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历效应是旅游活动在年内变化的时间节律,主要体现在季节效应、节日效应和周末效应。基于景区级别—旅游客流量模型,收集新疆吐鲁番4景区连续3年的逐日客流量数据,通过构建3个指数模型测算效应值,以分析景区级别与日历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吐鲁番旅游淡旺季特别明显,景区级别越高,淡旺季差异越大;五一和国庆节日效应最高,景区级别越低,节日效应越显著,长假期有明显的节前和节后效应;周末效应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周六效应高于周日效应,景区级别越低,周末效应越高。最后,从气候变化、节假日制度和作息制度探讨了旅游日历效应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湖南凤凰2009-2011年逐句气象统计数据,高分辨率对湖南凤凰旅游气候舒适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OLS方法分析了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气候舒适度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入境客流量年内变化主要受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客流量旬指数的气候弹性系数为0.58%;国内客流量年内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人们工作及休闲制度的影响,客流量旬指数的气候弹性系数为0.34%.本研究为丰富旅游气候研究以及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项目开发和景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山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变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地开发和客流量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黄山风景区气候舒适度的评价,并结合2002-2006年游客量统计资料,对黄山风景区的游客量月比重指数和气候舒适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黄山风景区的气候舒适度与年内客流量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弹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旅游网络信息是景区客流量预测研究的重要基础。以泛长江三角洲地区4A级以上国家公园类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指数获取并筛选2010—2016年案例景区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弹性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等指标和GIS反距离权重插值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案例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案例景区网络关注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呈现波动递减的态势;(2)从景区类别角度对比,风景名胜区关注度数值一直最高,2015年之后森林公园关注度增长速度转为最快;(3)网络关注度空间布局"核心—边缘"结构突出,总体呈现分散式集中的"多核"空间结构特征,分布特征年际变化较小,不平衡状态仍将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5.
旅游景区网站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景区宣传其旅游形象、吸引游客的重要工具和渠道.从景区网站的服务功能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级30个二级指标.通过网络调查方式,搜集各项指标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景区网站的服务功能能满足信息受众的基本需求,但在发挥网站交互式作用,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上还存在明显不足,对引入新兴的旅游方式缺乏力度.  相似文献   

6.
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知名红色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因子与整体满意度、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因子分析法,萃取出5个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因子——景区教育性、景区体验性、景区魅力性、景区服务、景区环境。分析显示,除性别、收入程度外,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下,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5个因子与整体满意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除景区体验性外的4个因子与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受作息制度和假期安排影响,景区客流量常表现为双休日显著高于工作日的特点,将此称为景区旅游的周末效应。区别于股市周末效应测度,构建适合测定旅游周末效应的理论方法,并以2014—2015年陕西华山逐日客流量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旅游业的周末效应进行定性观察、定量测度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普通周内华山景区存在显著的周末效应,淡季效应为23%—76%,旺季效应为6.8%—39%,淡旺季差异明显;周六周日走势一致,周六效应高于周日效应,平季相差40%。  相似文献   

8.
峨眉山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与营销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静  王增强  向艺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4):399-400,370
通过对旅游商品定义的综述,界定了旅游商品的定义、范围和功能,同时对峨眉山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需求、购买力等抽取420份问卷作为样本,分析了峨眉山旅游商品的需求现状,并以旅游者需求现状为依据,对峨眉山旅游商品的开发和营销提出了“4P+4C+4R”营销策略,以期对其它景区的旅游商品开发和营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区管理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景区资源产权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景区资源管理的责任是“保护”和“展示”辅之以“利用”,清晰界定各产权权能的主体以及各主体的责、权、利,有利于管理责任的实现,也有利于克服目前景区管理的无序状态。强调在进行各主体的权、利界定时应建立各主体配套的责任机制的重要性。景区资源的产权主要是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等。根据景区资源与旅游活动的特征,进一步提出了有助于管理责任实现的“基础管理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主张,进一步完善了景区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作为参与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大的产业之一,应履行其生态责任,降低旅游活动中的碳排放,而低碳景区建设是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内容。正能城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以零碳排放、零废物排放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目标。借鉴正能城市的发展理念,探讨建设正能景区的可能性,并提出了正能景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以及正能景区建设的路径方法,以期能将这种新型的更为严苛的低碳发展模式在旅游业中进行推广,从而实现更高目标与要求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旅游黄金周部分景区超载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了在景区经营中旅游环境容量是规模经济性的度这个关系,景区超载即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并从规模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开发多元产品和调整产品线路结构等提高旅游环境容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碑林资源以其蕴含的历史沉淀和艺术价值为载体,赋予了旅游景区独特的文化内涵.以祁阳浯溪碑林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景区开发存在产品开发水平低、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参与性和体验性产品缺失、联动发展程度低等问题.针对语溪碑林景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助于景区深度开发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琅琊山风景区旅游商品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琅琊山作为著名旅游地,其旅游商品目前存在着产品单调、缺乏特色、品质不高等问题。通过对现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琅琊山风景区旅游商品开发的原则,利用景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优势,从4个方面给出了旅游商品开发的对策,以提升景区的形象与品位,推动旅游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变化形势下,低碳理念应运而生,旅游业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旅游景区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创建低碳景区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和核心。创建低碳景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合理规划是创建低碳景区的重要前置条件。在旅游规划编制过程中,将低碳理念渗透和贯穿其中,可保证景区从初期就按照低碳景区的要求和标准来建设和发展。分析了景区规划内容体系与低碳景区构建的对应关系,从景区规划的理念、功能分区、景区设施、旅游产品和保障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景区的低碳化规划要求,从而保证景区从前期开发到后期运营都朝着低碳目标迈进,促进低碳景区的有序创建。  相似文献   

15.
以山西省A级景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法探究了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方法对不同类别景区的可达性进行了测度,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了县域可达性的空间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集聚形态,呈现"南部多而密集、北部少而分散"的格局。(2)山西省A级景区整体可达性表现一般,平均可达时间为52min,可达性分布区域差异较明显,景区在县域单元内的整体可达性分布呈集聚状态。(3)可达性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太原市城区和晋中市榆次区等省中部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偏关县和河曲县等省界边缘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主题公园成功的关键是根据游客的需要为其提供足够的体验,吸引与留住游客并且增加游客的重游率。从体验经济的角度,提出主题公园产品的核心就是体验。分析了主题公园体验的影响因素、类型和体验化设计模式,指出主题公园的体验化设计能力将是主题公园核心竞争力所在,探讨了西安大唐芙蓉园的体验化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初步分析了万佛山丹霞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旅游开发条件,并对其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天柱山国内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旅游客源和客流两方面分析了天柱山国内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2002年与1996年相比,天柱山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有扩散趋势,但仍呈较强的集中性,客源吸引半径小幅上升,呈明显的近程性;旅游客流在景区空间呈现多中心辐射扩散的分布点.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天柱山国内旅游市场空间圈层结构,对不同的圈层结构提出了不同的经营策略,以达到优化市场空间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莆田塔斗山景区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长春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71-472,F0003
分析了莆田市旅游客源现状与塔斗山景区客源现状,提出了塔斗山景区客源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塔斗山景区的资源价值、市场基础、开拓条件和潜力,确定了塔斗山景区的市场定位,并从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宣传促销等方面来开拓塔斗山景区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