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 B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多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损害及皮肤损害,并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白塞病累及消化道称为胃肠型白塞病,文献多称肠白塞病,全消化道均可受累。胶囊内镜作为一种无痛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小肠的病变有很高的检出率与诊断率。对具有消化系统症状的白塞病患者应行胶囊内镜检查,可全面评估小肠病变的部位及形态,弥补了胃肠镜的不足。现报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5例完成胶囊内镜检查的白塞病,并进行文献复习,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建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7):531-532
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除口、眼、生殖器三联征外,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本组2000年-2008年间收治30例BD除了口、眼、生殖器、皮肤、关节病变外,部分病例还包括心脏、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呼吸系统及肾损害.现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Churg-Strauss综合征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urg-Strauss综合征(CSS)亦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因美国病理学家Churg-Strauss于1951年首先报道而得名。它是累及中小口径血管的系统性血管炎,以血管外肉芽肿形成及高嗜酸细胞血症为其特点。临床上典型表现为呼吸道过敏(哮喘、变应性鼻炎和副鼻窦炎)、非固定性肺部浸润及单或多神经病变,并可有心脏、消化道等多系统受累。血清中IgE升高为其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又称贝赫切特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性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1]。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4/10万[2]。BD累及消化道者称为肠白塞病(肠道BD)[3]。因其病程较长,病情反复,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故极易漏诊、误诊。为提高临床对肠道BD的重视,现报道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肠白塞病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5.
【概述】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中枢神经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 本病在东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被称为丝绸之路病。我国发病率无确切资料,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好发年龄为I6~40岁。我国以女性居多,男性患者血管、神经系统及眼受累较女性多且病情重。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DM)是一组以长期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出现广泛的微血管、大血管及神经病变,导致多个器官组织病变及功能衰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DM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截至2007年全球DM患者人数已达2.46亿,预计2025年将增至3.8亿.  相似文献   

7.
白塞病(BD)为1937年土耳其皮肤科医生Behcet首次报道而得名。BD以反复发作的口腔、外生殖器溃疡及眼色素层炎为特征,可累及全身多种脏器,如皮肤、关节、动静脉、胃肠道、肺、。肾及神经系统。神经白塞病(NBD)是在BD的基础上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其发生率为4%~49%。文献中有关于NBD的DWI表现报道指出NBD病灶ADC值增高。本文笔者报道1例NBD不寻常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8.
王华  谢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3):426-428,432
<正>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而心、脑及外周动脉等大血管发生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大血管病变寻求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白塞病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丽  赵岩  杨平  董怡 《中国医刊》2003,38(5):34-36
目的 进一步认识白塞病 (Behcetdisease ,BD)的发病 ,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近 10年内收治的资料完整 ,符合 1989年BD国际诊断标准的BD患者 138例资料。结果 ①本组病例发病年龄 ( 16~ 5 2岁 )平均为 2 2 4± 3 2 5岁 ,男女之比约为 1 5 :1。②在BD的皮肤黏膜损害中 ,依次为口腔、外阴溃疡、皮肤损害。针刺反应78 9%阳性。BD的眼病占 40 %。③BD多系统受累约 10 %~ 15 %,累及消化道 ,中等及大血管 ,神经系统 ,心脏及呼吸系统、血液系统阳性率依次为 10 9%、13 8%、10 1%、7 2 %、5 8%及 3 6 %,关节病变 30 4%。④本组病例累及内脏及眼炎者均应用皮质激素〔1mg/ (kg·d)〕及免疫抑制剂治疗。⑤ 80 6 %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 ,平均随访 5年病情稳定。心脏及肺受累者 2例死亡。结论 本病的基本病变为血管炎 ,可造成多系统受累。皮肤黏膜病变为其主要特征。治疗应根据病人受累部位及病变严重程度选择药。本病累及心脏、肺者预后不好 ,累及神经系统及眼者半数留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CT血管造影(Computertomographyicangiography,CTA)给血管病变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测手段,特别是多层螺旋CT问世以来,各种CTA三维成像技术相继广泛应用。笔者应用多层螺旋CT对大血管病变行MSCTA检查,对每一病例同时运用容积漫游(VR)、表面遮蔽重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重建(MPR)、仿真内镜(VE)等血管三维重建方法并作相互比较,以探讨MSCT血管造影术在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和方法收集2001年11月至2002年11月间因怀疑大血管病变而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者2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32岁~75岁,平均60.3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大血管病变组64例,有大血管病变组71例,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两组患者baPWV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大血管病变组的baPWV为(1 826.3±369.0)cm/s,明显快于无大血管病变组的(1 602.7±360.3)cm/s(P<0.01);baPWV与年龄、血压、血糖、C肽等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 baPWV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早期诊断和预测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4例T2DM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仪观察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对有大血管病变者(观察组)与无大血管病变者(对照组)的IMT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IM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脑血管病变者及下肢血管病变者颈动脉IM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心血管病变者无显著性增高(P>0.05);3年后对照组完成随访的29例中发生大血管病变者颈动脉IMT值较3年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 颈动脉IMT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颈动脉彩超检查对早期诊断和预测T2DM大血管病变的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74例,并将其分为无大血管病变组65例和大血管病变组109例,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并检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计算non-HDL-C,分析non-HDL-C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non-HDL-C及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BMI、Hb A1c、non-HDL-C及高血压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呈正相关(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b A1c、non-HDL-C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on-HDL-C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b)与血流变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对50例非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患者(正常对照组),45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和45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与血流变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 P <0.05), 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01),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组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差异(P <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b)与血流变检测结果的增加是导致2 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可作为糖尿病疗效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硬皮病是以皮肤硬化为特征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其病变为伴有血管障碍的炎性、变性、纤维性改变。病变多侵犯皮肤、滑膜及内脏诸器官,尤以侵犯消化道、心、肾、肺脏为常见。严重者因关节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常由于心、肾受  相似文献   

16.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以血管类为病理基础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大、中、小各级血管.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虹膜睫状体炎和皮肤损害为主要特征,也可累及胃肠道、关节、心血管、神经等.我科于 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BD患者30例,经过护理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姜涛  刘国良 《吉林医学》1994,15(4):196-198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变姜涛,刘国良(中国医科大学糖尿病医疗教育中心110001)糖尿病(DM)伴心血管病变(CVD)是一较大范筹:包括大血管病变,即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上发生的脑、心、肾、下肢病变等;及微血管病变所致的心、肾、眼、神经等病变。本文将主...  相似文献   

18.
白塞病(B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血管炎症和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腔和(或)外阴溃疡、皮肤及眼病最为常见,但关节、肠道、血管、心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肺、肾等多系统均可受累,其中血液系统受累发生率为3.7%,其中合并MDS者占50%。MDS可发生于BD确诊之前或之后,另外BD还可合并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目前国内外有少量的BD合并MDS的病例报道,我们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收治的3例BD合并MDS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索BD与MDS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大血管病变组64例,有大血管病变组71例,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两组患者baPWV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大血管病变组的baPWV为(1 826.3±369.0)cm/s,明显快于无大血管病变组的(1 602.7±360.3)cm/s(P<0.01);baPWV与年龄、血压、血糖、C肽等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 baPWV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早期诊断和预测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T2DM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仪观察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对有大血管病变者(观察组)与无大血管病变者(对照组)的IMT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M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脑血管病变者及下肢血管病变者颈动脉IM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心血管病变者无显著性增高(P>0.05);3年后对照组完成随访的29例中发生大血管病变者颈动脉IMT值较3年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颈动脉IMT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颈动脉彩超检查对早期诊断和预测T2DM大血管病变的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