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肖国钢 《四川中医》1993,11(6):16-18
一、“肺主治节”的理论探讨“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语出《素问·灵兰秘典论》。前人多把“相傅”仅作官职解释,将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归纳为肺的生理功能;“治节”则言其有“治理、调节”之功。这样理解,殊失经义,且对肺的功能亦有重要遗缺。《灵兰秘典论》所列十二脏“××之官”,  相似文献   

2.
<正>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在说明病因、阐述病机、列举症状、提出治法后,接着便是选方。我们看到,他在方名前后分别运用“×汤主之”、“×汤主之,×汤亦主之”或“×汤主之,×汤、×汤并主之”、“宜×汤”、“×汤主之,不……者,×汤主之”、“其……者,可与×汤,若不……者,不得与之”、“×不汤中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朱××,另,42岁,干部。1962年10月胸透发现左肺尖浸润型结核。1967年6月拍片复查,左肺第1肋间见5.5×4厘米之透光区,1~2肋间还见有条状阴影,气管偏左。经中西药系统治疗,1971年2月复查,空洞基本愈合。1972年5月间开始出现左限裂变小,面肌痉挛,逐渐发展至牙关紧闭,影响饮食和语言,乃于1973年2月21日住入福建省××医院。经会诊,诊断为“肺尖结核所致之颈交感神经损害综合征”。因西药效果不明显,于1973年3月7日起在我院用中药治疗。治疗经过:1973年3月7日初诊,患者左眼裂缩  相似文献   

4.
<正> 《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一论点,对中医咳证学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外感之咳,其因有肺,内伤咳嗽,多责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现仅临床运用谈以下粗浅体会。一、肺咳: 例1 姜××,男,72岁。1963年2月4日就诊。咳嗽已持续一年半,经中西医治疗乏  相似文献   

5.
程××,男,32岁。胸闷、咳嗽、痰中带血丝,伴恶心、疲倦、容易感冒一年余,而于1978年3月中旬到某部队医院检查,血沉129毫米/小时,痰中找到抗酸杆菌,拍胸片“见左下肺有一约4.5×5.5cm之圆形病灶,其下方有少许斑状密影,局部肺纹粗糙;侧位片示病灶位于左肺下叶靠后”。诊断为肺结核。经住院抗痨治疗两月,临床症状减轻,血沉恢复正常,痰浓缩检查多次均为阴性。但胸片示病灶吸收不明  相似文献   

6.
升阳益胃汤源于李呆所著《脾胃论》一一书。李氏认为,脾胃虚则肺最易受病,并着重指出脾胃阳气下陷,阴火乘机扰心灼肺而致病,治宜“升阳益胃法”,遂设该方治疗“肺之脾胃病”。笔者临床运用该方治疗阳气(脾胃之气)不升、阴火上乘,或阳气不展、气机壅滞等,因脾胃虚弱导致的多种病证,每多效验,兹录三则于后以证之。一、噎膈王××,男,50岁,干部,1987年6月9日初诊。患者实然呃逆,绵延不断,饮食即吐,伴吐苦水,不能入睡已10昼夜。曾经某医院内、外、神经、中医、针灸等科专家会诊,临床臆断为急性胃炎。经对症治疗及口服大量氯丙嗪,仍不见效。发病前曾因结核病而予抗痨治疗。诊见患者  相似文献   

7.
黄××,男,75岁,住院号:26431。患者于1987年1月因咳嗽、发热,X 线胸片提示“左下肺阴影”,经抗感染治疗,症状消失,但肺部阴影无改变,提示肺癌。5月初出现痰中带血丝,气促,动则加剧。5月4日到广州市××医院作“CT”检查,CT号:w—  相似文献   

8.
气功偏差,用按摩治疗的报道不甚多见。笔者曾治疗一名“气功偏差”患者,收到了意外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初诊:一九八五年九月上旬,患者石××,男性,十八岁,××中学高中班学生。自诉于八四年按照《气功》杂志所介绍,练“灵子术”之气功。某日正当练功进入高度入静之时,忽闻邻近学校之电铃声,猛然一  相似文献   

9.
黎国昌 《新中医》1995,27(9):57-58
苓桂术甘汤新用黎国昌苓桂术甘汤是治疗中焦阳虚,水饮内停之痰饮证的基本方,是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本方临床应用广泛,笔者运用于治疗杂病,亦获佳效,兹简介3则如下。1眩晕(更年期综合征)何××,女,46岁,1992年11月12...  相似文献   

10.
理肺治呃之法,肇始于《内经》“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后叶天士指出,呃逆属“肺气郁痹”,治“当开上焦之痹”,“先议治肺经”(《临证指南医案》)。王孟英亦主张从肺治,习用枇杷叶、川贝母、郁金、射干、通草、香豉、杏仁、枳壳等药。笔者师之,予理肺利膈以治呃逆,但临证上理肺之法非止一端,而有宣、降、清、温、润、补六法之别。一、宣肺止呃例1,黄××,男,24岁。1983年4月9日初诊:恶寒,微感身热,头痛鼻塞,胸闷  相似文献   

11.
王×,女性,23岁,教员. 1981年5月18日初诊,五日前因恶寒发热,咽痛,颊肿,在当地按“痄腮”治疗未见明显疗效。现症发热微恶寒,咽喉疼痛,口渴引饮,舌赤苔黄,脉浮数。检查:咽粘膜充血,右侧腮腺肿大且压痛,双侧下颌淋巴结肿大,左侧3×4×2cm~3,右侧2×3×2cm~3。整个面颜呈上小下大,形似虾蟆。此乃风热疫毒,壅于上焦肺胃,上攻头面所致,拟普济消毒饮加减治之。  相似文献   

12.
余曾为两青年方医者所问,“寒湿泄泻与风寒泄泻治法、方药何以为异?”我答之未完,二人笑而言曰:“答之非也。”然视之以教材及老师所讲的笔记:“风寒泄泻等于寒湿泄泻”。其所治之方唯“藿香正气散”为是。余曾请教于××中医学院讲授内科的老师,皆言“四版、五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教材都是这样规定,十几年来讲授莫不以此为准”。书本上所写的是否可成作圣训?依愚临证之所见,风寒泄泻与寒湿泄泻在病因,病理方面迥然有别,症状有异。“藿香正气散”用于风寒泄泻则可,用于寒湿泄泻非为所宜。兹略陈个人管见,以梓证之。  相似文献   

13.
患儿于××,女,8岁,门诊号0002773;患儿于1987年9月因牙痛去市××医院检查时发现舌体左下有一肿物。当时诊为“舌下腺囊肿”,并告之曰“肿物继续增大,将障碍吞咽、语盲、呼吸,建议手术治疗,”家长因患儿惧怕手术而来我院中医诊治。诊见:  相似文献   

14.
一、失语冯××,女,54岁。于1985年11月25日早晨醒来,骤然失语,经西医诊为“癔病”,治疗5日罔效。12月1日下午3时许,由其夫陪同来我科诊治。患者表情淡漠,不能言语,然神志清楚,两耳亦聪,问其有何不适,只见其手指胸脘,表现痛苦之状。查心肺无异常,测血压126/80毫米汞柱,察舌苔厚且腻,诊脉沉弦而滑。综观症情,恙系痰浊阻胸,肺气郁闭所致。肺主声音,为发音之器;喉通于肺,乃声音之门。患者语言障碍,此肺为痰浊壅阻之故,所谓“金实不鸣”也。从患者表现胸脘有痛苦之状,遂试以针刺内关穴(双),行泻法约5分钟,未料  相似文献   

15.
张宝良 《四川中医》1998,16(8):18-18
“脾气不升,则九窍不利”的理论源于《内经》,倡导于补土派之鼻祖李东垣先生。笔者在临床上每逢与九窍相关之疾病,或由九窍之疾致生他病者,或由他病引起九窍之疾者,投他法无益则取升脾胃清阳之气的方法,从脾论治,收到“异想天开”的效果,兹举几例,以飨读者。1慢性中耳炎,鼓膜内陷并发穿孔案吴××,男,21岁,学生。患者左耳经常流脓水,历时5载,疼痛搔痒,听力极差,曾两次征兵体检,发现中耳炎鼓膜内陷并发大穿孔而淘汰。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未得根治。渐至头昏、耳鸣、心烦、失眠、急躁易怒、记忆力减退、饮食无味、精神困倦。…  相似文献   

16.
梁××,男,64岁。住院号:22518。1982年3月8日诊。三个月前胸透发现右下肺圆形阴影,在某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诊断为“肺鳞状细胞癌”。20天前在某医院行开胸探查,术中发现肺门淋巴结已广泛转移,无法切除病灶而关闭胸腔,后转入我院治疗。西医确诊为右下肺鳞状上皮癌;肺部感染。入  相似文献   

17.
痰饮验案     
痰饮是由于人体阳虚,水饮不得运化,停积于脏腑肌肤之间而致的一种疾病。笔者根据仲景关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及前人经验,常用温阳化饮之苓桂术甘汤为主,随证加减治疗本病,每获良效。兹选病案数则,简略介绍于下。例一:水气犯肺安××,男47岁。1978年11月20日诊。肺气肿已多年,每至冬令必发,证见咳嗽痰喘,咳嗽气短难以平卧,时  相似文献   

18.
<正> 尝阅诸书刊杂志,对于方剂的加减运用,各有千秋。如一般讲义中在每种病证之下,都载有“××方加减”;在期刊杂志中亦恒有以“××方加减治愈某种病”;或以“加减××方治愈某种症”。在课余会诊中也常听到有人动辄曰:“这是根据某方加减而运用的”。观其所用药物,果如其言,可谓善于用方者矣。第名实不符的,亦不为罕见。有的仅从某方中独取一二味,余皆摒弃而杂以媳药,仍以其方目之;有的甚至将方名中之要药删减,而伍以他药,仍冠以方名曰:“××方加减。如此之类,不免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19.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自强 《新中医》1996,28(2):56-56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贺自强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余根据此方解表散寒,温经扶阳之功效,临证扩展运用,用以治疗头痛、痹证及风疹等属表里俱寒者,屡获良效,兹介绍如下。1头痛周××,男,35岁,1993年4月23日...  相似文献   

20.
接××××××××××××××医院来函揭发作者王立早在“江西中医药”1956年12月号发表“針灸治疗聾哑症(神經性)之初步体会”一文,大部分系抄襲来的,其中所附病例有誇大疗效情况,我們对待这种卑鄙的可恥行为,表示无比憤慨。来函指出:“病例一:孙庆珍,女、20岁,未婚、門診号642……共針刺15次,能說一般語言,别人可听懂,听力恢复正常,只是发言較迟,嘱其家属耐心教語练习,已基本治愈。本病例純系誇大疗效,經去訪問該病人及据其家属言,根本沒有治愈,也无什么进步。”又原文第二段注意事項和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