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95例,其中45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将其作为对照组;50例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做观察组。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96%,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8.17±2.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5±3.62)分,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取得让人满意效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2例,采取数字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71)采取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n=71)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9%、77.46%,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D-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D-C、HDL-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D-C、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率均为0.00%,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是脑梗死治疗的安全有效方式,较单独使用氯吡格雷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7,(12):916-91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TIA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随访1年。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PLT)计数等,同时测定两组颈动脉血管斑块数量及性质变化,并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斑块数、低回声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强回声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TIA较单纯氯吡格雷更有优势,可有效控制血脂、PLT,降低脑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徐连宝  陈念东 《海峡药学》2016,(11):183-184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入了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内脑梗塞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 是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3%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P<0.05.结论 在临床脑梗死的治疗中,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联合用药后,临床疗效佳,可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在我院进行救治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顺序将5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入硫酸氢氯吡格雷。结果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整体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皮肤瘀斑、黑便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药物安全可靠。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面积及厚度大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斑块面积及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斑块面积为(1.32±0.44)mm2,斑块厚度为(0.80±0.61)mm,治疗后对照组的斑块面积为(1.42±0.51)mm2,斑块厚度为(1.14±0.29)mm,治疗后治疗组的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可明显缩小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斑块面积,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的作用及对血脂水平、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TIA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比治疗后的对照组患者水平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PLT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前后,两组患者APTT、PT水平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给药能有效改善TIA患者血脂水平,降低脑梗死发生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发生中的应用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TIA 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原则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且治疗组患者的血脂情况有一定改善,脑梗死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发生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后可明显降低TIA后脑梗死发生的概率,联合用药治疗效率更高,预后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虹山片区干休所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5例,上述患者诊断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硫酸氯吡格雷片和阿托伐他汀钙服用。对照组给辛伐他汀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73.8%,前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徐颖惠 《中国药事》2012,26(7):778-779
目的比较替罗非班与氯吡格雷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氯吡格雷组各63例,两组均在应用阿司匹林和普通肝素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替罗非班和氯吡格雷治疗5天,测定治疗前后各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替罗非班组临床效果优于氯吡格雷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x2=10.620,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和HDL-C分别为(2.54&#177;0.32) mmol/L、(1.41&#177;0.32) mmol/L、(1.53&#177;0.33) mmol/L和(0.73&#177;0.35) rn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7.42、8.09、8.11、9.0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h)、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l)、血浆黏度(np)及红细胞比积(HCT)分别为(5.11&#177;0.51) mPa/s、(8.03&#177;1.12) mPa/s、(1.02&#177;0.21) mPa/s和(40.34&#177;3.2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8.33、9.14、8.08、9.44,均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实践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出血性玻璃体浑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眼科收治出血性玻璃体浑浊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P ﹤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出血性玻璃体浑浊可有效提高视力,促进混浊吸收,降低血液黏稠度,并改善视网膜微循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取得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起作用(P<0.05),观察组和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1),但是观察族的效果更好。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联合使用依帕司的治疗效果比单纯的应用依帕司他的治疗效果要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3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LDL—C均明显下降,而HDL—C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下降或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等,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并对不同hs-CRP水平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χ2=3.98,P<0.05);对照组hs-CRP水平异常患者总有效率65%,观察组总有效率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对照组hs-CRP的体内水平正常的患者总有效率94%,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可以很好的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人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常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C、TG、HDL-C、LDL-C、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心脏不良事件,并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为7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P <0.05).两组治疗后TC、TG、HDL-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5.34、4.78、4.56、4.92、4.31、3.92、4.11、4.62,均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t=4.20、4.08、3.98、4.03,均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6.22、5.78、4.12、4.02,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t=4.23、3.99,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心脏不良事件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2例,心脏不良事件3例.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人心绞痛既能调脂,又能改善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18.
洪曙明 《中国药师》2014,(6):978-98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监控生命体征、控制颅压和血压、止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qd,连用14d.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发生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具有肯定的疗效,安全性较优,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NSE和S100B水平,保护大脑神经元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贯序疗法治疗急性心梗的介入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介入治疗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平为三组,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实验组采用,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5%的治疗有效率,且观察组和实验组的一级复合终点情况也较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梅坚 《中国药业》2013,22(8):37-38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弥可保肌肉注射,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弥可保肌肉注射联合α-硫辛酸静脉滴注。采用总症状(TSS)评分法评估临床症状、体征,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T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弥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