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镜堂 《建筑》2012,(23):20
建筑师要有正确的建筑观,我个人对自己的要求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建筑的本质,发挥团队精神,坚持产学研三结合的建筑实践之路,遵循"两观三性"(即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创作理论,努力创作有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新建筑。建筑的功能总是第一位的,最后也要由人类来检验它的实用性,决定它是不是好的作品,这是建筑设计的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建筑活动从一开始就与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建筑的目的,从狭义上来讲,是为人类抗风雨、御寒暑、防侵袭,是以房屋为中心。其中柱子、屋顶及墙面,为建筑基本元素,从广义上来讲,其目的是环境。它包含了所有人类居住环境的课题,大到一个城市的设计小到某一特定空间的室内环境设计。树立一个科学、全面的自然观,是一个建筑师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 中外建筑创作的自然观 1.1 “天人合一”——中式创作的特性 在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  相似文献   

3.
吴良镛先生最近出版的《广义建筑学》总结了他的建筑学思想,概括了建筑十论,指出建筑学应扩大原有的观念,走出狭小的天地,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断发展完备。吴先生的这些观点对形成我国自己的“建筑观”,更好地指导建筑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常说建筑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确实,大概很少学科像建筑学那样在历史长河中总是处于古老而又年轻的地位。说它古老,因为建筑可说是随同人类文明同时诞生的;说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足物态化的实用功能强的实体,由建筑师创作,经建筑施工而成。建筑艺术是指广义的、多方面的观念形态的建筑总体。创作优秀的建筑作品,则出自有全面修养的建筑师。  相似文献   

5.
走广义的生态建筑创作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伟 《新建筑》1998,(2):75-76
通过分析生态学和生态建筑学的发展过程,提出用广义生态建筑观业对待建筑创作,剖析了20世纪著名现代建筑代表人物的生态主义创作倾向,并展望了21世纪建筑创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建筑的转角     
吴隽魁  丁俊华 《中州建筑》1997,(1):44-45,F003
建筑的转角煤炭工业部选煤设计研究院吴隽魁,丁俊华现代建筑的设计越来越向精致、完美方向发展,不再仅仅讲正立面、背立面,而是越来越关注建筑的整体效果,它的多方位性。尤其是一些处于十字路口的建筑,它的角的处理往往倍受重视,而作为我们设计工作者则是一件头痛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学习建筑美学,对整个建筑美的意义、意境、审美准则等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建筑美在层次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建筑美是指单体建筑的美,而广义建筑美则把建筑放在广阔的特定时空背景中去研究;它跨越单体,走向群体;跨越建筑,走向城市。建筑美体现的是一种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实用的艺术和公共的艺术,它和音乐、美术、文学不一样,建筑艺术是依托于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物实体上的一种艺术,它是实用的艺术,同时建筑艺术又是一种公共的艺术。一个建筑一旦建成,它就强迫人们天天去欣赏它,你不欣赏也得欣赏,包括城市雕塑在内,如果做得不好,就对不起观众。下面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感悟建筑的美。  相似文献   

8.
天一 《园林》2006,(3):12-13
现代花艺的创作观各人不同。很多人认为现代花艺是一种很高深的艺术形式,非一般人所为,甚至有些花艺设计师也对此有所误解,创作花艺作品时一味追求繁杂、大型的表现形式。其实任何一种艺术形态需要的都是和谐的美,无论是建筑、服装还是音乐,都需要融合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生活环境的特色文化,而不在于它的形式与大小。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居住环境的建设是整个新农村建设课题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结合仙游县菜溪乡的农民公寓单体项目,从设计方法简介、设计限制模型、广义创作观的应用3个层面逐步深入,探讨了如何以"广义创作观",创作出符合特定环境的新农村住宅。说明了广义创作观在具体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们认为,世界遗产定义是有局即的,不看对象,一味地强调遗产登录的原真性标准,把它强调到绝对的高度。不利于中华遗产的全面系统保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保护观。即根据遗产自身保存度的差异,针对处于不同保存状态下的遗产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这样可以避免那些在历史上有重大意义担保存度不好的遗产惨遭厄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