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目前膝骨关节炎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调查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07-07/2009-11青岛某医院住院治疗的31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X 射线片检查、疾病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与结论:①左膝骨关节疼痛占21.6%,右膝疼痛占29.5%,总体上右膝关节疼痛检出率高于左膝(P < 0.01)。单膝疼痛占51.1%,双膝疼痛占48.9%,单双膝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女性临床膝骨关节炎检出率高于男性(P < 0.01)。男女检出率均与年龄有关,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升高。③肥胖人群的膝骨关节炎检出率较非肥胖人群高(P < 0.01),不同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不同劳动强度人群膝骨关节炎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劳动强度越大检出率越高。⑤绝经女性膝骨关节炎检出率较未绝经女性检出率高(P < 0.05),绝经情况分布年龄范围为45~60岁(60岁以上被调查者均已绝经)。提示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职业(工人、家务)、遗传因素等是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年龄因素危险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较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病中年人高发,多伴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1]。本组选取我院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随机对照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02—2011-02收治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例,男例,女例;年龄岁,平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ON)为糖尿病的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的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等[1]。现将2006-02~2010-02鹿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所有因糖尿病而实行眼部检查的120例患者(24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02~2010-02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均经检查确诊,男52例,女6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2岁,病程2~24a。120例患者行检查240眼,男114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文献[1-2]报道,20岁以上糖尿病发病率9.8%,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逐渐引发关注。糖尿病并发脑血栓具有极大危害,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本文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脑血栓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02—2015-02我院收治的62例  相似文献   

5.
氨磺必利是一种苯甲酰胺类衍生物,是第二代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D2、D3受体具有选择性拮抗作用,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均有疗效。本文对比应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2-02—2013-02收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男34例,女70例;年龄18~50岁,平均23.5  相似文献   

6.
背景:探索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是研究其病因和治疗方法的重要课题之一。常用于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实验动物为鼠类,模型制备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造模方式。 目的:探讨鼠类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对模型的制备做出评价。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 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1990-01/2009-12)与膝骨关节炎鼠类模型有关的文章,检索词为“膝骨关节炎;模型;鼠;评价”和“knee osteoarthritis;model;rat;valuation”,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剔除临床观察,查找全文,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实验研究,实验动物为鼠类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及不典型报道。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9 篇关于鼠类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验的研究文章,25篇中文文献和14篇外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经分析得出结论:通过鼠类骨内高压造成骨性关节炎模型使实验动物膝关节稳定性好,造模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基本符合临床上膝骨关节炎的发生机制,故获得的膝骨关节炎模型较为可靠。根据实际情况(如经费预算、实验条件等)可灵活选用更好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旻  江澜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1,15(17):3109-3112
背景:佩带膝关节外翻矫形器已被证明是一种可以有效减轻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方法,但是佩带矫形器后的膝关节所产生的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变化至今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佩带膝关节矫形器前后的膝关节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参数变化,便于为将来设计新型膝关节矫形器提供依据。 方法:纳入20例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分别通过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和测力板对其在佩带膝外翻矫形器及不佩带膝外翻矫形器两种情况步行中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进行采集,并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相比未佩带膝关节外翻支具,佩带膝关节外翻支具后患者在步行过程中膝关节内收力矩明显减小,与此同时膝关节内翻角度明显减小,外翻角度明显增加(P均< 0.05),膝关节在步行过程中的最大屈曲角度以及时间空间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膝关节外翻矫形器可有效地通过增加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在步行过程中的外翻角度减小内翻角度从而降低膝内侧间室所承受的压力,与此同时纠正膝关节非正常对线。  相似文献   

8.
背景:膝骨关节炎与生物力学因素密切相关。文献中应用现代步态分析方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分析不同膝骨关节炎患者自然行走过程中的步态特征,试图探讨患者行走过程中不稳定的成因。 方法:采用footscan® SCSI 高频平板测试系统对22例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平地常速行走时步态特征的测试。 结果与结论:左膝疼、右膝疼和双膝疼患者的健侧和患侧的步态分期参数、足底各区域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以及足的平衡参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步态参数反映了他们行走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步态;常速自然行走;运动学;足底压力  相似文献   

9.
正颅脑损伤具有病情严重、病情变化快、预后差的特点,治疗后患者仍可能伴随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高压氧逐渐应用于颅脑损伤治疗中,可有效改善颅内缺氧状态,有利于改善预后[2]。本文对比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和单纯外科治疗颅脑损伤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02—2014-02入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男46例,女34例;年龄18~69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显示,炎性细胞因子和神经肽与炎性相关疾病关系密切。实验通过检测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液中P物质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探讨P物质、白细胞介素1β和膝骨关节炎发病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选择2006-03/09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就诊和病房住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0例,根据综合评分法,轻度15例,中度20例,重度15例;选取急性膝关节创伤患者6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就诊时或手术前抽取膝关节滑液至少1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膝关节液中P物质与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 结果:56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关节炎组膝关节液中P物质和白细胞介素1β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②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浓度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0.79, P < 0.01),滑液中P物质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6, P < 0.01),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与P物质浓度呈正相关(r =0.83, P < 0.01)。 结论:①P物质和白细胞介素1β与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和病情发展密切相关。②P物质和白细胞介素1β在骨关节炎的发病及病情发展中可能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国内开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较迟,有关对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近、远期疗效评估国内报道不多。 目的:观察后稳定型全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99-06/2004-12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 对象:选择采用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治疗晚期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58例,男16例,女42例;年龄59~81岁,平均66.42岁。单膝关节置换52例,双膝同时置换6例,共64膝。 方法:根据膝关节内翻或外翻情况进行内侧或外侧软组织松解。测量股骨髁的前后径,切除前后十字韧带,先后行股骨远端、股骨髁前后方、胫骨平台截骨,去除髌股关节软骨。安装试模,复位后反复检查髌骨股骨轨迹,并作相应调整,尽量使关节被动屈伸达到正常。选择相应后稳定假体并以骨水泥固定,完成假体置入。 主要观察指标:①膝关节活动功能。②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37个月。膝活动度由置换前平均67.4°,改善到置换后平均93.8°。HSS评分置换前平均(38.00±8.24)分,置换后平均(84.00±8.23)分。1例术后皮肤表浅坏死,2例(3膝) 置换后2个月发生膝关节疼痛,但无红肿、压痛,活动度基本正常,X射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置换后血栓栓塞性静脉炎5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感染、松动及脱位病例。 结论:后稳定型假体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老年骨关节炎近期随访结果较好,无特殊生物相容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背景:许多研究认为,机体的代谢状况与关节炎有密切关系,而血流变状况是影响机体内组织和细胞代谢的重要因素。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关节炎与健康人之间血流变学水平的差别,探讨血流变学状态与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实验从2005年开始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并于2008年完成。 对象:选择2005/2007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膝关节炎患者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9±6.3)岁;同时征集符合标准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8.0±7.2)岁。按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受试者对测试知情同意。 方法:对受试者进行血流变性指标测量。 主要观察指标:膝骨关节炎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流变的差异。 结果:采用多因素分析平衡年龄和性别因素后,结果显示膝关节骨关节炎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和刚性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存在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的情况,并可能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表明,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减退,而关节本体感觉在防止膝关节退行性疾病进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目的:观察非类固醇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的自身对照观察,2007-06/2008-03上海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 对象:选择在上海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28例。 方法:给予每例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1粒/次,1次/d,连续服用4周。采用以患者为试验对象的自身对照试验方法,每例患者只观察1个患病关节。 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4 周后各采用Biodex System3型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测试关节位置觉和关节运动觉的变化。观察关节位置觉指标包括关节被动角度重现测量值及主动角度重现测量值;关节运动觉指标为被动运动阈值测量值。 结果:①治疗4周后,28例患者的被动角度重现测量值及主动角度重现测量值与治疗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对于骨关节炎病变较轻,重建角度小于10°的患者,被动角度重现测量值及主动角度重现测量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②治疗4周后,28例患者的被动运动阈值测量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 结论: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能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运动觉和缺陷较轻的位置觉。  相似文献   

14.
背景:伸膝迟滞是伸膝装置系统的病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主动完全伸膝表现延迟的现象。对于伸膝迟滞的检查和测量,临床上通常采用目测的方法进行。 目的:通过对骨关节炎患者伸膝迟滞情况进行测量,评估其伸膝装置系统的功能。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4-10/2005-03在北京协和医院完成。 对象:选择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47例,共66患膝,所有患者对治疗及试验方案均知情同意。 方法:通过目测法和Cybex NormTM770系统检查测试。根据测量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应用目测法观察明显伸膝迟滞的患者18例36膝设为目测组;目测法观察无伸膝迟滞,应用Cybex NormTM770系统检测出伸膝迟滞的患者22例23膝设为Cybex系统组;应用目测法观察以及通过Cybex NormTM770系统均未检出伸膝迟滞的患者7例7膝设为无伸膝迟滞组。由同一位临床医生分别为每位患者填写手术前膝关节HSS评分表,并记录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出院时间。 主要观察指标:平均伸膝迟滞的角度、平均伸膝装置的扭力、膝关节HSS评分的平均值、术后下地时间及术后出院时间。 结果:47例患者的66个膝关节全部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置换后无并发症、合并症出现。手术切口均为一期愈合。3组患者的平均伸膝迟滞角度与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目测组及Cybex系统组患者的平均伸膝迟滞角度、平均膝关节屈/伸肌力比值及术后平均下地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与目测法相比,Cybex NormTM770测量系统可以获得在临床检查中表现不明显的伸膝迟滞症状学诊断。在骨关节炎患者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应用伸膝迟滞测量评价伸膝装置的功能状态,及时对症治疗,有助于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效果明显,但不同的治疗情况也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不同的影响[1]。本研究使用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03-2010-02间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124例,男59例,女65例;胎龄31~40周;94例患者为早产儿,体质量1 500~4 000g;经过影像学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诱发因素为脑组织缺血缺氧,临床表现为脑组织坏死、软化,导致梗死灶的形成[1]。为对其有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2—2013-02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依达拉奉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02—2013-02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史,均经头部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将因栓子脱落所致脑梗死患者排除在外。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  相似文献   

17.
选择2010-02—2012-02我院收治的143例颅内血肿患者行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0-02—2012-02收治的143例颅内血肿患者,男80例,女63例;年龄25~88岁,平均(49.5±2.3)岁。  相似文献   

18.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02—2012-0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男30例,女27例;年龄29~76岁,平均(44.4±7.5)岁;脑梗死20例,脑出血22例,癫15例。观察组57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维持关节软骨正常和关节修复中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观察电针与透明质酸钠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从转化生长因子β调控角度,探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7/2008-04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免疫研究所完成。 材料:健康清洁级3月龄雄性SD大鼠80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各20只。 方法:除正常组大鼠外,均通过结扎大鼠股静脉的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术后1周内,每日驱赶所有动物活动1 h,以促进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形成。正常组大鼠通过手术找到股静脉后缝合。造模1个月后,电针组用G-6805 C型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刺激大鼠犊鼻穴和膝眼穴,1次/d,20 min/次;药物组为关节腔内注射药物透明质酸钠,1次/周,0.1 mL/次。治疗2周后,采集各组动物膝关节滑膜组织进行检测。 主要观察指标:记录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熔解曲线和扩增曲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Ⅰ、Ⅱ的含量。 结果: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实验动物膝关节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 < 0.05);电针组、药物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Ⅱ含量也较治疗前减少(P < 0.05)。 结论: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是通过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来改善骨关节炎症状的;其受体含量的减少有助于膝骨关节炎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率仅为10%左右,延误诊治情况比较普遍[1]。现将我院2000-01-2011-10收治的18例曾被误诊的结核性脑膜炎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6~80岁,平均50.5岁;既往有肺结核病史2例,结核接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