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前我国有数百家气门嘴芯企业,生产200多种气门嘴及30多种气门芯。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的气门嘴产量将突破30亿支,气门芯将突破35亿支,气门嘴芯销量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5%以上。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气门嘴芯业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做负责任的世界企业,同时变压力为动力,把挑战转化为机遇,从创名牌开始,拓展市场,降低反倾销风险,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最近在青岛召开的我国气门嘴芯行业大会上得知,随着世界轮胎生产中心向中国的转移,国际气门嘴芯的生产中心也正迅速向中国转移,我国气门嘴芯的产量已超过全世界气门嘴芯产量的60%,成为世界气门嘴芯行业生产中心。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的气门嘴产量将突破20亿支,气门芯产量将突破25亿支,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80%。我国气门嘴芯行业第一大亮点是产值、产量持续快速发展,生产能力跨上台阶。目前行业骨干企业纷纷购地建房,大搞设备更新改造。行业内资产超亿元、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已有5家,资产超千万元、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有20多家。20家骨…  相似文献   

3.
桂橡 《中国橡胶》2009,25(10):16-16
据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气门嘴芯专业委员会对全国12家主要气门嘴芯厂家统计,12家企业2008年的销售收入总计达17.88亿元,比2007年增长3.7%。气门嘴产量14.45亿套,同比增长6.2%;气门芯产量19.16亿套,同比增长8.1%。以此估算我国气门嘴芯总的销售收入达到31.0亿元,气门嘴产量达到24.4万支,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在江西南昌召开的气门嘴芯行业会议上传出,我国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全面实现气门嘴芯行业产品升级,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成为世界一流气门嘴芯强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气门嘴芯行业高速发展,形成了品种多、规格全的气门嘴、气门芯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气门嘴芯生产大国,气门嘴芯产量已经超过世界的75%。"十二五"期间,我国气门嘴芯行业  相似文献   

5.
相关行业     
相关行业轮胎气门嘴芯产品认证工作加快根据《中国轮胎产品认证委员会章程》的规定气门嘴.气门芯属于其‘认证产品范围和类型”之列.对此,国内轮胎气门嘴、芯归口管理单位——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很重视,结合行业实际情况,起草、编写了《轮胎气门嘴.芯认证企业质量体...  相似文献   

6.
2012年我国气门嘴芯行业产量、销售收入、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为正增长,但增长幅度均较小,这是我国气门嘴芯行业21世纪以来连续2年以个位数增长,预示我国气门嘴芯行业在经历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微长"时代。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气门嘴芯专业委员会对我国13家主要气门嘴芯企业统计,2012年气门嘴芯销售收入总计15.85亿元,同比增长1.0%;  相似文献   

7.
第二季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沪、津、冀、鲁、苏、浙、赣、闽、粤、栓等10个省市的4O家轮胎气门嘴芯生产企业的什种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5%)进行了抽查.仅34种合格。其中,轮胎气门嘴27种,合格19种;轮胎气门芯13种.合格11种;扣式气门嘴6种,合格4种。本次抽查合格率比1994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目前,全国轮胎气门嘴芯生产厂商约100多家,其中质量稳定可靠的企业有江阴市创新气门嘴厂、桂林橡胶机械厂、宁波豪锋汽配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他们的产品已出口到拉美、东欧和东南亚地区。有4家产品质量较差,他们是武进币郑陆气门嘴厂…  相似文献   

8.
行业动态     
我国气门嘴芯行业需防反倾销从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气门嘴芯专委会得知,我国气门嘴芯行业经过2003年的复苏及2004年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已跨上新的台阶。目前国际气门嘴芯的生产中心正迅速向中国转移,我国气门嘴芯的产量已超过世界气门嘴芯总产量的60%,成为世界气门嘴芯第一大生产基地。预计3~5年内,我国气门嘴芯产量将超过全球市场的80%,我国气门嘴芯行业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气门嘴芯专委会提醒气门嘴芯企业,在作好产品出口的同时,着力防止反倾销。尽管我国气门嘴芯行业面临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巨大压力,但由于产品出口巨增等…  相似文献   

9.
陈维芳 《轮胎工业》2010,30(6):337-337
尽管从2009年下半年起,我国气门嘴芯行业形势快速好转,但是由于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该行业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未能转正,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均小幅下降。据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气门嘴芯专业委员会统计,2009年13家主要气门嘴芯企业销售收入总计17.9亿元,同比下降1%。气门嘴产量13.8亿套,同比增长2.3%;  相似文献   

10.
世界性的金融风暴对汽车、轮胎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我国气门嘴芯行业遭遇巨大寒流。记者从刚召开的2008年气门嘴芯行业大会上知道,我国气门嘴芯企业状况目前普遍不好,绝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但是气门嘴芯企业为中央扩大内需系列政策叫好,制定了度冬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荷春 《轮胎工业》1995,15(4):202-203
轮胎气门芯质量亟待提高李荷春(广州珠江轮胎有限公司510828)气门芯质量直接影响轮胎气压。有时为了防止漏气,把气门芯拧得较紧,但有时仍漏,只好更换新的气门芯。卸气门芯时,因其拧得较紧,密封圈胶料粘牢在气门嘴体上,若将芯杆拔出,会使整条内胎报废,这是...  相似文献   

12.
沈镇平 《中国橡胶》2009,25(1):12-12
国际金融风暴对汽车、轮胎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我国气门嘴芯行业遭遇“寒流”。记者从最近召开的2008年气门嘴芯行业大会上获悉,我国气门嘴芯企业状况目前普遍不好,绝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但是气门嘴芯企业为中央扩大内需的系列政策叫好,制定了渡冬对策,倡导“众志成城,行业团结共渡金融危机;卧薪尝胆,企业努力再创事业辉煌”。  相似文献   

13.
目前,金融风暴对汽车和轮胎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我国气门嘴芯行业遭遇巨大寒流。从刚召开的2008年气门嘴芯行业大会上了解到,我国气门嘴芯企业状况目前普遍不好,绝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但是气门嘴芯企业为中央扩大内需系列政策叫好,制定了度冬对策,倡导“众志成城,行业团结共渡金融危机;卧薪尝胆,企业努力再创事业辉煌”。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风暴对汽车、轮胎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我国气门嘴芯行业遭遇"寒流".记者从最近召开的2008年气门嘴芯行业大会上获悉,我国气门嘴芯企业状况目前普遍不好,绝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但是气门嘴芯企业为中央扩大内需的系列政策叫好,制定了渡冬对策,倡导"众志成城,行业团结共渡金融危机;卧薪尝胆,企业努力再创事业辉煌".  相似文献   

15.
1国内外无内胎气门嘴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特点无内胎气门嘴广泛适用于各类车辆。1986年,上海气门嘴厂生产出我国第一个无内胎气门嘴,为上海大众的桑塔纳轿车配套。从1986年起后的8年时间,国内只有3家企业生产无内胎气门嘴,即上海气门嘴厂、公主岭气门芯厂、山东高密气门嘴厂,主要为国内的三大汽车厂配套,规模和数量均很小。每年的产量全部加起来不足100万个。而且品种单一,基本上只有卡扣式一种规格,型号只有TR414。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无内胎气门嘴在我国开始取得快速发展,截止到2005年,我国已成为世界无内胎气门嘴的最大生产国,预计产量达…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气门嘴芯行业2008年上半年维持高位运行,但下半年受到全球性金融风暴影响出现明显回落,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出口创汇适度增长,这是从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气门嘴芯专业委员会对全国12家主要气门嘴芯厂家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统计中得出的结论。2008年我国主要气门嘴芯企业销售收入见表1。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气门嘴芯专委会得知,我国气门嘴芯行业经过2003年的复苏及2004年的快速发展,现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已跨上新的台阶。目前国际气门嘴芯的生产中心正迅速向中国转移,我国气门嘴芯的产量已超过全世界气门嘴芯产量的60%,成为世界上气门嘴芯第1大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8.
桂橡 《中国橡胶》2011,(6):17-17
铜材和天然橡胶价格疯涨,我国气门嘴芯企业前途荆棘。新年后,尽管气门嘴芯已提价5%左右,但远落后于主要原材料铜材和橡胶20%左右的涨幅。因此新一轮的气门嘴芯涨价不可避免,预计时间在3月末或4月初,涨幅5%~10%。  相似文献   

19.
我国橡胶工业进入了中低位增长、微盈利发展时期。作为与汽车和轮胎工业配套的气门嘴芯行业,发展速度也明显放缓。为提升经济运行质量,顺应市场环境变化,气门嘴芯行业正在努力开发国内市场、大力开拓非嘴芯业务、发展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以期实现整体升级。据了解,经历了10多年的跨跃式发展,我国气门嘴芯产量已占世界总量的75%左右,无可争辩地成为世界气门嘴芯的生产大国,因此量的增长空间已经相对较小。在当前汽车与轮胎行业增长趋缓的形势下,气门嘴芯进入"微增长"时代,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将保持个位数增长。我国气门嘴  相似文献   

20.
陈维芳 《橡胶工业》2013,60(7):403-403
2012年我国气门嘴芯行业产量、销售收入及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小幅增长,这是我国气门嘴芯行业连续两年微长,标志着我国气门嘴芯行业在经历十几年高速增长后进入微长时代。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气门嘴芯专业委员会对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