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热分解 NF_3和 SF_6成氟原子并与 H_2反应产生 HF 激光运转,应用了 CIN_3爆炸激励。由4→3HF 激光跃迁表明氢原子与含氟物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222毫微米KrCl准分子激光双光子光解HgI_2的实验研究,从光解产物Hg原子得到了5461埃(7~3S_1→6~3P_2)和4358埃(7~3S_1→6~3P_1)的激光输出,探讨了HgI_2的双光子光解过程和激发态汞原子Hg(7~3S_1)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平板Blumlein型横向快速放电装置中,同时采用系列火花紫外预电离和电晕预电离,在2.6个工作气压的NF_3、HBr、He和NF_3、He两种体系中获得了He的5875.6(?)激光发射,相应于He的3~3D→2~3P态跃迁.图1给出了He的部分能级图.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最大功率和最高效率的脉冲式化学激光器是由卤素原子与卤化氢之间的简单放热反应所构成。这些反应是由闪光光解作用来引发。其中之一的反应是Cl+HBr→HCl+Br-△H=155千卡/克分子。对于这个激光系统已发展了一个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激光脉冲的强度分布对时间函数关系。此动力学模型可预知激光脉冲特性的定量变化、脉冲特性是闪光强度、谐振腔损失和反应剂分压的函数。定量计算与实验结果极为符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连续波HF化学激光器的化学转换效率与激光输出功率的实验测量。在这个装置中,用电弧加热氮并与SF_6空间物混合得到F原子,混合物膨胀形成超声速流,并把H_2扩散到该气流中。通过H_2+F→HF(V)+H(V≤3,△H=-31.7千卡/克分子)的反应得到粒子数反转和激光。得到激光输出功率已达1千瓦。化学能转换成激光能的转换率:在较低的SF_6流速下为16%,在最大功率时约为10%。为了固定电弧功率,在空间物中加入O_2。在本文的操作条件下,降低沉积在反射镜表面上的硫,功率约提高25%。在DF和HF激光器的空间物中分别存在HF和DF,但并不降低激光器的特性。(HF和DF达到所研究的F浓度的10%)因此,在HF和DF激光器的空间物中分别存在HF和DF将降低激光输出功率。对于一定气流条件下,光学谐振腔轴是在注入氢的下游端约2厘米时得到最大有效激光功率。当谐振腔轴位于5厘米时有效输出激光功率降到零。  相似文献   

6.
新型红色荧光粉NaY(MoO42:Sm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NaY(MoO4)2:Sm3+新型红色荧光粉,研究了Sm3+在NaY(MoO4)2基质中的发光特性。X射线衍射(XRD)测量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550℃时,制备的样品为纯相NaY(MoO4)2晶体。样品激发谱由两部分组成:220~340nm为电荷迁移带,峰值位于297nm;350~500nm的一系列线状峰为Sm3+的特征激发峰,最强峰位于403nm(6 H5/2→4 F7/2)。样品可被UV-LED管芯及蓝光激发。发射谱由564nm(4 G5/2→6 H5/2),600nm和607nm(4 G5/2→6 H7/2)、647nm(4 G5/2→6 H9/2)和708nm(4 G5/2→6 H11/2)4个峰组成,最强发射峰位于647nm(4 G5/2→6 H9/2),呈现红光发射。研究了不同Sm3+掺杂浓度对NaY1-X(MoO4)2:xSm3+材料发光强度的影响,X=0.05时出现浓度猝灭,分析表明,其猝灭机理是电偶极-电偶极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溴化氢(HBr)化学激光器的反应机理,分析了主导反应和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温度、压力及关键中间物的敏感性系数,确定了温度对HBr不同振动态布居的有效性调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研究了HBr化学激光增益发生器,给出了流场内部的温度、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当HBr化学激光器的内部初始反应温度在500 K左右时,能获得高振动态的输出。  相似文献   

8.
在一台X射线预电离的XeF(B→X)准分子激光器中,我们应用磁开关隔离的预脉冲-主脉冲放电激励电路和磁脉冲压缩技术,研究了激光输出能量和转换效率对气体组份、总气压、电路参数和延迟时间的依赖关系,激光性能获得较大改进。当放电体积为0.11L,气体混合物(NF_3/Xe/Ne)的总气压为2.5×10~5 Pa时,激光输出能量345 mJ,总效率达3%。  相似文献   

9.
观测并标识了钡蒸汽中源于受激喇曼终态的若干串级碰撞诱导受激辐射线:354.50nm(6s5f~3F_3~0—6s5d~3D_2)、394.40nm(6s8d~3D_2—6s6p~3P_1~0)、410.0nm(6s8d~3D_16s6p~3P_2~0)及973.50nm(5d7p~1P_1~0—6s7s~1S_0)。 为获得新的频率转换,许多作者对金属蒸汽中的光学非线性效应作了广泛的研究。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连续波 HF 化学激光器的特性。把氢扩散到包含有 F 原子的超声速流中得到粒子数反转[H_2+F→HF(v)+H,ΔH=-31.7千卡/克分子],F 原子的流速为0.040克分子/秒时得到的最大功率为630瓦,化学能转换成激光能的转换率为12%,本文还介绍了相应的 DF 激光器的特性,两种化学激光器的激光输出主要是2-1和1-0的跃迁。HF 和 DF 激光器的激光辐射分别为2.6~2.9微米和3.6~4.0微米,DF 和 HF 激光功率比率在相似的气流条件下为0.7。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a3Y1-x(PO4)3:xDy3+荧光粉。X射线衍射(XRD)图谱表明,合成物质为纯相Ba3Y(PO4)3晶体。激发谱和发射谱表明,样品的主发射峰位于486nm(4F9/2→6H15/2)和575nm(4F9/2→6H13/2),为典型的Dy3+特征发射,对应于样品的蓝光和黄光发射,其中以348nm激发时得到的峰值最强。样品的主激发峰有8个,均为Dy3+吸收,分别位于292nm(6H15/2→4D7/2),322nm(6H15/2→6P3/2),348nm(6H15/2→6P7/2),362nm(6H15/2→6P5/2),385nm(6H15/2→4M21/2),424nm(6H15/2→4G11/2),452nm(6H15/2→4I15/2)和473nm(6H15/2→4F9/2)处。研究了Dy3+掺杂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在掺杂浓度x=0.08时,出现了浓度猝灭,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不同Dy3+掺杂浓度荧光粉发射光的色坐标均在白光区域中。同时,研究了敏化剂Ce3+对Ba3Y(PO4)3:Dy3+材料发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脉冲红外CO_2激光器作为辐照光源,激光选线为P(20)支,对应输出波长为10.60μm,激光束经锗镜聚焦在反应池中,反应池两端贴有NaCl窗片,激光器输出能量由标定过的灵敏热电能量计测定。反应体系采用“Fe(CO)_5/CH≡CH”,气相组分的充气、抽空均在高真空系统上进行,系统真空度为3×10~(-2)Torr。 实验表明,当总压[P_(Fe(CO)_5)+P_(CH≡CH)]在50~143Torr范围,P_(CH≡CH):P_(Fe(CO)_5)≥1.4时,只要激光能量达到反应体系的激光能量击穿阈值,则单次脉冲即可引发反应,且同  相似文献   

13.
ZnH分子的形成及能级 ZnH是一种不稳定分子,可以如下产生:先用307.6nm激光使锌原子由基态泵至亚稳态4~3P_1;此亚稳态原子与H_2分子碰撞截面很大,约为2nm~2;结果Zn4~3P_1原子激发能用来打断氢分子键,形成处于基态的ZnH分子。 Zn(4~3P_1)+H_2→ZnH(x~2∑~+)+H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连续波化学激光器的初始特性。把氢扩散到含有F原子的超声速流中,由H_2+F→HF(v)+H的反应得到粒子数反转,△H=-31.7千卡/克分子,v=1,2。F原子流的流速为0.030克分子/秒,在3微米处产生功率为475瓦的连续波激光。上述反应的化学能转换率12%,零功率增益是8%/厘米。本文包括激光跃迁的分光镜的检查。  相似文献   

15.
JSM—T_(300)扫描电镜物镜电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扫描电镜的物焦镜距与加速电压和物镜电流有关。扫描电镜要求物镜电流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T_300扫描电镜物镜电路如图所示。IC8为D/A转换器。波段开关S_3、二极管矩阵电路(D_10~D_27)、R_52~R_60、R_B_(23)组成了二进制码编码电路,为D/A转换器提供八位二进制码。D_8、R_(50)、IC9_1组成的电路为D/A转换器提供参考模拟电压V_REF。D_8(IS2192)的稳压值为8.2V,即A点的电压为8.2V。电压跟随器IC9_1输出的电压V_B=V_REF=V_A=8.2V。D/A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V_REF/R_49)·R_51(A_8/2~1+A_7/2~2+A_6/2~3+A_5/2~4+A_4/2~5+A_3/2~6+A_2/2~7+A_1/2~8)。若当S_3的刀与第一掷相接时,D_10导通,D_11~D_27均不导通,D/A转换器的数字输入端A_8=0,A_7~A_1,均为1。因此D/A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4V。D/A转换器的输入状态和输出电压与S_3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从中可看到D/A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范围为-4~-8.1V。D/A转换  相似文献   

16.
可见光化学激光研究Ⅰ.电子跃迁氟化碘化学激光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种可以获得电子激发态IF的超音速流动反应体系:(F+F_2+IF)、NH_3体系,(F+F_2)、(NH_3+CF_3I)体系及(F+F_2)、NH_3、RI体系.记录到了IF B→X荧光光谱.提出了上述三种反应体系产生IF(B)的机制.讨论了研制IF化学激光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自制的全金属铜空心阴极激光器中得到了GuⅡ740.4nm(6S~3D_3-5P~3P_2~0)谱线的激光振荡。为研究激光运行的最佳条件,我们用辐射法测量了不同激发条件下GuⅡ740.4nm谱线的增益特性。根据测量的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发光效率较好的长波长红色荧光粉,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地合成了适合紫外激发的红色荧光粉Ca0.5-x Sr0.5MoO4:xSm3+,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X射线衍射(XRD)测量结果显示,制备的样品为纯相Ca0.5Sr0.5MoO4晶体。其激发光谱包括一个宽带峰和一系列尖峰,通过不同波长激发的发射谱和与Ca0.5-x Sr0.5MoO4:xEu3+的发射谱比较分析得出激发宽带为最有效激发带,归属于Mo6+-O2-的电荷迁移跃迁。在275nm的激发下,发射峰由峰值为564nm(4 G5/2→6 H5/2)、606nm(4 G5/2→6 H7/2)、647nm(4 G5/2→6 H9/2)、707nm(4 G5/2→6 H11/2)的4个峰组成,最大发射峰位于647nm处,呈现红光发射。Sm3+掺杂高于6%时Ca0.5-x Sr0.5MoO4:xSm3+出现浓度猝灭,分析表明,其猝灭机理是最邻近离子间的能量传递。同时,添加电荷补偿剂可增强材料的发射强度,以添加Na+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HF(DF)为代表的化学激光器十几年来得到极其迅速的发展,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平均功率最高,破坏力最强的激光体系。为了提高激光的破坏能力,需缩短工作波长并实现毫秒级脉冲输出。目前比较有希望的是D_2-I体系和NF-IF体系。以  相似文献   

20.
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系列不同组分和Tm3+/Yb3+掺杂浓度的Ge-Ga-Se-CsI硫卤玻璃样品,测试了样品的拉曼光谱、折射率、吸收光谱、红外荧光光谱。研究了975nm激光泵浦下样品的1.23μm和1.8μm荧光特性。分析了Tm3+/Yb3+之间声子辅助的共振能量转移,结果表明两个离子间有效的能量转移途径为Yb3+∶2F5/2→Tm3+∶3 H5。计算得到常温下Tm3+∶3 H5→3F4和Tm3+∶3F4→3 H6跃迁的多声子弛豫速率分别为303s-1和0.30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