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WT1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WT1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测定 5 3例急性白血病、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 1名正常人的 WT1基因表达。结果 :5 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 4 1例 WT1基因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77.35 %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阳性率分别为 80 .6 %和 72 .0 %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15例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 WT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 4 6 .7% ,其中 7例急变期和加速期阳性率为 10 0 % ,8例慢性期阳性率为 0 %。 2 7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 (CR)患者中 2 2例 (81.5 % ) WT1基因表达转阴 ,4例复发患者 WT1基因表达再次升高。 2 1例正常人的 WT1基因表达阴性 ;RT- PCR检测 WT1基因灵敏度为 10 - 4水平。结论 :1WT1基因在各种类型白血病患者中均有表达 ,在正常人中不表达。 WT1的表达与白血病病程相关 ;2 WT1基因可作为检测MRD的标记性基因。 WT1基因的表达与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WT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 RT-PCR)检测K562白血病细胞系、39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骨髓或外周血细胞的WT1基因表达。结果30例初治或复发AL中有22例患者高表达WT1基因,阳性率73.3%。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阳性率分别为70.8%和83.3%,两组无显著差异。随着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完全缓解(CR)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CR后WT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复发后又显著升高。结论 用Nest RT-PCR测定WT1基因的表达可作为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K562细胞株及75例白血病患者及10名正常人WT1基因的表达.并同时测定mdrl的表达.检测结果为K562细胞株高表达,急性髓性白血病(AML)30例中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例中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共17例,其中加速及急变期3例,慢性期14例中8例,WT1表达为阳性,10名正常人及7例缓解期患者WT1表达均为阴性;且WT1阳性患者完全缓解率(CR)低于表达阴性者(分别为65%和88%,P<0.05).此结果说明WT1在白血病患者中高表达,可作为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标记基因,WT1的阳性表达者化疗后CR率低,且其与白血病的病程发展可能有关,WT1与mdrl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肾母细胞瘤基因(WT1)、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和ETS相关基因(ERG)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MRD)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92份AL标本(84例患儿),其中初发标本28份,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标本18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标本10份;AL完全缓解标本63份,包括ALL标本45份,AML标本18份;AL复发标本1份.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AL患者骨髓中WTI、PRAME和ERG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以同期住院的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为对照.结果 AL初发组患儿的WT1、PRAME和ERG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但缓解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初发组的PRAME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ALL初发组(P<0.05).28例初发组WT1、PRAME和ERG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4%、92.9%和64.3%,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基因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100%.跟踪15例AL初发患者,诱导化疗缓解后三种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诱导化疗前(P<0.05).1例复发患者初发时三种基因均呈阳性表达,缓解后转为阴性,复发时又变为阳性.结论 与非白血病患者相比,WTI、PRAME和ERG mRNA在AL初发患者的骨髓中高度表达,三种基因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率.AL患者的WT1、PRAME、ERG mRNA表达水平与疾病状态相关,适用于MRD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WT1 mRNA转录水平,探讨WT1基因与白血病病程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57例白血病病人和10例正常健康人的外周血或骨髓标本进行WT1基因的检测.结果 45例初发急性白血病(AL)中35例WT1 mRNA阳性(阳性率77.8%),其中27例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24例阳性(88.9%),18例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11例阳性(61.1%).10例正常人没有检测到WT1 mRNA.结论 急性白血病WT1 mRNA呈高表达.在缺乏特异性克隆标志白血病中监测WT1 mRNA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A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为实验组和8例正常的骨髓细胞作对照组,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两组骨髓细胞Survivin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急性白血病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间完全缓解率(CR)的差别,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AL病人骨髓细胞SurvivinmRNA阳性表达率为67.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5%(P<0.05);Survivin蛋白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65.0%(26/4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5%(1/8)(P<0.05),骨髓细胞Survivin表达阴性者化疗后骨髓完全缓解率(CR)为70.0%,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的CR为30.0%(P<0.05)。结论:(1)Survivin的过度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阳性表达可能显示急性白血病的预后不良;(2)Survivin基因表达在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或)抗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导致AL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Survivin基因可作为靶向白血病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7.
巢式PCR检测WT1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K562细胞株及75例白血病患者及10名正常人WT1基因的表达。并同时测定mdr1的表达。检测结果为K562细胞株高表达,急性髓性白血病(AML)30例中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例中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共17例,其中加速及急变期3例、慢性期14例中8例,WT1表达为阳性,10例正常人及7例缓解期患者WT1表达均为阴性;且WT1阳性患者完全缓解率(CR)低于表达阴性者(分别为65%和88%,P<0.05)。此结果说明WT1在白血病患者中高表达,可作为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标记基因,WT1的阳性表达者化疗后CR率低,且其与白血病的病程发展可能有关,WT1与mdr1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8例初治急性白血病(AL)、2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和10例非血液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10例非血液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均呈阴性。58例AL患者44例检测有WT1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75.9%,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阳性率为86.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42.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AML治疗前WT1的表达水平与完全缓解(CR)率无相关(P>0.05),但倾向于WT1基因低表达者有更高的CT率(低表达组CR率为75.0%,高表达组率为34.8%)。CML慢性期WT1的表达水平极低,随临床分期进展水平增高,高表达者预示急变。结论:AL和CML急变期患者WT1基因过度表达,初治AML治疗前WT1的表达水平与疗效无相关,但低表达组CR为75%,高表达组CR为34.8%。  相似文献   

9.
WT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滢  金洁  徐伟来 《浙江医学》2004,26(7):481-482,486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59例AM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AM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阳性率初发者(73.2%)与复发患者(75.0%)无差异,但均高于缓解患者(10.0%).WT1基因表达阳性患者的首次化疗缓解率(45%)低于WT1基因表达阴性患者(78%);首次化疗缓解率WT1基因相对表达量≥1的患者(22.2%)低于表达量<1的患者(57.1%).结论 WT1基因可能是AML患者的癌基因,与疾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动态监测WTl基因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和疗效.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9,(8):977-980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WT1基因与MDS发病及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8例MDS患者,4例MDS-AL患者和1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WT1基因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①4例MDS-AL患者的WT1阳性率100%,10例正常人的WT1阳性率0%,48例MDS患者WT1阳性率为27.1%。MDS组、MDS-AL组、对照组两两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将MDS按IPSS分组,WT1mRNA的表达水平在高危与中危及低危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与低危组、中危Ⅰ组与中危Ⅱ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WT1基因表达水平与IPSS评分值有相关性(r=0.74,P<0.05)。③WT1基因表达水平与原始细胞百分数密切相关(r=0.66,P<0.05)。④动态随访2例MDS患者,随着疾病进展,WT1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论:WT1基因在各类型MDS均高表达。WT1基因的表达与疾病的进展呈正相关,WT1基因表达情况与原始细胞百分比及IPSS评分均有明显相关性。其可作为临床上对MDS病情的高危评估,预测病情变化和动态监测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T1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 建立荧光定量RT -PCR方法 ,用PEABI 770 0PCR仪检测 11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2 6例非白血病患者和3 6例正常人外周血中WT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2 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和 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初发患者WT1基因的表达量为 10 5~ 10 6拷贝 / μgRNA ,取得部分缓解的 2 6例AML和 19例ALL患者的表达水平为 10 2~ 10 4拷贝 / μgRNA ,而取得完全缓解的 17例AML和 13例ALL患者的表达水平为 0~ 10 2拷贝 / μgRNA。 结论 WT1基因在白血病外周血中有高水平的表达 ,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疗效考核及监测微残留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丁超  李惠民  朱宝生  何迪  李斌 《重庆医学》2008,37(22):2561-2563
目的 研究白血病患者WT1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与WT1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64例白血病患者、56例对照者骨髓内WT1mRNA水平及DNA甲基化状态.结果 骨髓中WT1表达率与WT1启动子DNA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性,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复发及未缓解者)和慢粒进入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骨髓中WT1启动子DNA甲基化率低于健康者和非白血病患者.结论 WT1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抑制WT1mRNA表达.激发WT1启动子区甲基化从而抑制WT1表达,与急性白血病发生转化有关,可以作为治疗和预防白血痛发生的一个研究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琳  徐兵  许文娟  唐家宏 《广东医学》2007,28(4):544-546
目的 研究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WT1基因表达技术,并分析65例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01).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变期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期.WT1表达量与急性白血病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无明显相关关系.AML和ALL患者中WT1基因高表达患者与低表达病例CR率差异无显著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缓解后WT1的表达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32).随访显示WT1持续高表达或下降后又上升的患者呈现难治及复发.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量可预测难治复发及用于MRD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Nonrandomized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 iscommon in lymphoid system tumor.These genes inbreak terminalof chromosome play a direct role in thegenesis of tumor.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 H)gene at1 4q3 2 .3 and BCL- 1 gene at1 1 q1 3 formed therearrangementof BCL- 1 /Ig H gene,which leadsto theoverexpression of cell cyclin D1 protein. It wasreported abroad that BCL- 1 gene rearrangementmostly occurred in chronic lymphoid system malignanttumor including mantle cell lymphoma (MCL ) ,fewc…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BMI—1(B-cell-specific moloney leukemia virus insert site 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白血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2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6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34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10例对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BMI-1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白血病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结果:BMI-1基因在10例对照组标本中无表达;K562细胞株中BMI-1纂因呈阳性表达;CML组中BMI-1基因的阳性率为15.4%,其中包括CML慢性期(CML—CP)及CML急变期(CML-AP),其阳性率分别为5%和50%;CLL组中BMI-1基因无表达;AL组中BMI-1基因表达率为47.1%,其中包括急忡髓系白血病(A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阳性率分别为57.7%和12.9%;CML-CP组与CML-AP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初诊AL中,AML组和ALL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L—AP组与初诊AL组阳性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例初诊BMI-1基因阳性表达患者随诊发现,初诊时BMI-1基因表达阳性,完全缓解后无表达,复发后再次表达,经再次治疗后仅达部分缓解,其BMI—1基因表达持续阳性。结论:BMI-1基因红出缸病中存在较高的表达,在正常人及完全缓解病例中无表达,且与疾病的转归相关,提示BMI-1基因高表达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可能作为一种分子标志,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位点。  相似文献   

17.
Wang Y  Zhu CS  Bi KH  Xu WW  Dong L  Hou 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0):2858-2860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Wnt抑制因子1(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在白血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55例AL患者及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AL患者及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β-catenin表达.结果 32.7%(18/55)的AL患者WIF-1基因启动子区域有异常甲基化,对照组末检测到WIF-1基因甲基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化组首次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38.9%,7/18)低于非甲基化组(81.1%,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化组与非甲基化组β-catenin的表达(17.5%±3.3%、15.4%±3.6%)均高于对照组(10.5%±1.5%,均P<0.05);甲基化组β-catenin的表达高于非甲基化组(P<0.05).结论 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β-catenin过表达可能参与了AL患者Wnt/β-catenin途径的异常激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中β-链蛋白基因(CTNNB1)rs4135385位点、轴蛋白基因(AXIN2)rs11079571位点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基因(SFRP1)rs7832767位点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发病风险和治疗效果的关系,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7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在治疗前抽取骨髓液1~1.5 mL, 401例健康对照(对照组)抽取静脉血2.0 mL,提取总DNA,用高分辨熔解曲线(HRM)方法进行CTNNB1 rs4135385、AXIN2 rs11079571、SFRP1 rs7832767基因分型,并通过卡方检验分析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检验统计不同基因型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的差异。结果 CTNNB1 rs4135385、SFRP1 rs783276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AML、ALL患者组与对照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XIN2 rs11079571位点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相对于G等位基因个体,发生急性粒单核/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4/5)的发病风险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OR=0.677,95%CI:0.439~0.930)。此外,在AML-M 4/5患者中,AA基因型患者相对于AG和GG基因型患者有较高的血小板总数(P=0.040),且诱导化疗CR率最高(P=0.040)。结论 在AML-M4/5中AXIN2 rs11079571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携带A等位基因患者伴有较高外周血小板总数和诱导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