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手术期二次手术6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部手术围手术期二次手术62例,针对再手术的原因进行再手术处理,结果死亡12例,再次手术与第一次手术有益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诊断和处理的正确是否对病人的预后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2.
再次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510089)王磊汪建平因为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或医源性误诊误治,需再次实施手术治疗,再次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处理称为再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拟定再手术病人由于一般情况差、手术前并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胆管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方法对147例70岁以上老年胆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全面检查,并存病处理,手术时机及麻醉的选择,术中、术后重要脏器的监护,营养支持以及并发病防治等。结果147例中,术后并发症41例(27.9%),死于并发症7例(4.7%)。结论高龄胆道手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星  罗尉 《中华医学杂志》1996,76(3):223-224
Cox迷宫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李星罗尉陈如坤朱家光程海峰徐培华Cox迷宫手术是一种较新的手术。其经典[1]或改良的术式均有切口多、时间长、出血机会多,易引起心脏排血量低(低心排),窦房结及其供应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目前国内这类病人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尚...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林梧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3):134-135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可能增加手术风险的因素术前进行评估后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结果128例老年患者中,92例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术后发生并发症共27例,死亡3例。术前有合并疾病者,术后并发症22例(占23.91%);术前无合并疾病者,术后并发症5例(占13.8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术前合并疾病增加手术的风险,完善术前评估,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少华  王东 《新疆医学》2007,37(2):115-115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对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在外科临床日显突出。本院1998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263例60岁以上手术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74.9%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患。术后出现并发症42例,占15.9%,死亡4例,占1.5%。因此,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在减少老年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上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联合手术,指的是在一次腹腔镜手术中同时实施处理2种或2种以上腹部病变的手术。在传统的开腹手术中常因两处病灶相距远,难以在一个腹部切口下同时处理。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施行腹腔镜联合手术45例,治疗效果满意。手术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吕志前  萧明第 《上海医学》1998,21(8):483-485
高龄重症心脏手术处理体会吕志前萧明第薛松卢成保王利民叶一舟近年来,随着心外科技术的发展,术后监护及监测手段的日益完善,许多高龄危重的心脏病人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但是围术期的处理仍然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一环。本文报道24例重症心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这就意味着外科医生要处理更多的与糖尿病病人手术有关的问题。这种病人手术耐受性下降,危险性增加。故探讨腹部手术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的理想的处理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很有必要。现将我院1995年4月-2003年8月间314例腹部手术伴糖尿病患者治疗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骨科手术并存糖尿病时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治疗了45例骨科手术时并存糖尿病人的病人。探讨了该类病人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的方法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机理,糖尿病特殊并发症的处理和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了讨论。认为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991年6月至2004年7月,我们对157例高龄患者施行了开胸手术。由于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庆平 《右江医学》1996,24(1):12-13
25例颅脑手术的麻醉处理田林县人民医院(533003)李庆平颅脑手术具有术前病情重,生命体征变化快,术野显露困难及出血多等特点,在麻醉处理上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笔者在地区医院进修期间收集的1993~1994年在全麻下行开颅手术的25例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海花 《微创医学》2006,1(3):218-219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内镜手术范围和数量不断增加,技术难度加大,由此引起的并发症日益增多。因腹腔镜的手术操作方法完全不同于经腹手术,其并发症的发生各有其特点,处理方法亦不相同。因此,所有医生应熟知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规律、临床表现、体征和处理方法。本文就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坐位颅后窝手术的麻醉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张云馨,滕述行颅后窝手术时,为方便手术野的显露、便于操作和减少出血,有时术者选用坐位完成手术,这在麻醉处理上有一定难度,现将我院近期2例坐位手术的麻醉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病例1,男,54岁,诊断为右...  相似文献   

15.
腰椎手术是当前骨科领域较为成功的手术之一。最近10年大量随访报告指出患者满意率、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由于腰椎手术很多为高龄患者,常常伴有多脏器疾患,手术耐受性差,增加了围手术期处理难度。有人报告高龄患者腰椎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6%,认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满意度。现对我院骨科5年来2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针对个体化治疗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其重要性。方法 对168例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0.5~3a,治愈111例(66.1%),好转39例(23.2%),无效18例(10.7%)。结论 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手术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显微手机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7例经造影及手术证实的颅内多发动脉瘤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恢复工作42例,轻残2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①术前识别破裂动脉瘤和术中先处理破裂动脉瘤十分重要。②尽可能一期手术处理完所有多发动脉瘤,对于不能一期手术的多发动脉瘤,应先期处理破裂动脉瘤,然后二期手术处理未破裂动脉瘤。③血管造影为单发动脉瘤,而术中所见与CT和造影的部位不相符时,应想到多发动脉瘤之可能。  相似文献   

18.
胆石病的再手术率一般在10~25%,由于病情复杂,处理比较困难。我院白1985~1992年.困胆石病行胆道手术289例.其中21例为再次手术,现将21例的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杰  朱平  钱希明  陈坤棠 《四川医学》2001,22(12):1147-1148
目的 探讨肺动脉的术中处理方法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5例单纯漏斗部狭窄,继发性漏斗部狭窄,肺动脉瓣二叶化畸形三种病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处理。结果 25例病人术后无早期死亡。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对肺动脉狭窄进行手术处理时,根据其狭窄程度、部位、病情轻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鼻甲手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半个世纪以来,鼻窦的手术治疗,由于解剖、生理、病理认识的提高,辅助技术(如CT、MRI及手术显微镜、鼻内窥镜等技术)的发展,从动物实验转化与应用到临床,并可用电镜技术观察到组织切片的超微变化与对照,使原来的彻底切除炎症粘膜的根治性手术,发展到保留可以逆变恢复的病变粘膜,以解决以鼻窦通气与引流为主要治疗原则的功能性鼻窦手术[1]。因此,为了保护与恢复鼻腔生理功能,对鼻甲病变的处理与手术,也应由以往的部分或大部分鼻甲切除,演变为保留与恢复功能的鼻甲手术,可称之为“功能性鼻甲手术”,这样的命名以引起耳鼻咽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