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湖北省农村地区社会支持与老年人虐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湖北省麻城市农村地区老年人虐待发生情况,探讨社会支持与老年人虐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整群抽取麻城市农村地区3个办事处17个行政村≥60岁的老年人,调查过去一年内虐待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社会支持以及老年人虐待情况等.结果 麻城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总虐待、身体虐待、情感虐待、疏于照顾和经济剥削的发生率分别为36.2%、4.9%、27.3%、15.8%和2.0%.控制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后,需要家人生活或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是总虐待的危险因素(OR=1.28,95%CI:1.01~1.63),而需要时得到家人生活或经济(OR=0.76,95%CI:0.58~0.98)、精神(OR=0.63,95%CI:0.49~ 0.82)和朋友在精神(OR=0.73,95%CI:0.59~ 0.90)上的支持和帮助是虐待的保护因素.身体虐待、情感虐待、疏于照顾和经济剥削的保护因素分别是需要时得到家人生活或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OR=0.59,95%CI:0.35~0.99)、需要时得到家人(OR=0.67,95%CI:0.51~0.89)及朋友(OR=0.67,95% CI:0.54~0.84)精神上的支持和关心、需要时得到家人生活或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OR=0.63,95%CI:0.45~0.88)、需要时得到家人生活或经济(OR=0.38,95%CI:0.14~0.98)上以及朋友或其他人精神( OR=0.42,95%CI:0.20~0.87)上的支持和帮助.结论 麻城农村地区老年人受虐待现状不容乐观,社会支持是老年人虐待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老年人虐待的流行情况,探讨老年人虐待的危险因素,为老年人虐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马鞍山市当涂县某乡镇作为本次研究现场,年龄≥60岁且无言语交流障碍者为调查对象。采用χ2检验比较老年人虐待检出率的差异,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老年人虐待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虐待的检出率为9.9%,随年龄的增长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危险因素包括: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有宗教信仰、子女数量多、与配偶同住、患病数量多、日常生活能力差、重度疼痛和抑郁(均有P<0.05)。结论 马鞍山市农村地区老年人虐待具有相对较低的检出率;需要给高龄、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提供更多关爱和医疗服务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湖北省麻城市农村地区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探讨其与虐待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湖北省麻城市农村地区抽取的3个办事处17个行政村共2 00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麻城市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指数得分为(13.35 ±4.78)分,身心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3.50% (870/2 000);受虐待、受身体虐待、受情感虐待、被疏于照顾、受经济剥削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指数得分分别为(11.39±4.68)、(11.29±4.32)、(10.65 ±4.43)、(11.94 ±4.89)、(10.08±4.08)分,均低于未受虐待、未受身体虐待、未受情感虐待、未被疏于照顾、未受经济剥削老年人的(14.45 ±4.47)、(13.45 ±4.78)、(14.36 ±4.50)、(13.61 ±4.71)、(13.41 ±4.77)分(均P<0.01);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其他变量后,男性身心健康指数得分比女性高0.82分;60岁~组老年人身心健康指数得分比≥80岁老年人高1.03分;文盲老年人身心健康指数得分比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老年人低0.59分;患慢性病老年人身心健康指数得分比未患慢性病老年人低0.91分;抑郁老年人身心健康指数得分比无抑郁老年人低4.45分;受情感虐待老年人比未受情感虐待老年人低2.00分.结论 麻城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较差,情感虐待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儿童抑郁及留守状况对抑郁发生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儿童抑郁量表( CDI)、家庭功能量表(APGAR)及内编问卷,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安徽省某县农村中小学生2 91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0.4%,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2.1%,高于非留守儿童的8.0%(P<0.01).儿童家庭功能总分与儿童抑郁量表( CDI)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守状态、年级低、寄宿、父亲文化低、家庭年收入低、学习成绩差的儿童更易发生抑郁症状;家庭功能好的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较低.结论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善农村地区儿童的留守状况,可能降低儿童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期虐待类型对青少年焦虑、抑郁影响的相对效应及其性别差异,为经历虐待以及焦虑、抑郁的青少年开展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2所中学6 228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星调查,调查人口统计学特征、儿童期虐待经历以及焦虑、抑郁情况.采用相对权重分析不同虐待经历对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影响及其性别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初中生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取安徽省霍邱县3所乡镇普通初级中学的1 417名初中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编童年期虐待经历问卷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417名初中生中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61.3%,女生(66.7%)高于男生(56.6%),初二年级(64.4%)高于初一(62.4%)和初三年级(56.7%),非独生子女(63.5%)高于独生子女(5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父母的关系从差、一般到亲密,学习成绩从差、中等到好,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均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童年期遭受各种类型反复虐待的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未遭受反复虐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遭受反复重度躯体虐待、反复中度躯体虐待、反复情感虐待、反复接触性性虐待和反复非接触性性虐待的初中生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性分别是未遭受上述虐待的1.989(OR=1.989)、1.436(OR=1.436)、1.698(OR=1.698)、2.834(OR=2.834)和2.235倍(OR=2.235).结论 童年期遭受反复虐待是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现状,并评价与父母社会经济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地区5个学校53个班级2 202名在校中学生,于2011年9-10月期间对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问卷调查.按照评价标准,计算抑郁症状检出率.选取父母职业和最高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收入来评价社会经济状况.结果 实际调查2 032名学生,应答率为92.3%.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47.2%,其中轻度抑郁28.6%,中度抑郁15.1%,重度抑郁3.5%.在控制年龄、性别、初高中等因素后,与父母最高受教育程度为本科或大专的初中生相比,父母最高受教育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初中生患抑郁症状的风险较高,是其2.553倍(95%CI:1.140~5.717).结论 南京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父母的社会经济状况对中学生的抑郁症状患病情况有影响,这种影响在控制年龄、性别、初高中等因素后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地区分布及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2018年全国调查数据,以3 778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与老年抑郁症状及心脑血管疾病关联的城乡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地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结果  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5.9%,人均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与老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呈负相关(rs=-0.651, P < 0.001),城市和农村人均GDP水平均与老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呈负相关(rs城市=-0.850, P < 0.05; rs农村=-0.810, P < 0.05),农村人均GDP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呈负相关(rs农村= -0.876, P < 0.05)。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是未患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的1.876倍(OR=1.876, 95% CI: 1.561~2.255, P < 0.05)。  结论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患心脑血管疾病会造成老年心理健康的双重负担,因此发展地区经济对促进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应关注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福州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福州地区14所军队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作为调查对象,以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为评定工具,采取面对面调查方式,调查老干部抑郁症状的检出率.结果 共调查500例,CES-D平均得分为(5.56±7.01)分,总分≥16分者44例,抑郁症状总体检出率为8.8%.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独居)、吸烟史、需要生活照料者等分别对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饮酒史及抑郁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州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该引起关注,重视老干部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现况及其与不同时相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关联,为预防大学生抑郁症状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10—12月,选取苏州市某高职院校6 366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其童年期虐待经历以及抑郁症状发生情况。  结果  大学生抑郁症状中男生检出率为28.3%,女生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3,P < 0.01)。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大学男生抑郁症状发生呈正相关[OR值(95%CI)=1.70(1.17~2.45)];小学及以前和中学虐待经历与大学女生抑郁症状发生均呈正相关[OR值(95%CI)分别为1.38(1.01~1.73),1.47(1.10~1.96)](P值均<0.01)。  结论  童年期虐待经历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且不同时相童年期虐待经历影响大学女生发生抑郁症状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情况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6—11月在湖北省麻城市3个农村办事处,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每个办事处按村数50%共随机抽取17个村,对所有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过去1年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7.6%(530/1 918),其中男性为27.1%(210/774),女性为28.0%(320/1144);控制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家人需要您生活或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OR=0.36,95%CI=0.25~0.51)、朋友或其他人需要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关心(OR=0.63,95%CI=0.43~0.92)是老年人抑郁的保护因素;家人需要您精神上的支持和关心(OR=2.71,95%CI=1.75~4.19)、家人需要时给予生活或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OR=1.82,95%CI=1.28~2.60)是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湖北省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问题值得重视,社会支持是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抑郁情绪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使用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和自编影响因素问卷,评测安徽省寿县948名农村老年人的相关指标。结果农村老年人有抑郁情绪的占33.3%(其中中重度抑郁占8.4%),最多发的抑郁症状是记忆力减退(88.3%),其次是头脑不清晰(51.4%),开始一件新的工作很困难(49.7%)。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婚姻、经济状况、躯体疾病、生活事件为影响农村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因素。结论在农村地区针对农村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有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的必要,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工作压力采用中文版的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抑郁评价采用中文版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urvey,Depression Scale,CES-D)。采用问卷形式对287名杭州市小学教师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付出、获得、内在投入,抑郁症状和一些基本特征。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小学教师中抑郁症状的阳性率为42.38%(95%CI:36.47%~48.29%),与付出-获得不平衡有关(OR=5.901,95%CI:2.948~11.812)。[结论]小学教师工作付出-获得不平衡对其健康状况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评估麻城市人群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人群感染状况,为麻城市有效控制疫情提供流行病学线索。方法随机抽取麻城市3个乡镇健康人群血清共159人份,采用ELISA和Real time PCR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IgG抗体、IgM抗体和特异性核酸。结果 SFTSV-IgG抗体阳性率为5.03%,SFTSV-IgM和SFTSV-PCR全部阴性。结论麻城市是湖北省SFTSV的流行重点县市,需加强SFTSV的预防意识及快速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5.
Zhao W  Chen Y  Lin M  Sigal RJ 《Public health》2006,120(8):696-704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abetes and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in different sex and age groups by analysing the cross-sectional data from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Health Survey, conducted in Canada in 1996-1997. STUDY DESIGN: A total of 53072 people aged 20-64 years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Depression was defined as depression scale 5, based on 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Short-Form (CIDI-SF). Respondents who answered the following question affirmatively were considered to have diabetes: 'do you have diabetes diagnosed by a health professional?'. METHODS: A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djust for potential confounding effects, and a bootstrap procedure was used to take sampling weights and design effects into account.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was much higher in people aged 40-64 years than in people aged 20-39 years (men: 4.7% vs. 0.5%; women: 3.5% vs. 0.8%,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people aged 20-39 years had a slightly higher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than those aged 40-64 years (men: 3.1% vs. 2.9%; women: 6.6% vs. 5.4%, respectively). Diabete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in women aged 20-39 years (odds ratio [OR]=2.5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1.19, 5.32), but not in women aged 40-64 years (OR=1.62, and 95% CI=0.65, 4.06). The associ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in both age groups in men, but it tended to be stronger in the younger age group. CONCLUSIONS: The data suggest that diabetes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particularly in young adults.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虐待是一种犯罪行为或对老人的忽视,老年人虐待分躯体虐待、心理虐待、经济虐待和疏于照料,4种虐待可以同时发生,表现为家庭、医院和养老院等福利机构以及社会的歧视与欺诈。全球4%~6%的老年人曾经遭受过某一种形式的虐待,导致严重身体伤害和长期心理后果,但是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一直被隐匿在公众的视野之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这一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老人虐待在我国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虐待老人的面纱至今还没有被揭开,没有被社会与公众所关注。本文系统阐述了老年人虐待的定义、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通过分析我国城乡老年人虐待发生的流行特征,结合城乡经济和文化特点,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预防老年虐待的措施,构建建设老人权益保障体系,营造社会尊老风尚,提高社区卫生保健、和老年人福利,加强对社会服务机构的监管等策略;分别提出城市和农村的对策重点,为政府和社会制定和执行预防虐待老年人的法律与政策,保障老年人权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抑郁症病耻感量表(DSS)中文版在北京市15~24岁人群的适用性及效度和信度检验。方法由课题组专家对原量表进行翻译、审校和回译,确定DSS中文版符合量表原意。采用方便抽样抽取北京市某中学、两所综合大学学生和工作人员共830名15—24岁人群施测,分析了DSS的得分情况、效度、信度和区分度。结果调查对象个人DSS得分(17.43±3.86)低于感知DSS得分(19.48±4.18)(P〈0.05);结构效度分析中,个人DSS提取了4个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0.29%;感知DSS提取了3个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6.6%;个人、感知及总DSS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45、0.67和0.70;区分度良好。结论DSS的效度和信度适中,区分度较好,可用于中国15~24岁人群抑郁症病耻感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福州市鼓山镇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家庭支持现状及其相关性,为开展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用抑郁量表、自制日常社会活动情况调查表以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福州市鼓山镇56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有日常生活依赖者135例(23.8%),有抑郁症状发生者130例(22.9%),家庭支持功能正常者323例(56.9%),轻度障碍者207例(36.4%),严重功能障碍者38例(6.7%);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依赖、抑郁症状、日常社会活动等健康状况与家庭支持有相关性(P〈0.05)。结论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与家庭支持相关。社区护理人员应了解其健康水平与家庭支持的现状,在加强个人健康护理的同时做好家庭健康护理,达到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长期重度环境碘过量地区居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情况及其与环境碘水平的可能关系。[方法]调查现场选择高碘地区徐州市沛县孟庄乡,对照地区为环境碘水平正常的邳州市新集乡。普查两乡所有居民甲状腺疾病情况,根据既往病史、B超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诊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抽取部分无症状、无既往病史者测定血清TSH、FT4、FT3。[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在过量组及对照组分别为55.52/万和11.75/万。调整年龄因素后,过量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较对照组的RR为4.6(95%CI:2.7~7.9);按性别分组后,男性组年龄调整RR为2.9(95%CI:1.0~8.6)。女性组年龄调整RR为5.2(95%CI:2.8~9.8)。[结论]环境重度碘过量可能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有关,需进一步进行危险度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