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武桂梨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403-4404
目的以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神鹿社区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控制以及用药情况。方法利用神鹿社区服务中心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资料作调查分析。结果神鹿社区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38.73%;在263名用药患者中,血压水平1级的患者18.87%,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9.00%;2级患者79.00%血压控制率为37.88%;3级患者37.60%,血压控制率为17.89%。结论社区高血压病的控制不是很理想;降压药物的应用不太合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1.开始用药的血压水平.对确诊患有高血压且收缩压为≥140 mmHg或舒张压为≥90 mmHg的个体进行药物降压治疗.治疗给药不迟于高血压诊断后4周,如果血压水平过高(例如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或伴有终末器官损害的证据,应立即开始治疗.  相似文献   

3.
邓惠 《中国卫生产业》2013,(21):117-117,119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门诊病人降压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375例高血压门诊病人,采用降压药对患者实施治疗,其中将对照组184例患者接受单药进行治疗,观察组191例患者接受2种以上降压药物治疗,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5例患者中,单药的控制率为89.7%,2种药物控制率为95.1%,3种药物的控制率为98.1%,联合用药的控制率显著优于单药治疗,3种药物联合控制率显著优于单药控制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患者治疗采用降压药物中,最高使用率药物为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结论采用2种以上降压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药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尚可控制的危险因素之一,努力提高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已成为当今世界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是改善血压控制达标率的重要途径。近20年来人们认识到约2/3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才能使血压达标。因此,近来有关权威研究机构的,临床试验均采用联合降压的方案,来收集循证医学的证据。本研究采用依伦平(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满意。目的观察依伦平治疗新发和控制不良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新发生和经其他降压药物治疗4周后,血压仍未控制正常(收缩压≥145mmhg,舒张压I〉95mmhg)的109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依伦平1片/日;对照组:缬克40mg,1次/日。治疗4周和10周时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治疗结束时的血压下降达标率高.平均坐位收缩压多降低6.1mmHg,平均坐位舒张压下降多4.3mmHg。人选对象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能性。观察过程均对患者定期一周随访一次,出现问题及时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重度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及耐受性.方法选择重度高血压患者(坐位舒张压≥110mmHg).所有入选病例停药1周并给予安慰剂服用1周后,仍符合入选条件者服用缬沙坦80mg/d;于4周末坐位舒张压≥90mmHg者加用苯那普利10mg/d,继续用药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中监测血压、心率,每周一次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共入选病例82例,完成8周观察者78例.4周末SBP/DBP下降19.2±8.1/13.5±6.3mmHg,总有效率20.5%;8周末联合用药组SBP/DBP下降35.2±12.1/24.5±11.1mmHg,总有效率82.3%.最终单用缬沙坦组16例,联合用药组62例.缬沙坦组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联合用药组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略有增加.结论缬沙坦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重度高血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曾主张在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时 ,可逐步增加剂量或改用其它药物 ,然后方考虑联合用药。HOT研究[1] 结束显示 70 %患者处于联合用药状态 ,而且联合治疗有很好的耐受性 ,认为是绝大多数病人成功达到目标血压的关键因素。国内 ,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HPE)降压治疗的联合用药情况少有文献报道。为此 ,笔者调查了本院 1997年至 1999年 3年间部分住院HPE降压治疗药物使用情况 ,现报告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本院 1997年至 1999年 3年间 4~ 6月份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 ,且符合以下条件 :⑴年龄≥6…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国西南地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应用现状。方法 研究基于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对我国西南地区35~75岁成年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心血管健康资料,检出高血压患者,并收集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名称、服药剂量和频率。分析不同特征亚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和个体影响因素,常用药物类型和联合用药组合模式。结果 共394 957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高血压患者159 014名,年龄为(58.8±9.5)岁,男性占40.2%,29.8%的患者接受了降压药物治疗。30 445名患者上报了具体用药信息,其中22.5%接受了联合用药治疗,在不同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及心脑血管病史组别中联合用药比例基本一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肥胖、糖尿病的患者更可能接受联合用药治疗,而家庭年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联合用药的可能性较低。单药治疗以钙拮抗剂为主(58.6%),联合用药以使用传统复方制剂最常见(31.4%),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钙拮抗剂(22.4%);冠心病患者的联合用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为主。结论 我国西南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率低,降压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不规范之处,联合用药率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年龄≥60岁的153名常住老年人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血压测量、资料收集,并按不同年龄段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福利中心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78.43%,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9.17%、71.67%和37.21%。≥80岁年龄组高血压的控制率显著低于60~79岁年龄组(P〈0.05)。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降压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和国产复方制剂。结论福利中心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经常性的健康教育、积极的社会援助和不良生活方式的纠正是福利中心老年人群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社区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病情转归,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水平.方法 将2003年10月-2005年6月期间在某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共128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追踪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病情知晓率90.26%,接受治疗率84.37%,其中90例坚持服药,依从率70.31%;18例间断服药治疗,占14.06%.服用降压药病例经治疗6~8周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或收缩压(SBP)下降超过20 mmHg,但在活动、激动、焦虑、疲劳或停药4周后,血压仍有升高.20例未进行任何治疗,占15.63%.无1例因经济原因停药或拒服降压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者均为2级或3级高血压病例且与用药不规范有关.结论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依从率与患者受教育程度有关.药物合理使用,药价低廉是提高治疗依从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的级别越高,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越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降压治疗方案,评估患者是否符合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以促进社区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2012年3月四平社区5126例高血压患者门诊处方,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患者2445例,占47.7%.使用单药患者为4176例(81.5%),其中以CCBs为主者2041例(49%),其次为ARB 701例(17%)、ACEI 243例(6%)、β-阻滞剂43例(1%)、利尿剂11例(0.2%),中药复方制剂636例(15%).二级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为4508例,其中单药3257例(72%),联合用药875例(19%),二联用药中符合指南推荐的674例(84%);三联以上为86例(2%),其中未添加利尿剂者44例(51%).相同机制药物联合67例,占1.4%,主要为CCBs和ARB的重复使用.结论 本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种类和联合降压方案基本符合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但是单一降压药物使用比例较高,联合降压比例仍偏低,且仍存在重复用药现象,三联以上不应用利尿剂以及单用中药复方制剂等情况.建议社区进一步规范降压药使用,增加联合用药比例,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和达标率,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4例在门诊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进行血压监测,强调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结果单剂用药血压控制率(7例)9%,联合用药血压控制率(25例)34%,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同时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率为32例43%。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联合用药能保护靶器官控制高血压,有效的减少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5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用降血压和降血糖药治疗两个疗程,每个疗程1周。降血糖药是双胍类、磺脲类、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胰岛素类,降血压药是钙离子拮抗剂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药,在用药过程中,降血糖药和降血压药根据患者情况单独选用一种或联合用药。结果 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对于高血压的有效率是91.07%,对于高血糖的有效率是92.86%,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有不良反应如药物性皮疹、头痛、腹痛等症状,症状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占30.36%(17/56)。结论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降血糖和降血压药并酌情选择单用或联合使用,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和血压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4例在门诊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进行血压监测,强调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结果单剂用药血压控制率(7例)9%,联合用药血压控制率(25例)34%,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同时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率为32例43%。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联合用药能保护靶器官控制高血压,有效的减少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2例高血压患者问卷调查血压控制情况与认知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平均血压值为(142.7±12.0)/(81.5±9.4)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理想分别为47.3%和71.6%。文盲及小学文化患者的药物错服率明显高于初中、高中和大学组(P〈0.05);11.6%的病例不能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10.8%患者不能回答出最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8%的患者不知道降压药物需要持续服用。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及降压治疗的认知程度较低,总体血压控制不佳,应加强高血压知识的宣教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本科收治的31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依那普利组(A组)、硝苯地平组(B组)、依那普利硝苯地平联用组(c组),每组各106例。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第1、2、4周收缩压和舒张压,统计4周后三种降压药疗法的疗效。结果:用药后,三组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c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A组和B组;第4周,c组的降压疗效显著高于A组和B组。结论: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能更好地控制老年患者的血压,降压效果十分优越,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区机关工作人员中高血压患病、治疗及血压控制情况,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807名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血压测定、病史采集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年龄组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高血压人群对自身是否患有高血压的知晓情况、服用降压药治疗情况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我区机关工作人员高血压患病率为33.71%,其中,男性36.21%、女性18.0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高血压患者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知晓率为63.60%,服降压药治疗率为38.24%;服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在≤120/80mmHg的占35.58%,血压控制在121~139/81~89mmHg的占32.69%,血压≥140/90mmHg的占31.73%。结论我区机关工作人员中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服药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虽高于文献报道,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Jermendy G 《Orvosi hetilap》2004,145(18):949-956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due to its high prevalence rate belongs to the everyday clinical practice of internists, diabetologists and general practitioner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initiation on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in diabetic patients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target organ damages the treatment of early recognize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he target value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in diabetic patients is < 130/80 mmHg (in case of proteinuria > 1 g daily: < 125/75 mmHg). The global cardiovascular risk is high or very high in diabetic patients both with grade I-III hypertension and with high normal blood pressure, therefore, treatment with antihypertensive drug (besides life style optimalisation) should be initiated promptly in these cases. In case of micro- or macroalbuminuria antihypertensive drug (mainly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ing the renin-angiotensin-system) should be given to each diabetic subject irrespective of actual blood pressure values. Success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in diabetic patients could be achieved mainly with combination therapy only. It is reasonable to initiate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primarily with a low dose combination of two agents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昆明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好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市社区居民11 396人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者的家庭一般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和生活行为情况,并对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社区成年人患病率为21.91%,标化患病率为20.75%.男性患病率为22.12%,标化患病率为21.20%;女性患病率为21.73%,标化患病率为20.33%.社区居民收缩压为(118.87±16.38) mmHg,其中男性收缩压为(120.46±15.47) mmHg,女性收缩压为(117.50±17.02) mmHg;舒张压为(76.85±10.26) mmHg,其中男性舒张压为(78.00±9.83) mmHg,女性为(75.86±10.51) mmHg,男性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女性.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为51.98%,服药率为44.57%,血压控制率为17.53%.结论 我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患病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较低,应全面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强化分级管理以提高“三率”.  相似文献   

19.
孙寒 《中国校医》2020,34(6):441
目的 分析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予以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为(130.05±7.24)mmHg、24 h动态收缩压为(130.23±5.14)mmHg、舒张压为(80.47±4.38)mmHg、24 h动态舒张压为(80.11±3.54)mmHg低于对照组的(144.34±8.01)mmHg、(138.14±6.22)mmHg、(91.84±6.31)mmHg、(88.76±4.3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调节血压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叶酸联合降血压药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降血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叶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意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降血压药物可有效控制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