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安澜会馆是福州明清会馆建筑艺术与文化遗存的标志,文章通过对安澜会馆的建筑形态和装饰艺术两方面特征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指出其建筑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商人美学的文化特点,同时又包容了闽浙地域文化的基因,对明清时期闽地会馆建筑艺术与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代福州作为我国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城市,集中出现了许多风格独特的会馆建筑。文章以福州古田会馆为例,试从建筑形态观念、空间与结构设计以及装饰艺术文化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古田会馆多元化建筑风貌背后蕴含的独到的建筑艺术理念,从而揭示会馆建筑开放性、灵活性和包容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永州古民居建筑石雕装饰的艺术特色,以及建筑石雕的造型特点、雕刻工艺和装饰特点,进而分析永州建筑石雕装饰的文化内涵。因其具备的历史性、地域性、文化性、审美性特点承载着永州古民居建筑石雕装饰的艺术形态,它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发展之路具备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分析永州古民居建筑石雕装饰的艺术特色,以及建筑石雕的造型特点、雕刻工艺和装饰特点,进而分析永州建筑石雕装饰的文化内涵。因其具备的历史性、地域性、文化性、审美性特点承载着永州古民居建筑石雕装饰的艺术形态,它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发展之路具备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湖南民间建筑木雕,在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优秀的湖湘文化为背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文章从湖南木雕的雕刻、造型、漆饰装饰等的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对湖南民间建筑木雕的装饰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吻饰是高等级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构件,但它也成为四川地区清代墓碑建筑中重要的装饰要素。文章通过对清代川东、北地区墓碑建筑雕刻的题材、造型、工艺、纹饰等的探讨,发现这些墓碑建筑尽管是木结构建筑的“缩微"简化"。但“缩微不微,简化不减”,生动形象地反映出这一时期四川地区民间注重墓碑修饰的丧葬习俗和精湛的建筑和雕刻技艺。这些墓碑建筑及其装饰应该成为中国民间美术和传统建筑艺术新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隔扇门窗雕饰艺术在古建筑中是最富于变化的装饰部分;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由于追求外在形式,忽略了隔扇门窗内在的审美性与装饰趣味。以生活艺术化的审美观为出发点,从湘南(永州)地区传统隔扇门窗雕刻艺术的"形"、"意"、"神"等方面思考,使现代室内设计更好的继承传统雕饰艺术与传统元素。  相似文献   

8.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属于明清民居建筑群落,因丰富多样的建筑雕刻装饰而享誉国内外。院内高家崖石雕壁画不仅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而且构图巧妙、造型生动、题材丰富、极具艺术价值。这些石雕壁画从主题上大体可分为吉祥图案的题材、古代英雄、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的题材、吉祥物与祥瑞动物的题材三类,本文主要从构图、造型与雕刻技法三方面对这三类题材进行艺术分析。  相似文献   

9.
现有雕刻机系统在复杂3D雕刻花纹的建模、二维图象或图形到3D模型的自动转换及3D实物的仿制等方面的功能大大受到限制,使得数字化雕刻在古典家具、石才、木材、建筑装饰材料等需求艺术雕刻的的行业难以得到推广应用.本文针对木工数字化艺术雕刻的特点,就复杂雕刻型面一体化智能建模、建立以中国传统雕刻花纹为主的雕刻图形数据库等关键技术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实现途径,构建的系统更具智能化、敏捷化和实用性,能满足高品质、大批量雕刻艺术产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徽州民居和晋中民居分别是明清时期中国南北方官商住宅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宝库。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以两地民居的柱础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两地民居气候条件、人文环境、建筑形制等差异的基础上,从柱础数量、柱础形制、柱础装饰题材和雕刻技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两地民居艺术特点差异性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1.
湖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图形的艺术生产是一种客观的、有目的的、感性、对象化的实践;本文通过作为文化资本的湖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图形艺术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分析,旨在探明这种特殊的文化资本在其艺术生产与消费实践中文化资本积累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建筑当中,经过世事变迁,没有受到战争的损害,能够经受得住历史长河的考验,如今已经为数不多。丁村明清民居建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留存下来的稀有的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这对我们研究建筑结构、民俗人情及古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与雕刻技术,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参照。砖雕艺术是丁村民居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一部分,通过对丁村民居建筑砖雕艺术的分析与探索,是研究古建筑民宅装饰艺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建筑和建筑装饰元素的发展也根源于地域。吉祥图案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记录和表现民族文化历史。在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中吉祥图案装饰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丰富民族文化审美观念,渗透着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和精神寄托。文章以天津传统民居石家大院为例,从地域文化的发展对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特色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分析传统建筑装饰吉祥图案的应用及传统装饰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理分布特征对湖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空间布局等进行分析探讨,展示了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和艺术特色、文化元素,这些传统民居都遵循古典建筑礼制,建筑结构和技术与当地地理位置和气候相适宜,融入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同时采用了几千年积累的砖雕、木雕、彩绘等传统装饰技艺。  相似文献   

15.
湘南民居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一部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而附着在湘南民居建筑之上的装饰木雕艺术,因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地域多元文化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质朴率真的表现手法、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而成为地域性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民国初期福州在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建筑装饰涌现许多中西融合的装饰形式,采峰别墅即是典型代表,其“中西合璧”的装饰艺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以采峰别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别墅装饰的形式与内容分析,探讨采峰别墅外感洋风、内在传统的装饰文化特征,同时期待为当代建筑装饰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浙江台州地区的古民居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空间形态及装饰艺术的传承演变进行分析,通过大量实例调研,充分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台州传统村落古民居在建筑规模、布局、构造、材料、装饰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揭示民居特色所反映的地域文化。旨在探讨传统民居的价值要素,为台州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提出可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佛教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体系,它的建筑与装饰有着不同于其他建筑的地方。文章选取处于不同地域的两种佛教建筑代表,从建筑墙面,特色构件装饰,室内外陈设器物及雕塑四个方面来分析两个不同地域文化下的装饰特点。通过求同存异的比较手法,从装饰引出对文化的再思考。思考不同的时间段下,文化对于建筑及其装饰的影响。进而提出建议,如何使建筑装饰既不磨灭原有的传统内涵,又能反映出现、当代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9.
林徽因一生丰富而悠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建筑史上抒写了灿烂篇章,但她在学术上兴趣最浓、造诣最深的还是建筑及传统工艺品上的图案装饰艺术。她始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难解的渊源,同时也深受国外文化的影响。艺术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人生,林徽因的一生体现了她对美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十二生肖是一种民俗文化,也是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题材和创作内容。生肖装饰艺术作品具有构图简练、精美素洁、寓意丰富的艺术特征。本文从十二生肖的缘起入手,梳理生肖文化与装饰艺术的关系,主要从"巫"、"美"、"符号"等角度分析探讨了生肖文化的装饰艺术特征,并从文化层面揭示生肖艺术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