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基于小波变换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量变换的人脸图像光照归一化算法.人脸图像经过二维离散小波变换(DWT),被分解成4个子分量(LL,HL,LH,HH).将低频分量(LL)进行对数变换和分段线性变换,对高频分量(LH,HL,HH)进行Gamma变换.对所有子分量进行小波逆变换,对经小波重构后的人脸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分别在Yale B和CMU-PIE人脸数据库中对本文算法进行光照归一化有效性试验;对比本文算法与其他22种光照归一化算法的处理时间及处理效果;进行分段线性变换和伽马变换参数比较试验及人脸识别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执行速度快,处理效果好,人脸识别率高,适用于不同光照条件的人脸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人脸识别率,结合小波树和子空间分析中的二维主元分析,提出基于小波树和二维主元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WTMPCA).该算法先利用小波变换公式,在人脸图像上计算出一个小波近似分量和三个细节分量;分层次重组小波近似分量,得到新样本集;最后在此样本集上使用二维主元分析进行人脸识别.ORL和CAS-PEAL-R1人脸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图像矩阵的二维主元分析(2D-PCA)相比较,WTMPCA方法的人脸识别率为96%,对光照条件、脸部表情变化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人脸识别过程中,针对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算法在特征提取和数据降维上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引入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2D2DPCA)算法,该算法同时考虑图像行与列方向上的信息.考虑到人脸图像存在信息冗余而影响识别率的问题,于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加权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WT-W2D2DPCA)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二级小波分解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其低频部分;然后根据人脸图像的特性,将低频部分进行奇偶分解,并引入加权思想,重组低频人脸图像,最后在ORL人脸数据库上进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2DPCA系数矩阵大的问题,而且得到了比传统的2DPCA、2D2DPCA算法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代曲波变换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小波变换在人脸识别中存在识别正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代曲波变换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将所有样本图像和测试图像通过基于"打包"的快速离散曲波变换进行分解,获得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曲波变换系数,再利用曲波变换分解系数中包含了人脸重要特征信息的低频系数,作为特征参数送入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中进行学习训练,最后将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用于人脸识别.经剑桥大学ORL人脸库的图像识别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识别正确率达到95%,比Daub(2)小波基的小波变换方法的识别正确率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5.
针对快速性和识别率要求较高的人脸识别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小波变换(FWT)和Fisher线性鉴别(FLD)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用Haar小波对标准人脸图像分别进行1尺度和2尺度分解,然后用Fisher线性鉴别法对原始图像、1尺度和2尺度分解图像提取特征,最后利用最近邻法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识别.利用ORL标准人脸图像库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取得了较快的识别速度和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研究者们虽然提出了很多人脸识别算法,但其性能仍需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现有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准确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块二维离散余弦变换(2DDCT)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2D)2PCA)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将图像分块,利用2DDCT进行图像压缩,去除冗余信息,并通过逆2DDCT重建图像;其次,通过(2D)2PCA消除图像的行、列相关性,降低特征维数;最后,应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人脸识别,在ORL人脸数据库中的实验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更高的人脸识别正确率,满足人脸识别的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最佳鉴别特征和相关向量机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采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降噪预处理,提取人脸的多方向、多尺度Gabor特征;然后采用核主成分分析对人脸的Gabor特征进行筛选,找到对人脸识别结果影响较大的最佳鉴别特征,有效降低特征数量,去除特征间的冗余信息;最后采用相关向量机对最佳鉴别特征向量进行学习,建立人脸识别的多分类器.选择标准人脸库与经典人脸识别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人脸平均识别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人脸平均识别时间远少于经典人脸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将Gabor小渡变换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用Gabor小波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由于变换后的特征维数较高,所以要对变换特征进行降维。本文采用一种改进的二维主元分析方法实现。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人脸的分类识别。在ORL人脸库中对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Gabor滤波器的识别性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基于Gabor 滤波器的特征权重选择的人脸识别方法. 首先将训练样本进行镜像变换,由镜像偶对称图像构成探测图像集,然后把每幅人脸图像采用离散余弦变化进行降维, 经过Gabor 小波变换提取人脸特征, 再自适应地计算出不同特征对识别的不同贡献并加权到鉴别特征中,最后根据最近邻分类器分类.基于ORL和Yale 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变换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分类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人脸图像识别率,提出一种将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函数对人脸图像进行二维离散小波变换,提取其低频系数作为人脸特征值,用三层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证明,和单纯的小波方法及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人脸识别相比,这种方法收敛步数少、用时短、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铜配合物催化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乙烯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于铜配合物的多相催化作用,研究环氧乙烷(EO)和CO2一步合成碳酸乙烯酯(EC)的反应,探索制备催化剂的溶剂种类、制备温度、回流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80~90 ℃制备温度下,回流60 min制备的CuBr2(NY)2配合物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原料中添加EC(n(EC)/n(EO)=5.5±0.5)时,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2.5%,反应温度为(110±10) ℃,反应压力为(3.5±0.5) MPa,n(H2O)/n(EO)=0.5.在此条件下,EO的转化率达到98.16%,EC的选择性达到87.64%.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间硝基苯乙酮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HL)及其与Cu(OAc)2、Ni(OAc)2、Co(OAc)2、Mn(OAc)2 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配体和配合物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3.
图G的一个支撑子图F称为G的一个(1,2)因子,当F的每一个连通分支是路或圈.若G能够分解成边不交的(1,2)—因子的并,则称这样的并为G的一个(1,2)—因子分解.完全偶图Km,n存在具有最小边数和最大边数的(1,2)—因子,定理1和定理2给出了Km,n的上述(1,2)—因子分解.  相似文献   

14.
采用H2O2-Fe2+法处理3-羟基-2-萘甲酸(简称2,3酸)生产废水.在pH=2.8-2.9(原液),(FeSO4·7H2O)=0.5kg/t废水,t=20 min,T=45℃-80℃时,去除率可达93.2%,处理后水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类盐团簇NaBO2的水溶性,具体研究对象为NaBO2(H2O)n(n=0-4)这5个团簇.结果表明,NaBO2在溶解过程中表现出与碱金属盐溶解相似的性质.刚开始结合了1个和2个水分子时,NaBO2以紧密离子对(CIP)构型存在于含水团簇中,当水分子数目增加到3个与4个时,NaBO2会以溶剂隔离的离子对(SSIP)和CIP这两种构型存在于含水团簇中.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NaBO2溶解的一个初级阶段,随着水分子数目的进一步增多,最终NaBO2将和碱金属盐一样只以SSIP类型的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16.
以Ce(NO3)3·6H2O和(NH4)2CO3为沉淀源,搀杂稀土氧化物Sm2O2,利用柠檬酸作为络合剂和分散剂,制备出纳米(CeO2)0.86(Sm2O3)0.14.并采用TEM、XRD等方法对其热分解所得纳米(CeO2)0.86(Sm2O3)0.14的形貌及结晶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柠檬酸加入量的增加,焙烧生成的纳米(CeO2)0.86 (Sm2O3)0.14颗粒的形貌从纳米线向类球形颗粒变化,所得(CeO2)0.86(Sm2O3)0.14为立方萤石结构,且随焙烧温度的提高,晶化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强场框架导出了d8离子基态3A2(F)自旋哈密顿参量D、E和g-因子在斜方对称下的高阶微扰公式;借助于赵等人的参量化d轨道理论,计算NENP和NINO的自旋哈密顿参量D、E和g-因子,得到了与实验符合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压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天然食物中维生素B_2的含量,采用在流动相中添加无机盐的方法以达到快速准确测定天然食物中维生素B_2的含量。本法适用于各种食物中维生素B_2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CdCl2.4H2O与(1,10-菲罗啉)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顺势的[Cd(phen)2Cl2],它已经被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表征过。该晶体结构为P21/c型,空间数据为a=9.6010(19)A b=15.116(3)A c=14.640(3)A Z=4并且[Cd(phen)2Cl2]在乙醇中重结晶生成[Cd(phen)2Cl2].2H2O.EtOH.在这个构型中由于含有扩展环状结构的π-π共扼体系,从而使得分子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在常压和高压两种条件下合成2,2′-呋喃联吡咯类化合物的反应,并对高压下生成的几个不同产物进行了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