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针对高校信息类通识课思政建设缺乏系统专业教学方法的问题,提出信息类通识课课程思政3级指标体系和“6板斧”理念,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制订、“信息思政”教学案例库创建、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几方面,介绍信息类通识课课程思政实践过程,探讨如何构建包括课程思政内容的立体评价体系,最后说明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教育”不断深入推进,教育直播进入高速全媒体阶段,成为一种新兴的在线教学方式。文章将博思智慧学习平台与直播教学平台结合,围绕课前、课中、课后教学闭环,构建出针对《计算思维导论(C语言)》课程的直播教学模式,为促进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进步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教育行业作为国民普遍关注的热点,也加入了“互联网+”的改革应用行列中.本文将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通过比较分析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劣性,进而探究出两者科学的结合模式,以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改革打破了时空界限,给教育生态领域创造了发展机会,也给教育研究领域带来了重大机遇。本研究依据“互联网+教育”背景,在分析《网络营销》课程智慧化教学现状、前期教学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过程实践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实践与应用,有成效地打造信息化智能、高效的《网络营销》课堂。  相似文献   

5.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互联网+”对民族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民族高校计算机课堂依托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支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谋求融合创新,从微课与即时通信App相结合、微课与翻转课堂相融合、慕课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等几个方面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发展,加速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融合,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与革命的热点。《网络应用开发》课程依托项目教学(PBL),结合慕课(MOOC)元素,建设适应自身教学需要的在线课程(SPOC),探索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新模式,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实践表明,混合教学及评价能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意识,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编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IT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就业必需的专业技能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提出以就业为指导的课程设置方向,构建大一、大二基础教学和通识教育,大三引入综合实践并增加IT类证书考试课程,大四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分类指导,将就业为导向的学习规划纳入学生教育教学主渠道的IT类"2+1+1"精细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也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工程技能通识训练 课程作为全校性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升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途径。以华南 农业大学工程技能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模 式以及教学条件等教学要素中存在的问题,基于21 世纪农业类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对各教学要 素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方向和举措,总结了改革后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和成绩,建立一种 适合农业类院校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工程技能通识训练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也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工程技能通识训练课程作为全校性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升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途径。以华南农业大学工程技能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条件等教学要素中存在的问题,基于21世纪农业类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对各教学要素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方向和举措,总结了改革后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和成绩,建立一种适合农业类院校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工程技能通识训练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伴随社会科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应基于课程思政的基础性教学作用,有效整合教师队伍,创新教育内容,改良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其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针对“互联网+”教育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际导向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其相关的应用策略,旨在“互联网+”时代不断促进互联网教育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可随时随地获取知识。慕课(MOOC),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 可以很好地实现知识实时、多维展示。慕课理念是适应信息时代,契合当代学生思维、性格特 征的。结合目前高等教育实际,融入慕课理念,改变传统的大学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方式,论 述了基于慕课理念的工程制图教学的改革思路。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 优势,将课堂教学与慕课理念下“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不断改进教学。实践证明“互联网+” 教学模式,有效拓展了教学时空,深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2.
为响应国家关于振兴本科教育的号召,文中以“金课”建设为契机,以智慧物流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根据“金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特征,确定了“智慧物流”的“金课”建设目标及范围。通过分析智慧物流“金课”建设中在师生心理认同、教师业务水平、配套软硬件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障碍,提出了智慧物流课程群“金课”改革的五点建议,包括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师生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师生全员参与,加强课堂管理、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强化过程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专业建设、增加各项经费投入。将教学热点“金课”建设与行业发展热点“智慧物流”相结合,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对提升智慧物流课程群的教学质量,促进物流专业发展及金课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性,强化动手实践环节学生间的主动互助性,本文借鉴“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提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新理念,构建虚拟班级创新教学模式,探讨其功效并在“数据可视化应用与实践”课程中创新实践,以期能为工科计算机类实践类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教学思路,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共同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14.
王春梅  李培  白琳  胡佳露 《计算机教育》2021,(2):179-183,188
针对疫情期间实践课程面临的问题,依托互联网+智能教育环境,提出新的线上实践教学框架,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以及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完整教学闭环。阐述如何在保证线上线下教学实质等效的前提下,为师生双方“赋能”,提升教师智慧教学的素养,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以及创新能力,推动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和迭代更新。  相似文献   

15.
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综合学生学习、教师授课、教材内容、实践支撑四方面影响因素,融入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工程教学模式,提出“教学目标构思+课程内容设计+课程讲授+结课反馈更新”与“线上学习+课前反馈+课堂交流+课程更新”的双层闭环教学迭代模式,具体阐述其实施过程,以主动匹配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人才需求,更好地服务学科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短波     
武大本科教育打破文理壁垒最近,武大公布了新修订的2004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今年起,武汉大学本科生不分文理科,均需修满12个“通识”课程学分才能获得学位。据悉,今年,武大将开设50多门通识教育选修课,并将其纳入学生学分考核。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跨学科领域五大类,五类领域各提供10门左右的课程,共50门左右.通识教育,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向学生介绍从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知识领域中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让学生剖析不同学术领域和文化的研究层面、研究方法和思…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和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介绍了高职院校“互联网+在线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建设中,从“互联网+”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意义出发,在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的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8.
运城学院的计算机通识教育采用"1+X"课程体系方案.为解决传统计算机通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机通识教育教学质量,尝试在计算机通识教育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重构教学内容、构建混合教学平台、完善在线教学资源以及设计"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两环节教学流程,在计算机通识教育教学中实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计算机通识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计算机通识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有效提高了计算机通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教育将颠覆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将日趋紧迫。本文针对电工电子类课程的特点,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传统教学两者的优势,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通识课程是大学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基础。本文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探讨医学院校跨学科跨专业计算机类通识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研究。为了更好地满足医学院校各医学相关专业特点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解决目前医学院校计算机类通识课程设置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文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分专业教学实践研究,分专业、层次设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将慕课和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构建了基于慕课及翻转课堂的分专业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