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工作区以低速水平平推流送风时,空调房间气流流动与房间热分布特性。探讨了水平送风气流与热源的自然对流热射流的相互影响作用,提出了当空调房间工作区得热量为最少时的两种气流最佳配合状况。得到了影响房间气流流动和热分布状况的影响因素,给出了确定房间热分布系数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冬季工况下相变墙对室内环境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行相变墙房间与普通墙房间温度场与热流变化的对比实验。分析冬季工况下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室内环境的变化规律,探讨相变墙对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少建筑能耗的可能性.方法 以电热膜为热源,建立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利用温度和热流巡检装置对其进行温度和热流测试,分析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温度场和热流的变化规律.结果 通过相变墙房间与普通墙房间对冬季工况下室内热环境影响的实验分析,得到在相近的室外环境下,相变墙房间的室内温度波动幅度小于普通墙房间,相变墙房间与室外的换热量小于普通墙房间的测试结果.结论 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加入相变储能构件,具有减少室内温度场的波动,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同时可以节约设备的规模和配套的投资费用;对于电力采暖系统有一定的“移峰填谷”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空调房间各围护结构及其表面间相互热作用的简化处理,引入格林函数法直接求得各对称受热体的表面温度反应系数.运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简化和假设条件的可行性.简化了房间反应系数和Z传递函数系数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值求解的方法,研究含集中内热源空调房间内壁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并着重分析了送风方式,风口位置,送风量大小及热源强度等因素对该系数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对在计算空调房间负荷时,取内壁面上对流换热器系数为定值的方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旅馆标准客房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房间的传热机理,描述了计算房间传递函数系数的数学基础,并编制了能计算各种房间传递函数系数——“用户权系数”的电算程序.同时,尝试了一种求解房间传递函数系数的新方法——拉氏递变换法.该法通过求房间传递函数的极点来确定W_i,能对各种波形的得热曲线求解,从而提高了精度.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影响房间传递函数的主要因素.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实测验证.  相似文献   

6.
建立以办公室房间上送风、下回风的气流组织的三维模型,通过Fluent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给出室内不同送风速度、不同入射角度下的速度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状况。通过对不同位置的速度矢量图和温度云图的分析,得到了该室内较合理的气流组织,并依此来指导办公室内空调的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空调房间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下,人体持续说话散发气溶胶颗粒污染物的运动分布规律,探求空调房间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方法运用CFD-fluent6.2模拟软件对空调房间上送下回、顶送下回及下送顶回3种送风方式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不同送风方式下人体散发气溶胶颗粒的质量浓度分布及传播距离,房间换气次数对气溶胶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影响.结果顶送下回送风方式5次/h换气时气溶胶颗粒运动距离为1.5m,而10次/h换气时气溶胶颗粒运动距离为1.0m.结论相同换气次数下,顶送下回送风方式室内空气质量较佳.随着换气次数的增加,室内同一位置污染质量浓度降低,颗粒物传播范围减小.对于顶送下回送风方式增大换气次数不能降低人体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居住环境的空气品质直接影响着室内人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甲醛作为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对良好的室内环境有着不可轻视的破坏作用。文章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地板送风方式下房间中甲醛的扩散情况,分析了温度场、速度场以及甲醛的浓度场,获得了甲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地板送风的房间中,甲醛的分布主要受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在衣柜、床等气流组织差的地方室内甲醛含量较高;地板送风方式下室内人员活动区风速适宜,吹风感较小;房间内存在较明显的温度分层现象,但总体的室内温度能够满足人员舒适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比较表明:由典型房间预先计算的3项式权重因子不能用于重型结构;既使5项式,其负荷误差也可能超过10%。用多于5个方程的方法产生5项式系数,以及在权重系数中使用更多的项数,可以大大提高负荷计算精度,以扩展房间传递函数方法对重型结构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际,选取某公建地板送风空调系统外区典型房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与CFD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典型房间在变工况运行下的三种调节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风量调节模式下室内热舒适性最佳;变送风温度调节模式下室内空气品质最佳;同时改变送风量和送风温度的调节模式下,可满足变工况运行下的室内热舒适性、室内空气品质均与设计工况下的情况基本相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焓差试验台上对冷凝器采用普通齿与断续齿螺纹管的房间空调器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蒸发器是相同的,制冷剂充灌量也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断续齿强化冷凝换热效果优于普通齿,冷凝器采用断续齿的试验机在试验工况下的制冷量比采用普通齿的试验机高0.6%,改善了整个循环的制冷剂参数,使得输入功率降低,能效比提高了4.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太阳墙内部各断面温度及空气流速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太阳墙结构性能和运行节能提供基础和保障.方法建立太阳墙的三维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的Realizable k-ω模型,对太阳墙系统不同出口速度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太阳能新风墙内部宽度方向断面平均温度分布、高度方向断面平均温度分布以及平均空气流速分布,进而得出太阳能新风墙内部空气流动及传热情况.结果太阳墙系统内部各断面的温度分布随太阳墙小孔位置的分布而波动;太阳墙新风系统宽度方向各断面温度分布趋于均匀;高度方向各断面平均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波峰值及波谷值均有所下降,出口风速的增大使高度方向各断面温度分布趋于均匀;垂直于高度方向各断面的平均空气流速随高度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而处于空气流动方向改变的区域垂直于断面的平均空气流速骤降.结论CFD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太阳墙内部流动及传热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相变地板蓄热供暖房间的三维物理模型以及室内空气温度场的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用Fluent软件对室内空气速度及温度分布进行模拟计算,并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其它供暖方式而言,相变地板蓄热采暖的房间空气温度分布较均匀,在较低的空气温度条件下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性.相变地板采暖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热舒适度的要求,同时也可实现节能、电力移峰填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各种辅助热源的形式,针对传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采用高位能(电、燃气、油、煤等)通过锅炉(或换热装置)转变为循环水的低位能,再由室内水/空气热泵提升后向室内供热的不合理的用能方式,提出了由空气源热泵代替锅炉的空气源-水环复合热泵空调系统,对其冬季建筑物内外分区不同的冷热负荷比下运行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和使用锅炉的传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进行了比较,体现出空气源-水环复合热泵空调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效比.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新型弹性管束的传热特性,建立了传热综合实验台,计算得到了管束管外、管内及总传热系数随Re的变化曲线图。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弹性管束的管外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基本为同Re数下的固定管束的3倍以上,强化传热效果明显。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汽-水换热条件最好、水-水换热条件次之、恒热流条件最差。原因为管内流体介质对弹性管束的振动特性影响较大,振动特性增强使得传热特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限容积法建立波纹翅片管换热器流体流动与传热的计算模型,在不同送风速度工况下,分别对6种不同波纹倾角结构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及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流道内的温度场、压力场及速度场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换热量、压降以及出口温度随入口风速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换热量、压降以及出口温度均随波纹倾角的增加而增大;换热量随着送风速度的加快而增加,压降及出口温度随着送风速度的加快而降低;翅片板间流体的流动与传热存在比较明显的不均性,导致换热管背风侧存在明显的传热"死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建筑物外墙内表面温度大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的条件下,对结露问题做了实质性的讨论。利用空气温度和湿度两个参数,在焓湿图上确定了保证在建筑物外墙内表面上不出现结露的空气状态点,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不发生结露条件下外墙的最大允许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以带有共轭导热柱的矩形窄缝管道内气体的流动传热为例,介绍了一种CFD的数值仿真技术.先利用Pro/e5.0建立了传热模型,再导入ICEM CFD中划分网格,最后在AN-SYS-CFX中进行求解计算.通过整个传热过程的模拟得出了矩形窄缝管道不同截面的温度、速度和压强分布云图,对不同高宽比情况下矩形窄缝管道内的气体流动与传热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大宽高比的矩形管道角部靠近上下面区域有热流集中现象,而且随着矩形窄缝管道高宽比越大,出口气流温度越高,传热效果越好,但阻力也越大,压降增加.  相似文献   

19.
横掠椭圆管的换热和流动特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横掠不同长径比的椭圆管的换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考虑了8种不同类型的椭圆管,流动介质为空气。通过热质比拟和萘升华技术,获得了雷诺数在7000~65000范围内的局部和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通过比较不同类型椭圆管的实验结果,阐明了长径比k的影响,首次给出了Nu=f(k,Re,Pr)形式的实验关联式。同时,通过实验还获得了流动阻力系数。最后,使用油-灯黑可视化技术对横掠椭圆管的绕流特点进行了显示。结果表明,局部对流换热系数随长径比k变化,边界层的分离点随k的增大而向后移动。当k<6.0时,椭圆管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高于圆管;当k=6.0时,达到最大值,大约为圆管的1.6倍,同时,其阻力系数随着k的增大而减小;当k=2.0时,阻力系数约为圆管的60%。流型印证了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垂直管内流动相变强化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丙醇 -水溶液为研究物系 ,引入空气对垂直管内流动相变强化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气体对平均传热膜系数的影响 ,并发现传热膜系数随异种气体的引入量和液速的增加而增加 ,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壁面过热度随着液速和异种气速的增加而降低 ;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流动相变强化传热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