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很好的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同时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干预效果,探讨机械通气中预防VAP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呼吸ICU收治74例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观察组35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长短,并对VAP发生率、病死率的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较常规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效果更佳,对预防VAP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接诊的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8.0±3.7)d和(14.2±6.1)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1.2±6.4)d和(21.3±9.8)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5.0%。观察组的上述三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运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升级方案对ICU护士依从性的影响,同时观察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的作用效果。方法纳入该院ICU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实行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升级护理措施,对照组在机械通气基础上进行ICU的常规护理,待患者撤机后,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双手清洁、口腔护理、体位护理、呼吸机管路护理和冷凝水更换的频次以评价其依从性,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总天数的差异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呼吸机集束化升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ICU护士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总天数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施以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升级,能够增强病区护理人员的依从性,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利于综合地提升护理质量,改善临床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评价集束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32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7.8±5.6)h,住院时间(13.6±8.3)h,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5.8%;对照组患者ICU住院时间(13.5±9.7)h,住院时间(25.2±10.3)h,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5.8%,集束化护理对比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可大大促进患者的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7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并于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低,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气道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ICU 64例重型颅脑损伤且均在ICU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气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ICU气道护理,观察2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差异。结果: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集束化气道护理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预防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科室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ICU60岁及以上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6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 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用于预防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效果比较显著,对预防及降低VAP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1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气管切开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气管切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气管切开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促使患者早日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132例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实验组(n=66)和对照组(n=6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及VAP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气管切开及VAP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较于对照组均有所缩短(P0.05)。结论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患者VAP的发病率,较大的缩短了患者总住院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临床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11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患者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基本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30例作为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另选取2011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天数。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半卧位;口腔护理每日2次;每日唤醒和每天评估拔管脱机的可能;预防应激性溃疡。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深静脉血栓和增加口腔护理的频次为每日6次;重视?肖毒隔离。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组VAP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祛痰效果、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结果研究组的祛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祛痰总有效率达94%,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祛痰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朱成秀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96-97,10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行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随机化护理,干预组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VAP的发生率达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P02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C02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每日镇静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护理策略对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47例作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5-2016年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47例作为观察组,开展每日镇静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护理策略,比较2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并统计2组发生情况、管路脱落事件发生情况及病死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管路脱落事件、病死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开展每日镇静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护理策略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6.
方丽芬  陈志云  罗宜红 《吉林医学》2013,34(13):2542-2543
目的:探讨ICU收治的重症患者护理情况。方法:对ICU收治的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是否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40例和临床护理路径组40例。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临床护理路径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工作差错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地改善ICU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4年6月急诊及急诊ICU患者13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64例和干预组68例,制定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急危重症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或急诊ICU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气管切开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等。结果干预组呼吸道感染总发生率、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误吸、肺不张、痰痂阻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集合多种有效预防各类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式,有序实施可减少自主呼吸及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气管切口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洗必泰口腔冲洗对预防气管插管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方法将32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60例,对照组160例。试验组采用0.12%洗必泰30mL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法。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0.12%洗必泰在降低VAP的发生率等方面明显减少(P〈0.05),效果优于生理盐水。结论0.12%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冲洗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司琴  郑则广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14-116
目的探讨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住院治疗的61例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重症专职护理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27例)和B组(34例),A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者则给予重症专职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再插管率(14.7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94%)、有创通气时间[(12.05±5.10)d]明显短或少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11.76%)和态度(14.71%)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专职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够明显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 选择呼吸监护室的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6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治疗组)与肠外营养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瑞高,对照组给予一般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血气、营养指标变化、撤机、住ICU与营养支持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除住ICU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指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肠外营养支持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局部出血、诱发/加重心力衰竭、气胸/血气胸、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7%、20%、17%、10%;肠内营养支持出现腹胀、恶心、呼吸机相关肺炎、脱管、误吸各占31%、22%、19%、15.6%、12.5%.结论 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一样可取得较好疗效,但肠内营养方便,并发症较轻,可缩短住ICU时间,更适合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是花费低、效果好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