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文丽  朱樑 《肝脏》2012,17(2):121-123
肝脏基因表达受肝富集转录因子(LETFs)的调控,这类肝脏内优势表达的转录因子在调控肝细胞分化和维护肝细胞生物学功能发挥重要作用[1].肝细胞核因子(HNF)是LETFS的重要组成,HNF家族包括HNF1、HNF3、HNF4、HNF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D结合蛋白(DBP),对肝脏基因特异性表达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HNF4是一种细胞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的转录因子[2],包括3个亚型:HNF4α,-4β,-4γ,其组织表达谱差异较大.HNF4α和HNF4γ具有70%同源性,DNA结合区的氨基酸序列非常类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抑制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基因表达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针对转录因子FoxO1 mRNA特异性的携带红色荧光标记的siRNA载体,并测序鉴定.高浓度(10-6mol/L)胰岛素诱导24 h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实验共分4组:A组为普通培养基培养的细胞组;B组为未处理胰岛索抵抗细胞组;C组为转染FOxO1 siRNA载体的胰岛素抵抗细胞组;D组为以转染试剂为对照的胰岛素抵抗细胞组.转染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红色荧光的表达;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细胞葡萄糖的消耗;RT-PCR技术检测FOxO1 mRNA表达;Western印迹和免疫沉淀技术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 经测序,成功构建了FoxO1 siRNA 载体.在转染后48 h,细胞内红色荧光表达最强.此时,与A组比较,B组葡萄糖消耗量降低(P<0.01),FoxO1 mRNA表达增强(P<0.05),IRS-2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其酪氨酸磷酸化明显降低(P0.05).结论 抑制FoxO1基因在胰岛素抵抗细胞中的高表达,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反馈调节IRS-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增强胰岛素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制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基因表达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针对转录因子FoxO1 mRNA特异性的携带红色荧光标记的siRNA载体,并测序鉴定.高浓度(10-6mol/L)胰岛素诱导24 h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实验共分4组:A组为普通培养基培养的细胞组;B组为未处理胰岛索抵抗细胞组;C组为转染FOxO1 siRNA载体的胰岛素抵抗细胞组;D组为以转染试剂为对照的胰岛素抵抗细胞组.转染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红色荧光的表达;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细胞葡萄糖的消耗;RT-PCR技术检测FOxO1 mRNA表达;Western印迹和免疫沉淀技术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 经测序,成功构建了FoxO1 siRNA 载体.在转染后48 h,细胞内红色荧光表达最强.此时,与A组比较,B组葡萄糖消耗量降低(P<0.01),FoxO1 mRNA表达增强(P<0.05),IRS-2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其酪氨酸磷酸化明显降低(P0.05).结论 抑制FoxO1基因在胰岛素抵抗细胞中的高表达,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反馈调节IRS-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增强胰岛素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抑制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基因表达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针对转录因子FoxO1 mRNA特异性的携带红色荧光标记的siRNA载体,并测序鉴定.高浓度(10-6mol/L)胰岛素诱导24 h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实验共分4组:A组为普通培养基培养的细胞组;B组为未处理胰岛索抵抗细胞组;C组为转染FOxO1 siRNA载体的胰岛素抵抗细胞组;D组为以转染试剂为对照的胰岛素抵抗细胞组.转染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红色荧光的表达;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细胞葡萄糖的消耗;RT-PCR技术检测FOxO1 mRNA表达;Western印迹和免疫沉淀技术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 经测序,成功构建了FoxO1 siRNA 载体.在转染后48 h,细胞内红色荧光表达最强.此时,与A组比较,B组葡萄糖消耗量降低(P<0.01),FoxO1 mRNA表达增强(P<0.05),IRS-2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其酪氨酸磷酸化明显降低(P0.05).结论 抑制FoxO1基因在胰岛素抵抗细胞中的高表达,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反馈调节IRS-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增强胰岛素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5.
6.
大量的基因调节蛋白(转录调节因子)通过直接影响基因启动子的调控序列,来调控特殊基因的转录率,起到了抗衰老的关键性作用.转录调节因子可以调节随衰老出现的机体生理功能的减退和衰老基因显性的增加[1].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应用cDNA Microarray技术,观察了588个基因在快速老化小鼠全脑、皮层、海马中的表达变化,发现快速老化小鼠有56个基因的表达不同,涉及氧化应激蛋白、DNA合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凋亡相关蛋白、转录调节因子等十多类,说明了脑衰老机制的复杂性[2].本文就与脑衰老相关的转录调节因子红细胞系统转录因子(NF-E2)、YB-1、干扰素诱生蛋白[LRG47(Ifi1)]的结构功能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由具有免疫调节特性的不同细胞亚群组成,包括能够在体外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的1型调节性T细胞(Trl)、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Th3细胞、CD8 CD28-T细胞、CD3 CD4 CD8-T细胞以及NK1.1T细胞等;其中CD4 CD25 Treg高表达膜CD25,并且其胞内高表达转录因子叉头盒P3(FOXP3),FOXP3基因突变和该基因促进子区域的特定多肽性可改变CD4 CD25 Treg的发育过程,进而导致其数量和(或)功能的缺失,可引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导致疾病进展[1-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FoxO3a基因缺失对于小鼠Mac-1+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计数FoxO3a基因敲除鼠及对照野生型鼠脾细胞中Mac-1+细胞数量及百分率.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离脾细胞中Mac-1+细胞,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ac-1+细胞中的炎性细胞因子S100A8、S100A9的表达水平.结果 FoxO3a基因敲除鼠的脾细胞中Mac-1+细胞数明显增加,细胞内S100A8和S100A9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野生型鼠.结论 FoxO3a可能有抑制Mac-1+细胞过度活化、维持其稳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叉头框转录因子O3a(FoxO3a)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胆管癌细胞RBE中转染FoxO3a过表达载体,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FoxO3a mRNA和蛋白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转染FoxO3a过表达载体后,RBE细胞中FoxO3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的RBE细胞(P0.05),而转染对照载体的RBE细胞中FoxO3a表达水平与未转染的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FoxO3a过表达载体后RBE细胞A值从0.73±0.12降低至0.52±0.04,细胞凋亡率从(8.36±0.68)%升高至(25.62±2.52)%,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也升高,β-catenin、c-Myc、cyclin D1蛋白水平降低,与未转染的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O3a表达上调后可以抑制胆管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增加Cleaved Caspase-3的活化水平,抑制Wnt信号通路激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与胃腺癌共同致病机制。方法 我们使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鉴定出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胃腺癌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功能富集分析,蛋白互作网络(PPI网络)及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的构建进一步揭示共同致病基因的生物学特征。结果 89个共同上调差异基因和27个共同下调差异基因构成一个PPI网络,然后筛选前15个核心基因。在删除验证组中无统计学意义的基因后得到12个核心基因,分别是:UBE2C,CXCL8,SPARC,COL1A1,COL1A2,KIF20A,COL3A1,TPX2,THBS1,COL5A1,COL4A1,SERPINH1。本研究继续对基因的转录因子进行富集分析并验证,然后构建转录因子靶基因调控网络。3个转录因子(HDAC2,NFKB1,RELA)调控3个核心基因(CXCL8,COL1A2,COL1A1)的网络分析进一步阐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与胃腺癌的共同致病途径。结论 本研究发现3个转录因子调控3个核心基因的共同致病基因网络。这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胃腺癌共同致病机制高度有关。其中HDAC2转录因子通过调控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叉头转录因子O亚型(FoxO)3a对PC12细胞朊蛋白管家基因(PRNP)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siRNAs沉默基因实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PRNP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检测试验检测Luc活性,进而评估启动子的活性。结果 FoxO3a基因沉默后,S1探针(S1)组PRNP基因表达明显上升(P<0.05);S1组FoxO3a基因被沉默后,朊蛋白(Pr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基因水平一致;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与基础对照组(pGL3-Basic+pRL-Tk)相比,阳性对照组(pGL3-Control+pRL-TK)FLuc/Rluc值明显提高(P<0.01),实验组Ⅰ(pGL3-PNRP+pRL-TK)FLuc/Rluc也显著高于基础对照组(P<0.01);当pGL3-PNRP质粒、pcDNA3.1-FoxO3a高表达质粒与海肾荧光素酶pRL系列(pRL-TK)质粒共转入细胞内,48 h后,与实验组Ⅰ相比,实验组Ⅱ(pGL3-PNRP+pcDNA3.1-FoxO3a+pRL-TK)的FLuc/RLuc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 FoxO3a可以负调控PRNP基因的表达,这种调控是通过结合PRNP基因启动子区域而抑制其转录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信号转导途径在肝脏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Smad4在信号传输途径中处于中枢地位,Smad4与活化的R-Smads结合成寡聚物,将TGF β的信号传递到核内,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并诱导下游基因的表达 [1].我们针对Smad4基因设计RNAi的真核表达载体,特异性干扰Smad4的基因的表达,以确定其能否对活化肝星状细胞(HSC)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3.
Foxo转录因子是PKB/Akt的下游靶点。Akt调节细胞生存和增殖。Akt磷酸化Foxo抑制Fox0的转录功能,促进细胞生存、生长和增殖。在癌症中FoxO在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FoxO通过两个途径抑制凋亡信号,促进细胞生长,其包括线粒体靶点蛋白Bcll2家族的多种前凋亡成员的表达、死亡受体配体如Fas配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表达,或是增加各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的水平。本文主要概括了Akt/FoxO调节细胞生长和生存的机制,以期为抗癌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叉头转录因子O1(FoxO1)在血管、脑、肌肉、脂肪、血液等多种组织的发育和细胞分化中发挥作用。FoxO1在胰岛β细胞中高表达,参与胰岛的胚胎发育,其可通过调控胰岛特异性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胰岛的发育和功能;还可调控胰岛细胞的增殖和胰岛细胞的相互转化,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Th17细胞属于CD4+ Th亚群,初始T淋巴细胞在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联合刺激下,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RORγt)表达上调并分化为Th17细胞[1].Th17细胞表达的因子主要包括IL-17A、IL-17F、IL-6、IL-21和TNF-α,其中IL-17A可诱导间质细胞释放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趋化因子,引起炎性细胞在病变组织内浸润并分泌大量炎性介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迟发型超敏反应相关疾病等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多项研究结果显示,Th17细胞和相关因子在肝脏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2-4].本研究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Th17细胞和相关因子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属于一种即刻早基因CCN家族成员之一,位于人染色体6q23.1[1],广泛存在于人类多种组织器官中,在介导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生存及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2-3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个在缺氧状态下发挥活性的核转录因子,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肿瘤的生长及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检测胰腺癌的CTGF、HIF-1α蛋白表达,探讨二者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胃癌发病与原癌基因的高表达有密切的相关性.多梳基因(PcG)家族由多种与细胞周期和增殖相关的转录抑制子组成,是一类重要的与发育相关的基因.Bmi-1基因是PcG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1],可协同c-myc基因共同促进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使肿瘤细胞逃逸凋亡[2].目前证实Bmi-1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均呈高表达[3],且与患者预后有关.本文拟研究Bmi-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cDNA芯片检测Krüppel样因子4过表达对C2C12细胞中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用cDNA芯片检测Krüppel样因子4过表达的C2C12细胞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以空载体细胞为对照);用MEDLINE、Genomatix等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分析软件对在Krüppel样因子4过表达的C2C12细胞中表达发生改变的已命名基因进行功能和细胞信号通路分析。结果采用cDNA芯片筛选到在Krüppel样因子4过表达的C2C12细胞中表达发生改变的基因605个;其中下调的基因为250个,已命名基因为155个;上调的基因为355个,已命名基因为255个;其中包含多个炎症相关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上述炎症相关基因属于13条细胞信号通路,凋亡相关基因属于9条细胞信号通路。结论Krüppel样因子4过表达能够引起C2C12细胞中多个下游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针对大鼠又头蛋白转录因子哦O1(FoxO1)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并在大鼠系膜细胞(RMCs)上鉴定其沉默效率。方法利用四质粒合成法合成慢病毒载体。分别用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LV-shNC-GFP组)、shRNA慢病毒载体(LV-shRNA-FoxO1组)和感染增强剂(NC组)处理RMCs。72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表达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Fox01mRNA表达情况。15d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Fox0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Lv_shNc_GFP、LV-shRNA-Fox01组GF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4%、95.8%;Lv-shRNA-FoxO1组FoxO1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较NC、LV-shNC-GFP组均降低(P〈0.05)。其mRNA及蛋白抑制率分别达到86.2%和77.3%,而Lv_shNC-GFP、Lv_shRNA-FoxO1组FoxO1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大鼠FoxO1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能高效、稳定地抑制FoxO1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FoxO1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