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占军  余才锐  杨晓亚 《建筑节能》2007,35(10):46-48,54
论述了太阳能热泵与低谷电作为地板辐射采暖热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和低谷电作为地板辐射热源采暖的方案,讨论了系统在冬季采暖期的运行方式.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无穷尽的自然能源,但具有不稳定和不可靠性,特别在冬季尤为明显.而低谷电作为太阳能的辅助能源,却可以有效弥补太阳能的不足.这两者结合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终端利用地板辐射采暖与太阳能热泵-低谷电系统提供热水温度特点一致,能够提高热泵制热性能系数,并且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节能效果.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太阳能热泵与低谷电联合供暖在建筑领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太阳能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供热性能,本文针对高原高寒地区设计了一种太阳能联合复叠热泵采暖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产生的热量可作为热泵系统的低温热源,热泵系统既可复叠运行,又可独立运行,根据实际运行工况自动调节。在通辽市对研制的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期间该供暖系统可产生平均温度为39.47℃的热水,可维持室内温度在18.6℃~22.8℃之间,系统平均COP为2.66,平均节能率可达65.2%,太阳能热泵采暖相对燃煤锅炉采暖和电锅炉采暖年节钱量分别可达3.87万元和4.18万元。系统整体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显著,可为太阳能热泵供暖技术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砖瓦》2018,(12)
热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联合运行可大幅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热泵集热器不断从低温中获取能量,配合吸收太阳能使热泵的蒸发温度升高从而提高了热泵性能参数COP,大幅降低采暖以及供热水的成本,清洁、节能、高效。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水源热泵的建筑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环保的系统,太阳能与热泵联合供暖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单一形式的不足,提高采暖的稳定性和系统运行性能。针对我国太阳能水源热泵建筑适应性问题,以哈尔滨、北京、上海的气象数据库作为基础条件,分析了典型建筑热负荷特征,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并用TRNSYS平台进行优化求解,为适用性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基础。依据寿命周期评价理论,对各地区太阳能水源热泵建筑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严寒地区及寒冷地区太阳能水源热泵适用性较好,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德州某工程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应用情况,该系统是基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氨水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系统,并对其应用效果、热泵机组的性能、热泵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对节能性、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供其他太阳能采暖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板塑料埋管辐射采暖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地板塑料管辐射采暖是一种舒适节能的采暖方式,所需的供水温度低、抗腐蚀,适用于低温地热、工业废水,太阳能以及热泵等低焓热源。美国、西德以及日本等塑料管地板辐射采暖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掌握了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我国的塑料管地板辐射采暖的技术起步较晚,国内这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建筑节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6月9日在中国建研院近零能耗示范楼举办了"首批高性能建筑节能产品标识发布会"。高性能建筑节能产品是指满足国家相关产品标准且主要节能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包括建筑保温材料、建筑门窗、隔热材料、照明产品、遮阳产品、太阳能光伏产品、太阳能集热设备、冷水机组、热泵机组、空调末端设备、采暖末端设备、热回收装置、节能  相似文献   

8.
开发新能源和节能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两大途径,太阳能热泵系统以其显著的节能性和环保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一种将太阳能热水器与家用热泵型空调器结合运行的双热源型热泵系统,并对其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构成进行了介绍。在对其在夏、冬两季运行工况理的节能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双热源型太阳能热泵夏冬两季节能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智  刘骥  虞维平 《建筑节能》2008,36(3):67-69
开发新能源和节能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两大途径,太阳能热泵系统以其显著的节能性和环保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一种将太阳能热水器与家用热泵型空调器结合运行的双热源型热泵系统,并对其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构成进行了介绍.在对其在夏,冬两季运行工况下的节能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热泵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是以太阳能热泵为热源,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为末端装置的新型供暖系统。本文综述了太阳能热泵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并阐述了太阳能热泵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结果表明该系统是一种舒适、经济和节能的理想供热系统。本文还探讨了该系统在当前的应用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在第十四届住博会上,天普太阳能举行了京津冀一体化形势下建筑采暖发展趋势新闻发布会。天普太阳能以光热、热泵、光电项目的系统解决方案及在中高层建筑,太阳能集热器设置采用屋顶摆放与阳台壁挂结合方式,实施以节能建筑+地暖+户用采暖为基础的太阳能与燃气等常规能源互补采暖产品综合性展示,重彩亮相本届展会。在新能源展区,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太阳能与建筑的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热泵供热水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青岛地区建立一套太阳能热泵实验系统 ,此系统可以完成冬季太阳能热泵供暖和非采暖季太阳能直接供生活热水实验。进行了太阳能热泵冬季供暖实验研究 ,测得热泵机组的平均供热系数 (COP)为 2 71。  相似文献   

13.
通过加强外墙保温性能、采用低能耗玻璃和外遮阳,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物的冷热负荷。置换新风系统输入的新风以卫生健康的方式成功有效地替换污浊的空气,同时为了避免夏季楼板上的结露。水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水源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技术。利用天棚采暖制冷节能建筑与水源热泵系统的有机结合,天棚辐射制冷直接使用井水制冷可以得到“免费”冷源,是一种新兴的环保节能技术,通过应用这种节能技术可以降低建筑物的制冷和采暖能耗约50%。  相似文献   

14.
《中国建材》2001,(12):15
管理规定共18条。规定指出,北京市鼓励开展建筑节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建筑活动中推广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材料和设备,重点发展以下技术或产品:一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与材料;二节能门窗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三采暖供热系统温度调控和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与装置;四利用太阳能、风能可再生能源以及利用热泵提高热效率的采暖技术;五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与产品;六其他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技术。规定指出,北京城近郊区、远郊区县的建制镇、新建住宅小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建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主动式太阳能与空气源/水源热泵双级耦合多能互补的地板采暖系统于2010~2011年冬季实际运行情况,在满足采暖要求的同时,取得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节能率76%。采用空气源热泵与水源热泵耦合系统,能够解决R22工质的单级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制取供暖热水,压缩机压缩比大,工质流率低,压缩机出力下降较多等问题,提高能效比。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基础上,使空气源热泵采暖在北方寒冷地区得到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与双源热泵一体化系统是一种结合多种节能技术的系统,有必要对其节能性进行研究。在对该系统与常规太阳能热泵、空气源热泵比较的基础上,选取冬天开启双源模式和单独开启水源模式、空气源模式时的3种工况,通过比较供热水箱完成制热水的时间和热泵输入功率,分析得出双热源热泵机组比单一的空气源热泵、常规太阳能热泵机组具有较高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17.
对全国30个省会城市采用水源热泵系统采暖与常规方式采暖的别墅建筑运行能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水源热泵系统虽然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系统,但是应用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使用,以保证其经济运行。对于北方城市,应用水源热泵采暖系统较节能;而对于沿海城市,水源热泵采暖系统不太适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多能源加热装置的研制与开发。该装置针对太阳能资源二类地区,65%节能的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单户建筑面积90m2。本文对确定该装置的供热负荷进行了设计计算分析,介绍了太阳能集热器的选型计算,贮热水箱、换热器、水泵、控制装置等关键部件的设计与选型。根据对装置的初步测试分析,该系统用于供热采暖时,太阳能保证率可达35%。  相似文献   

19.
地源热泵系统和其它热泵系统一样“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用热泵系统来采暖,主要热量不是来自燃料而是来自“低位热源”。按照GB50366-2005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解释,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都可以是上述“低位热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村镇用太阳能供热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太阳能资源在三类及以上地区且单户主要采暖房间面积为50 m2左右的村镇住宅,可满足农户采暖季供暖和全年提供生活热水的需求。本文介绍了该供热装置的工作原理、构造及特点,通过初步测试分析,可知该装置用于供热采暖时,太阳能保证率可达2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