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SaaS服务共享的特性决定了用户可信的访问行为对于云服务安全的重要性。而在传统的访问控制中,一旦用户被赋予了某种角色,便会一直拥有该角色所对应的权限,缺乏一定的动态性。针对以上两点,在传统访问控制模型以及用户行为信任值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SaaS模式下基于用户行为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cloud-RBAC)。模型中的租户更好地实现了访问控制中安全域的控制,而用户组和数据范围则更好地实现了粒度的控制,体现了云服务访问控制的灵活性。根据用户访问云服务过程中各行为证据值,模型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其行为信任等级,再根据权限敏感等级,最终确定用户可行使的权限,体现了云服务访问控制的动态性。结果分析表明,文章提出的访问控制模型能够对用户的非法访问行为做出快速的反应,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控制合法的访问行为,从而保证了云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可扩展性和安全性是信息共享的2个重要指标。分组安全信息共享系统(G-SIS)在高扩展性的情况下,访问控制中对时间因素的考虑还不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模型中主体访问许可的时间特性,在传统的G-SIS模型基础上加上时间约束策略,引入对主体访问权限的时间限制,定义加入时间约束后的主体访问策略,提出新的带时间约束的G-SIS模型,解决访问控制中时间约束不足的问题,增强访问控制的力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Hadoop云平台中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莎  谭良 《计算机科学》2014,41(5):155-163
Hadoop云计算平台是当下最流行的云平台之一,其现有的访问控制模型采用Kerberos进行身份验证,结合基于ACL的访问授权机制,通过Delegation Token和Block Access Token等令牌,实现了该平台中简单的访问控制。该模型具有明显的缺点,即仅仅在授权时考虑了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没有考虑用户后期行为的可信性,而且权限一经授予就不再监管。提出一种适用于Hadoop云平台的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新模型——LT。LT模型基于现有的Hadoop访问控制模型,为每个用户设定信任值,通过用户在集群中的行为记录实时地更新用户信任值,并根据这个信任值动态地控制用户对平台的访问。与Hadoop平台现有的访问控制模型相比,该模型所实现的访问授权不再是一个关口控制,而是一个实时动态的过程,其粒度更细并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灵活度。实验证明,该模型不仅正确有效,而且克服了现行Hadoop平台中访问控制安全性不足的缺点,能够动态、有效地控制用户对集群中资源的访问及使用。  相似文献   

4.
胥怡心  张其善 《计算机应用》2009,29(6):1615-1621
使用形式化方法对Java智能卡的应用隔离与对象共享机制进行分析,用信任模型表述卡内多应用间对象共享关系,根据信任可传递的条件推断出仅由应用级安全策略控制共享对象访问的不足,提出以增加卡内全局访问控制机制来防止未经授权的信息流动这一安全策略设计思路,并给出一个简单实现。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多域安全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访问控制是一种可同时服务于用户与资源的安全机制。安全域通过使用访问控制机制为用户访问资源提供方便,同时亦对用户行为进行监视与控制。然而,由于P2P网络缺乏集中控制,现有的访问控制技术无法对P2P网络的网络节点进行控制,特别是网络中节点行为缺乏指导和约束。基于当前P2P网络访问控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多域安全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MDTBAC。MDTBAC模型通过扩展多级安全机制来实现访问控制,将信任算法计算所得的节点信任度作为访问级别划分标准,根据各个节点的信任度来分配相应的访问控制级别,不同的访问控制级别拥有不同的权限。  相似文献   

6.
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云存储来保存或备份数据,以增强数据的可移动性,但针对云存储的安全性问题,研究人员主要关注隐私泄露、数据容灾、副本消除等方面,对访问控制的研究较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信任值的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结合可信赖第三方认证系统Kerberos实现对用户的认证,并为每个用户设定一个信任值,通过信任值与信任值阈值的比较动态控制用户对HDFS的访问。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克服HDFS访问控制上的缺陷,而且能够动态、有效地控制用户对HDFS中资源的访问。  相似文献   

7.
实现逻辑隔离的不同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防御的跨安全域访问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网络安全域已有的信任体系建立跨域信任关系,在访问请求发起方和目标所在域同时实施基于授权策略的访问控制,通过角色映射以代理方式访问目标资源,从而实现了跨域访问过程中网络安全域边界的双向防御,保障了各安全域的边界安全以及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刘英  张曙光 《计算机应用》2005,25(6):1277-1278
针对空间数据的访问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空间索引的区域访问控制概念。定义了其授权和访问请求判断的规则和约束条件。给出了授权和访问请求判断的方法,建立了二维空间区域访问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时间约束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主要工作均立足于与时间特性无关的其他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时间有关的访问控制不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一些要求时间性很高或者周期性规律很强的访问控制,都需要进行时间约束的控制.为此形式化描述了一个引入时间后的角色访问控制,采用周期时间约束的方法描述了时间约束和时间约束模型,并构建了一个关于时间约束的角色访问控制系统,解决了一系列与时间有关的角色访问控制问题,增强了访同控制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网格的访问控制可以解决网格环境下的信息共享,通过创建策略和规则,XACML提供了控制信息访问的机制.应用XACML作为网格策略表达,提出了网格访问控制的策略决策模型.在分析决策模型基础上,给出了基于XACML的RBAC网格访问控制模型.描述了使用XACML实现RBAC模型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云环境下,医疗数据存储的研究中存在着隐私信息外泄,机构之间数据共享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针对云环境下电子医疗数据的安全共享需求,提出了一种支持多属性机构的基于属性的密文策略加密方案,实现了加密医疗数据的细粒度访问控制。通过在加密阶段引入离线计算和在解密阶段引入外包计算,所提方案显著降低了加解密延时,提高了医疗数据访问控制的效率。安全性分析和性能分析表明所提方案满足可重放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安全性,且在性能上优于已有的方案,提高了云环境下医疗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医疗信息的访问互通有助于医生掌握转诊患者的病情, 及时准确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然而医疗数据涉及到患者的隐私, 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 一旦泄露不仅会损害医疗机构的声誉, 还会影响患者的个人生活, 并且医疗信息大多由医疗机构管理, 患者对自己医疗数据的使用情况并不知情。访问控制是医疗信息共享中重要的安全机制, 其中, 基于属性的加密机制可以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 但是仍存在属性授权集中、解密开销大和追溯难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在实现分布式医疗机构节点间信任建立和数据共享方面有很多优势。因此,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从医疗数据共享场景下患者敏感信息保护的需求出发, 结合区块链技术对医疗信息的访问控制机制进行研究, 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属性加密访问控制方案, 建立了多授权机构的访问控制模型, 避免了单一授权带来的信任问题; 设计了代理解密算法, 降低了终端的解密开销, 提高了解密效率; 支持访问者的属性撤销, 实现了患者对医疗数据的灵活控制; 同时, 利用区块链自身优势实现了对属性授权机构的追溯问责。安全性分析与性能分析表明, 所提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是静态安全的, 且具有更低的计算开销和存储开销。  相似文献   

13.
云计算中基于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的数据访问控制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计算提供一种新兴的数据交互模式,实现了用户数据的远程存储、共享和计算。由于云计算的系统复杂性、网络开放性、资源集中性以及数据敏感性等特点,使得用户与云服务器的交互过程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威胁,成为云计算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云计算系统的系统组件、信任模型和攻击模型,针对云计算系统中的数据安全访问问题,提出了基于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的访问控制协议。该协议利用切比雪夫映射的半群特性实现了用户身份的合法性认证,并设计轻量级的属性加密算法实现用户数据的可靠性授权。同时,该协议主要引入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前向安全性机制,实现用户身份真实性认证和数据可靠性访问。通过协议存储需求分析,表明该协议在数据属性集和密钥存储方面具有固定的存储空间需求,避免海量数据交互中用户存储空间的线性增长。通过分析,表明该协议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灵活性和扩展性,适应于云环境中大规模数据交互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属性的加密机制能够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支持多用户数据共享。针对大部分基于属性的可搜索加密方案存在效率低下、密钥易泄露以及仅支持单关键词搜索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支持连接关键词搜索的属性加密方案。该方案采用线性秘密共享矩阵实现访问控制,将秘密共享和恢复操作在一个与参与方属性关联的矩阵中进行,通过矩阵运算减少了计算量。在陷门生成阶段,避免直接将用户密钥提交给云服务器,保证了用户密钥的安全性。基于多项式方程实现了连接关键词搜索,缩小了搜索范围,提升了用户的搜索体验,严格的安全性分析证明方案能够达到抵抗关键字攻击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现有的属性加密数据共享方案粗粒度和开销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能保证数据隐私且访问控制灵活的雾协同云数据共享方案(FAC-ABE)。设计属性加密机制,将数据的访问控制策略分为个性化和专业化两种。通过个性化的访问策略,根据用户的经验和偏好,将数据共享给相应的云端。利用雾节点对数据分类,将共享的数据分流,保障数据共享给专业的云服务器。安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保障数据机密性,实现更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用户能将加密开销转移到雾节点上,降低了云端用户开销。  相似文献   

16.
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多用户信息共享机制备受关注,然而当用户将个人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与不同用户共享时,未经授权的用户和不可信的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会窥探这些隐私数据,对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构成严重威胁。此外,多用户共享机制还存在访问控制不灵活、用户撤销和动态管理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结合属性基加密与广播加密技术提出一种动态广播加密机制。该方案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利用不经意传输协议,实现了接收者的匿名,保护了用户隐私。此外,该方案还支持新用户随时动态加入系统,且不影响原用户在系统中的解密能力,并实现了用户撤销和快速解密。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较已有方案在安全性和效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云存储环境下外包数据存在的信息泄漏及追踪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Ciphertext-Policy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CP-ABE)的安全访问控制方案。方案基于双线性对理论和秘密共享机制,由第三方可信机构根据数据所有者指定的访问策略为其产生代理加密密钥,根据用户提交的个人属性信息提供用户注册以及密钥对分发,采用访问树构造访问策略来实现用户属性的匹配度计算。当发生用户密钥泄漏导致信息失密时,根据追踪列表可追踪到用户的身份。分析表明,方案在基于DBDH假设下证明是安全的,且实现了抵抗合谋攻击和中间人攻击。通过与其他方案比较,方案在加解密时间、私钥长度和密文长度方面有所优化,从而降低了存储开销和计算代价。  相似文献   

18.
李莉  杨鸿飞  董秀则 《计算机应用》2021,41(11):3251-3256
针对传统文件共享方案存在文件易泄露、文件去向难以控制、访问控制复杂等问题,以及云端文件分级分类管理及共享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多条件代理重加密的文件分级访问控制方案。首先,将文件的权限等级作为密文生成条件,并引入可信分级管理单元确定并管理用户等级;然后,生成用户分级访问权限重加密密钥,解决了基于身份的条件代理重加密方案只能限制代理服务器的重加密行为而对用户权限限制不足的问题;同时,减轻了用户端的负担,即用户只需进行加解密操作。不同方案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与现有访问控制方案相比有明显优势,无需用户直接参与即可完成用户访问权限的更新,并且具有上传者匿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云计算环境中,访问控制策略是保障云用户与云资源/服务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分析云计算安全特点的基础上,将信任度的概念引入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并结合云计算环境存在多个安全管理域的特点,给出了信任度在本地域以及跨域的计算方法,提出基于信任度的多域访问控制框架。本地域的访问控制策略在RBAC的基础上引入信任度进行实施,而跨域的访问控制会涉及到角色转换。文章在基于信任的RBAC模型中,提出一种灵活的通过角色关联和动态角色转换实现跨域访问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