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志光 《硅谷》2014,(10):179-180
近几年来,随着游戏化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中国科技馆为了紧随时代的发展脚步开始积极引入各种科普游戏,从而为游戏化学习建立了一个可实施的平台。文章从简单介绍游戏化学习理念入手,分析了教育游戏的特点与科技馆展示进行交互设计的必要性,并以东莞科技馆为例,在基于游戏化学习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科技馆展示交互设计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郭智勇  吴英 《包装工程》2010,31(6):103-105
受儿童游戏思维的启示,分析得出儿童游戏思维与平面设计思维方式之间的共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儿童游戏思维的想象精神、涂鸦精神、角色置换3方面的特征,并结合平面设计中相关的实际案例,提出儿童游戏思维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旨在为深入认识和探索复杂的设计思维领域开辟一个新的角度,为平面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另辟新径。  相似文献   

3.
游戏化思维下H5新闻类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恩培  张迪 《包装工程》2018,39(16):142-148
目的 H5交互新闻产品作为媒介融合下一种新的内容叙事方式,旨在为设计良好用户体验的H5新闻产品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从逻辑层、感官层、知觉层3个维度,探讨H5新闻产品设计过程中用户体验设计的表和里,内容上以大量H5新闻产品为例,提出了游戏化思维理论在"非游戏"领域,即H5新闻中的具体设计运用。结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游戏化思维"服务于H5新闻报道,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建立更丰富流畅的内容和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4.
前沿信息技术与不同设计门类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茂林 《包装工程》2013,34(6):92-95
分析了信息社会各种信息技术对于不同设计门类,如工业设计、环艺设计、平面设计、展示设计和舞美设计的影响、结合和互动关系,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形式和成果,进而分析了不同设计门类应用信息技术的侧重点。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设计的结合与互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与必然;信息技术不仅影响着设计的思维模式、创意方式、执行过程和最终呈现的结果及效果,而且还成为未来设计创新的根本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5.
李静雅  王卓尔  易晓 《包装工程》2023,44(22):1-10, 16
目的 从非遗数字化游戏的概念及问题入手进行阐述,以非遗数字游戏化策略为研究载体,探究将数字化游戏以及虚实结合技术应用于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设计策略,助力非遗数字化创新。方法 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方法,从游戏故事、机制、美学设计等方面入手,融合非遗文化的实体内容与虚拟游戏内容,探索游戏设计流程与方法模型,提出虚实融合的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新路径。结果 构建了非遗数字游戏化体验设计策略,并对傩面具文化开展虚实结合的游戏设计与开发,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首先,通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来展示傩文化内涵,可以更加广泛地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游戏化的设计策略可以有效助力文化传播,使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蕴藏为游戏要素的点点滴滴,显现在游戏体验的全部过程,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最后,创新技术应用为非遗游戏特别是文化传播类型游戏的开发创造了更多可能性,通过实物与虚拟内容的融合,更有利于创新文化传播与游戏运行机制,提升游戏体验的沉浸感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6.
赵畅  陆一晨  张凌浩 《包装工程》2019,40(22):16-23
目的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从体验设计的角度出发,关注老年人群的生活幸福感提升,探索游戏化在乐龄体验设计领域的创新设计策略。方法首先,从概念定义、兴起原因、设计流程3个方面对游戏化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游戏化介入乐龄体验设计在关照乐龄人群的心理、提升体验系统的趣味性、简化操作提升人机交互效率、提供开放的交流动态环境方面的特征和优势,以及目前在体验、医疗、健康和新技术应用等四大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以游戏化的3个要素(动机能力、心理结果和行为结果)所关联的相关案例为对象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结论提出了包含基于游戏化体验的用户研究、基于创新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和基于协作式关系的社群构建的三方面游戏化乐龄体验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常静  廉喻哲  李伟 《工业工程设计》2020,2(1):59-63, 68
叙事性理论诞生于20世纪的法国,它在展示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引起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地提升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和价值,通过对叙事性理论与展示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构成要素、行为过程及根本目的等方面的一致性特征,得出将叙事性理论应用于展示设计中的可行性结论。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探讨叙事性理论的叙事结构、叙事时空观、叙事思维、叙事手法等相关理论,对展示设计的空间形态构建、主题表达、空间意境营造及受众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叙事性理论作为表达目的和意图的一种重要方式,深受设计师们的喜爱,并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秦艳  黄长生 《包装工程》2012,33(20):12-16
从哲学和逻辑分析的角度,解析了逆向思维的含义与分类,进而阐述了逆向思维与艺术设计创新之间的联系,结合典型案例展示了逆向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阐述逆向思维对设计思潮的影响,分析了其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逆向思维在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并且通过对逆向思维概念的分析,总结了逆向思维在设计应用中的几大原则。  相似文献   

9.
齐琦  张方  朱艳秋 《包装工程》2018,39(18):296-300
目的探讨道教文化元素在游戏UI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从中式游戏UI界面设计的现状入手进行论述,阐述道教文化元素对此类设计的重要应用价值;结合实例讨论在设计中的应用方向,分析在宗教思想理念、造型元素、符号纹样3个方向上进行的引用与借鉴;最后,提出重视文化的严谨性、注入积极文化、提升设计品位并丰富感官体验的设计发展策略来指导设计实践。结论道教文化元素独有的内在文化语言和丰富的外在造型纹样符号很好地契合了中式游戏UI的主题需求和功能需求,拓宽了国产游戏UI设计的表现内容。为保证此类型在游戏UI设计中的持续发展,设计思维导向不能只强调作品的猎奇审美,还需要结合技术创新,提升整体UI作品文化意向上的正面审美。  相似文献   

10.
王腾  李成敏  吴剑锋  白楠 《包装工程》2017,38(22):48-52
目的以提升用户运动动机,增强自我监督为目标,探索游戏化设计理论在运动类APP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对游戏化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从目标、控制、反馈、互动场所和互动工具等方面提出移动应用的游戏化设计模型。同时,针对现有运动类APP在用户行为动机驱动不足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游戏化设计应用原则,并以"有跑步欲望而无法坚持跑步"的大学生用户为例,对跑步运动APP的功能模块和信息框架进行了设计。结论垂直细分用户群体,以提升用户情感体验为核心,结合外部刺激实现外在动机内在化,是游戏化理论在运动类APP中设计应用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思考如何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在寓教于乐和严肃游戏的理论基础上,用设计向儿童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继而引发儿童想要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兴趣。文章结合非遗游戏化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儿童心理生理特性,通过以武汉花灯扎制技艺为例的游戏化设计,最终得到一个结合智能化,并具有趣味性、易用性、沉浸体验的实体游戏的设计想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游戏化"应用体系作为研究契机,以游戏化思维和高新技术运用作为核心视角,阐述叙事影像重塑虚拟环境和强化观众官能体验的最新方法,探索电影嫁接游戏属性的正确途径及合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许扬洋  郑先隽  张学民 《包装工程》2021,42(24):113-120
目的 探究特定游戏化设计元素对用户的学习行为及游戏化体验的影响,通过将游戏化设计应用于移动端单词学习APP设计中,验证是否能有效提升移动端单词学习产品的游戏化体验和可用性。方法 通过严谨的实验法对成长性、社交、个性化游戏化设计元素在单词学习情景的应用进行探究与验证,并对比市场上其他单词学习应用,从而进行游戏化体验及可用性测试评估。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社交、成长性游戏化设计元素能够有效提升被试的游戏化体验,个性化、游戏化设计元素可显著提升被试学习单词的时间。相较于市场上的单词学习应用,游戏化单词学习应用具有更高的可用性,同时显著提升了用户的游戏化体验。结论 游戏化设计元素显著提升了用户的游戏化体验,并影响了用户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选取相对具有创新设计性质的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为研究对象,对获奖作品进行深入创作、应用推广,并对赛后设计作品的深入延展与应用推广进行探索。本文将分为以下几大方面进行分析:赛后设计作品再创新的相关理论属性;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及其前景;赛后设计的深入延展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杨超  梁蓝波 《包装工程》2020,41(4):252-258
目的探讨5G时代中国高校如何通过具有高识别度和多元变化的校标设计及延展应用,提升中国高校的国际品牌形象,助力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方法通过比较研究中国137所“双一流”高校与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强高校的校标,以图像分析和统计学的方法揭示中国高校校标设计高度雷同化、辨识度低的现状,指出常见的圆形范式校标在国际竞争和品牌传播中所存在的局限性;借鉴西方品牌形象设计的成功案例,寻找5G时代中国高校校标设计的创新理念、设计方向以及具体的延展应用方法。结论强调独特性、高识别性的校标设计在高校品牌传播中的重要性,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动态可变式”校标设计及延展应用在5G时代必将成为高校品牌形象传播的主流趋势和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曾智林  金憓  杨乾明 《包装工程》2013,34(22):108-111
通过分析岭南狮形象发展演进的社会文化背景、狮形象类别、造型与装饰特点以及设计应用现状,指出需要深入挖掘造物设计背后的文化内核,才能更好地理解、创新与发展旅游纪念品设计。提出以语境设计方式解读纪念品文化内涵,并结合中西设计思维与方法,实现传统造物向现代设计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视觉思维为本质依据,从收集与初选、选择与归类、想象与构型和结果框架展示四个方面的思维模式展开论述视觉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并有针对性的选取产品造型案例介绍视觉思维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将视觉思维方式作为造型工具用以形成专业化、体系化的模式,给予设计者未来造型训练的价值及参考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林璐  洪灵慧  沈珂琦 《包装工程》2022,43(18):104-111
目的 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提高游客对景点的文化感知和理解程度,为景点构建多种体验,增加趣味性,力图丰富文化旅游体验。方法 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文化旅游过程中不同类型游客的特征、行为、动机以及在旅游前中后阶段的痛点,总结三个主要目标。结合文旅体验主题性、参与性、差异性三个特性,提出旅游各阶段的游戏化设计策略。运用动力、机制和组件,划分适用于不同目标的游戏元素并采用八角行为分析策略仪表盘,结合服务设计流程,进行游戏化的文旅体验设计。结论 基于游戏化理念,构建了文旅体验设计流程,并应用在杭州文化旅游的设计中。提出的用户特征、目标、动机、策略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增强了游客体验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相似文献   

19.
文化视野下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保护   总被引:18,自引:16,他引:2  
张婕  钟蕾 《包装工程》2014,35(14):110-113
目的研究在天津文化视野下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品设计创新保护的应用途径。方法分析天津600年历史文化,通过对文化以及衍生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分析,与具体产品设计结合贯彻创新保护思维,研究本地区特有的文化产品设计形式与地域文化保护途径。结论通过对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分析,衍生出了新的产品创新设计资源,丰满了产品设计创新背景,延展了产品的概念性,强化了设计的地域标签,保护了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严晨  吴丹丹 《包装工程》2022,43(14):383-387, 407
目的 以在游戏理论界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为代表,探究以游戏理论指导包装创意设计实践的可行性、设计思路与具体方法。方法 对游戏理论的缘起进行系统回顾与思辨,分析赫伊津哈视角下游戏的定义与游戏的属性,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结合“时光机纸牌”“福虎镇宅”2个案例展开具体研究,论述游戏理论与包装创意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赫伊津哈视角下游戏的3种属性在设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结果 得出赫伊津哈游戏理论中所述游戏的3种属性,即自主性、界定性、情感化,如何应用于产品包装的结构、情境与视觉创意设计之中。结论 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与包装创意设计之间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可以从游戏理论的新视角为设计实践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