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尿道下裂是小儿生殖器官一种常见的畸形。它是由于前尿道发育不全而致尿道开口达不到正常位置,同时由于尿道及周围组织形成纤维索,牵拉阴茎,使其变向腹侧的一种阴茎畸形。在正常情况下,人胚在第6周时,尿生殖窦的腹侧形成一个突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提高小儿后尿道损伤的急症救治水平.方法 对20例小儿后尿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男13例,女7例.全部为车祸致后尿道损伤,其中85%伴骨盆骨折和90%伴有休克.本组13例在抗休克后急症行尿道断端吻合.结果 13例急症吻合者12例1期治愈.其他方法急症处置7例,1期治愈仅2例.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无明显后遗症.结论 小儿后尿道损伤在纠正休克后应积极早期行尿道吻合术,因早期吻合可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以及II期手术给患儿所带来的痛苦.对于经抗休克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急症尿道吻合的指征应从严掌握.  相似文献   

3.
1 男性小儿尿道损伤[1 ,2 ]1 1 解剖关系 男性尿生殖膈是一坚强的肌肉、筋膜组织 ,强有力地附着于坐骨下支与耻骨下支 ,尿道穿过坚强而固定的尿生殖膈。前列腺尿道位于尿生殖膈之上 ,前尿道即球部及悬垂部尿道位其下 ,膜部尿道居其中并被盆底固定于骨盆环。前列腺尿道及膜部尿道构成后尿道。前尿道被完全包绕在阴茎筋膜(Buck′sfascia)内。成人已发育的前列腺附着于膀胱颈 ,构成一体 ,在盆腔中有潜在可动性 ,它们是被膜部尿道固定于盆底。当严重创伤造成骨盆骨折时 ,支持盆底的骨盆环破裂 ,膀胱及前列腺从被固定的膜部尿道扯开 ,而膜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阴茎体型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对32例小儿阴茎体型尿道下裂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并随访疗效.结果32例患儿中术后随访28例,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中位数1年.患儿阴茎外观满意,无阴茎下弯,尿道口均开口于阴茎头正位,呈纵行裂隙状,排尿通畅,无漏尿及尿道憩室.结论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阴茎体型尿道下裂,取材方便,操作简便易行且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男性尿道义称泌尿生殖道,既是泌尿的通道,又是射精的通道,祖国医学称之为"马口"或"精孔".如果呵护不周,就会引起尿道损伤或感染,从而导致许多合并症,影响泌尿或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6.
男孩的尿道开口在阴茎的顶端,这本当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也确实有许多人,其尿道开口不在正常位置,却在阴茎的中段,甚至开口会阴部,致使他们无法像正常男孩那样站着排尿,而不得不蹲着排尿.这就是医学上称之为尿道下裂或尿道上裂的先天性畸形,而以前者较多见.  相似文献   

7.
当心!小儿阴茎畸形文/晓李阴茎为男性的外生殖器官、性交器官。阴茎外观上头较膨大,前端有尿道开口,阴茎头与阴茎体交界处有冠状沟,连接处还有包皮。在阴茎里左右各有一条阴茎海绵体,腹侧另有一条尿道海绵体,尿道从中间走过,这是正常阴茎的构造形态。然而,一些小...  相似文献   

8.
本科自1987年以来应用膀胱镜对小儿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现收集资料完整的79例作回顾性分析,发现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用一般无创性检查都不能确诊和治疗的疾病,应用小儿膀胱镜检查及治疗,有良好的效果。使用小儿膀胱镜在检查及治疗肾积水、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异位开口、膀胱炎、膀胱异物、后尿道瓣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小儿包茎手法治疗的办法和疗效.方法 对120例小儿包茎采用蚊式钳扩张边分边剥的手法治疗.结果 随访110例,包皮外翻自如,无包皮垢及尿道损伤、感染.结论 采用蚊式钳扩张、分离、剥离的方法 治疗小儿包茎是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王淑霞  陈彬彬 《现代保健》2009,(22):106-106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以尿道发育不全、尿道外口开口于阴茎腹侧为特征,约125—150个男婴中就有1例,由于尿道畸形而影响排尿及生殖功能,手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唯一有效方法。尿道成形术是一种精细的手术,可因护理不当引起患儿术后感染,而影响切口的愈合,常易发生尿瘘,其发生率为15%~30%。笔者所在科2004—2008年共收治尿道下裂患儿160例,尿道成形手术成功率80%,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有国 《大众健康》2006,(12):18-19
就像许多交通要道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一样,人体的许多枢纽部位也是疾患多发区。男人的尿道与生殖管道相汇的部位——前列腺区正是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枢纽要塞。 前列腺是男性的性器官。位于膀胱下方环绕着尿道起始部,呈栗子形,正常成年男于的前列腺只有20克左右。前列腺本身有16—32条腺管开口于尿道内.此外.精囊的输出管与输精管末端的壶腹汇合后形成左右射精管.亦从后外侧穿过前列腺,开口于该段尿道的精血;射精时前列腺分泌的含有蛋白质的前列腺液排出,与精子成分共同组成精液.并为精子提供养分。在这个1—2厘米的范围内竟有数十条管道在这里汇合.您想它是不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排灌枢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尿道膜部外伤,后期合并疤痕狭窄,在治疗上是比较麻烦的,儿童尤为困难,某些病例需经过几次手术方能治愈。为此曾有人采用耻骨部分切开尿道对端吻合术,尿生殖膈切开尿道对端吻合术等。但由于手术操作比较复杂,损伤组织较多,也有失败病例,因此尚未普遍展开。我院外科从1973年开始采用狭窄疤痕切除和尿道牵拉术治疗尿道膜部闭塞,经随访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尿道输尿管镜及小儿肾镜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 (EMS) 治疗小儿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镜及小儿肾镜下第四代 EMS 治疗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患儿 57 例,静脉 + 骶管麻醉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及小儿肾镜下碎石清石术.采用 olympusF9.5 输尿管镜或 olympus F9 小儿肾镜,从操作通道插入 EMS 气压弹道探针或超声碎石探针后,将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粉碎或吸出.术后留置 8F 双腔气囊导尿管.结果:本组 57 例平均手术时间 31 min,术后第 1 天拔除导尿管并注入利多卡因胶浆,均能立即顺利排尿,收集结石碎块.3~5 d 后复查 B 超.膀胱、尿道内均无残留结石.结论:对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患儿,应用输尿管镜或小儿肾镜下 EMS 清除结石,可以立即解除下尿路梗阻,恢复正常排尿,具有安全、高效、损伤小的优点,可作为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尤其合并急性尿潴留患儿手术解除下尿路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男性尿道损伤对术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于生殖健康专科医院就诊的93例尿道损伤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组各31例,甲组尿道吻合手术,乙组传统尿道会师手术,丙组膀胱会阴贯穿牵引固定手术,对比三组术后阴茎勃起功能和勃起障碍发生情况。结果:乙组、丙组的血容量变化均比甲优,丙组又比乙组优;乙组和丙组勃起持续时间比甲组长,丙组比乙组长;乙组、丙组IIFE评分比A组优,丙组比乙组优。结论:男性尿道损伤患者行不同手术治疗,对其术后勃起功能影响程度大小为:行膀胱会阴贯穿牵引固定手术行传统尿道会师手术行尿道吻合手术。  相似文献   

15.
女性应力性尿失禁,在孕期及产后发病率最高,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合并应力性尿失禁者较多。近年来我们在治疗应力性尿失禁106例中总结出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分析1.1 发病年龄 最小的25岁,最大的71岁,以40~60岁者最多。1.2 发病年限 最短的8个月,最长的45年,以1~10年最多。1.3 发病原因 分娩时用力过早、过猛致尿生殖膈及盆底组织损伤后引起,少数是因为尿瘘手术中不慎而致尿生殖道损伤,尿道变短,尿道扩约肌损伤而引起尿失禁。本组106例中盆底组织损伤67例;尿道过短、扩约肌损伤10例,年老长期咳嗽21  相似文献   

16.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选择29例男性尿道损伤患者,后尿道损伤12例,前尿道损伤17例,均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术后留置导尿管3~8周,每7~16d更换管径增大2F的导尿管1次.结果 29例尿道损伤患者一次留置导尿管成功,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无尿失禁存在;29例患者中,27例拔除导尿管后排尿通畅,2例2周后尿线变细,经短程尿道扩张后,排尿正常.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术式简洁、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术后持续柔性渐进性尿道扩张及严格护理,可有效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尿道损伤多见于男性,这是因为生理的原因,男性尿道要比女性尿道长,受伤的机会也较多. 尿道损伤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多因弹片、锐器伤所致,常伴有阴囊、阴茎或会阴部贯通伤.闭合性损伤为挫伤、撕裂伤或腔内器械直接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镜下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情况。方法对5例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及8例骑跨伤致前尿道损伤的患者,均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置尿道探子于后尿道,电视直视下前尿道置膀胱镜与尿道探子会师,沿膀胱镜半管外鞘置尿管,膀胱内留置造瘘管。结果 13例尿道损伤患者,均在尿道镜下会师成功.随访6个月~3年,13例均排尿通畅。结论采用膀胱镜下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神经内、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尿道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唐山市丰南区医院29例留置气囊导尿管导致尿道损伤病例的损伤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尿道损伤相关因素,找出预防对策.结果 29例病例中尿道损伤原因为前列腺增生肥大,尿道狭窄反复插管、神志不清烦躁拖拽尿管、气囊注水量不足或气囊漏水尿管脱出、尿管插入深度不够即行气囊注水等.结论 通过分析表明,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致尿道损伤与男性解剖因素,留置导尿操作因素和护理因素、器械因素等有关,通过熟悉男性尿道解剖特点,熟练的操作技巧和精心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尿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医药与保健》2008,(7):13-13
尿道下裂即尿道开口异常,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阴茎发育畸形,发病率为125-250个男婴中有一个发生。除影响患儿正常生活外,还会对其心理造成极大创伤。尿道下裂的发病原因,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属多基因遗传病.有一定的家族发病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