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药物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药物是把双刃剑,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且药物疗效和产生的不良反应存在个体化差异。本文论及的是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疗效和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2.
丁玉峰  查仲玲 《医药导报》2004,23(2):0095-0096
抗菌药物双向个体化是以感染患者个体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反应浓度(DRC)或最低抑菌浓度(MIC)作药效学基础,同时以患者个体体内药物浓度来推算药动学参数,实现抗菌药物和病原菌之间的体外药效学与抗菌药物和患者的体内药动学的结合,是抗菌药物个体化用药方案设计的理想方法之一。概述抗菌药物双向个体化的概念、特点及在老年严重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介绍用双向个体化法设计老龄感染患者用药方案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药物反应的遗传学差异和相关的遗传学检测。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在药物代谢酶、药物靶物/受体和药物转运蛋白水平的分子改变可导致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巯嘌呤、华法林、苯妥英、可待因等药物应进行相关代表性基因的检测。结论:通过药物遗传学检测,可在治疗一开始就制定有效安全的药物剂量,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大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出血发病后脑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发生脑水肿,或脑脊液增多,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甚则危及生命。脱水是急性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对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有重要价值。常用药物有甘露醇、甘油、甘油果糖、人血白蛋白、速尿、七叶皂苷钠等。根据病种、分型及个体不同,酌情选用一两种或以上药物交替使用,可减少脱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治疗药物监测网络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一现代化工具,高效系统地对患者的治疗药物进行监控,实现个体化给药。方法:依据治疗药物处方形成的阶段性特点建立治疗药物监测的局域网网络模型。结果与结论:通过对治疗药物的监控和调整,提高治疗药物处方的质量,更好地实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6.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其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4~12μg/ml),服用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个体差异较大,同时本身又为肝药酶诱导剂。因而国内外普遍对CBZ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以实现个体化给药。本文就报道的CBZ体内药物分析方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7.
王俊  王晓玲  汪洋  梅艳  彭静  刘茂昌  徐华 《中国药房》2023,(9):1131-1136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在儿童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开展情况。方法 对全国30家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开展抗菌药物个体化治疗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PSS 26.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回7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3份,有效率为70.7%。调查发现,86.7%(26/30)的医院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儿童抗菌药物个体化治疗。临床需求是推动多家医院开展个体化治疗的主要动力,而人员设备不足是最大障碍。开展循证药学、治疗药物监测(TDM)、模型引导的精准用药(MIPD)和抗菌药物相关基因检测的医院占比分别为70.0%、80.0%、30.0%和33.3%。各医院开展TDM的检测方式多样,涉及的儿童抗菌药物以万古霉素和伏立康唑为主。有近一半的药师对MIPD尚不甚了解。结论 TDM是目前各医疗机构开展儿童抗菌药物个体化治疗的主要方式,但其监测覆盖范围及检测标准均有待提高。MIPD和抗菌药物相关的基因检测技术仍需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抗肿瘤药具有治疗指数低、毒性大、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大的特性,临床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以达到个体化给药。但治疗药物监测最基本的条件——量效关系,对大多数肿瘤药而言只是量毒关系,基于提高临床疗效的治疗药物监测除少数药物外目前尚不可行。  相似文献   

9.
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许岚  张红星 《天津药学》2003,15(5):57-59
介绍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应用前景。通过研究遗传因素(基因型)与药物反应相互关系,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目标,研究影响药物吸收、转运、代谢、消除等个体差异的基因特性,以及相同药物对基因变异所致的不同患者产生不同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据此开发新药和进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0.
药物基因组学与高血压病的药物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遗传学与药物反应的相互关系。本综述了药物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高血压病和抗高血压药物反应异质性、与药物新陈代谢相关的基因、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对不同个体高血压相关基因、基因影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血压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等的研究,不仅为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可明确血压水平相关基因的个体差异及其在高血压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步入老年社会,老年患者增多是必然趋势,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心理状态、营养水平以及慢性病变和药物治疗史,均影响着老年人的药物治疗。由于老年人心输出量的减少、胃黏膜的衰退,其有效组织体积、肝血流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肾功能也衰退,使老年人用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程度明显下降,致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年轻人高,正确掌握老年人用药原则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用药个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世斌  邹冰  陆恒 《医药导报》2000,19(3):288-288
正确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要做到真正的合理用药,消除药源性疾病,则必须“用药个体化”。为此,我们根据国内外一些科学家的新理论、新观点,将临床治疗中的用药个体化,提出见解,与广大的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学工作者共同探讨。1 找出差异原因长期以来,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同种药物治疗同种疾病,对不同的病人则有不同的治疗结果。如KarenSchmidt所说:一些“高明的医生早就知道,每个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显著的差异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是否正在服用其他药物,都决定一种药品能否奏…  相似文献   

13.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燕 《中国药业》2002,11(11):77-78
目的:探讨国际上公认的6类抗高血压药物对老年患的降压作用,不良反应。方法:检索近年献,对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的6类药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利尿剂为无并发症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的首选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为老年高血压患的基本药物;血管紧张素Ⅱ(AgⅡ)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应慎用;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患可考虑用ACEI;合并高脂血症及前列腺肥大的老年高血压患宜用α1受体阻滞剂。结论:实施个体化给药是提高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车轮在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中前行。医学的历史长河也是这样。时至今日,医学和药学的各个学科都基本具备了系统的理论体系,针对各种疾病也都基本具备了一套标准的药物治疗原则,这要归功于大量的医学研究对大量病例的观察、统计、归纳和总结。但是,在将这些归纳总结出来的用药方法实施到具体的病例时,却不断的出现了这样的矛盾:同一种疾病、同样的药物、同等的剂量,对某些人有效、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却对另一些人无效、甚至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之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据了解,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可以…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个体化用药的研究现状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概述了临床个体化用药的研究现状,如标准体重给药法,治疗药物监测给药法及目前的药物基因组学基因检测法,并对各种理论及方法进行了评价,为临床药物治疗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个体化药物治疗是临床合理用药的核心目标,而治疗药物监测平台和分析技术则是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重要保障和支撑。根据临床实践与需求,我院药剂科在治疗药物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和个体化药学服务模式方面作了持续探索,围绕免疫抑制剂和抗血栓药物等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实践与探索,促进了个体化药物治疗工作的全方位深入开展,提升了精细化药学服务技能及学科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能有力保护人类珍贵的药物资源,而且可促进感染病患者的规范诊治与健康。患者之间、病原菌之间、感染病之间及抗菌药物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抗菌药物个体化治疗是合理用药的必由之路,关注感染病诊治中的人体、病原体、疾病与药物是个体化治疗的关键,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蔡卫民 《中国药师》2003,6(10):612-614
4 传统TDM与遗传药理学的比较在传统TDM中 ,我们假设血浆药物浓度能反映出药物作用部位的浓度 ,从而使药物浓度可以将药动学 (药物浓度—时间过程 )和药效学 (药物效应—时间关系 )结合起来。从分子水平来考虑 ,药动学是由药物代谢酶所决定 ,而药效学则置于药物目标蛋白的控制之下。因此 ,将遗传药理学应用于个体化用药 ,我们就可以比传统TDM更向前跨进一步。通过基因型测定 ,我们就可以评价药物代谢酶、转运体、目标或受体蛋白的遗传多态性 ,群体中存在的许多药物效应和不良反应方面的个体差异都应归因于遗传多态性。下面将传统TDM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在指导表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TP-TCA测定35例表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对临床常用5种灌注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通过随访评价其预后与ATP-TCA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个体的表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对5种灌注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均显示出明显的个体差异。5种灌注药物的敏感率依次为THP(82.76%)>EPI(50.00%)>ADM(46.67%)>HCPT(37.14%)>MMC(17.14%),经卡方检验THP的敏感率显著高于其他4种灌注药物(P<0.01)。30例初发患者和5例复发患者除对THP的敏感率有显著性差异(91.67% vs 40.00%,P=0.033)外,对其他灌注药物的敏感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30例初发患者中有1例复发,5例复发患者中有4例复发,初发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复发患者(3.33% vs 80.0%,P=0.000)。结论:ATP-TCA可作为表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实验室依据,特别是对初发患者更有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中,由于个体差异,常导致疗效及不良反应多样。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表明,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受体以及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有关的易感基因的多态性都是引起药物效应和不良反应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与口服降糖药疗效相关的基因可以分为四大类:与药物代谢和转运相关基因,编码药物作用靶点和受体的基因,T2DM发病相关基因以及其他影响药物疗效的基因。本文总结了与口服降糖药疗效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以期借助这些研究成果促进糖尿病个体化治疗,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