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放废物处置库是一项特殊的岩石地下工程。与一般地下岩石工程相比,处置库具有许多特点,相应的处置库的设计也有别于一般地下岩石工程。总结高放处置库的若干特点,简要介绍瑞典D1阶段处置库地下岩石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过程与设计时考虑的因素,初步讨论处置库的功能目标与设计年限、概念设计、总体要求、温度限制、不同围岩中处置库的主要问题、可回取的处置库设计及处置库的建设成本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湖北大学新图书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利  姚辉 《暖通空调》2005,35(5):85-87
介绍了设计参数的选取,空调机组的选择,取、回水井数量的确定。实际应用表明,通过优化取、回水井的使用模式,可以减少系统的用水量和能耗。  相似文献   

3.
 废物回取试验是一个在瑞典Äspö 地下实验室完成的,历时近5 a,为全尺寸处置库模拟加热试验。试验在一个直径f 1.75 m、深度8.5 m的钻孔中进行。开挖和加热后周边岩石中的温度升高、应力改变,因此,试验中岩石中可能产生的损伤是工程设计中关心的课题之一。为此,试验结束后,在试验孔3个不同深度处沿垂直和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施打6个深度约1.5 m的近水平取样孔,并采集了12组岩样。对这12组岩样用MTS 815 岩石力学试验系统进行了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从单轴抗压强度、裂隙起始应力、裂隙损伤应力、最大裂隙体积应变和最大总体变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从最大裂隙体积应变分析,在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处置孔孔壁的岩石上可能存在一些轻微的微破裂为特征的损伤。从宏观力学特性来说,岩石没有任何可测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废物回取试验是一个在瑞典(A)sp(o) 地下实验室完成的,历时近5 a,为全尺寸处置库模拟加热试验.试验在一个直径Φ1.75 m、深度8.5 m的钻孔中进行.开挖和加热后周边岩石中的温度升高、应力改变,因此,试验中岩石中可能产生的损伤是工程设计中关心的课题之一.为此,试验结束后,在试验孔3个不同深度处沿垂直和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施打6个深度约1.5 m的近水平取样孔,并采集了12组岩样.对这12组岩样用MTS 815 岩石力学试验系统进行了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从单轴抗压强度、裂隙起始应力、裂隙损伤应力、最大裂隙体积应变和最大总体变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从最大裂隙体积应变分析,在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处置孔孔壁的岩石上可能存在一些轻微的微破裂为特征的损伤.从宏观力学特性来说,岩石没有任何可测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气田采出水的水量小、含盐量高,回注通常是更适合的环境处置方案。回注的主要环境风险是井 筒内腐蚀造成泄漏后的土壤、地下水污染。文章在分析气田采出水水量、水质和污染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回注处置井的目标构造选择方法,提出地下水污染最关键控制参数是注水静水压力低于“可利用地下水”的低水 位(高度)以保证下方注入水不会上侵,回注处置目的层必须位于可能的饮用水源之下并有可靠的隔离层;提出井筒必须具有连续完整性,以保持注水构造与可能饮用水源的隔离;同时提出相应的检测/运行管理需求和控制措施,即可采用模型预测、检测、试验等方法分析采出水的腐蚀、结垢特性,通过投加适当的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措施控制井筒腐蚀/结垢,为气田采出水回注环境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油泥取料和前处理是贮存油泥环保处置工程的制约环节,文章梳理了贮存油泥取料和前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取料、转移和脱油清洗等技术难点,重点分析了取料技术中取料、杂物分离、输送和供水技术,前处理技术中粗分处理、洗涤和离心分离技术,为贮存油泥的优化处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液体冷媒除霜是一种新型的除霜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液体冷媒除霜的方法,而后对以蒸发器回气管温度作为除霜结束控制参数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把回气管温度作为液体冷媒除霜系统除霜结束时的控制参数是可行的,库温高的制冷系统除霜结束时的回气管温度较低,库温低的制冷系统除霜结束时的回气管温度则较高。  相似文献   

8.
抗震试验中多自由度结构的滞回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结构滞回曲线的物理意义和特点,分析了结构滞回曲线和"自由度滞回曲线"所表达物理意义的不同,以及如何正确绘制多自由度结构的滞回曲线。最后以一个两自由度结构抗震拟动力试验为例,说明如何绘制多自由度结构的滞回曲线以及根据滞回曲线计算结构耗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6个塔库建在住宅楼内◆塔库占地只有50平方米◆一个塔库可停放104辆车◆停取车最多需3分多钟全国第一个完全置入建筑内部的电梯式立体停车塔库日前在西安市建成。在高87.6米、底部面积50平方米的空间里,能停上百辆汽车,创造了我国停车场库建设领域的多项第一。汽车"住楼"也很方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6)
同治元年(1862年),在我国陕、甘两省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回乱",清廷倾力镇压,历时近十二年,靡饷数千万才勉强平定。近代以来,关于此事缘起的论著颇多,但大多专注于特定面向,尚有意犹未尽之处。本文综合以往研究成果,从多个面向分析了此次动乱爆发的原因,认为它是当时、当地若干社会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就远因而言,回、汉异质文化的冲突和清廷错误的民族政策加剧了西北的族群矛盾,就近因而言,团练侵逼是激发变乱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1.
H型钢开坯轧制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铁  章静 《钢结构》2004,19(6):40-41,64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SC SuperForm2 0 0 2对H型钢开坯轧制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金属变形特点和轧件充满情况。研究表明 ,箱形孔中轧件腹板的变形与宽展较小 ,异形孔中轧件腹板与翼缘的的变形很不一致 ,腹板出变形区后厚度存在反弹增加现象。异形孔中轧件不能很好地充满孔型 ,异形孔中轧制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索再飞 《钢结构》2003,18(4):40-42
通过对中科院图书馆、档案馆工程钢结构连廊吊装方案的讨论 ,针对在市区钢结构施工中受到的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 ,探索了一种在市区进行大跨度钢结构施工的方案 ,并提出了建议 ,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纠偏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以往的一些建筑纠偏的工程经验 ,本文总结了建筑物倾斜原因及对几种常用的建筑物纠偏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列举了相应实例 ,以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浓差能是一种具有许多独特优点而表现形式较为抽象的新型能源,目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本文在文献(3)基础上,对浓差能本质及浓差能理论转换效率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1)对浓差能与机械能在本质上完全一致的观点提出了较严格的证明;2)推导出以膜法为基础的浓差能理论转换效率公式,指出任何理想转换机器在其最大功率输出点处的转换效率均不可能超过η=K/(1 K),这里K是与渗透过程有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5.
对蜂窝梁挠度的4个影响因素:蜂窝梁的扩张比,孔的类型,蜂窝梁的高跨比,剪跨比进行分析比较,并与等截面实腹式梁的挠度进行对比,得出蜂窝梁的扩张比、高跨比对挠度影响较大,并指出蜂窝梁扩张比的合适范围及挠度扩大系数α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一中学图书馆圆形预应力井式梁板楼(屋)盖应用SAP2 0 0 0软件及有关规范的设计过程。给出了该预应力井式梁板结构的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选择、预应力筋的线型选择、荷载取值与内力计算、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选配等设计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可供建造同类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TAW–2000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机,通过32组花岗岩和闪长岩的物性及单轴压缩试验测试,获得岩石的特征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揭示岩石扩容起始应力与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孔隙度的关系,建立花岗岩和闪长岩的扩容起始应力预测方程。研究结果表明:(1) 弹性模量作为岩石的弹性基质刚度的反映,包括颗粒间的接触刚度和颗粒间基质的刚度,孔隙度作为岩石内部孔洞空间的体积测量指标,是岩石内初始的微裂纹、微孔洞及张开裂纹的综合反映,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初始损伤的程度,二者与岩石的扩容起始应力密切相关;(2) 扩容起始应力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而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当弹性模量最小而孔隙度最大时对应最小的扩容应力值,反之调整;(3) 通过逐步数据拟合分析得出扩容应力的预测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在弹性模量、孔隙度和泊松比已知的前提下,可以先验地对扩容起始应力进行预测,为扩容起始应力的求解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城市煤气管网水力计算节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骨料的粒径大小和骨料的品种不同,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影响较大,骨料的粒径增大,将影响到混凝土的极限拉伸能力,骨料品种的热胀系数过大,也将影响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为提高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极限抗拉能力应选择合适骨料粒径和骨料品种,并进行最佳级配。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sc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 debate regarding the field's performance has drawn wide interest among those working in regional science and has been a stimulus to consider and reinterpret a number of approach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t is believed that an evalua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major approach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such as the positivist, humanistic and structuralist outlooks, could be useful in helping make an ultimate evaluation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regarding regional science. In this article,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ose paradigms with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that are relevant to regional science and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LDC)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despite the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that have occurred in regional science from the 1950s up to the present some significant questions in the field suggest requirements for a paradigm change, particularly for a field of knowledge that can be applied to developing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