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江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3,7(12):1141-1142
目的观察洛赛克、善得定、立止血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除采用常规对症支持疗法,联合使用洛赛克、善得定、立止血.结果止血见效快,平均止血时间(16 1.0)h,止血成功率88%.结论联合运用三种药物是临床抢救治疗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2.
对立止血和善得定联合治疗食道或/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示:立止血和善得定联合用药12小时内及24小时内止血率分别为77.4%(48/62)、93.5%(58/62),平均起效时间(x±s)3.2小时±1.9小时,单用善得定12小时内及24小时内止血率分别为56%(28/50)、78%(39/50),平均起效时间6.8小时±4.2小时。以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立止血和善得定联合治疗食道或/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短期疗效确切、止血迅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郭翎飞 《吉林医学》2008,29(15):1296-1296
目的:评价善宁、立止血、洛赛克联合用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联合用药进行疗效判断。结果:3种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更好,止血成功率为91.7%,用药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善宁、立止血、洛赛克3种药物联合应用,是临床抢救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理想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4.
善得定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3例覃学勇(广西柳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内科柳州市545007)关键词善得定;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对这些原因引起的出血通常是使用抑酸剂、止血剂及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5.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 ,最常见者是消化性溃疡。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病人的增多 ,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的发病率亦随之增高。它亦是肝硬化病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引起肝硬化病人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门静脉高压。我院从 1 997年9月至 1 999年 9月应用瑞士山德士药厂生产的善得定 (Sandostain)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60例 ,止血效果明显 ,疗效肯定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病历选择60例病人均收住入院 ,年龄 34- 78岁 ,平均41 3岁 ,男 42例、女 1 8例。全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善得定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天然生长抑素(SS)类似物善得定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与垂体后叶素作对照。结果:善得定止血率85.7%,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结论:善得定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最理想的高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陈仕梅 《包头医学》2009,33(2):69-70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3例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患者,观察应用奥曲肽后24h止血情况。结果:所有病人24h止血率为88.4%,治疗过程均未见毒副反应。结论:本实验表明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在急救过程中可考虑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8.
泮托拉唑治疗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献平 《中原医刊》2004,31(10):43-43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的一种常见急症,主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肿瘤等。质子泵抑制剂有强大的抑酸作用,从而起到止血作用。我院于2000年9月-2003年3月应用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32例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并与奥美拉哗(洛赛克)治疗相似病人30例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海南海岛76例60岁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回顾性病因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消化性溃疡44例,占57.8%。胃癌9例,上11.」8%,食道静脉曲张7例,沾9.2%,慢性胃炎6例,占7.8%,急性胃粘膜商变占5.2%,肝癌胃转移1例,占1.3%。病涸未明5例。在消化性溃疡中以胃溃疡最多。对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除考虑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外,还要注意到消化性溃疡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比施他宁、善得定、垂体后叶素三药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的止血作用。方法:将138例出血病人随机分为3组。施他宁治疗组31例;善得定治疗组62例,垂体后叶素治疗组45例,进行治疗观察对经疗效。所有病例静推洛赛克40mg,1次/d。结果:施他宁治疗组24h止血成功率为80.6%,善得定治疗组为80.2%,垂体后叶素治疗组为60%。三组病人72h止血率分别为100%,100%和91.3%。结论:施他宁、善得定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期疗效确切、可靠,无副作用发生,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刘雪迎 《河北医学》2005,11(5):450-452
目的:探讨立止血局部和全身同时给药治疗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的疗效。方法:对诊断为急性胃粘膜出血的25例新生儿经鼻饲管注入0.5ku立止血,同时静推立止血0.5ku,根据出血情况每日各1~2次,连用1~3d,对照组加用止血敏125mg,10%GS30ml每日静点1次,连用3~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24/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2%(15/23),两组比较p<0.01。结论:立止血治疗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了人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AMP和cGMP含量及其比值。结果:①cAMP含量: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胃癌组织(P<0.01);②cGMP含量: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P<0.001);③cAMP/cGMP比值: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胃癌组织(p<0.001)。结果表明胃癌发生与cAMP水平的降低和cGMP的水平升高有关,提示测定cAMP和cGMP水平及其比值可能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吕俊旭  蒋淼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9(2):119-122,112
目的:研究Ghrelin对乙醇诱导的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NS组),0.5μg Ghrelin组(0.5μg GH组)和5μg Ghrelin组(5μg GH组)。75%乙醇灌胃建立急性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NS组、0.5μg GH组和5μg GH组大鼠乙醇灌胃前1h分别给予NS、0.5μg Ghrelin和5μg Ghrelin腹腔注射。乙醇灌胃1h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胃粘膜损伤程度并计算胃粘膜损伤指数,RT-PCR法检测胃粘膜环氧化酶-1(COX-1)和COX-2 mRNA的表达。结果:两个Ghrelin组大鼠胃粘膜损伤及炎症反应明显轻于NS组,各组大鼠胃粘膜COX-1 mRNA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个Ghrelin组大鼠胃粘膜COX-2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NS组,且呈量效关系(P<0.01,P<0.05)。结论:Ghrelin对乙醇诱导的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COX-2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与中医肝胃不和证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胃不和证患者30例,并以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30例为对照,采集空腹血液标本,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取胃窦、胃体、胃底黏膜;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胃黏膜HBV-DNA,综合分析各检测值对肝胃不和证积分的意义.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肝胃不和证组的脘胁胀闷疼痛、嗳气呃逆以及肝胃不和证总积分明显低于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组(P<0.01).(2)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血清和胃窦、胃体、胃底黏膜HBV-DNA检出率分别为56.7%、76.7%、76.7%、70.0%,血清、各处胃黏膜HBV-DNA滴度呈正相关(r=0.66~0.94,P<0.01),且与肝胃不和总分呈正相关(r=0.36~0.52,P<0.05),以胃体HBV-DNA与肝胃不和总分相关性最密切(r=0.52,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胃不和证与胃黏膜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诊后或入院后立即进行胃镜检查,对生命体征不稳定及高龄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制酸、止血、输血、多功能心电监护,血压恢复后即行胃镜检查,用Forrest分类法作为判断出血依据。结果358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232例(65.0%),急性胃黏膜病变50例(14.0%),胃癌31例(8.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7例(7.5%),Dieulafoy病7例(1.9%),Mallory-Weiss综合征4例(1.2%),7例未找出明确的出血灶。无一例病情加重或死亡。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Dieulafoy病,急诊胃镜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胃黏膜脱垂患者行胃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引起症状的小段脱垂胃黏膜。结果临床症状结合内镜下及X线下表现,本组患者治愈36例,治愈率85.71%;5例患者腹痛,上腹不适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97.61%。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6.2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创口迟发性出血。结论经胃镜下行高频电切除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确切,创伤轻微,安全性好;术中正确的切除方法,术后严密观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治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8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占同期住院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23%,病因依次为药物因素,酗酒等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及其它。确诊手段主要是急诊胃镜检查。去除诱因,积极处理原发病,降低胃内酸度是治疗的基础。结论急性胃黏膜病主要病因为应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及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所致,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持剂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的病因,发病机理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22例临床资料。结果 药物治疗和胃镜下治疗的22例患者,均止血成功,其中2例死亡。结论 对于重症胸外伤患者应警惕急性胃粘膜病变可能,发生出血时,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胃管引流胃液并反复冲洗的方法对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价值。方法  36例患者经彻底洗胃后放置胃管引流胃液 3~ 7天 ,与 37例常规治疗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为 94 .4 4%与 75.6 8% ;死亡率 5.56 %与 2 4 .32 % ,P <0 .0 5;平均住院日 9.74± 2 .4 7天与 18.4± 5.6 1,P <0 .0 1。有机磷迟发神经病 (OPIDP)、中间综合征 (IMS)及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组为 8.33% ,对照组为 2 7.0 3% P <0 .0 5。结论 胃液引流加反复冲洗是抢救口服有机磷中毒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化生汤治疗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予益气化生汤,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和铝碳酸镁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II盘床症状及肠上皮化生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胃痞、胃胀、胃痛、嗳气和纳差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患者的胃痞、胃胀、胃痛、泛酸、嗳气、嘈杂、乏力和纳差症状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胃痞、胃胀、胃痛、嗳气、乏力和纳差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肠上皮化生的情况均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1)。③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肠上皮化生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75.6%和32.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化生汤能有效逆转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