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整流鳍对LNG船艉部伴流场的改善效果,通过CFD计算及模型试验对LNG船艉部冷却水出口处的整流鳍的不同布置方案进行分析,发现整流鳍与冷却水排舷外出口的相对位置是影响艉部不均匀流场的主要因素。实船测试结果显示应用优化后的整流鳍LNG船艉部伴流场更加均匀,振动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快速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OpenFOAM程序基于物理水槽结构设计建立了波浪-水流水槽模型。由于造流出口位于造波推板正前方的水槽底部,在造流出口的下游存在一个波浪-水流相互作用的整流区间,直到波浪-水流场趋于稳定。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各主要影响参数对于整流区间长度的影响,通过结构参数的优化获得最小整流区间长度,以使有效试验段达到最大化。计算分析了波浪-水流场在水槽中各个位置处的时间平均水平速度的垂向分布,并将平均速度与试验段稳定值的偏差为10%的位置点作为整流区间与试验段的分界点。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最优的水流出口角度、水流出口宽度及其与造波推板的距离,同时研究了工作水深、波浪周期和波高以及水流速度对于整流区间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高功率的电子器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本文主要研究高压整流技术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首先阐述功率器件和电压的选择,然后对高压整流输入的控制进行说明,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三电平高压整流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多相整流谐波抑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凯  李明勇 《船电技术》2005,25(3):26-29
随着交流电力推进技术在船舶行业的广泛应用,变频器等电力电子设备也被广泛的使用,变频器在输入回路会产生大量谐波。本文通过分析六脉动整流、12脉动整流、24脉动整流时电网的谐波含量,得出多相整流可以有效减小电网谐波的结论,最后提出了24脉动整流变压器的一种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直流整流器发电机发展远景的分析表明,在广泛采用这些电机以代替整流子发电机时,三相桥式是发电机所希望的线路。三相整流发电机的主要缺点是输出线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脈动。整流发电机的工作状况取决于电机的电感和负载的数值。为了评价这二个因数对脈动的影响,在假定整流器是理想情况下,充分计算整流发电机的电流和电压。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某深水池进水口设计的造流效果,对该水池进水口的整流方法进行探讨。利用CFD技术,详细比较条形导流槽型进水口的多种理想配水方式,得出最佳配水方式为各导流槽均匀配水。在该进水口前端设计一套整流方法,整流措施包括建立收缩渠、增加整流板和增设整流挡板等。该方法显著提高该水池进水口的各导流槽配水均匀度。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建立的中压岸电系统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对中压岸电系统整流电路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选择出最适合的拓扑结构.对三相不控整流电路、三相半控整流电路和三相全控整流电路等3种常见整流电路的拓扑类型进行分析,分别阐述各自的工作原理,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仿真工具对其进行建模.结合图像和可能应...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分析的三相不可控整流装置故障诊断算法。对三相不可控整流装置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整流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波形进行了解析分析,得到两种情况下整流二极管两端波形的解析表达式。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指出整流二极管在故障前后的电压波形变化规律。提出利用电压波形的正向特征值作为故障诊断特征函数,最后由试验验证了该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六相以上不可控整流装置。  相似文献   

9.
陈全  吴任国 《船电技术》2000,20(3):18-19
本文通过试验对可控整流电路的电磁传导干扰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整流负载大小、负载性质以及触发角对传导干扰的影响。为整流电路的电磁干扰抑制滤波器的设计提供了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10.
大功率脉冲式整流系统在特种电气应用行业越来越广泛,单脉冲的功率非常大,合理利用整流元件的浪涌通流特性是整流系统稳定可靠的关键。本文以某超大功率脉冲整流设备应用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利用整流元件的浪涌通流特性来计算元件温升的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该文对其他脉冲式整流系统半导体器件选型计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将带整流负载同步发电机中各变量的d、q轴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分别加以处理的方法,得出了带整流负载三相同步发电机的等效电路模型,以及小扰动条件下三相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的稳定条件,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得到了阻尼绕组不能改善带整流负载同步发电机系统运行稳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某装备设置有启动电动机启动和高压空气启动两种方式,发动机启动后带动硅整流发电机工作。硅整流发电机励磁由调压器控制,以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在没有蓄电池、外接电源或硅整流发电机无剩磁时,用高压空气或者其它方式启动发动机,硅整流发电机由于没有励磁而不发电。该装备发动机转速表传感器为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由发动机传动,只要发动机工作就能发电。实验证明,转速表传感器具备给硅整流发电机提供初始励磁的能力。设计一种装置,只要能启动发动机,均由转速表传感器给硅整流发电机提供初始励磁,使硅整流发电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供电。  相似文献   

13.
电力变换装置应用于区域配电系统必须满足区域配电系统的技术要求称为电力变换装置的适配性。本文针对大功率船用整流装置,对其适配性展开了研究,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安全性要求、任务与功能要求、供电性能要求、结构设计要求、环境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船用整流装置要求高可靠、可维护性和高效率,低的发热温升,良好的工作特性以及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整流导管(Flow Straightening Duct,FSD)对船舶水动力性能的影响,分析其节能机理,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某散货船加装整流导管前后的水动力性能变化进行数值分析。在计算时考虑螺旋桨的真实几何形状,采用滑移网格方法对船、桨、舵和节能附体相互干扰问题进行数值求解,评估整流导管的节能效果,将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相对比进行对标验证,研究整流导管对船舶阻力、流场和自航因数的影响,结合微观流场分析导管的节能原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整流导管能效分析方法能有效预测导管的节能效果,基于流场分析总结整流导管的节能原理,对船舶节能附体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应用于整流导管能效评估和优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作者十几年来从事水电解制氢用整流装置的调试经验,对整流装置常见的一些故障(停机启动过流、整流装置声音异常及输出不稳等)的原因进行了充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及设计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消涡整流片对潜艇马蹄涡的控制及其与辅翼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艇桨盘面伴流是潜艇螺旋桨的进流,其周向均匀性与螺旋桨的振动与噪声直接相关。文章在阐明潜艇主附体结合部马蹄涡对潜艇伴流影响和消涡整流片的作用原理的基础上,针对SUBOFF模型的几何特点,设计了一套消涡整流片,运用分离涡方法计算了消涡整流片对桨盘面速度分量周向不均匀性的抑制作用,并与辅翼的整流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消涡整流片效果相对较好,可使周向不均匀性下降50%~80%,且整流片的整流效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卢芳  徐谞  程鹏 《船电技术》2011,31(10):14-18
本文提出在某型船舶大功率整流装置课题中应用多重化整流电路,即大功率串联12脉波整流电路,同时利用计算机电路仿真以尽可能降低硬件调试风险;并分析了开、闭环运行,一相电源频率及幅值扰动以及负载波动和触发脉冲异常等运行工况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PI闭环控制后的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完全满足用户电能质量指标,并为硬件实现及实际参数选取...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可控整流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只需要通过对整流阀输出波形的直接分析,利用SVM进行模式识别,就可对整流装置进行故障诊断。以三相桥式晶闸管(SCR)整流电路为例,进行了验证。通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对可控整流电路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定位,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PMW整流电路的几种形式,阐述了高压整流电路采用三电平PWM整流电路是最优的,同时论述了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方式是较为合适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中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射频能量收集器,其主要由天线阵列、阻抗匹配网络和多级Villard倍压整流电路构成.为提高效率,采用多个天线构建多路射频能量收集器,且每两路天线接收信号首先传输给与之对应的阻抗匹配网络和2级倍压整流电路,然后并联汇集电流,再经6级倍压整流电路来提升电压,最后将所有6级倍压整流电路在输出端并联来增大电流.通过ADS仿真确定了阻抗匹配网络和倍压整流电路中各元件的具体参数,在空气和生物体组织两种介质中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了测试.当工作频率为0.5~3 GHz,射频信号强度为5~25 d Bm,负载电阻为1 kΩ时,在空气中的输出电压为0.01~6.22 V,能量转换效率为2%;在生物体组织中的输出电压为0.01~3.5 V,能量转换效率为1.5%.文中所提出的多天线射频能量收集器的输出电压和能量转换效率分别比单天线射频能量收集器高2 V和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