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目的 总结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归纳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5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2个月CT复查肿瘤不同比例缩小,患者咳嗽、喘憋、痰中带血等症状明显减轻.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18例,进展6例.术后并发症:气胸5例,发热(37.5~38.5℃)7例,出血6例(痰中带血4例、穿刺处渗血2例),疼痛8例,粒子移位1例,经积极治疗均好转,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内照射治疗肺癌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护理和并发症防治,是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归纳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42例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严防感染,术后密切观察气胸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积极进行心理支持,是保证该治疗方法成功的关键护理措施。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肺癌安全、有效,并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给予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另以接受灌注化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CR14例,PR28例,SD12例,PD6例,总有效率70.0%,显著高于对照组44.4%(P<0.05),两组疼痛总缓解率分别为83.3%和73.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晚期肝癌的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癌,并依据放射治疗计划植入适当数量的125I放射性粒子。结果 30例患者粒子植入均获成功。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准确引导穿刺及粒子植入。30例患者中,肿瘤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8例,无变化8例,进展4例。结论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晚期肝癌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125)I粒子微创治疗肺癌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影像引导下经皮植入125I粒子微创治疗肺癌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相应影像学表现。方法于2006年7月~2008年3月,经CT影像引导125I粒子植入微创治疗肺癌32例。所有病例均行术前TPS制定治疗计划,术后质量验证。全部患者均植入0.50~0.75mCi的放射性粒子12~60颗。结果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无死亡,部分出现气胸、出血,术后1周复查外周血象,1、3、6个月复查CT及临床观察无毒副反应,术后定期复查CT,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脱落或游走等并发症。CR24.13%、PR68.97%、SD3.45%、PD3.45%。中位生存时间14.0个月(6~18个月)。结论CT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微创治疗肺癌安全、有效,并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肺癌溶骨性骨转移近期疗效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5例经CT、MRI、PET-CT诊断肺癌伴溶骨性骨转移患者,共20个病灶;处方剂量(priscribed dose,PD)110Gy,肿瘤靶区接受的照射剂量(159±12)Gy,D90(116.5±14)Gy,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术后6个月复查CT判定瘤体直径变化,疼痛缓解情况,随访6~29个月。结果15例患者共20个病灶顺利植入,无并发症及放射性损伤发生,CR占35%(7/20),PR占65%(13/20),有效率100%;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7例,1例轻度缓解;生存期:10~29个月,中位生存期:19个月。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肺癌溶骨性骨转移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粒子近距离治疗肺癌溶骨性骨转移近期疗效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15例经CT、MRI、PET-CT诊断肺癌伴溶骨性骨转移患者,共20个病灶;处方剂量(priscribed dose.PD)110 Gy,肿瘤靶区接受的照射剂量( 159±12)Gy,D90:(116.5±14)Gy,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Ⅰ粒子,术后6个月复查CT判定瘤体直径变化,疼痛缓解情况,随访6~29个月.结果 15例患者共20个病灶顺利植入,无并发症及放射性损伤发生,CR占35%(7/20),PR占65% (13/20),有效率100%;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7例,1例轻度缓解;生存期:10~29个月,中位生存期:19个月.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粒子近距离治疗肺癌溶骨性骨转移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八层螺旋CT引导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恶性肿瘤患者行CT引导穿刺粒子植入治疗的方式、方法及疗效。结果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无死亡,部分出现气胸,术后定期复查CT,未发现粒子脱落或游走等并发症。6个月、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达79.17%、87.50%、79.2%。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安全、有效,并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浅表软组织转移性肿瘤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采用实时超声引导经皮植入瘤体内125I放射性粒子后观察17例56个病灶超声图像的变化,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7例均顺利植入粒子,粒子分布均匀,单个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数为2~55(20.9±5.7)粒,3个月后复查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患者疼痛减轻,未见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浅表转移癌方法 简单、定位准确、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浅表软组织转移性肿瘤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采用实时超声引导经皮植入瘤体内125I放射性粒子后观察17例56个病灶超声图像的变化,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7例均顺利植入粒子,粒子分布均匀,单个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数为2~55(20.9±5.7)粒,3个月后复查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患者疼痛减轻,未见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浅表转移癌方法 简单、定位准确、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肿瘤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CT定位下通过穿刺针将^125I粒子植入到肺部肿瘤组织内,通过CT检查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30例患者接受^125I粒子植入3个月后,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3例,无变化(SD)12例,进展(PD)2例,有效率(CR+PR)为53,3%,穿刺过程中出现气胸5例(16.7%),术后咳少量血痰6例(20%),术后粒子移位2例(6.7%)。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创伤小、不良反应少而轻,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李南  温暖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2):248-249
目的 总结肿瘤组织间植入碘-125放射性粒子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在CT及DSA影像设备引导下,对15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采用经皮穿刺及可携带碘-125放射性粒子的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 所有15例患者碘-125放射性粒子均一次植入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碘-125放射性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是近年来肿瘤治疗新技术,其护理至关重要。做好护理工作,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我院85例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有效率77.7%,平均缓解期4个月,中位生存期¨个月.结论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近期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姑息止疼疗效,是一种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彭小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19-582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分析复发宫颈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30例和治疗Ⅱ组30例;治疗Ⅰ组常规MVP方案,治疗Ⅱ组在常规化疗同时实施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结果:治疗Ⅱ组复发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复发宫颈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均优于治疗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较明显,为临床上更加有效的治疗复发宫颈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骨转移瘤患者共21个病灶,根据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CT引导下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将X线片和CT扫描图像输入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质量验证.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和局部病灶的影像学变化.2个月后,行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按甲基丙烯酸树脂多聚体/液态甲基丙烯酸树脂单体/造影剂3∶2∶1比例配制.胸腰骶椎区均采用经椎弓根或椎体后外侧穿刺,在确定穿刺到位并无椎管内渗漏后,将骨水泥快速灌注至椎体内.结果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转移瘤,其中8例为显效,6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治疗后疼痛分级明显降低.术后2个月CT复查显示,21个转移病灶中,局部控制7个,无变化12个,进展2个,病变控制率为90.5%(19/2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止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轻,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椎体成形术能够强化靶区硬度,且止痛效果迅速.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椎体成形术可以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加胆道支架治疗中晚期高位胆管癌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应用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加胆道支架联合治疗14例中晚期高位胆管癌.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异常反应,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及粒细胞无明显下降,无明显放射性损害表现.手术后总胆红素、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均较术前下降.14例患者随访7~20个月,术后生存7~20个月,平均生存13个月.结论 对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术的中晚期高位胆管癌患者行125I粒子植入加胆道支架治疗,可有效地解除黄疸,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4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1125放射性粒子植人治疗。结果12个月后总有效率为70%,术后出现局部出血15例,气胸8例,给予止血等对症处理后好转。随访期间未发现放射性炎症,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cT引导下1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适用于临床未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其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联合NP(长春瑞滨+顺铂)方案通过锁骨下静脉化疗治疗肺腺癌及肺鳞状细胞癌的效果。方法选择错过手术机会及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根据细胞类型分为A、B两组,A组为腺癌患者26例,B组为鳞状细胞癌患者34例,两组患者瘤体内均在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5d后均行NP方案化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后3个月,亦就是NP方案化疗3个疗程后,对A、B两组患者进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60例患者全部可评价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联合NP方案通过锁骨下静脉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创伤小,操作简便,近期疗效显著,对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疗效无明冠差异,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经明确诊断25例不同部位恶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瘤体内,进行内放射性治疗。结果经复查对比,肿瘤完全消退4例,明显消退7例,部分消退5例,略微消退4例,无效5例。结论 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加胆道支架治疗中晚期高位胆管癌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加胆道支架联合治疗14例中晚期高位胆管癌。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异常反应,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及粒细胞无明显下降,无明显放射性损害表现。手术后总胆红素、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均较术前下降。14例患者随访7~20个月,术后生存7~20个月,平均生存13个月。结论对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术的中晚期高位胆管癌患者行^125I粒子植入加胆道支架治疗,可有效地解除黄疸,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