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宁 《全科护理》2021,19(12):1604-1608
目的:构建护理绩效动态分配方案,从而为医院护理绩效考核提供全新方法,对实际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医院信息化平台系统中获取全院护理人员4种指标类型(护理效率、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量及护士业绩)的90项数据,主要采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法(chi-squared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or,CHAID)对指标数值进行分析,将不同病区护理人员划分成不同绩效集群,从落实对不同病区护理人员护理绩效即时性分类,方案应用前后,从公平性、适用性、接受性、客观性、效率性、总体满意度6个维度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实施比较分析。结果:函询专家中56.5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91.3%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第1轮与第2轮专家协调度各项指标维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位护理专家权威系数均>0.800,最终确立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82个;护士对护理绩效管理方案应用前[(2.82±1.16)分]与应用后[(4.29±0.55)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人员对绩效方案实施前[(3.09±0.82)分]与方案实施后[(4.02±0.74)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1,P=0.019)。结论:护理绩效动态分配方案对护理操作数量、质量、效率、业绩4个方面实施分类与分析,为护士提供绩效量化考核标准,为护理管理人员提供具有科学性和实时性的考核方案,具有操作简便、降低成本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护理绩效动态分配方案,为医院护理绩效考核提供新方法。方法 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数据,应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法对全部病区护理工作量、质量、效率、业绩4个维度的90项指标进行分析,将不同病区归属到不同的绩效等级集群,实现对病区护理绩效的即时性分类。方案应用前后,从适用性、公平性、客观性、接受性、效率性、总体满意度6个方面对护士及护理管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该方法应用前后,护理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得分由(2.69±1.01)分提升为(4.66±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21,P<0.01);护士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得分由(3.39±0.89)分提升到(4.60±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36,P<0.01)。结论 护理绩效动态分配方案能准确、快速地完成对病区护理绩效的动态分析与即时分类,为病区护理绩效考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绩效考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由手术室护理考核小组,麻醉、各科手术医生采用自制手术室护士绩效考评表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考评。[结果]实施绩效考评后手术室16名护士总评分明显提高(P<0.05);岗位工作质量考核、麻醉、手术医生评价除查对情况、手术配合2项外,其余均明显提高,护理考核小组评分与医生评分基本一致;手术病人满意度也由80.00%提高到96.67%。[结论]手术室实施绩效考评,可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订绩效分配和考核方法,包括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护理工作量,工作效益及技术职称等,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后医护患3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后基础护理工作量较实施前提高。结论实施绩效管理可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是落实基础护理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360度绩效考评法评价精神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情况,为进一步深化精神科星级护理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星级护理服务模式的目标及相关考核标准,以护理部及护士长、护工、医生及护士、患者和家属、护士本人作为考评者,每季度对精神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7年精神科护士绩效考评总评分为(93.82±8.87)分,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分别是(46.13±3.17)分和(47.92±3.08)分。结论360度绩效考评法能从多角度反映精神科护士的综合情况,有利于精神科护士的个体职业发展和整体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门诊护理工作的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效应。方法将门诊护理工作分值量化,护士按能级建立护士长-护理大组长-护理小组长-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量化考核护士工作,与奖金挂钩,按劳分配,将实施前(2011年4月~2012年3月)与实施后(2013年4月~2015年3月)的护理质量考评评分、患者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与量化绩效后,护理质量考评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护理不良事件降低,有效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与量化绩效能激励护士发挥自身潜力,提高工作能力,改善服务水平,有利于门诊护理工作的开展和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从基础绩效、工作量绩效、工作质量和奖惩绩效等几个方面组成绩效考核公式进行考核,并作为奖金分配、评功评奖和晋升晋级的考核依据.制定绩效管理实施方案,成立绩效考核管理小组,确保方案实施的公平性、公开性和有效性.结果 绩效考评实施后1年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质量检查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案,优劳优酬能够有效发挥管理效能,提高护士满意度,实现奖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订口腔门诊护士信息化绩效管理方案,为口腔门诊护士的绩效合理分配提供借鉴。方法以口腔专科护理工作范畴为基础,通过小组讨论、问卷调查,制订口腔门诊护士信息化绩效管理方案,于2016年3月开始正式应用,分别比较方案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和绩效考核统计时间。结果绩效管理方案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临床应用后,护士绩效满意度从(86.19±1.26)分提高到(88.04±1.45)分,护理绩效统计时间从(246.17±9.38) min降低到(113.17±10.75)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口腔门诊护士信息化绩效管理方案体现了口腔专科护理工作特性,提高了护士满意度和护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奖金分配在神经内科的实践效果。方法制订护士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和绩效量化管理方案,将绩效评价管理与量化管理相结合对神经科护士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并按绩效量化指标进行奖金分配。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护理投诉、护理缺点及护理科研情况。结果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92.00%提高到实施后99.00%,前后比较,χ2=46.6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由实施前(90.42±1.36)分提高至实施后(97.42±1.37)分,前后比较,t=8.8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实施前全院工作服务质量评比第11名提高至实施后获全院第1名;护理投诉、护理缺点较实施前明显下降,护理科研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奖金分配在神经内科中应用,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护士责任心,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依托信息化技术平台,探索科学的护理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法 ,改进护士绩效奖金分配体系,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方法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在引入护理工作量统计等软件基础上建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化技术平台,采集护理工作效率数据,结合护理工作质量、效益综合考核全院护理单元绩效,根据护士岗位的责任、班次及各层级护士的能力考核护士个人能力,并通过信息化技术平台实施绩效分配。结果实施信息化护理绩效考核分配2年后,不同职称、不同年资护士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管理人员每月绩效考核数据采集及分配时间从实施前103.75(180.00,215.00)min缩短至42.50(60.00,90.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信息化技术对护理单元及护士个人绩效进行考核与分配,有利于基层医院提升护士对绩效分配满意度及护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呼吸内科病区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试点病房呼吸内科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效果。方法:依据护理人员职称系数、岗位系数、工作质量系数来建立考核框架,制定绩效工资考核细则,建立绩效考核手册,作为绩效发放依据。结果:绩效分配考核机制的建立,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结论: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了护士工作热情,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人事改革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实行层级岗位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岗位设置、护士配置。护理部统筹全院护士绩效考核分配,门诊、手术室结合量化考核,提高临床夜班护士系数等。眼科护士分N0-N5共6个层级别培训和考核,制定层级培训手册。护理质量管理实行科室护理单元自控、护士长交叉检查、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专业小组管理、项目小组管理、护理总值班督导、护理部主任行政业务督导等质控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比较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岗位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统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结果]实施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后,各层级护士对岗位工作满意度由90.55%提高到98.42%,护士对统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由91.33%提高到96.06%,病人满意度由91%提高到97%。自2013年始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每年获市级评估"A级",无护理服务投诉,无护理差错事故,护士离职1人离职率2.8%,离岗率0。[结论]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眼科护理实行岗位层级管理模式,护理部统筹绩效分配,能有效地实现同工同酬,能保证护理质量及提高病人满意度,为病人提供持续科学的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人才流失,不同程度地引导眼科护士走向临床岗位,满足临床病人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以提升外科中医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制定岗位绩效量化考核方案,在外科病区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对实施前后患者、护士的满意度以及中医护理质量质控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后,患者、护士的满意度及中医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 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可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中医护理质量,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5月期间对我院病区268名护士施行新型综合护理绩效管理方法,作为实验组;另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7月期间227名护士实施的原有单一护理绩效办法作为对照,比较两种绩效方法使用前后对全院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综合绩效管理方法显著提升了护士满意度,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绩效管理,可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确保工作安全,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调动护士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5.
吴继萍  张雅丽 《护理研究》2013,(18):1894-1896
[目的]探讨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以提升外科中医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制定岗位绩效量化考核方案,在外科病区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对实施前后病人、护士的满意度以及中医护理质量质控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后,病人、护士的满意度及中医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可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中医护理质量,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护理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引导更多的有专业知识、有能力且有丰富经验的护士留在临床一线工作。方法采用关键业绩指标方法( KPI)对全院护理单元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权重分配进行专家论证,并与护理代表进行充分交流与沟通,最终选择可实际操作的指标纳入考核项目,建立护理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给予实践,比较绩效管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分别为(3.02±0.32),(4.28±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5)。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实施前后总均分分别为(4.08±0.46),(4.68±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5)。结论护理绩效管理是提高护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管理方法和科学工具,在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同时使护士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通过成立护理绩效考核小组、护士岗位管理、建立绩效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管理。结果:患者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与护理工作质量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绩效管理,可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与组织文化紧密结合的病区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及实施效果。方法制订病区护理绩效分配方案,将护士薪酬与护士级别、护理岗位、工作绩效综合挂钩。将绩效导向与组织文化导向相结合,制订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方案。结果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工作成效。结论与组织文化相结合的病区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可以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龙燕  覃小慧 《天津护理》2012,20(4):246-24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实施护理绩效管理对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构建护理绩效考核体系,并将之运用于护理管理,对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前后的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比效。结果:采用护理绩效管理后各考核指标较未使用前有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采用护理绩效管理对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整体水平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效果良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更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利于优质护理工作开展的绩效管理模式。方法:从岗位层级分值、护理工作量积分、工作质量奖惩、七室规范化管理考核4个方面设计护理人员量化考核标准,进行动态量化绩效考核管理,每月汇总1次,考察护士综合素质、病人满意度等。结果:实行绩效管理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及业务能力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行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及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升优质护理的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