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C反应蛋白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灶周围脑组织标本为实验组,5例手术通道血肿远隔部位脑组织标本为对照组。根据脑出血量大小实验组标本分为3组A(出血量35~45mL)、B(出血量45~70mL)、C(出血量≥70mL)组。所有标本均行TUNEL染色、C反应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对资料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实验组血肿周围脑组织都有不同程度TUNEL阳性凋亡细胞和C反应蛋白阳性细胞;越远离血肿周围,对照组TUNEL阳性细胞和C反应蛋白阳性细胞表达减少,同时血肿量较大者,血肿周围TUNEL阳性细胞和C反应蛋白表达更为显著。结论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大量表达C反应蛋白,TUNEL阳性凋亡细胞亦较明显,而血肿远隔部位CRP不表达或仅少量表达,TUNEL阳性细胞表达亦减少,CRP可能直接参与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C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出血(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C(Cyt-C)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择不同时段行血肿清除术的ICH患者32例,选取手术过程中获得的血肿周围脑组织作为标本,采用TUNEL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细胞和Cyt-C表达的变化.结果 ICH超早期组(<8h)可见明显的TUNEL阳性细胞和Cyt-C阳性细胞;早期组(8~48h)二者均达到高峰;延期组(>48h)TUNEL阳性细胞仍维持较高表达,而Cyt-C阳性细胞计数开始下降.凋亡细胞与Cyt-C表达呈正相关(r=0.87,P<0.01).结论 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存在细胞凋亡,Cyt-C表达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内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和Caspas-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脑H{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分为术后3h,6h,12h,24h,48h,3d,5d,7d共8个时相点,采用尾状核注射自体非抗凝动脉血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制作冰冻切片,对切片进行TUNEL染色,以及Caspase-5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之后利用图像分析仪,观察阳性细胞数。结果脑出血后3h血肿周围尚无凋亡细胞出现,6h有凋亡发生,以后逐渐增多,3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生理盐水对照组仅有少量TUNEL阳性细胞。假手术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3h无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生理盐水对照组6h以后有少量表达,脑出血模型组在6hCaspase-3蛋白和mRNA开始表达,3d时Caspase-3的蛋白达到高峰,5d以后逐渐下降,24hCaspase-3mRNA表达达高峰,5d以后逐渐下降。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r=0.515,P〈0.05);Caspase-3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25,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有凋亡机制参与,在出血后6h发生凋亡,第3天达高峰。Caspase-3的表达在Caspase-5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与脑m血后细胞凋亡的趋势一致,Caspase-3的mRNA水平的表达高峰时间先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凋亡的发生,提示Caspase-3的表达决定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在脑出血后细胞凋亡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收集临床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脑组织标本,研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的病理变化及其与兴奋性氨基酸(EAAs)的关系。方法 临床脑组织标本均于开颅手术中取材,术中获取不同时段血肿灶周围脑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手术入路中远隔血肿部位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将实验组标本分为:超早期组(<8h);早期组(8~24h);延期组(>24h)。所有标本均行TUNEL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数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结果 共收集临床脑组织标本19例:超早期组6例;早期组8例;延期组5例。对照组5例。对照组中各视野未见TUNEL阳性细胞,而病例组3个不同手术时段的凋亡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1)。超早期组Asp、Glu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随后均逐渐下降,Asp于早期组即接近对照组(P >0.05),而Glu下降较为缓慢,在早期组仍高于对照组间(P <0.01)。结论 凋亡机制参与了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早期神经细胞损伤的过程。Glu、Asp在脑出血后早期明显升高,增高的EAAs可能参与了诱导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的表达的影响,探讨实验性脑出血后Hcy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并为预防及治疗脑出血提供实验理论基础。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制备脑出血模型,Hcy组于术后30min予血肿同侧颅内直接注射Hcy,固定后连续切片作TUNEL染色和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数据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假手术组偶可见TUNEL细胞表达,Caspase-3少量表达;脑出血组6h血肿周边组织出现TUNEL阳性细胞,72h达高峰,Caspase-3在脑出血后6h表达开始增高,24h达到高峰,应用Hcy干预后自12h起各时间点TUNEL细胞和Caspase-3表达均较ICH组增加(P<0.05),以各自高峰时间最为显著(P<0.05),但未能改变TUNEL细胞和Caspase-3表达的高峰时间。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细胞凋亡与Caspase-3表达有关,Caspase-3介导了细胞凋亡的发生。Hcy能够促进脑出血后的细胞凋亡,可能与诱导Caspase-3表达有关,进一步证实Hcy为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早期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与凝血酶表达的关系。方法取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作为实验组,按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分为5组:<6h(7例)、6~12h(11例)、12~24h(8例)、24~48h(6例)、48~72h(4例)。另将侧脑室肿瘤患者经皮层入路取得的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凝血酶表达。结果对照组脑组织基本无TUNEL阳性细胞(0.32±0.037);<6h组有轻微表达(7.19±2.53,P<0.05),发病6h后逐渐增高(15.11±3.69,P<0.01),12~24h增高显著(28.26±7.83,P<0.01),并于24~48h达高峰(53.79±6.35,P<0.01),48~72h组有所回落,但仍维持较高水平(38.23±3.29,P<0.01)。凝血酶表达变化与此一致。相关分析显示:细胞凋亡与凝血酶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451,P<0.05或P<0.01)。结论H 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存在细胞凋亡,凝血酶表达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  相似文献   

7.
抑肽酶对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抑肽酶干预,研究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关系,以探讨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脑尾状核胶原酶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用抑肽酶进行干预,于不同时相点测定TUNEL阳性细胞,用组织病理学HE染色观察不同时相点的炎症浸润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造模后6h即出现,24h明显增加,3d达到高峰,7d时仍有较多表达;HE染色见6h血肿内及周围有少量散在白细胞,24h明显增加,48h到高峰,3d时稍减少,7d时仍有较多的白细胞浸润.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的IL-1β阳性细胞数在6h即有增加,48h左右达高峰;抑肽酶组与模型组比较,TUNEL阳性细胞在24h、48h、72h时明显减少(P<0.01);HE染色可见浸润白细胞数目在24h、48h、72h时明显减少(P<0.01).抑肽酶组IL-1β相应各时间点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尤以48h、72h较为明显.结论抑肽酶能明显抑制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而抑制炎症反应很可能是减少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的表达厦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未抗凝血注入大鼠基底节区以制备脑出血模型;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厦干预组,分别在不同时间断头取脑以制作标本,连续切片分别作IGF-1阳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染色。结果脑出血后2h血肿周围脑组织表达IGF-1,24h达表达高峰,7d时恢复正常;TUNEL染色阳性细胞于脑出血后8h开始出现,3d时达高峰,7d时仍有表达;给予外源性IGF-1后,凋亡细胞显著减少,与同时点实验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结论脑出血后IGF-1可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减轻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脑出血后不同时期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和Caspas-3蛋白表达,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机制。方法 用立体定向二次注入法向成年大鼠右尾核壳区注射自体动脉血60μl,制成大鼠脑内血肿模型,用相同方法注射等量无活性石蜡油作对照,于脑出血后4h,6h,ld,3d,5d,10d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进行动态形态学观察,了解脑出血后不同阶段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脑出血后4h血肿周围尚无凋亡细胞出现,6h有凋亡发生,以后随时间逐渐增多,3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10d仍可见凋亡细胞。在HE染色中病理改变明显的部位凋亡细胞比较集中,无改变的部位也有凋亡细胞存在。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神经细胞Caspase-3开始表达,3d达高峰后逐渐恢复,对照组仅有少量TUNEL阳性细胞及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有凋亡机制参与,在出血后6h发生凋亡,第3d达高峰,Caspase-3表达时相变化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相一致,Caspase-3表达增加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48例,登记临床资料并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的不同时间段的表达。测定TNF-α表达:(1)Western Blot法;(2)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凋亡:TUNEL法。结果 TNF-α的表达高峰期为0~24h、13~48h,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凋亡高峰期为13~48h,表明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与TNF-α的表达高峰完全一致,存在时间变化规律一致性。以凋亡细胞数为纵轴,TNF-α表达阳性细胞数为横轴制作散点图。胞质TNF-α阳性细胞数与凋亡细胞数相关系数r为0.954,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表达水平与神经细胞凋亡数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凝血酶(Thrombin,TM)脑内注射对周围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TM、TM 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 G,CATG)、TM Caspase-3抑制剂(DEVD-fmk)脑内立体定向注射制作动物模型,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TM脑内注射后6hCaspase-3蛋白开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注射后24h达高峰(P<0.01),然后逐渐下降,96h时恢复至正常水平;TM脑内注射后24h凋亡细胞数目开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8h达高峰(P<0.01),然后逐渐下降。TM DEVD-fmk脑内注射后凋亡细胞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M CATG脑内注射后Caspase-3蛋白表达和凋亡细胞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TM通过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1,PAR-1)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血肿灶周脑血流量动态变化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相天性。方法 将健康家犬2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和脑出血组(24只),分别在3h、6h、12h、24h、48h、72h、7d、15d共8个时间点进行以下检测:(1)磁共振(MR1)灌注加权成像(PWI)扫描,动态观察血肿灶周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2)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血肿灶周NF-κB表达,以细胞胞浆和胞核呈棕黄色着色为阳性细胞,并以NF-κB阳性颗粒从胞浆移至胞核为NF-κB活化的标志。结果 (1)PWI显示血肿灶剧12h之内rCBF明显降低,呈低灌注状念,12~24h rCBF回升,出现血流再灌注,或高灌注现象,48h以后接近对侧,呈持续稍低灌注状态。(2)NF-κB3~6h出现表达,主要在血肿灶周区;12-48h显著增多,72h~7d开始减少,15d极微量。在12~48h的高峰期,大量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表达NF-κB,且可看到活化状态的NF-κB。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灶剧缺血再灌注能够引起NF-κB表达增高且活化,进一步产生的炎性和免疫反应是导致血肿灶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抑肽酶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及抑肽酶的作用。方法:尾状核注射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用TUNEL染色法观察血肿周围细胞凋亡的发生,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一3 (caspase-3)的蛋白表达,以及抑肽酶的作用。结果:脑出血后可见血肿周围带有较多的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和凋亡细胞,前者的表达高峰在造模后48h,后者的表达高峰在造模后72h,两者的表达规律类似;抑肽酶干预组的阳性细胞效显著减少,染色变浅。结论:抑肽酶能够明显减轻脑出血后的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对癫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匹罗卡品(Pilo)制作大鼠癫癇持续状态(SE)模型,随机分为Pilo组、Mel组和对照组,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数和caspase-3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E后6h,Pilo组开始出现少量TUNEL阳性细胞;SE后72h,达到高峰;SE后7d,TUNEL阳性细胞开始减少。SE后6h,Pilo组大鼠海马caspase-3阳性细胞数增多,主要集中于CA1和CA3区;SE后48h,达到高峰;SE后72h,阳性细胞数开始减少;SE后7d,caspase-3表达基本恢复正常。Mel组各时间点大鼠海马TUNEL阳性细胞数和caspase-3表达均明显低于Pilo组大鼠(均P〈0.01)。结论Mel可减少癫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抑制caspase-3的表达,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雪旺细胞(RSC-9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体外培养RSC-96细胞(大鼠源性雪旺细胞系),细胞培养24 h后用AGEs处理RSC-96细胞造模;(2)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培养24 h后,用0、100、250、500、1000μg/mL浓度的AGEs处理细胞24 h、48 h、72 h,之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在450 nm处的吸光值;(3)Caspase-3活性测定:细胞培养24 h后,用0、100、500μg/mL浓度AGEs处理细胞48 h,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在405 nm处的吸光值;(4)细胞凋亡检测:AGEs处理细胞72 h后进行TUNEL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染色阳性细胞数;(5)蛋白表达检测:AGEs处理细胞72 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的p-Akt、Akt、p-GSK3β、GSK3β、Bcl-2、BAD、CHOP、GRP7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各浓度AGEs组细胞的活力(培养72 h时)明显降低,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凋亡指数明显增高(均P<0.05);(2)AGEs组细胞的p-Akt、p-GSK3β、Bcl-2和GRP78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D、CHO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AGEs能抑制大鼠雪旺细胞的增殖;并通过增强Caspase-3活性,抑制Akt的激活,增强内质网应激导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kinasep38,p38MAPK)和半光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中的共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ACO)建立脑缺血SD大鼠模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缺血对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方法(FCM)分别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PCR检测nNOS、iNOS,p38MAPK和Caspase-3mRNA表达水平。结果透视电镜下脑缺血6h出现核固缩,缺血12h出现细胞核分裂,缺血24h出现凋亡小体;FCM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加,缺血72h达到高峰,约70.37%;RT-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nNOS、iNOS、p38MAPK和Caspase-3mRNA的特异性片段大小分别为501、342、250和342bp,但mRNA表达量不一致,nNOS mRNA主要在缺血早期表达,iNOS、p38MAPK和Caspase-3mRNA在缺血中晚期表达,并在缺血3~5d,后三种基因的表达量达到高峰。结论脑缺血区域发生典型的神经细胞凋亡现象,nNOS来源的NOS在缺血早期发挥神经毒性作用,iNOS来源的NOS在缺血晚期发挥神经毒性作用;NOS,p38MAPK和Caspase-3三种基因的相互关系可能构成介导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蛋白Beclin-1与凋亡蛋白Bcl-xL、Caspase-2表达的变化以及Cystatin C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雄性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Cystatin C低(low)、中(middle)、高(high)浓度组,每组12只。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各组大鼠进行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NSS),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区脑皮质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xL、Caspase-2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Beclin-1蛋白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指数(AI)。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ystatin C低、中浓度组中Bcl-xL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Caspase-2的表达降低(P0.05);而Cystatin C高浓度组Bcl-xL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2的表达则显著上升(P0.05);Cystatin C低、中、高浓度组Beclin-1的表达逐渐升高(P0.05)。结论应用低、中浓度的Cystatin C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后,自噬的增强能够促进Bcl-xL的表达,抑制Caspase-2的表达;而高浓度的Cystatin C使Caspase-2的表达增强,Bcl-xL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