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体系转型的实质是“能源革命”。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资源主导”型能源体系发展至今,推动人类进步,但也引发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不相适应,亟待研究和发展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型能源体系。在新能源、新电力、新储能“三新”为主体的“技术主导”绿色智慧能源新体系框架下,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代表的“超级能源盆地”理念将重塑未来能源勘探开发的理念与模式。鉴于世界能源的“六个不均”和中国“富煤、油气不足、新能源无限”资源禀赋,深入推进“中国能源革命”,坚持能源生产独立性、供给绿色性、储备安全性、消费高效性、管理智慧性、成本经济性的“六性原则”;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实施技术主导下的煤炭清洁化、稳油和增气、新能源提速、绿色与智慧“四大科创工程”;实现“能源转型”,加快绿色主导下的化石能源清洁化、新能源规模化、集中分布协同化、多能管理智慧化“四化发展”,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两个80%”互换,构建绿色智慧能源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世界能源转型内涵、路径及其对碳中和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绿色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家园,气候变化是全球工业化以来地球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能源转型是指人类利用能源从木柴到煤炭、从煤炭到油气、从油气到新能源、从有碳到无碳的发展趋势,是能源形态、能源技术、能源结构、能源管理等能源体系主体要素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以清洁、无碳、智能、高效为核心的“新能源”+“智能源”能源体系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世界能源转型具有两个驱动力和一个推动力,世界能源格局的空间、地域不均衡是内部驱动力,新能源竞争力逐渐上升是外部驱动力,以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推动力。世界能源转型具有政治、技术、管理和商业4方面内涵,其中,以共商共议、全球协作机制为核心的政治协同是世界能源转型的政治内涵;从能源资源型向能源技术型转变是世界能源转型的技术内涵;智能源水平不断提升是世界能源转型的管理内涵;国际油公司向国际能源公司的商业模式转型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商业内涵。世界能源转型路径要求国际社会通过政治协同、科技推动、管理驱动和商业带动,逐步实现化石能源的低碳化革命、新能源的低成本革命和能源管理的智慧化革命,促进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从化石能源为主体转变为以非化石、清洁新能源为主体,推动人类社会能源生产与供给体系绿色、清洁、高效、安全发展,达到人类能源利用与地球碳循环系统“碳中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能源转型是实现国家和区域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重塑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力量,是切实履行《巴黎协定》要求、实现能源利用“碳中和”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举措。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提出,将推动中国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加快转型,实现“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推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地球能源演化与人类发展及碳中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与社会进步的动力,“能”具有3种来源:地球外部天体能、地球自身能及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能。生命起源、能源形成与地球系统密切相关,具有3个尺度的协同演化关系:超长时间尺度上,日-地-月系统演化为地球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能量来源和地外环境条件;长时间尺度上,地球系统演化为生命的诞生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等物质前提和适宜的圈层环境;短时间尺度上,人类文明发展使人类圈层突破了地球系统向地外文明拓展。伴随这一协同关系的演进,碳循环存在无机碳循环、短期有机碳循环、长期有机碳循环3种过程,人类对化石能源的无节制利用和全球化圈层改造活动打破了碳循环的自然平衡和闭环路径,导致温室气体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幸福发展。能源转型势在必行,碳中和愿景必将实现,构建“绿色能源命运共同体”是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根本举措。中国加快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筑牢筑强化石能源安全供给“压舱石”,筑高筑大新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增长极”,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高质量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独立自主”的绿色能源体系,实现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一大三小”向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革命性转型。能源发展具有化石能源低碳化、新能源规模化、能源系统智慧化三大趋势,依靠绿色创新,贡献绿色能源,建设绿色家园,共享绿色生活。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与社会进步的动力,“能”具有3种来源:地球外部天体能、地球自身能及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能。生命起源、能源形成与地球系统密切相关,具有3个尺度的协同演化关系:超长时间尺度上,日-地-月系统演化为地球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能量来源和地外环境条件;长时间尺度上,地球系统演化为生命的诞生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等物质前提和适宜的圈层环境;短时间尺度上,人类文明发展使人类圈层突破了地球系统向地外文明拓展。伴随这一协同关系的演进,碳循环存在无机碳循环、短期有机碳循环、长期有机碳循环3种过程,人类对化石能源的无节制利用和全球化圈层改造活动打破了碳循环的自然平衡和闭环路径,导致温室气体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幸福发展。能源转型势在必行,碳中和愿景必将实现,构建“绿色能源命运共同体”是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根本举措。中国加快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筑牢筑强化石能源安全供给“压舱石”,筑高筑大新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增长极”,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高质量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独立自主”的绿色能源体系,实现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一大三小”向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革命性转型。能源发展具有化石能源低碳化、新能源规模化、能源系统智慧化三大趋势,依靠绿色创新,贡献绿色能源,建设绿色家园,共享绿色生活。  相似文献   

5.
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将发生颠覆性变化,由目前化石能源占比80%以上,转变为非化石能源占比超80%以上,能源体系也将发生革命性重塑。文章系统分析了我国能源转型面临的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碳中和窗口期偏短、新能源关键矿物供应不足等挑战,提出在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应坚持“立足国情、安全发展,科学创新、务求实效”的方针。能源转型应遵循自主可控和绿色低碳的理念,通过节能与提效双轮驱动、供给与消费两端发力,分“三步走”:(1)减煤控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2)非化石能源加速替代;(3)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全面建成。系统实施节能、去碳、创新、提效、应急、支撑、合作七大战略工程,支撑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能源局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2022年国家能源局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供给,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呈现发展速度快、运行质量好、  相似文献   

7.
未来十年,中国能源革命将不断向纵深挺进,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国能源革命不断向纵深挺进,正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中国积极推进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能源消费革命中国将有序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绿色能源体系,力争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旋律的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问题,正深刻影响全球能源产业发展。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行业依然面临低碳转型、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多重压力。而俄乌冲突这只“黑天鹅”,给世界能源供应蒙上了厚重的阴影。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致力打造“油、气、热、电、氢”五大智慧供能平台,推动油气与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着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新能源研究院)应运而生,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致力打造“油、气、热、电、氢”五大智慧供能平台,推动油气与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着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新能源研究院)应运而生,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致力打造“油、气、热、电、氢”五大智慧供能平台,推动油气与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着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新能源研究院)应运而生,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气候雄心计划峰会上提出的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25%的发展目标,再一次成为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此前《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提出的相应目标是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达到20%。这一变化再一次体现出我国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锚定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的雄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3.
研究国内外典型机构对中国2030—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的预测,分析中国当前和未来能源消费发展。考虑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能耗高现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科学内涵,即“绿电为核心”是现代能源体系的特征,发展综合能源是现代能源体系的路径。针对保证能源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关键举措和现实路径:制定减碳阶段目标,能源消费侧多措并举强化节能增效,能源生产侧建成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多领域电能替代,提高电气化水平;推广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打造负碳经济新引擎,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14.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从遏制能源浪费人手,做到“节能优先”与反对能源浪费同步推进,这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生产的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能源消费总量从"合理控制"到"控制",一方面透露出国家能源发生的重大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家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的力度和决心。《中国的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16.
全球环保共识让世界能源发展正在经历由以煤炭、石油为主体能源的“黑色”时代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主体能源的“绿色”时代转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构建低碳、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体系,既是我国能源产业的未来方向,也是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主线。文章梳理了天然气在迈向“后碳经济时代”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天然气产业绿色发展需要持续补强供应短板,健全完善绿色市场机制,与新能源互补融合发展,终端销售碳中和优化布局,健全完善天然气利用企业治理机制,深化相关财税价格政策改革。通过探索天然气与非化石能源“多元发展、协调互补”实施路径,对改善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贸生态、实现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能源转型要走一条因地制宜、稳中求进和多能互补的道路。本世纪环境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必须尽早尽快地采取措施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此,必须实现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转型。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转型路线上却存在争议,由于实践经验不足部分人有过于激进的要求。他们把过多期望和能源转型中极其复杂的问题,仅简单化地集于风光发电快速发展上。这类“自断其臂”的极端性思路和举措,大大削弱了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影响着能源安全,因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连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应对措施推进,已有超12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加速,以传统油气业务为主的石油公司面临多重环保监管和碳减排压力,低碳转型战略受到广泛关注。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从供需格局、勘探开发趋势、业务结构、国际油价、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分析了全球油气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中国油气行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坚定油气的主体能源地位,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进,深浅并重”,促进增储稳油增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注重碳减排和碳利用相结合,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开发;重视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依托油气勘探开发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有战略、有步骤地推进新能源领域发展;坚持以理论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技术配套应用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战略,驱动油气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辽河油田精心打造储气、储碳、储能三大储库,探索独具特色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是能源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重要能源生产企业,中国石油辽河油田遵循“牺牲环境的原油一滴也不采、绿色转型的行动一刻也不停、保护生态的投入一分也不省”的原则,着力打造储气、储碳、储能“三大储库”,加速推进绿色转型,加快发展新能源业务,积极探索独具辽河特色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唐大麟 《中国石油》2014,(19):35-35
时至今日,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革命”已经3月之久,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提法深得民心。“革命”一词,彰显出中央与政府对于能源领域革故鼎新的坚决态度,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能源改革已经到了“壮士断腕”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