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06年市场回顾 2006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平稳增长带动铜消费回升、高铜价引发的罢工事件接连不断、交易所铜库存维持在历史低水平、石油价格振荡走高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不断有新的资金涌人金属市场,共同推动了铜价在前5个月里快速大幅上涨,LME三个月期铜的价格从年初的4400美元/吨左右大幅上涨至5月11日的历史新高8800美元/吨,为本轮牛市以来铜价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波行情。  相似文献   

2.
价格走势回顾。在2004年底重新登上3000美元/吨之后,2005年上半年LME3个月期铜价格基本在3000~3300美元/吨范围内振荡,在罢工、低库存、较高的逆价差以及投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从2005年6月份开始,铜价从3000美元,吨附近一路上涨。到10月份逼近4000美元/吨重要整数关口,而随着市场传出中国国储局在LME12月台约上有巨大空头头寸的消息之后,基金多头重拾信心,再度卷土重来,使得铜价不仅顺利突破4000美元舢屯的关口。而且还在继续上涨。到12月初已经涨至4400美元/吨附近。2005年铜价的表现。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也打破了人们对铜价格的惯性思维。3000美元/吨已经不能称之为“高铜价”了。  相似文献   

3.
尽管3月初受全球股市纷纷大幅下挫,引发市场人士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导致铜价从6400美元/吨附近回调至5800美元/吨左右。但由于LME铜库存的持续减少、中国铜进口量的迅猛增长以及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给铜价带来了强劲的上涨动力,铜价回升的趋势得以继续,3月底涨至6800美元/吨以上,较3月5日上涨了约1000美元/吨,  相似文献   

4.
8月末开始,国际、国内铜价似乎要结束近两、三个月来的震荡格局,开始出现反弹。国际铜价迅速上涨,国内铜价上涨势头更为迅猛。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8月份新增资源情况好于前几个月,消费增幅渐缓,对铜价的继续走高将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8月中旬以来,国际市场在需求旺季即将开始与供应忧虑的预期和罢工等题材的炒作下,铜价重新进入上涨阶段,不断冲击8000美元关口。进入9月份以后,国际铜价继续上涨,9月初,伦敦金属交易所三个月合约一度上涨至8030美元。但因美元的走强和对世界经济增长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减缓的担忧,铜价又一次滑落至8000美元左右。进入9月份,市场消费开始转旺,供应趋于紧张。在伦敦铜价上涨的带动下,国内期、现货市场价格连续上涨。9月7日,上海铜主力合约价格触及75000元/吨,连续4个交易日内价格上涨超过5000元/吨,上海、广东等地现货价格达到75050元/吨,与国际市场的差价减小,比8月末上涨6800元/吨。然而,随着国际铜价的调整,9月11日,国内期、现货铜价回落至70000元/吨以下。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8月份我国精练铜产量25.02万吨,同比增长22.9%,是今年各月产量最高的一个月,1 ̄8月...  相似文献   

5.
中国因素将长期作用于铜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间的推移,2007年就在眼前,但市场翘首以盼的旺盛消费仍迟迟没有来到。美国一系列的经济数据显示其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同时中国的宏观调控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市场难以继续支撑铜价的高位振荡,铜价最终没有守住多方经营了三、四个月的7000美元防线,向下方退却。而随着铜价的回落,其他金属也纷纷出现回落,市场的悲观气氛再起,“转势说”再度占据上风,甚至于对“中国因素”也提出了质疑。笔者以为,在年初的攻击性上涨中,铜价显然出现了时间价值的严重透支,这一点与两年前镍的情况类似,在严重透支之后,市场需要以区间甚至扩大区间的振荡方式来实现以时间换取空间的过程。因此进入9月份之后,由于没有出现期望的消费旺盛局面,市场的参与热情明显降低。在商品市场,缺乏资金推动的品种具有自然回落的特征,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空头部位的打压,使得铜价难以支持上方的区间运行,选择了进入一个新的运行区间。但对于“中国因素”的指责有失偏颇,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目前中国的铜消费占全球的1/5。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新增消费占全球新增铜消费的95%,全年铜材产量达到了520万吨,而中国自身的铜精矿仅仅75万吨,大量的铜消费必须通过进口铜精矿加工或直接进口精铜来弥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因素”显然是现实的,中国消费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铜价。而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消费不可能脱离全球经济而存在,相当一部分消费与世界加工厂有关,因此“中国因素”的存在与世界经济紧密相关。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宏观调控对铜价的影响力也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现代焊接》2013,(3):37-37
2012年全球经济放缓,导致铜需求减少。铜价在第一季度反弹后振荡下行,4-6月消费旺季不旺,需求下降导致SHFE铜库存前11个月日平均库存增至17.73万吨,同比增长52.2%,库存高企反映现货市场萎靡。旺季过后,铜价持续下跌,但临近春节,笔者认为铜价在年底前将会有一小波上涨行情。  相似文献   

7.
《现代焊接》2012,(6):44-44
1月20日至今,沪铜在58000-63000元/吨的区间内运行,伦铜在8100-8800美元/吨的区间内运行。中国消费是支撑铜价上行的最大动力,但是目前中国消费疲弱局面日益明朗,再加上美国推出QE3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欧债危机的重新升温,铜价二季度将向下突破。  相似文献   

8.
《资源再生》: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发酵、前期铜产能释放,铜精矿供给加速增长和铜消费增速放缓等种种不利影响下,今年10月15日,高盛集团下调12个月铜价预估,将12个月铜价预估由9000美元降至8000美元,维持3个月铜价和6个月铜价预估分别为每吨8000美元及9000美元不变.高盛预计,2013年下半年开始包括铜在内的更多矿产品种将出现供应过剩.面对这种宏观经济环境和铜价压力,吴总,作为铜企业的管理者和行业资深专家,请您谈谈中国铜工业的现状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9.
铜价走势 2009年第2季度,铜价振荡上行,2季度内LME3月铜涨幅23%,沪铜主力合约涨幅18%。国内进入消费旺季,中国进口增加,LME库存持续减少等等利多因素连续拉升铜价。4月底价格小有回落,而5月中旬再度强力拉升。进入6月,虽然中国消费转入淡季,但LME库存稳步减少、经济有复苏迹象、美元疲软等因素仍支撑LME03铜价保持在5000美元年度高位区间。从年度数据来看,2006年以后铜价季节周期性明显,而价格转向,即使去年暴跌也是第三季度起缓慢下行,第四季度连续下跌。从今年宏观环境角度出发,第三季度中经济环境将优于去年,则铜价下跌动能也将弱于2008年。  相似文献   

10.
铜 受消费相对旺盛及印度尼西亚的Grasberg铜金矿发生山体滑坡的影响,5月份铜价出现了阶段性的反弹行情,LME三个月期铜大体在1800美元/吨附近波动,全月LME正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平均价分别为1785美元/吨和1807美元/吨,比上月分别上涨了6.37%和5.69%。虽然铜价较上月有所上涨,但LME三个月期铜在1850美元/吨遇到了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经济增长急剧减速、欧洲经济不断放慢和亚洲经济困难重重的压力之下,今年前三季度国际国内的铜价节节败退。LME三个月期货铜价由年初最高的1844美元/吨下跌到3季度末的1450美元/吨附近,国内三个月期货价格则由18000多元/吨下跌到3季度末的15000元/吨以下,跌幅不小。预计今年前三个季度LME期铜的平均价格为1646美元/吨,国内为16500元/吨。 一、经济持续恶化 需求前景堪忧 原来我们估计铜价将在3季度末或4季度初到达本轮周期的低点,也就是熊市的结束,然后缓慢回升,当时的主要依据是美国经济可能在3季度出现转  相似文献   

12.
《现代焊接》2013,(4):34-34
新年开市第一周,铜价迅速下挫,自60000元/吨上方一度下挫跌破57000元/吨,最终在57000元/吨附近获得支撑。从宏观经济和供需局面来看,未来铜市依然维持熊市特征,铜价仍以下跌为主。从微观角度来看,在比价走强、季节性消费旺季来临之际,铜价具备短线反抽的动能,短期内可能存在一定的反弹行情。  相似文献   

13.
一、2011年行情回顾 2011年全年铜市走势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上半年的宽幅震荡行情,二是下半年的深幅回调行情。上半年铜价高位宽幅震荡,年初伦铜强势上涨创下历史新高的10184美元/吨,受此影响沪铜震荡走高,但上行幅度不及伦铜,但也创下76950元/吨的历史第二高位。虽然在5~7月期间,铜价受债务危机的影响暂时缓解,  相似文献   

14.
《现代焊接》2011,(2):34-35
在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金融属性成为伦铜在2010年11月11日刷新历史高点的主要推动因素。随着爱尔兰爆出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恐慌情绪,铜价在11月12日开始大幅回渊,并一度击穿8000美元关口,随后依托着60日均线的支撑走出振荡盘整行情。国内外铜市均摆脱振荡局面展开强势反弹,伦铜在12月7日盘中再度刷新历史高点至9044美元,铜价开启“9”时代。这一次,铜的商品属性——供求面成为主导。  相似文献   

15.
1.国内外锌市场综述 从5月中旬开始的LME锌价反弹行情6月份没有能持续下去,月初冲高后急剧回落。三个月期货价在6月3日达到1347美元/吨的高点以后连续7个交易日回落,6月13日跌到1243美元/吨,之后的几天,随着铜价冲上3300美元/吨以上再创新高,LME三个月期货锌价也跟随上升,达到1320美元/吨时,铜价回头,锌价又恢复了持续的阴跌。  相似文献   

16.
全球铜价从2001年底开始进入上涨周期,伦敦金属交易所三月期铜价格持续上涨,2005年10月11日达到历史最高价3971美元/吨,目前铜市存在较为严重的泡沫现象。进入2005年下半年,导致2001~2005年上半年期铜牛市的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1)全球经济增速放慢;(2)高铜价刺激全球铜矿生产  相似文献   

17.
国际     
《中国有色金属》2009,(22):20-20
德意志银行预计2010年铜价可能走低 受经济数据利空的影响,德意志银行认为,后市期铜价格可能下滑,至2010年期铜均价达4420美元/吨。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称,至年末铜价可能坚挺,因劳工争端以及其他供应方面问题可能抵消掉一些获利了结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铜 在经过6月份的横向盘整之后,7月份LME铜价在主力介入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但波动范围也仅有140美元/吨。LME三个月期铜价最低点为7月7日的1761美元/吨,最高点为7月28日的1900美元/吨,说明铜价在上升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十分沉重。值得一提的是,本月铜价成功地站在了由1995年8月的3063美元/吨和1997年6月的2608美元/吨两个重点连成的长期压力线之上,或许预示着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色金属》2002,(8):61-63
铜 一、国内外价格走势。受美国股市大跌和经济指标的影响,7月份中、下旬国内外铜价均出现大幅跳水行情。LME三月铜价上旬在1650美元/吨盘整,19日轻松跌破1627美元/吨,月末降至1500美元/吨。当月期铜和三月期铜的平均价分别为1589美元/吨和1608美元/吨,均比上月跌3.52%。基金的持仓由大量净多转为净空,对铜价的下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受消费端需求持续低迷、全球货币政策调整预期影响,铜价在2015年呈现震荡下跌的走势。在当前大背景下,市场普遍认为2016年铜的价格将继续下跌并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低位震荡。本文通过对2016年影响铜价关键因素的分析,认为2016年铜价将延续继续探底的走势。2015年铜市场总体处于大幅区间震荡:LME三月铜价最高触及6481美元/吨,最低跌至4443.50美元/吨;沪铜主力合约最高46390元/吨,最低33220元/吨。截至2015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