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现行农村信用社存在的出资人所有权虚置,收益权削弱,法人财产权丧失等产权制度缺陷,严重阻碍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方向不明和对产权范畴的片面理解,因此,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应在清晰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向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产权形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土地财产权益保护需要土地产权制度作保证,特别是上升为法律的产权制度对保护土地财产权益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对土地产权法律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始终不断,实践上也有许多制度创新,但由于土地产权制度涉及到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些敏感复杂问题,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影响力,因此社会各个方面都保持着小心谨慎的态度,有关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其他产权制度的改革,一些深层问题或核心问题的改革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民主法律、财产保护意识的提高,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缺陷日益突显,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要求保护土地财产权益的要求和愿望。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是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核心制度。基于对国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分析和总结,提出对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包括设立资产管理机构,开展自然资源三维立体确权登记,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完善自然资源产权管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和法规等,以期为健全和完善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产权制度向来被比作"深水里的第一块硬石头",农村改革走向纵深终究要触碰到它。而农村集体产权又是农村产权的基石,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并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集体产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重庆市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要求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为重点,以落实产权主体为关键,以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为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注重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全市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在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方面,《方案》要求创新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实现形式,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工作实施方案。总结大足区  相似文献   

6.
政策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意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强调,通过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科学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明晰集体所有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14日对外公布,这对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改革,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矿产资源产权创新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矿产资源产权关系的经济学分析,论证了产权制度创新对于矿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国家、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三个方面寻求产权制度创新的内容,并指出了实现这些创新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从国际经验来看,清晰的自然资源产权,是国家公园准入获批的前置条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明确产权主体,开展统一调查监测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生态文明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组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多年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二元格局,初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在实践中,因为部门职责分散、交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主要服务于行政管理需要,山水林田湖草的各项产权相互独立,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国家作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11.
发表权本质上是作者控制自己作品公开的权利,表现为作者对作品发表这一行为和状态的控制力,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发表权并不是著作财产权或者兼有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双重属性,它只能是著作人身权.发表权的特点是发表权所具有而其他著作人身权没有的属性.“一次用尽”、“不能转移”、“区别其它著作人身权的显著性”难以成为发表权的特点.发表权的基本特点应着眼于发表权的内容、保护期限、行使主体和方式的特殊性.在作品发表之前作者对一篇作品的发表权可以多次和多种方式行使,在会议上宣读论文也是发表权的行使方式  相似文献   

12.
自然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制度的落实,在一套具有法律地位的成果底图上,将资源属性向价值属性拓展,即自然资源资产化过程,为解决现实中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因服务多个部门行政管理需要而导致的产权分散独立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本文以森林资源为例,设计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自然资源分类的对应方法,通过计算自然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而核算总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的管理具有海量、异构、文件小而数量多等特点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建立了以核查成果属性数据为核心、采用Oracle大对象技术保存AutoCAD,PDF,Word,GIS等多种格式成果数据的数据模型,具体实现了全国15万个矿业权约700 GB多元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并开发了相应的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为矿业权核...  相似文献   

14.
民事财产性权利主要包括物权和债权,物权的保护力度强于债权已为众所公认。于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势下,对于某种法益囿于其债权性质而难以得到有力保护时,物权法可在不违背其法律逻辑的前提下对其伸出援手,即法定其为物权。房屋租赁权长期以来被定性为债权(或特殊债权),但在我国房价居高不下,越来越多人选择租房方式来改善或解决房屋利用问题,应将房屋租赁权提升为一种用益物权,这是目前相关立法的逻辑清晰化需要。  相似文献   

15.
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规定不动产征收改变了以往封建社会不动产征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目的而转向公共利益。但最初的制度设计随着政府角色定位改变、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等多种因素难以充分应对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该文通过分析美国不动产征收权的形成背景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典型案例,探析美国不动产征收权的形成与演化。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以及公共用途内涵的不断扩展,美国政府通过案例来补充和完善法律在最初界定不动产征收相关条款的概括和不足。政府在行使不动产征收权的时候,虽然部分涉及与经营性用地结合来实现提高本地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局部市政环境等目标,但如何协调政府行为与公共利益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公共参与制度来反映公众诉求和监督政府行为,以实现个体权益保护的目的。美国不动产征收制度的演化与发展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和案例支撑。  相似文献   

16.
美国1892年伊利诺斯中央铁路司诉伊利诺斯州案确立了公共信托理论对限制政府处分公共信托资源之权的法律地位。借助于司法判例的解释功能,该理论扩大适用于美国渔业管理领域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基本内涵。有限介入权作为平衡公共渔业权与个人渔业权的制度工具,业已发展成为破解公地悲剧的重要手段。我国渔业权和海域使用权制度旨在特定海域赋予单位或个人有限期的捕捞权和养殖权,但不如有限介入权更能科学地界定渔业产权。有限介入权之合理性和制度价值当为我国立法所大胆借鉴,构建起我国渔业管理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组织的"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政策研究"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地理信息资源产权的政策问题,浅谈了产权与地理信息资源产权、地理信息资源产权的结构及其功能,以及对我国地理信息资源产权政策的建议等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矿业权核查单个矿业权成果数据具有文件小、数量多、异构、多源等特点,对从海量、异构核查成果数据中快速查询并提取数据提出了挑战。本文探讨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数据模型,并提出综合应用表分区、存储过程、优化查询语句等数据库技术,有效提高了核查成果数据的访问与提取效率,为相同或类似应用需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莱芜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村宅基地总登记,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在当前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中存在着违法用地、产权不清晰、一户多宅、跨区域购房等问题,与宅基地使用权有效行使不相适应。因此,需加强宅基地的管理和登记的政策研究,制定可行的政策与措施,其中尤其要加强对"一户多宅"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采集了15万个矿业权约700 GB的成果数据,为了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可靠,研发了数据验收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一同下发。验收系统对矿业权核查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均进行100%的无人值守自动检查,极大地提高了检查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了抽检难以达到的效果。在省级数据验收时,严格执行存在一个致命性错误全省"一票否决"机制,从根本上保证了核查成果的数据质量,为全国汇总、矿业权核查成果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