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朱源  盛绍顶  潘育松  潘成岭 《功能材料》2022,53(4):4224-4229
以硝酸铋(Bi(NO33·5H2O)为铋源、钨酸钠(Na2WO6·2H2O)为钨源以及碱性碳化钛(Ti3C2-OH)为助催化剂,在CTAB的辅助作用下用简易的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光催化性能复合Ti3C2-OH/Bi2WO6光催化剂,在可见光(300 W氙灯)的照射下,以降解罗丹明B(RhB)染液来评估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并最终分析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纯相Bi2WO6在可见光照射20 min后,对污染物降解效率达到了60.8%,而负载助催化剂Ti3C2-OH后,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明显提高。具体的,当Ti3C2-OH负载量为20 mg时,复合催化剂20 mg-Ti3C  相似文献   

2.
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TiO2纳米纤维为模板和反应物, 采用水热法原位合成了具有异质结构的BaTiO3/TiO2复合纳米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BaTiO3纳米微粒均匀地生长在TiO2纳米纤维表面, 制备了异质结型BaTiO3/TiO2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利用罗丹明B和苯酚的脱色降解反应测试。BaTiO3/TiO2复合纳米纤维材料, 在紫外光照射下, 光催化降解活性较纯锐钛矿TiO2纳米纤维有明显提高, 罗丹明B和苯酚在该复合纳米纤维材料上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且易于分离、回收和再利用, 循环使用5次, 罗丹明B的脱色率仍保持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3.
光催化氧化法能够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在污水净化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分别以尿素和双氰胺为原料, 采用冷干辅助热聚合法制备了还原性氧化物石墨烯/氮化碳(RGO/g-C3N4)二元可见光催化剂, 并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 二维层状g-C3N4与RGO在异质结界面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以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 (BPA)为降解污染物, 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在可见光下活化过硫酸盐去除BPA的活性。光催化实验结果显示, 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 加入氧化剂过硫酸盐(PS)作为电子受体, 有效地增强了光催化剂可见光降解BPA的活性。以尿素为原料制备的RGO/g-C3N4催化剂在40 min内几乎完全去除溶液中的BPA。经过5次循环反应后, 可见光照射40 min, 该催化剂对BPA的去除率仍能达到80%以上, 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木质素纤维为载体,采用碱性氧化法对载体木质素纤维进行预处理之后,使用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负载木质素纤维复合光催化剂,并检测了在紫外光催化下对甲基橙的去除能力以及循环反应性能。TiO2负载木质素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等测试技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2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木质素纤维表面,合成了高度分散的TiO2负载木质素纤维复合光催化材料;在钛酸四丁酯10mL、无水乙醇35mL、pH为3、温度为35℃时,TiO2产率最高为89%;经紫外光照射2h,不同浓度下对甲基橙的降解率最高为75.5%,不同pH下对甲基橙降解率最高为80.1%,不同温度下对甲基橙溶液的最佳去除率为63.2%。TiO2负载木质素纤维复合光催化剂再循环使用中,表现出较好的抗循环衰减特性,经过5次循环后,其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仍达到77.6%。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解法合成具有高暴露(001)面的BiOBr/Ti3C2复合光催化剂, 利用不同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 评价了不同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层状Ti3C2添加量为20.0wt%时, BiOBr/Ti3C2复合光催化剂在60 min内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为97.1%, 比BiOBr的降解效率提高了34.7%。引入层状Ti3C2使得BiOBr与Ti3C2界面形成肖特基结能垒, 产生有效的电子陷阱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 从而大大提高了BiOBr的可见光催化活性。BiOBr/Ti3C2复合光催化剂经5次循环实验后, 降解效率仍保持在91.0%, 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表明, 超氧自由基为罗丹明B可见光催化降解中的主要活性物种, 并据此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反应方法制备出立方相ZnIn2S4和六方相ZnIn2S4和系列不同摩尔比的复合相ZnIn2S4光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光致发光光谱、N2吸附-脱附法及紫外-可见光漫反射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晶体结构、显微结构及吸光特性并在可见光照射下进行了甲基橙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相ZnIn2S4样品都具有比立方相、六方相和机械混合的ZnIn2S4更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复合相ZnIn2S4样品中立方相与六方相摩尔比为3:7时体系的催化活性最高。这种样品被可见光照射30 min后,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5.2%。其降解机理与样品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样品中的立方相与六方相之间的密切接触而形成直接Z-型光催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球磨法制备 g-C3N4/MoS2纳米片/氧化石墨烯(GO)三元复合催化剂。运用X 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光致激发光谱(PL)等分析手段, 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MoS2纳米片和g-C3N4形成异质结结构, 均匀地分散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上。以罗丹明B(RhB)为模拟污染物, 研究三元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特性。结果显示: 三元复合催化剂在120 min内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6%, 其降解动力学常数分别是g-C3N4、g-C3N4/ MoS2、g-C3N4/GO复合催化剂的3、2.1和2.8倍。根据实验结果及能带结构提出了三元复合催化剂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唐波  刘可 《功能材料》2022,(11):11131-11135+11183
采用水热法将石墨烯和TiO2进行复合,制得复合光催化剂。对石墨烯表面官能团总量及N原子掺杂浓度进行调控,通过样品降解污染物的速率常数对其复合光催化剂的光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材料中进行N掺杂后显著增强了复合光催化剂在长波段的可见光活性,而表面官能团的存在则能促进石墨烯片与TiO2之间形成的π-d耦合,更好地促进电子在两者界面处的输运。经过优化后的样品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降解甲基橙的速率达到5.82×10-2 min-1,是纯TiO2样品的1.47倍;而在长波长可见光照射条件下(λ>510 nm)降解甲基橙的速率为2.49×10-2 min-1。  相似文献   

9.
纳米TiO2/蛋白土复合材料是一种采用钛盐水解沉淀法在蛋白土表面负载纳米TiO2的新型光催化剂。本文结合晶型与晶粒度、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性质, 讨论了煅烧工艺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升温到800℃时仍无金红石相出现, 说明载体蛋白土对TiO2的晶型转变起到抑制作用。以染料罗丹明B溶液为目标降解物, 250 W汞灯为光源, 评价纳米TiO2/蛋白土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其中600℃煅烧2 h得到的样品具有较优的光催化性能, 照射4 h后, 对罗丹明B的去除率达到97.24%。  相似文献   

10.
以多孔非金属矿物硅藻土为载体, 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硅藻土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spectroscopy)等方法对硅藻土及不同温度处理得到的复合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性能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载体硅藻土能够提高TiO2的晶型转变温度, 并且使TiO2纳米颗粒分散均匀, 有效抑制了团聚行为的发生。以10 mg/L的罗丹明B溶液为目标降解物, 250 W汞灯为光源, 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750℃煅烧2 h的样品光照120 min对罗丹明B的去除率接近100%, 与Degussa P25的去除率相当。此时样品中具有两种TiO2晶型(A:R=9:1), 说明TiO2的混晶效应能够有效地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复合, 使样品具有比单一锐钛矿型TiO2更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扩大BiOCl的太阳光吸收范围,获得更高效的光催化剂,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g-C3N4)/BiOCl (2D/2D)复合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详细表征。结构与形貌表征结果显示BiOCl纳米片沉积在层状g-C3N4表面,形成了2D/2D面-面复合结构;光电化学性质分析表明形成的异质结构能有效扩展光吸收频率范围,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和迁移,从而有利于光催化性能的提高。以500 W氙灯模拟太阳光源,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的结果表明g-C3N4/BiOCl异质结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远高于单纯的g-C3N4和BiOCl。其中9wt%g-C3N4/BiOCl表现出了最优越的光催化活性,在180 min内对RhB的降解率为94%,其表观速率常数Kapp值为g-C3N4和BiOCl的5.7和3.6倍。同时对g-C3N4/BiOCl异质结的光催化机制展开研究,结合复合催化剂电子结构和自由基捕获实验提出了在染料敏化作用下RhB的光催化降解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以Ti(SO42和Zn(NO32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TiO2-ZnO复合中空微球光催化剂。通过FTIR、XRD、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PS及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TiO2-ZnO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评价TiO2-ZnO复合中空微球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2-ZnO光催化剂具有中空微球结构,粒径为1~2 μm,比表面积为30.46 m2/g。TiO2的加入可提高ZnO对光的吸收,有效降低电子空穴复合率。在高压Hg灯照射下,TiO2-ZnO复合中空微球的光催化性能均高于纯ZnO,其中Zn(NO32与Ti(SO42摩尔比为1:0.7条件下制备的TiO2-ZnO复合中空微球样品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光照60 min,对MB的降解率可达95.8%,其光催化降解速率是纯ZnO的4.3倍。   相似文献   

13.
Z-型光催化剂可以有效增强电荷分离, 从而改善光催化剂的活性。采用浸渍-煅烧和水热法两步制备Z型BiVO4/GO/g-C3N4光催化剂, 并用不同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在BiVO4/GO/g-C3N4的光催化过程中, GO纳米片作为BiVO4和g-C3N4之间的快速传输通道, 可以抑制电子-空穴复合, 显著促进电荷分离, 提高三元异质结的氧化还原能力。与单组分或二元复合物相比, 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降解罗丹明B(RhB)的能力。在可见光照射下, 它能够在120 min内降解85% RhB, 空穴(h+)在反应中起主要作用。该工作为三元光催化剂体系提供了简单的制备方法, 其中g-C3N4通过GO与BiVO4偶联, 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将自制层状石墨相氮化碳(g-C3N4)和WO3纳米片均匀混合,经煅烧制备WO3/g-C3N4复合半导体。利用XRD、SEM、TEM、UV-Vis DRS和PL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C3N4呈现类石墨烯状片层结构,WO3为纳米片状结构,且分散在g-C3N4表面;与WO3复合后,UV-Vis吸收边发生了红移,拓宽了g-C3N4对可见光的响应。以罗丹明B(RhB)为模拟污染物,考察WO3/g-C3N4的光催化降解性能。WO3/g-C3N4质量比为1∶5时,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可见光照60 min后,RhB降解率可达到94.9%。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后,RhB的降解率依然达到88.9%。光催化机制研究表明,超氧自由基(·O2?)是光催化降解RhB的主要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位湿化学方法合成了LaCO3OH/In(OH)3/In2S3异质结光催化剂。采用XRD、 SEM、 XPS、 BET、 TG等表征技术对所制备LaCO3OH/In(OH)3/In2S3异质结光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形貌等进行分析。以可见光下(λ≥420 nm)降解罗丹明B(RhB)为探针反应,研究了LaCO3OH含量不同时LaCO3OH/In(OH)3/In2S3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La/In的摩尔比为15mol%时, LaCO3OH/In(OH)3/In2S3异质结光催化剂具有最高的降解活性,与In(OH)3/In2S3相比,活性提高约一倍。这可能是由于LaCO3OH/In(OH)3/In2S3异质结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合适的能带结构和较好的吸附性能。以对苯二甲酸为探针分子,光催化实验证明羟基自由基(·OH)是重要的活性物种。并提出了可能的降解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红磷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选择剥离膨润土(EB)为载体, 将水热处理后的红磷(HRP)负载在EB上, 制得EB/HRP复合光催化剂, 并通过不同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选择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 考察了EB/HRP复合光催化剂的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 随着EB含量的增加, EB/HRP复合光催化剂的光降解效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当EB的质量分数为9%时, 复合光催化剂(EB9/HRP)表现出最强的吸附性能和光降解性能, 其降解速率常数k值为0.0641 min-1, 是HRP的2倍。另外, 经过五次循环光降解实验, EB9/HRP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96.8%)。因此, EB9/HRP复合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有望成为一种降解污染物的高效而稳定的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2WO6催化剂,并以Fe2O3对Bi2WO6进行改性,合成了新型复合光催化剂Fe2O3/Bi2WO6。采用XRD、DRS等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氙气灯为光源(λ>420m),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进行了光降解试验。结果表明,与Bi2WO6相比,Fe2O3/Bi2WO6的光催化性能有所提高,其中,Fe2O3含量为0.5%的Fe2O3/Bi2WO6的光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硫脲和四水合硝酸镉为前驱体,设计了低比例、高比例两种不同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与CdS质量比,以简单的软化学法制备了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SEM、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FTIR、物理吸附等对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通过NO光催化降解实验探究了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低CdS质量比的CdS-g-C3N4复合光催化材料中,当CdS与g-C3N4质量比为7%时,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达31%;低g-C3N4质量比的CdS-g-C3N4复合光催材料中,当g-C3N4与CdS的质量比为5%时,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为36%。CdS与g-C3N4质量比为大比例的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中,当CdS与g-C3N4的质量比为4:1时,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降解效率最高,达33%。且g-C3N4与CdS质量比为5%的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Preparation and activity evaluation of p-n junction photocatalyst NiO/Ti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n Junction photocatalyst NiO/TiO2 wa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using Ni(NO3)2·6H2O and tetrabutyl titanate [Ti(OC4H9)4] as the raw materials. The p–n junction photocatalyst NiO/TiO2 was characterized by UV–vis diffuse reflection spectrum,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photocatalyst was evaluated by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r2O72− and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rhodamine B.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r2O72−, the optimum percentage of doped-NiO is 0.5% (mole ratio of Ni/Ti).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p–n junction NiO/TiO2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iO2 on the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r2O72−. However,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p–n junction photocatalyst NiO/TiO2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iO2 on th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rhodamine B. Namely, the p–n junction photocatalyst NiO/TiO2 has higher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activity, but lower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activity.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p–n junction photocatalyst NiO/TiO2 were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sms of influence on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ere also discussed by the p–n junction princi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