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优化凸轮轴加工工艺,在凸轮轴磨床上按各凸轮图纸要求角度对凸轮轴磨削完成后,利用凸轮轴磨床上拨杆中心线与靠模尖点的角度对应关系,通过在凸轮轴磨床上增加定位装置和划线装置,实现了“0“位线划线一次装卸完成。该方法取代了传统的单纯依靠光学分度仪进行划线的方法,具有质量稳定、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凸轮轴的作用是按发动机的配气相位的指令,适时打开和关闭气门,保证发动机完成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四冲程。早期发动机凸轮轴的安装孔是在缸体上,曲轴通过曲轴齿轮、惰轮轴齿轮带动凸轮轴齿轮使凸轮轴旋转。由于齿轮中心距要求严格,所以曲轴孔、  相似文献   

3.
应用Pro/E建立弧面凸轮轴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完成网格划分,然后对弧面分度凸轮轴进行谐响应分析,分析激振力对凸轮分度精度的影响,为高速弧面分度凸轮轴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由武汉工学院负责,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协作完成的铸渗工艺在凸轮轴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已通过技术鉴定。凸轮轴是发动机配气机构中的主要零件,提高其耐磨性对于改善汽车的技术经济性能有重要意义。课题组针对我国汽车凸轮轴生产中存在的淬火凸轮轴耐磨性不高,冷激凸轮轴工艺性不好及废品率高等问题,系统地研究了碲涂料激冷铸渗工艺,较好地解  相似文献   

5.
凸轮轴是柴油机的关键零部件,机车柴油机通过凸轮轴来控制气门的定时开启、关闭来实现进排气过程以及确保供油泵供油准确性。我厂厂修的东风4B型内燃机车采用整体式凸轮轴,利用凸轮轴上的三个不同工位的凸轮来实现柴油机各缸冲程的转换。凸轮轴采用整体式,有效地避免了装配式凸轮轴的弊端,但对加工工艺和设备要求较高,需要采用专用机床加工,投资较大,且设备的通用性不好,易造成设备资源浪费。我们经过分析和调研,充分发挥了数控软件和四轴数控铣床的功能,完成了凸轮轴编程,取代了专用机床加工工序,现将具体过程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6.
数控凸轮轴磨床是加工汽车、内燃机等发动机凸轮轴零件的关键设备.在数控凸轮轴磨床磨削加工中进行计算机仿真,显示凸轮的廓形曲线、加工曲线、速度曲线、加速度曲线等对于检查程序错误、避免故障发生、提高加工精度、方便用户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凸轮的廓形是非圆曲面,要完成计算机仿真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车削凸轮轴轴颈主要是在卧式车床上加工完成的,但针对长度大于1.2m凸轮轴轴颈,此通用车削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加工效果。为此,我们对C620车床尾座部分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8.
王桂玲  李娜 《机械制造》2007,45(8):62-63
喷油泵总成中凸轮轴轴向窜动间隙是影响喷油泵总成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合理检测凸轮轴轴向窜动间隙的大小,为正确判断提供科学依据.经过大量的分析研究和工艺试验,设计了两套检测装置,通过两者组合使用,可以完成凸轮轴轴向窜动间隙大小的检测与调整,被广泛用于装配线上工序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凸轮轴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Geomagic Design X的逆向工程的对零件模态的评估方法,为节约某些零件的开发成本,缩短其开发周期等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凸轮轴是内燃机的五大件之一,在内燃机零部件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其功能及使用环境的影响,凸轮轴模态设计不合理时可能导致如异响、异常磨损等现象。本文基于Geomagic Design X对某内燃机凸轮轴进行逆向建模,得到凸轮轴的三维数据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分析软件,完成了该模型的模态分析计算,得到凸轮轴在自由状态下的固有频率及振型,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评估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为适应我国内燃机工业的发展对半自动凸轮轴磨床的急需,我厂设计并制造MB8318半自动凸轮轴磨床,经鉴定合格,现已正式投入生产。该机床用于磨削凸轮外缘,能完成整根凸轮轴上全部凸轮磨削半自动循环。其砂轮切入,工作台移动,导轮换位及砂轮修整补偿均能自动进行。生产效率较高,适合大批大量生产内燃机的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盖安装曲轴的孔为半圆槽,其两端不通,孔径和深度精度要求高。设计专用的双主轴数控卧式铣床,用半球头铣刀经过粗、精铣削二道加工工序来加工半圆槽。合理设计铣刀的加工线路,达到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满足零件加工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sloution, operation and analysis of a new NC controller for a new step-by-step milling procedure. A step-by-step milling device ensures that the milling of workpieces by end or conical milling cutters, where the ratio between the depth of milling a (mm) and the milling cutter diameter D (mm) is greater thab 1.5 (a/D>1.5) results in the increase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utting edge. Breaking of the milling cutter is minimised and is not frequent and the milling forces are reduced, which results in smaller deflections of the milling tool and higher accuracy of machining. The machine tool use is better.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用旋风铣削代替车削加工变径细长工件的加工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加工原理和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关系,设计了数控变径旋风铣床。此加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变径细长工件的径向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及生产效率,减小工件表面的形状误差,具有广泛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颤振会对机床、刀具和工件表面产生不良影响。提出增加机械阻尼器来抑制铣刀颤振的方法;通过对建立的铣刀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讨论了阻尼耗散功率随着刀指内径、刀指数目、刀指初始安装角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微电极制作的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在线微电极加工成形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卧式微电火花机床。该机床由金刚石砂轮超精密在线电极磨削、线电极电火花在线电极磨削共同完成微米级电极的高效精密制作,该机床组成部分还包括基于CCD的在线光学尺寸检测与测量系统、精密运动与进给系统、纳秒级独立式脉冲放电电源与放电状态检测反馈系统组成。在该机床上进行了微电极制作、微小孔加工以及微电火花铣削等实验,加工出直径为15μm微细轴和直径为50μm微小孔。  相似文献   

16.
In the high-speed milling process of large end milling cutter, the stress of cutter caused by centrifugal force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stress of the cutter a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ill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 an end milling cutter with a diameter of 2,800 mm used on large and high-speed aluminum blank milling machine tools is taken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equations of internal stress caused by centrifugal force have been derived by using analytic method. On this basi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rnal stress were analyzed. Furthermore, the analytic results and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confirm their correctnes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tress analysis, structure topology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large end milling cutter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weight and centrifugal force of the cutter.  相似文献   

17.
分析传统专家系统在铣削加工参数智能选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实现铣削用量智能选择的模糊逻辑推理方法。构造了以刀具直径、加工深度和材料硬度为输入,铣削进给量为输出的模糊推理模型,给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k-means聚类相结合的机器学习方法,实现了推理规则知识的自动获取。通过手册数据与模型推理结果的对比实验,表明给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铣削用量智能匹配性能,研究成果为实现铣削用量在线智能选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进传统铣床对复杂曲面的加工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的5轴(自由度)串并联数控铣床。该型数控铣床与传统铣床相比,能够完成复杂曲面工件的铣削加工,增加了铣床的功能。同时,分析了该型铣床的结构,实现了包括建模造型、参数化建模分析在内的数控铣床的仿真建模,并分析研究了其工作空间的生成和空间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9.
针对数控重型切削加工过程的切削稳定性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在切削稳定性和机床工作能力的约束下,获得最大材料去除率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根据重型切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建立三维动力学模型,以机床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刚度和切削力系数作为不确定因素,结合排零定理和边理论对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获得稳健的切削稳定性叶瓣图,结合切削深度、刀具直径和刀具齿数的关系,为加工过程选择能获得最大切削深度的刀具。在此基础上,建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选择最佳的轴向切削深度、径向切削深度和主轴转速的组合,最后以一台加工中心上某型号发动机缸体表面的粗加工过程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Z100摇臂钻的主轴和主轴箱运动形式进行改造,并通过加固措施提高主轴和立柱的刚度,可以对大直径圆环平面进行铣削加工,并利用水平仪测量来检测加工精度,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