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在胃癌、癌前病变、慢性胃炎中鉴别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应用AgNOR染色技术,观察132例胃良恶性病变和癌前病变细胞核中AgNOR颗粒含量和形态。结果胃癌、胃粘膜异型增生、慢性胃炎三组间细胞核内AgNOR颗粒均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正常胃壁粘膜与慢性胃炎AgNOR颗粒均数无明显差异(P>0.05)。胃癌和胃粘膜异型增生AgNOR颗粒形态以弥散型为主,而慢性胃炎和正常胃粘膜以核仁型为主。结论细胞核内AgNOR颗粒含量和分型对于区别胃良恶性及癌前病变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姚宏  袁瑞香 《中国肿瘤临床》1993,20(10):777-779,782,T000
本文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当色技术,对50例乳腺活检标本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癌。结果表明,AgNOR颗粒数量、大小及分布情况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均有差异,特别是核内AgNOR颗粒的平均数量改变更为明显。因此,该技术用于乳良、恶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核仁组成区蛋白嗜银(AgNOR)技术,对109例宫颈良、恶生病变进行了AgNOR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慢性宫颈炎、宫颈非典型增生、宫颈鳞癌三种病变的AgNOR均值有显著差异(P〈0.01)。2.宫颈鳞癌组织学I级AgNOR计数低于组织学Ⅱ级(P〈0.001)。3.随访10年以上的73例宫颈鳞癌患才,核仁组成区蛋白高均值组(≥5)的患才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均值组(〈5)(P〈0.05),10年生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核内AgNOR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庆祖  袁东林 《癌症》1997,16(2):136-137
鼻咽癌核内AgNOR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黄庆祖袁东林金晓黎关键词鼻咽肿瘤核仁组成区预后中图号R739.63鼻咽癌细胞核内核仁组成区(NOR)的变化,可反映癌细胞增殖活性。其相关嗜银蛋白(AgNOR)颗粒数在癌细胞核内有明显增多[1,2]。本文就其变化与...  相似文献   

5.
应用核仁组成区染色技术研究正常胃粘膜、胃粘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同核仁组成区(AgNOR)数量和形态变化,发现正常胃粘膜AgNOR计数最低、形态无畸形,随胃粘膜病变的进展,AgNOR计数逐渐升高,且形态上的畸形程度也随之增加。AgNOR计数与胃癌的浸润呈正相关,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AgNOR计数高的胃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果提示,用AgNOR计数,同时结合AgNOR畸形程度有助于  相似文献   

6.
应用核仁组成区染色技术研究正常胃粘膜、胃粘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的核仁组成区(AgNOR)数量和形态变化,发现正常胃粘膜AgNOR计数最低、形态无畸形,随胃粘膜病变的进展,AgNOR计数逐渐升高,且形态上的畸形程度也随之增加。AgNOR计数与胃癌的浸润呈正相关,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皇负相关,AgNOR计数高的胃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果提示,用AsNOR计数,同时结合AgNOR畸形程度有助于鉴别中、重度胃粘膜异型增生与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7.
蒋树娟  杜心序 《肿瘤》1995,15(6):458-461
细胞核内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的检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价值[1]。本文对451例乳腺恶性、良性及交界性病变进行了AgNOR检测,发现良性组与恶性组无论数量还是形态、大小都有显著差异(P<0.001)。恶性肿瘤伴腋下淋巴结转移的病人术后2年内发生远处转移或死亡组其AgNOR计数与无远处转移存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在交界性病变中AgNOR平均计数介于良恶性之间,(平均计数4.52).在复发或癌变者的AgNOR颗粒基本为弥散型或混合型,发生癌变者计数均超过平均值。我们认为交界性病变AgNOR计数及形态对临床处理和估计预后均有价值。结果提示在非恶性病变的诊断中,尤其在交界性病变中AgNOR计数大于4.5,且以弥散型或混合型为主者,要结合病人年龄及临床表现作出适宜的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8.
应用核仁组成区蛋白嗜银(AgNOR)技术,对109例宫颈良、恶性病变进行了AgNOR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慢性宜颈炎、宫颈非典型增生、宫颈鳞癌三种病变的AsNOR均值有显著差异(P<0.01)。2.宫颈鳞癌组织学1级AgNOR计数低于组织学Ⅱ级(P<0.001)。3.随访10年以上的73例宫颈鳞癌患者,核仁组成区蛋白高均值组(≥5)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均值组(<5)(P<0.0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8%与46%。作者认为,AgNOR计数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定量指标,在宫颈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推测宫颈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87例大肠乳头状肿瘤(腺瘤19例,腺瘤伴不典型增生8例,腺癌60例)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观察分析。提示,AgNOR随细胞增生的程度而增加,在良恶性病变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因此,对病理学诊断和科研为一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20例未分化型肺癌与10例正常淋巴细胞(2例淋巴结,8例阑尾组织的正常淋巴细胞)进行了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AgNOR颗粒数目有显著性差异(P〈0.01),颗粒的大小分布也明显不同,提示此法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未分化肺癌与正常淋巴细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桂开林  张哉根 《肿瘤》1994,14(5):269-272
乳腺癌和癌前病变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含量研究桂开林,张哉根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与细胞增生和恶性程度有关。作者应用银染色方法研究核仁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探索细胞增生和分化的基因调控,并就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gNOR含量和形态与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银染技术对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及喉鳞状细胞癌各10例进行银染制片。并采用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AgNORs数目、细胞核面积、颗粒形状因子平均值、颗粒面积及银染面积占核面积的布什5项参数进行定量学观察。结果显示,在喉癌组织中除颗粒形状因子低于喉乳头状瘤和声带息肉外,其它4项参数均明显高于喉乳头状瘤和声带息肉,本研究表明AgNORs数目增高和形态改变在判断喉部良  相似文献   

13.
关于核仁组织区(AgNOR)研究工作的标准化方案(1995年10月11日修订)1993年6月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细胞学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核仁组织区(AgNOR)学术讨论会”讨论通过的“关于核仁组织区(AgNOR)研究工作的标准化方案”,经...  相似文献   

14.
关于核仁组织区(AgNOR)研究工作的标准化方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关于核仁组织区(AgNOR)研究工作的标准化方案(1995年10月11日修订)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许良中1993年6月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细胞学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核仁组织区(AgNOR)学术讨论会"讨论通过的"关于核仁组织区(AgNOR)...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银染技术对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及喉鳞状细胞癌各10例进行银染制片。并采用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AgNORs数目、细胞核面积、颗粒形状团子平均值、颗粒面积及银染面积占核面积的比值5项参数进行定量学观察。结果显示,在喉癌组织中除颗粒形状因子低于喉乳头状瘤和声带息肉外,其它4项参数均明显高于喉乳头状瘤和声带息肉。本研究表明AgNORs数目增高和形态改变在判断喉部良、恶性肿瘤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30例涎腺混合瘤细胞核内银染核仁组成区蛋白(AgNORS)的数目。其结果显示在15例手术后二年有复发的病例中,其AgNORS数目为5~9个/核,平均702个/核。但在手术后二年没有复发的病例中,其AgNORS数目为2~53个/核,平均333个/核。二者之间有极显著差异。本文还研究了AgNORS数目与细胞分化程度及肿瘤成分的关系。这对于涎腺混合瘤术后是否需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染色技术,对71例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组织石蜡切片进行AgNORs定量研究。结果显示:32例淋巴结良性病变平均每个细胞核内AgNORs计数为1.79±0.59,31例恶性淋巴瘤平均每个细胞核内AgNORs计数为6.62±3.02,8例淋巴结内低分化转移癌平均每个细胞核内AgNORs计数高达13.77±5.24,表明良、恶性病变AgNORs计数差别十分显著(P<0.01)。20的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中,低度恶性组AgNORs计数为3.79±1.46,而中、高度恶性组AgNORs计数为平均每个细胞核内AgNORs8.28±2.58,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显示低分化的恶性肿瘤,具有更加恶性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胃癌AgNOR计数与ER表达之间关系的研究黄晓赤,罗克枢,赵剑萍,高冬明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610051)本文对89例胃癌组织进行了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颗粒计数和雌激素受体(ER)检测的比较研究,以探讨两种参数在胃癌中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AgNORs检测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卿德科  夏亮芳 《癌症》1996,15(2):146-146
AgNORs检测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卿德科,夏亮芳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NucleolarOrganizerRe-gion-associatedArgyrophilProteins,简称AgNORs)的检测有助于某些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  相似文献   

20.
影响肝细胞癌预后的若干生物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文和 《实用肿瘤杂志》1999,14(2):124-126,F003
本文拟就影响肝细胞癌(HCC)预后的几个生物学因素作一综述。1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1,2]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ygyrophilicnucleolarorganizerregions,AgNOR)是RNA聚合酶Ⅰ的亚单位,是r-D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