(氨产率达到7.8 μgNH3/(h·mgcat),法拉第效率高达9.2%) 。进一步研究表明,多价态MnOx/C催化剂具有高氮还原反应活性的主要原因是不同价态的Mn离子(Mn2+、Mn3+、Mn4+)之间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步水热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合成了具有纳米棒形貌的Co3O4@MnOx整体式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分析、氢气-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和碳烟-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其催化碳烟燃烧性能,通过等温动力学实验探究了催化剂的本征活性。结果表明,Co3O4@MnOx催化剂呈现了以Co3O4为核、以MnOx为壳的核壳结构。与催化剂Co-NW相比,Co3O4@MnOx催化剂中Co3O4与MnOx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表面产生了更多高价物种Mn4+和Mn3+以及更多的表面氧空位,其氧化还原性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氧物种数量增加了两倍,催化性能得到改善,在NO存在的反应气氛中...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含量钨修饰的MnOx-Fe2O3催化剂,重点考察WO3的引入对NH3-SCR反应中N2选择性的影响,通过XRD、BET、XPS、H2-TPR、Raman和In situ DRIFT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钨的引入显著提高NH3-SCR的N2选择性,当WO3质量分数为15%时,具有最佳的NH3-SCR催化性能,且在50-250℃条件下N2O浓度始终低于0.003%。这主要是由于适量WO3的引入,导致催化剂物相由α-Fe2O3向γ-Fe2O3转变,并与锰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无定型MnWO4,获得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得Mn4+/(Mn3++Mn4+)比例减少但Fe2+及表面化学吸附氧(Oα)含量增加,从而降低催化剂氧化性;增强催化剂表面的Lewis酸性位点的含量及强度,增强NH3的吸附,促进了SCR反应,同时抑制了NO2深度氧化形成硝酸盐物种,降低硝酸盐物种还原产生的副产物N2O含量,从而显著提高WO3-MnOx-Fe2O3催化剂在NH3-SCR中的N2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比例Al3+离子掺杂的δ-MnO2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循环伏安(CV)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电流充放电(GCD)曲线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Al3+离子进入δ-MnO2的晶格替代部分Mn3+和Mn4+离子,使得δ-MnO2电极的性能明显提升.当反应物中Al3+/Mn2+摩尔比为0.45时,所得样品(A0.45M)的性能最好;其在1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207.61 F/g,是纯相δ-MnO2(A0M)的2.4倍;其在10 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次后的比电容为100.81 F/g,容量保持率为81.33%.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Ho Ce Mn/Ti O2脱硝催化剂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增强了活性组分和载体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Ho Ce Mn Ti-C催化剂表面Ce3+、Mn4+以及吸附氧的含量,使其表现出优异的低温氧化还原性能。此外,共沉淀法制备的HoCeMnTi-C具有更多的表面酸性位点及更强的表面酸性。催化剂表面酸性和氧化还原性能的提高有助于氨的吸附和活化,从而显著提高其活性。表面酸性位点的增多还抑制了H2O和SO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提升了催化剂的抗水抗硫性能。催化剂上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遵循Eley-Rideal(E-R)机制,催化剂硫中毒是源于形成的硫酸盐覆盖或破坏了催化剂活性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原位合成法成功制备CeO2-WO3催化剂并用于脱硝反应,焙烧温度为550℃的CW-550催化剂活性最佳,200℃时CW-550脱硝活性达到90%以上。CW-550催化剂具有优越的催化剂性能可归结为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的Ce3+物种、丰富的表面酸性和优越的氧化还原性能。Ce3+增多,有利于氧空位的形成,可促进氧化还原性能。WO3的引入,在550℃的焙烧条件下可显著提升催化剂的Br?nsted酸量,有利于氨气的吸附与活化,提升其催化性能。CW催化剂上吸附的NH3物种能与气态的NO反应,而吸附态的NH3与吸附态的NOx不能进行高效反应,因此,CW催化剂的SCR反应主要遵循Eley-Rideal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水系电解液中Li+、Zn2+和Mn2+阳离子对具有不同晶型结构和形貌的MnO2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其储能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含Mn(II)离子的水溶液中,MnO2电极所表现的电化学性能趋同,容量低,衰减快。含有Zn2+离子的水溶液中,MnO2电极因二价锌离子的嵌入-脱出,容量明显提升,但衰减严重。当溶液中同时含有Zn2+、Mn2+离子时,基于Mn2+和Zn2+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和Mn2+离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的作用,有效抑制MnO2颗粒的聚集和结构塌陷,削弱碱式硫酸锌杂质不利的影响,保持了锌离子在MnO2电极中嵌入-脱出的高容量特性(200 mAh·g-1,电流密度:100 mA·g-1),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CeO2具有良好的赝电容, 但有关碳/CeO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待改善. 本工作采用简单的微波辅助合成法, 将氧化石墨烯与Ce(NO3)3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获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CeO2复合材料. 通过形貌观察, CeO2以颗粒形式均匀分布在褶皱的rGO上, 且沿着rGO表面仿形生长; 纳米级CeO2颗粒之间存在微小间隙. N2吸/脱附测试结果表明, rGO/CeO2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介孔孔径, 有益于与电解液充分接触. 通过电化学测试, rGO/CeO2的比电容高达468 F•g-1, 经过10000次充放电循环, 电容保持率高达107.3%. 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归因于大表面积的rGO与均匀薄层的CeO2良好的协同效应减少了离子传输的阻力以及CeO2颗粒之间微小的间隙, 缓解了Ce4+还原为Ce3+过程中发生的晶格膨胀. 将rGO/CeO2组装成对称型超级电容器rGO/CeO2||rGO/CeO2获得的能量密度达18.16 Wh•kg-1. rGO/CeO2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CeO2,通过控制CeO2的表观形貌实现其表面特定晶面((200)或(110))的暴露,从而有效调控材料表面Ce3+, Ce4+和活性氧的浓度,提升材料中氧空位的浓度,增强CeO2的低温可还原性能和表面晶格氧的移动能力。其中,暴露(111)晶面的球状CeO2具有最快的低温反应速率和最佳的低温催化活性(T90=368℃),加速1,2-二氯乙烷分子中C-Cl的活化转化,使1,2-二氯乙烷快速转化为碳酸盐和羧酸盐类物质,进而进一步深度氧化并完全转化为CO2和H2O等无害物质。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光合成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合成人类必须的化学品,并在光解水制氢、水和氧气反应制备双氧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双氧水不稳定导致产物的分离和提纯成本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最近,南京理工大学张侃教授团队联合韩国延世大学Jong Hyeok Park教授,河海大学敖燕辉教授开发出了基于人工树叶的自循环光芬顿系统,在碳酸氢盐溶液和微量Mn2+/Mn4+的协同作用下,成功地将原位生产的双氧水进一步生成活性含氧物种(ROSs)并用于污水处理,实现了高效太阳能驱动H2O2的原位生产与利用(见Nat.Commun.,2022,13,4982).该工作首先利用人工树叶阴极部分对Mn4+离子还原,实现了Mn2+/Mn4+氧化还原物种在催化体系中的循环使用,确保了芬顿体系的可持续性.其次,通过对耦合的光阳极以及阴极的表面动力学过程进行优化,构建了太阳能到双氧水转换效率超过1.46%的人工树叶.实验发现,70 cm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MnxCo3−xO4球形催化剂,研究了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Mn-Co金属氧化物具有尖晶石结构,随着Co含量的增加,晶体结构由四方相转变为立方相。高浓度的表面活性氧物种和变价元素的强有效电子转移(Co3+ + Mn3+ ↔ Co2+ + Mn4+)有利于提高MnxCo3−xO4 (x = 1.0、1.5、2.0)尖晶型石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催化剂表面的Mn富集作用形成了氧缺陷结构和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进一步促进SCR脱硝反应,呈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Cotet(CoMn)octO4晶体结构中,Mn离子(Mn3+和Mn4+,以三价锰为主)和部分Co离子被配置到八面体中心,这些物种作为活性位点存在着较强的电子转移交互作用,该构型对促进低温脱硝活性和保护活性位点耐受SO2毒害具有重要的意义。Mn-Co尖晶石表面的NH3-SCR脱硝反应过程主要遵循Eley-Rideal反应机理,即吸附态NH3与气态NO (或NO2)的反应路径。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反应生成的NH4NO3中间体很可能转化为NH4NO2物种,进而分解为N2,提高了催化剂的氮气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燃煤烟气中单质汞(Hg0)不溶于水很难去除和锰基吸附剂抗硫能力差的问题,以浸渍法、溶胶鄄凝胶法和沉积鄄沉淀法等三种方法制备MnOx 鄄TiO2 为吸附剂,在固定床实验台架上考察了制备方法对MnOx 鄄TiO2 吸附剂Hg0 吸附量和抗硫性能的影响;利用N2 吸附/ 脱附、TG鄄DSC、XRD、TEM、H2鄄TPR 和XPS 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MnOx 鄄TiO2 吸附剂的脱汞活性影响颇大;沉积鄄沉淀法制备的MnOx 鄄TiO2 吸附剂具有较高的Hg0 吸附量和抗硫能力。吸附剂的BET 比表面积高低与其脱汞活性无直接相关性;与浸渍法和溶胶鄄凝胶法相比,沉积鄄沉淀法制备的MnOx 鄄TiO2 吸附剂不但可以增强其还原性和MnOx分散度,而且还会显著提高吸附剂表面Mn4+/Mn 的比率和表面化学吸附态氧含量,进而增强吸附剂的脱汞活性和抗硫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高通量实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Ce3+离子掺杂亚磷酸锰(NH4)4[Mn4-xCex(HPO3)6](简称JIS-10∶xCe3+) 无机开放骨架材料. 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PXRD)谱图、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微量元素能谱(EDS)、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光致发光(PL)光谱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Ce3+离子掺杂浓度、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晶体相变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波长260 nm的光激发下, Ce3+离子在500 nm处有1个绿光发射带而Mn2+离子在590 nm处有1个黄光发射带. 调变JIS-10∶xCe3+材料中Ce3+离子的掺杂浓度发现, 当x=0.06时, 即Ce3+离子的掺杂浓度较低时, 样品的发射颜色为黄绿色, 其CIE坐标为(0.38, 0.48); 当Ce3+离子的掺杂浓度增加时, 绿色发光带的增长快于黄色发光带的增长, 从而调整发射颜色; 在x=1.33时观察到最强的发射, 浓度过高发生浓度猝灭.  相似文献   

17.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经Cu修饰(10%)的Fe2O3/Al2O3氧载体。利用热重分析仪分别在850、900和950 ℃等温环境下,使氧载体交替接触还原气体和氧化气体,来模拟氧载体在化学链燃烧中的循环过程。结果表明,经Cu修饰的Fe2O3/Al2O3氧载体在850和900 ℃下的等温循环过程中反应性能都很稳定,在950 ℃时的循环反应前期有微量烧结,但在循环后期反应性能也很稳定。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氧载体氧化速率增大,还原速率和载氧率先减小后增大。与未经修饰的Fe2O3/Al2O3氧载体相比较,在900 ℃下作等温循环实验,经Cu修饰的Fe2O3/Al2O3氧载体具有较高的载氧能力和还原速率,但氧化速率较低;两者都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具有白磷钙矿结构的磷酸盐作为目标产物,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发光颜色可调的Ca8MgBi(PO4)7∶Ce3+,Tb3+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少量的Ce3+、Tb3+并没有改变Ca8MgBi(PO4)7基质的晶体结构。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曲线确定了Ce3+-Tb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其能量传递机制为四极-四极相互作用,能量传递效率可达81%。固定Ce3+浓度而逐渐增加Tb3+的掺杂量时,系列Ca8MgBi(PO4)7∶0.08Ce3+,yTb3+荧光粉的发...  相似文献   

19.
载体物化性质对锰铈催化剂NH3-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TiO2、SAPO-34、Al2O3三种常用载体,通过浸渍法以Mn-Ce-O为活性组分制备了负载型MnCeOx脱硝催化剂。采用XRD、BET、H2-TPR、XPS、Py-FTI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固相结构、比表面积、还原性能、表面元素及酸量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MnCeOx/SAPO-34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439.87 m2/g),酸量适中,还原性能最差;MnCeOx/Al2O3催化剂中Mn4+、Ce3+所占比例较高,但酸性最弱;MnCeOx/TiO2催化剂还原性能最优,表面Mn、Ce元素浓度最高,并具有大量Lewis酸性位。通过气固相催化反应装置对催化剂性能进行了NH3-SCR脱硝评价,结果表明,MnCeOx/Ti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脱硝性能,反应温度为280 ℃时,NO转化率达100%(空速为42000 h-1);与催化剂物化性质对比分析,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和Lewis酸性位对其脱硝性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改性的Mn/CeO2催化剂,并测试了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同时脱硝与脱甲苯的性能。结果表明,Fe5Mn/CeO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甲苯的转化效率在175℃达到90%,NO转化率在95-300℃达到90%。通过BET、SEM、XRD、XPS、H2-TPR、NH3-TPD和O2-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XPS结果表明,Fe5Mn/CeO2催化剂中Ce3+和Mn4+的含量增加,促进氧空位和不饱和化学键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有利于在低温下高效脱除NO和甲苯。H2-TPR、NH3-TPD和O2-TPD表征表明,与其他催化剂相比,Fe5Mn/CeO2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氧化还原能力、更强的酸性和更好的氧迁移能力。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