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998年4月~2001年5月对1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观察。综合组63例接受综合康复与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56例,出血性脑卒中7例。对照组47例只接受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3例,出血性脑卒中4例。发病年龄31~82岁,发病时间为1个月~5年。所有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会通过的诊断标准犤1犦。伴有严重并发症者不在观察之例。方法:两组治疗分3个阶段,第1阶段为病后1~3个月,第2阶段为病后3…  相似文献   

2.
1999年9月~2000年5月对64例失语患者加强语言方面的康复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全组64例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30~76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8例,出血性脑卒中26例,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失语分类:运动性失语32例,命名性失语15例,感觉性失语12例,混合性失语5例。本组患者病前智力正常,言语流利,阅读、书写能力正常。1.2方法根据不同的失语类型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1)运动性失语:训练的重点在于发音说话的练习。①发音器官的训练:指导患者反复张口、伸缩舌头、…  相似文献   

3.
采用针罐并手法治疗落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全组59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针罐手法组和超短波组。其中针罐手法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5~57,平均43.64岁;病程<24h14例,<48h10例,>48h6例。超短波组29例,男9例,女20例,年龄7~58岁,平均年龄44.71岁;病程<24h12例;<48h11例,>36h6例。两组病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1)针罐手法组:患者取坐位,头保持自然位,医者立其背后,先将同侧手掌放于患处轻轻按…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是综合性的,针刺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我们将13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32例为我院住院脑卒中患者。病程<2个月,均经CT或MRI确诊,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64例,男40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8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30例,混合性脑卒中19例。B组68例,男45例,女23例,平均年龄57.2岁;脑出血13例,脑梗死37例,混合性脑卒中18例。1.2方法两组均予中西药物治疗和功…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是引起老年性癫痫最常见的病因,但卒中后癫痫与血管性痴呆(VD)相关因素临床报道不多,我们将卒中后癫痫发作的97例病人中VD患病率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病例来源于“山东半岛沿海10县市VD流行病学调查”。在卒中后癫痫97例中,5年内患VD44例。其中缺血性卒中33例(75%),出血性11例(25%)。年龄65~82岁。男28例,女16例。脑卒中前均无癫痫发作史。1.2方法脑卒后癫痫者为癫痫组,在相同条件下无卒中后癫痫发作的脑卒中病例中,随机抽取97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经脑CT或M…  相似文献   

6.
自1999年10月~2000年5月在完成脑卒中常规治疗护理工作的同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功能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本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9~75岁,年龄57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8例,出血性脑卒中22例;左侧肢体偏瘫35例,右侧肢体偏瘫25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指定标准[1]。本组病例均无意识障碍。 将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配对因素(神志、年龄、入院神经功能评分)对比,经…  相似文献   

7.
吴振雄  吴振东 《新医学》2000,31(1):32-33
1引言 多导睡眠图是诊断睡眠相关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了解人体睡眠时有关生理、病理变化的重要方法。为探讨其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对1997年8月至1999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整夜的多导睡眠图监测,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2对象与方法2.1对象 30例患者,男 29例,女 1例,年龄 40岁至 75岁,中位年龄64岁。其中脑血栓形成22例,腔隙性脑梗死8例,均为稳定期患者,UCG检查未发现心内膜赘生物。全部病例的诊断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  相似文献   

8.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自2001年3~12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要求康复的病例,男14例,女7例;年龄36~77岁,平均58.48岁;脑梗死18例,脑出血3例;除1例为右上肢单瘫外,右侧肢体偏瘫10例,左侧肢体偏瘫10例;合并失语症7例,再次梗死者2例。开始康复治疗时间:15例为病后3~10d;2例为病后14~17d,4例为病后2个月。治疗前评价:见表1、2。1.2方法(1)电脑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北京翔云医疗设备厂):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和“电运动体操”两组处方,使用两组电极…  相似文献   

9.
2000年3月~2002年6月,分别采用穴位毫米波辐射治疗和穴位针刺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76例,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76例患者均来自口腔科转诊及本科室患者,已排除颞下颌关节器质性病变,其中,男29例,女47例,年龄16~70岁,病程1d~1个月;随机分为毫米波辐射治疗组(MMW组)和针刺组,每组均38例,MMW组男17例,女21例,年龄19~64岁,病程3~27d;针刺组男12例,女26例,年龄16~70岁,病程1~29d。1.2方法MMW组:采用长春产HBL-Ⅲ型毫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尽快地恢复脑卒中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笔者在传统针灸疗法的基础上用头体并针加电新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12例中,男64例,女48例;年龄38~72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21年。其中出血脑卒中38例(脑出血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缺血脑卒中74例(脑血检形成49例、脑梗死25例)。康复指征:(1)脑卒中特别是脑出血患者,抢救期已过,生命体征已趋于稳定,特殊治疗措施(如降颅压、止血等)已基本结束。(2)…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近几年来,通过对脑出血患者在神经内科临床治疗的同期,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我院1999年6月~2001年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90例,均经头颅CT检查,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犤2犦。男56例,女34例,年龄42~78岁;出血量5~64ml,平均出血量28ml,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偏瘫。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在病期、出血部位、出血量多少以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在急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犤1犦。为了改善病情,降低致残率,除了常规治疗外,还要加强康复指导。2年来,我们对一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着重进行了运动功能的康复指导,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自1999年6月~2001年6月,共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40~74岁。全部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患侧肢体肌力0~Ⅲ级不等,住院时间最长45d,最短30d…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本院对住院治疗的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康复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60~75岁,平均67.5岁。出血性脑血管病14例,男10例,女4例;缺血性36例,男20例,女16例。其心理状态表现为焦虑不安、期待、悲观自怜、孤独消极等。其中焦虑型20例,期待心理型10例,忧郁疑虑型6例,悲观型10例,孤独消极型4例。1.2心理分析(1)焦虑型:由于对疾病引起突发四肢麻木、活动障碍、失语、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等症状感到茫然意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采用综合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和言语障碍进行康复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89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54例,女35例。年龄31~83岁,平均(55±7)岁,经CT确诊。其中脑出血25例,脑梗死64例,其中急性期36例,恢复期26例,后遗症期27例,所有病例均有言语障碍。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4例。1.2方法两组均采用神经科常规治疗。治疗组依患者病情加用如下康复疗法:(1)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以Bobath方法为主,综合Brunnstrom、Rood、PNF中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们选用倍他司丁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粘滞血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l 对象 1999年12月~2000年5月间的就诊患者,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1985年WHO标准,全部病例均经血流变学检验,发现血粘度指标增高者入选研究,但近1月内用过抗组胺药,抗凝集药和患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者排除。入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56.3±8.6)岁;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57.6±13.2)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无显著性。1.…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占脑血管病的50%~80%,致残率很高,促进梗死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是后期治疗重要目标,其成效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001年4月~2002年3月对收治的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观察,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脑梗死患者83例,均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5~76岁。平均(58±4)岁,其中缺血性脑梗死34例,腔隙性脑梗死8例,出血性脑梗死1例。入院时患侧肢体肌力:0级6例,1级23例,2级11例,3级2例…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卒中老年期在存活的病人中,不仅约有半数留有瘫痪等后遗症,而且精神障碍较突出。本文通过114例临床观察,着重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的有关因素及其机制进行探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因高血压脑卒中住院的114例患者,均经CT证实,救治后意识恢复正常且无失语者。男71例,女43例,年龄32~76(62.3±6.9)岁。其中<60岁33例(28.9%),≥60岁81例(71.1%),缺血性59例(51.8%),出血性55例(48.2%)。1.2观察方法由高年资精神神经科医师对患者进行详细专科检查,…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9月~2000年12月,笔者用步长脑心通胶囊结合功能锻炼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0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为我科患者,男66例,女40例,年龄28~76岁,平均6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经头颅CT扫描确诊。方法:所有患者经急救生命指征平稳无意识障碍转入我科治疗。(1)口服步长脑心通(步长公司生产,主要成分:黄芪、全蝎、乳香、地龙、桃仁、红花、丹参等):5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9.
舒珍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5):87-87
近年来,我们对34例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66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1],入院病例均为首次发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平均60岁,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4例;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平均62岁,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4例,均伴有偏瘫.两组一般资料及治疗方法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肩痛是偏瘫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治疗时难度大、进展慢。现采用中医的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引入西医的功能评价方法,跟西医的康复训练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全部病例均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其诊断符合我国现行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犤1犦,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60例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8岁,平均63.4岁;病程10d~21个月,平均(2.46+1.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