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例患者男性,48岁,主因"呼吸困难1月余,双下肢水肿1周。"于2017年11月19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达170/100 mmHg(1 mmHg=0.133kPa),未服药治疗,吸烟史20年,40支/d。无消化性溃疡及肝炎、肝硬化病史。入院查体:T:36.5℃;P:108次/min;R:20次/min;BP:180/120 mmHg,半卧,双侧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少量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点外1 cm,未触及震颤,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08次/min,律齐,心音偏低,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 男,47岁,因上腹不适1 mo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无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未触及,无腹水征.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正常,HBsAg(+),AFP<20μg/L,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3.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0岁,因上腹部持续剧烈疼痛3 h入院.无放射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便血.否认高血压病史.体检:体温36.3℃,脉搏90次/min,血压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烦躁不安,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墨菲征(-),肝脾未触及,无腹部包块,未闻及血管杂音,肠鸣音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改变.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9岁,汉族,面包车司机.因右上腹隐痛,恶心、食欲减退、乏力等不适,于2009年3月4日来我院诊治.入院体检:T 36.3℃,P 80次/min,R 20次/min,血压140/90 mm Hg(1 mm Hg =0.133 kPa).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包块.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30岁,因间断上腹痛1周、加重伴便血1d于2017-11-06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剑突下疼痛,阵发性绞痛,疼痛与进食无关,有恶心,无呕吐,无寒战、发热,无烧心、反酸,排便正常。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门诊就诊,建议腹部CT检查,患者未同意,给予消旋山莨菪碱口服后症状缓解。入院前1d上述腹痛加重,继续服药无效,且排少许暗红色血便1次而再次就诊,门诊以腹痛待查收入消化内科。患者未婚,既往身体健康。入院体检:T 36.5℃,P 80次/min,R 18次/min,BP 100/60mmHg(1mmHg=0.133kPa);表情痛苦,走入病房,无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右上腹至剑突下可触及肿大包块,大小约为8cm×12cm,伴有明显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min,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6.
<正>病例:患者女,73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伴呕吐1个月"于2013-8-28入院。入院前1个月起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上腹胀满,泛酸,进食后尤为明显,时常呕吐宿食,无呕血、黑便,外院2次胃镜检查提示"胃底隆起病灶"和"胃扭转"。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查体:体温36.2℃,脉搏76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05/60 mm Hg(1 mm Hg=0.133 kPa);轻度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软,上腹正中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不大,无振水音。血常规:白细胞5.21×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5,红细胞2.75×1012/L,血红蛋白83 g/L,血小板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0岁,已婚,主诉反复上腹部胀痛伴体质量减轻3个月余.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左上腹部明显,体质量减轻约15 kg.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7/78mm Hg(1 mm Hg=0.133kPa),腹平软,左上腹轻压痛,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莫菲氏征(-),肝、脾、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拟诊"慢性胃炎,消瘦待查"入消化科.入院后急查血分析: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数77.4%,淋巴细胞百分数11.2%,血红蛋白102g/L,血液生化、淀粉酶、凝血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遂予静滴泮托拉唑钠抑制胃酸,VitC、VitB6针营养支持,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0 d"于2014年12月26日收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既往史:发现乙型肝炎半个月,否认吸烟、饮酒史,无特殊用药史。患者于10 d前体检时行肝脏增强CT检查提示肝脏占位性病变,伴腹泻,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查体:体温36.3℃,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2/83 mm Hg,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腹部肿块,肝脏及脾脏未触及,肠鸣音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4岁,因"间断恶心、呕吐1个月余,腹胀10余天"于2016年4月24日入本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病史及家族史,否认肝损伤药物服用史,否认饮酒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血压128/88 mm Hg,呼吸18次/min,脉搏100次/min。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部平坦,剑突下、右上腹部压痛,剑突下可触及肝脏9 cm,肋下可触及肝脏5 cm,有触痛,脾肋下  相似文献   

10.
病例:患者男,65岁,因"上腹部胀痛伴消瘦3月余"于2011年7月30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开始发生中上腹疼痛不适,呈阵发性隐痛,进食后加重,空腹时缓解,无明显饥饿痛,伴喛气,无反酸,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解陶土样大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余,无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等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1℃,脉博8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5/8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晰,轻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平软,上腹部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  相似文献   

11.
急性血吸虫病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病例:胡××,女,39岁,因间断右上腹部胀痛1月,加重伴发热10d,于2004-07-21进入山西省大同市某医院治疗。入院查体:T36.9℃;P80次/min;R18次/min;BP13.3/8.0kPa。心肺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曲张,腹软,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莫非氏征(+)。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全腹未扪及包块。肝肾区均无叩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为5次/min,未闻及气过水声、高调肠鸣音及血管杂音。辅助检查:彩超示慢性胆囊炎,胆囊肿大,胆囊结石(多发)。入院后患者出现发热,以下午为著,呈弛张热型,体温最高达39.6℃,不伴寒颤。化验血WB…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9岁,因胃窦隆起型病变1年伴腹部隐痛1周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上腹部疼痛,于当地医院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隆起型包块,病理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度活动,当时末予特殊治疗.l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隐痛,遂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控制可;曾有子宫肌瘤切除术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淋巴结末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全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min.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2岁,因突发腹痛10h 入院。患者10h 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腹刀割样疼痛,继之全腹部疼痛,伴有冷汗、口干。无恶心、呕吐,无黑便,否认溃疡病史。体检:体温37.3℃,脉搏80次/min,心率21次/min,血压110/60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表情痛苦,坐卧不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坦,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腹部平片示:膈下无游离气体,肠腔无扩张,未见液气平。红细胞3.51×10~(12)/L,血红蛋白11g/L,血淀粉酶正常。腹部 CT 检查示:肝脏变形,各叶比例失调,肝实质密度普遍降低,肝胃间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间断左上腹疼痛2个月余入院。既往乙型肝炎病史10年余;病程中无发热等表现。查体:腹部平坦,未触及腹部肿物,左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5次/min。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检查提示左上腹可见一大小约11.5 cm×8.5 cm团块,回声不均匀;腹部CT平扫+三期增强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35岁,以食少、纳差、乏力2年,考虑慢性胃炎、胆囊炎,为明确诊断收住院。入院后一般体检:体温36.7℃,脉搏78次/min,血压120/75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皮疹及皮下出血点,口唇周围及黏膜有黑色素沉着,手掌、足跖面有黑色素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正常。腹软,未触及肿块,肝脾无肿大,考虑存在皮-棘综合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布氏杆菌病误诊为胆道蛔虫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4 0岁。因发热 2 0d ,上腹痛 3d ,于 2 0 0 1年 7月 4日入院。入院前 2 0d患者出现发热 ,体温持续在 39~4 0℃ ,在私人诊所经青霉素、氨苄西林治疗 ,体温反复升高。 3d前 ,随体温升高 ,出现阵发性上腹绞痛 ,对症治疗无效 ,遂入院。入院体检 :体温 38.8℃ ,呼吸 2 3次 /min ,脉搏98次 /min ,血压 130 / 80mmHg(1mmHg =0 .133kPa)。颜面潮红 ,皮肤多汗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咽无充血 ,心肺 (- ) ,腹平软 ,上腹深压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常规正常。血、尿淀粉酶 ,肝、肾功能 ,肥达 +外斐反应均正常。…  相似文献   

17.
病例患者,男,7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振1个月,进食量明显减少入院,伴轻度腹胀,无反酸、恶心、呕吐,无乏力、黑便,无心慌、胸闷、嗳气等症状。查体:腹部平坦,无肠型及胃肠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曲张,上腹部有深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未扪及明显肿块。肠鸣音正常,3-4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及金属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生化、癌胚抗原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近2天来,患者自诉头晕、乏力且伴黑便及活动后心慌.黑便2次,量约1000ml,无呕血.查体:T36℃,P108次/min,R18次/min;BP18/10 kPa.双肺听诊正常,心率108次/min,律整.腹软,肝脾未触及,上腹部可扪及包块,上界不清,无压痛.辅助检查:Hb90g/L,WBC4.0×10~9/L.肝功能正常.大便OB(?).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10岁。因上腹部出现包块,局部不适隐痛25d 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7.2℃,心率90次/min,血压13.3/8kPa(1 mm 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巩膜无黄染,腹平坦柔软,腹正中处可触及一4 cm×3cm 包块,较固定,局部有深压痛。既往无腹部手术及腹壁外伤史。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量100g/L,白细胞计数8.7×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大便常规未检出虫卵。小便正常。肝功能正常。腹部 B 超提示:上腹部囊性包块。入院3d 行剖腹探查,术中病理所见:部分大网膜堆积于胃结肠韧带中段浅面,形成大约7cm×5cm 的假囊性包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 男,82岁,胃病史30年。因上腹疼痛、饱胀、纳差伴黑便4个月入院。查体:贫血外观,心尖区可闻及Ⅱ级SM、心率80次/min,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未明显触及包块,移浊(-),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体温正常。粪潜血试验阳性(卄—卌)。血红细胞2.94×10~(12)/L。血红蛋白59g/L。心脏超声诊断主动脉根部轻度扩张伴主动脉瓣少量反流,B起报告:①胆囊炎;②左肾小囊肿;③肝、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