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评《双头加压螺纹钉贴股骨距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一文蔡汝宾该文原载《中华创伤杂志》1995年第11卷第3期。读后,获益非浅。说明股骨颈骨折疗效的主要指标有二:一为骨折愈合率,一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率。本组骨折愈合率为95.2%,疗效满意,可与文献相比。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等距无头加压螺纹钉治疗Hoffa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Hoffa骨折5例,其中外髁骨折3例,内髁骨折1例,双髁骨折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5.8岁。5例行前正中切口切开复位,不等距无头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术后第2d拔管,开始主动和被动活动锻炼,术后2个月逐渐下地负重行走。结果 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30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功能恢复参照Letenneur方法进行评估,优良4例,可1例。本组无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和关节僵直发生。结论临床上Hoffa骨折比较少见,股骨外髁发生率高于股骨内髁,双髁骨折更少见。不等距无头加压螺纹钉把持力强,无头结构适合股骨髁部骨折,可以达到骨折端解剖复位、坚强稳定的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术后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畸形愈合和髋内翻率,很多学者都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从1984年8月至1993年12月,找院采用组合加压螺纹钉强斜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男26例,女10例。年龄39~84岁,平均年龄64岁。骨折按Evan’s标准分型[1]:Ⅰ型5例,Ⅱ型10例,Ⅲa型10例,Ⅲb型7例,Ⅳ型4例。致伤原因;平地跌倒18例,交通事故14例,高处坠落4例。伤前有内科疾病者19例。二、器材与方法1.固定器材国产加压螺纹钉,结构分螺帽、螺杆和螺纹段三部分。螺纹段长30mm,螺纹外径6.smm…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 1998 - 0 1~ 2 0 0 1- 0 3采用加压滑动螺纹钉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12例 (年龄 45~ 83岁 )。追踪随访平均 3个月~ 2年 ,2例失随访 ,随访粗隆间骨折完全愈合 ,无髋内翻等并发症产生。其中 3例于术后 2年骨折牢固愈合后拆除内固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女性 8例 ,男性 4例 ;年龄 45~ 83岁 ,平均 6 5岁。根据Evans分型 ,Ⅰ型骨折 3例 ,Ⅱ型 1例 ,Ⅲ型5例 ,Ⅳ型 3例 ,均采用加压滑动螺纹钉板 ,随访粗隆间骨折完全愈合 ,无髋内翻及钢板折断并发症产生。其中 3例于术后 2年骨折牢固愈合后拆除内固定。1.2 方法 :硬…  相似文献   

5.
股骨颈骨折五种内固定器械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五种临床上常用的内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和疗效进行观察,评估。方法:1994年7月至2001年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病人136例,分别采用多根斯氏针,三刃钉,加压螺钉,动力钢板(DHS),多根空心螺纹钉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其中1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2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多根空心螺纹钉组并发症最少,髋关节功能最佳。结论:1.早期良好的复, 内固定器,大多数患(约70%-80%)可获得满意的疗效。2.对股骨颈骨折,三根空心螺纹钉的固定较为确实,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均较低,髋关节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五种临床上常用的内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和疗效进行观察、评估。方法 1994年7月至2001年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病人136例,分别采用多根斯氏针、三刃钉、加压螺钉、动力髋钢板(DHS)、多根空心螺纹钉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其中1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2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 多根空心螺纹钉组并发症最少,髋关节功能最佳。结论 1.早期良好的复位,使用合适的内固定器,大多数患者(约70%~80%)可获得满意的疗效。2.对股骨颈骨折,三根空心螺纹钉的固定较为确实,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均较低,髋关节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适合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病例67例,根据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将病例分为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3组,临床观察结合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延迟愈合、不愈合作为判断临床疗效标准。结果 髓内钉组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组,外固定组的骨折延迟愈合率高于其他两组;并发症包括骨不连、关节僵硬及畸形愈合,发生率为22.4%,其中骨不连发生率为13.4%。结论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骨不连为胫骨骨折常见并发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8.
早期跗外侧血管束植入及内固定术治疗距骨颈骨折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早期复位跗外侧血管束植入及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距骨颈骨折、脱位9例,根据Hawkins分型,Ⅱ型3例,Ⅲ型6例,均随访1年以上(平均2年3个月)。结果:优4例,良3例,可2例,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距骨缺血性坏死。笔者认为该方法有利于距骨血运重建,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150例临床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比分析3种不同器械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应用双头加压镙钉、麦氏鹅头钉、DHS(dynamic hip screw)3种不同器械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平均随访2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全部愈合。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优良率94%。结论DHS固定牢固,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华 《西南军医》2010,12(5):912-913
目的探讨透视下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55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在C臂X光机透视下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术,并评估其优良率。结果46例达骨性愈合,惠肢功能恢复优良,优良率为83.64%。结论在c臂X光机透视下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具有效果确切、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快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股骨干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股骨干骨折最佳固定方法。方法:采用加压钢板,梅花钉,Ender钉,交锁髓内钉等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73例18-63岁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交锁髓内钉组5个月,梅花钉组5.5个月,Ender钉组6个月,加压钢板组7个月。加压钢板组术后感染3例,内固定断裂松动6例;梅花钉组术后感染2例,内固定断裂2例;Ender钉组内固定断裂1例,感染1例;交锁髓内钉组无断裂,感染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合适手段,但软组织条件差者,以外固定支架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股骨髁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 1996年 6月—2003年 6月手术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38例,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38例全部骨性愈合,按Merchan等提出的评定标准评定:优 12例,良 20例,可 4例,差 2例。优良率 84. 2%。结论 合理选择内固定器材、坚强固定和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可提高疗效,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逆行掌侧螺钉内固定治疗战士腕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4例战士腕舟骨骨折采用掌侧切开复位逆行螺钉内固定治疗,用Cooney’s临床评分系统对患腕的疼痛情况,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进行评分。结果14例中有13例愈合,1例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平均腕关节活动度为健侧的90%,握力为健侧的95%,12例患者没有疼痛,1例轻度疼痛,另外l例不愈合有中度疼痛,除1例不愈合患者外,其余都能胜任原有的工作,按Cooney’s评分10例优,3例良,1例差。结论逆行掌侧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对腕舟骨残存的血运破坏小,固定牢靠,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空松质骨螺钉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6具国人儿童新鲜股骨标本,分别采用3枚中空松质骨螺钉“品”字形固定,3枚克氏针“品”字形固定,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临床应用经皮中空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15例。结果 中空松质骨螺钉固定使股骨颈在抗压、抗扭等生物力学性能上较克氏针优越(P〈0.05)。随访1~2年,平均1.3年,15例患者均愈合,其中1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变扁坏死。功能评价:优12例(80%),良3例(20%)。结论 中空松质骨螺钉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比克氏针固定更具有生物力学优势,而且使骨折断端嵌插紧密,能加速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是治疗少儿股骨颈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2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38例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股骨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分类按照Amstutz分型或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分型,并据此选择治疗方法.25例予术中内固定,包括14例单纯捆绑固定,5例钢板固定和6例大段异体骨结合钢丝捆绑带捆扎固定.有12例更换长柄假体.结果 平均随访4.5年(0.5~7.5年),有36例正常愈合,2例延迟愈合,有1例4年后假体柄松动需要翻修.结论 骨质疏松、术中暴力、髓腔发育异常和假体型号过大是术中股骨骨折的主要原因.按照骨折分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多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的内固定方法,为临床内固定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3年6月-2008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患者53例,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10~69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6例,高处坠落伤12例,挤压伤5例.骨盆后环损伤情况:髂骨后部纵向骨折7例;不稳定骶骨骨折27例,按Denis分型标准:Ⅰ区14例,Ⅱ区11例,Ⅲ区2例;不稳定骶髂关节脱位19例,其中伴髂骨翼骨折的骶髂关节脱位7例,经耳状关节与韧带的骶髂关节脱位2例,伴骶骨翼骨折的骶髂关节脱位10例.外伤至手术时间3~28 d,平均6.7 d.采用前侧重建钢板固定7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26例,经皮后方跨骶骨重建钢板内固定20例.结果 本组53例均获12~36个月(平均17.2个月)随访.无切口感染、术中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骨不愈合或明显双下肢不等长.术后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19例,良27例,可7例,优良率为87%.功能恢复根据Majeed功能评分:优19例,良27例,可7例,优良率为87%.5例骶丛损伤患者鞍区感觉减退或膀胱排尿困难的症状均基本消失,2例骶从损伤患者遗留会阴部麻木和足下垂. 结论 手术重建骨盆后环的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内固定技术的适用范围、手术者的经验、设备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The pre- or intraoperative classification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to stable and unstable is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bone in the critical calcar femorale area and the obliquity of the fracture line. Modern management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may include displacement at the fracture site, osteotomy, and fixation with a sliding screw system. These procedures produce postoperative films of an "unusual" appearance. The radiologist must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to properly interpret the pre- and postoperative film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合并髁部骨折的股骨干复杂骨折(A0 C2、C3型)的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方法及后续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1月通过手术治疗的累及股骨髁骨折的42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按AO/ASIF原则分类,股骨干中远端骨折分别为C2型(多段骨折)18例,C3型(不规则)骨折24例.手术采用简单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C3型,单纯外固定架固定C2型;4例采用续贯固定.结果 42例患者全部获随访,按Kotmert股骨远端骨折功能评价标准,膝关节功能满意35例(83%),可6例(14%),不满意1例(2%).结论 通过外固定支架的方法治疗合并髁部骨折的股骨干复杂骨折(A0 C2、C3型)可最大限度地恢复股骨的相对长度,且便于在术后对股骨关节面与股骨干纵轴进行水平和纵向调整,使其与对侧股骨中下段达到解剖平行对称关系;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膝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的恢复.股骨管状结构重建在此类骨折的治疗中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GrauerⅡ型(ⅡA、ⅡB、ⅡC型)齿状突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及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共40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按照Grauer分型:ⅡA型7例,ⅡB型18例,ⅡC型15例;5例伴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7例ⅡA型患者先行枕颌带或颅骨牵引,后改用头颈胸石膏或支具外固定;15例ⅡB型患者行前路齿状突中空螺钉内固定;15例ⅡC型、3例严重移位ⅡB型患者经后路行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结果 40例患者随访6~ 24个月。7例ⅡA型患者经保守治疗3-6个月骨折愈合。15例ⅡB型患者螺钉位置良好,未出现脊髓损伤,其中14例术后3~6个月骨性愈合,愈合率93.3%;15例ⅡC型、3例严重移位ⅡB型患者术中未出现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后路植骨3~6个月骨性融合;复查内置物位置良好,无变形、松动或断裂;5例伴有脊髓不全损伤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Grauer分型中ⅡA型齿状突骨折可以保守治疗,ⅡB型(无移位或经牵引复位)宜行前路齿状突中空螺钉内固定术,ⅡC型及严重移位ⅡB型则应经后路行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