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悬挂拼装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预应力荷载的施加,架桥机临时吊杆中的应力将发生变化,吊杆拆除顺序将影响体系转换时的箱梁受力性能.为得到合理的吊杆拆除顺序,以洪都大道快速路改造工程为依托,通过实测数据,对架桥机临时吊杆受力情况展开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节段预制箱梁在逐步拼装施工过程中,随着纵向预应力荷载的增加,跨中及附...  相似文献   

2.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没有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尚不能完全依靠自身来保持结构的稳定,珠海某超高层悬挂钢结构为自承重悬挂体系,具有造型新颖奇特、结构传力方式特殊的特点。超高层建筑结构传力路径长,路径效应显著,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结构体系转换。当悬挂结构施工至35层时,整体体系已经形成,此时支撑可以拆除。支撑卸载的过程就是结构内力转换和重分配的过程,由于支撑在施工过程当中受力较大,因此支撑拆除应采取合理的方案,确保荷载的平稳传递和转换。通过详细模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应力及位移的变化过程,为该工程提供指导,对同类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博物馆加固改造工程保护性拆除施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与一般的破坏性拆除不同,建筑加固改造工程中的拆除属于保护性拆除,拆除过程必须保证原建筑的结构安全.拆除局部构件时,不允许对相邻的非拆除构件造成结构性损伤,一般应采取对相邻构件不产生不良影响的静力拆除.详细阐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改造工程中的拆除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设计中未考虑施工时的荷载、顺序、工艺等时,在施工过程中易对结构增加应力或产生与设计受力变形不同的情况,提出应当在施工中充分考虑设计受力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合理的施工工艺,以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旧砖混建筑改造中托换技术方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欣 《江苏建筑》2009,(3):11-13
房屋功能的变化,往往要求对原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其中大部分是对砖混结构房屋进行扩大空间改造.改造过程中,由于要拆除部分承重墙墙体,原结构荷载传递路线和结构受力将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施工技术与安全问题显得较为突出.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砖混房屋底层扩大空间改造中的3种改造方案,即:双梁托换、单梁托换、型钢框式托换方案,对比分析了这3个设计方案的特点、适用条件、应注意的问题等,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可供类似改造加固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模拟巨型框架结构在不同施工过程中的内力与位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征  沈蒲生 《建筑科学》2006,22(2):18-22,13
分析竖向荷载对结构的作用效应,由于巨型框架结构建筑工期漫长,以及多种不同的施工顺序等特点,应该较普通框架建筑更多考虑施工过程的影响。本文根据目前高层建筑巨型框架施工中较多运用的三种施工顺序,提出了三种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竖向荷载作用效应分析方法并编写了相应的程序,用三种方法对某12层巨型框架算例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施工顺序中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有一定的区别,最后给出了高层建筑巨型框架结构分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工程属于改造型工程,由于建筑方案修改,塔楼结构有较大调整,对地下室已建部分墙体进行拆除改造,新老结构结合处截面变化大,现场施工条件狭小,对我后续施工造成很大影响,针对此难题,合理制定施工技术与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新老结构钢骨柱焊接质量,确保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对某工程钢筋混凝土柱混凝土置换加固的支撑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钢结构支撑的优点为施工工序少、施工周期短及后期拆除方便,结合工程实际最终采用了钢结构支撑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对钢支撑的应力及上部结构变形进行了监测,分析其数据,提出了混凝土置换施工支撑方案设计时在支撑与原结构间施加预反力,采用上部结构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标准值进行设计,考虑原结构受力将上部荷载进行折减后设计下部支撑等建议,可供类似结构混凝土置换施工支撑方案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支护结构作为深基坑工程中临时结构,在其使用功能终止时需要拆除,合理的拆除顺序是确保工程安全和施工进度的根本保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某基坑支护工程的拆撑工序,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改造后建筑的各项功能需求,需对现存的5个储油罐进行升级改造。油罐改造工程基础设计需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与传统工程存在较大差别。各个罐内结构基础设计需综合考虑净高控制、罐内场地条件、上部结构受力特点、基础施工工序等多方面因素。基础设计时应结合各建筑的实际限制条件,因地制宜地对各个建筑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1,2号罐采取在钢底板上现浇混凝土筏板的基础形式,4号罐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5号罐采用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为保证油罐在施工工程中的整体稳定性需在4,5号罐罐壁和底板接合区域加设锚栓,并采用分区分阶段施工等措施。在油罐与地下室交接面采用树根桩进行基坑支护,并沿着油罐基础环向采用树根桩进行土体加固,在桩顶设置圈梁形成环箍作用,保证油罐地基土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旧房改造项目中受力构件的拆除与加固施工,其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通过钢反粱加固转换结构柱受力体系用先进的切割机对受力柱逐块切割,利用信息化预警手段监控拆除结构应力变化,提高改造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保证了施工安全及建筑结构的完整。  相似文献   

12.
目前,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日益增多,改造工程中存在较多危险性较大的拆除作业,如球形钢网架结构,同时有些既有建筑由于建造时间较早,无法查询原始设计资料。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对原始资料缺失的球形钢网架结构进行拆除意义重大。通过采用3D扫描逆向建模技术,对已有球形钢网架实物情况进行真实还原,基于3D3S网架计算软件的受力计算,通过模拟分析,优化拆除方案,并结合MR设备进行可视化交底,保证施工安全,控制工期和成本。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跨径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以机械破碎拆除城市内上跨主干道立交桥工程为例,介绍桥梁拆除施工方法及拆除过程的结构受力分析。针对主桥箱梁采取贝雷支架支撑并对0号块进行固结,在拆除过程中加强对支架的监控,注重箱梁结构预应力的释放顺序,确保桥梁在稳定、安全、可靠的情况下顺利拆除。为今后类似大型桥梁拆除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太原市图书馆改扩建工程既有建筑减隔震支座的置换,在隔震橡胶支座置换施工过程中,针对原结构隔震橡胶支座各梁柱节点处上部结构荷载不同、中柱、角柱、边柱的受力状态不同、隔震支座自重大,人工无法移动、地下空间有限,原有隔震支座的拆卸运输困难、隔震支座的更换顺序的选择、隔震支座置换过程中顶升设备的选择以及顶升荷载大小的选择;施工过程中振动比较大,荷载监测困难等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相应地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5.
耿春江 《建筑技术》2010,41(9):816-817
某4层砖混结构宿舍楼拟改造为办公楼,需拆除2,3层的局部墙体,以形成大开间。施工前考虑结构受力特点及施工荷载,确定了加固方案,保证了加固质量。  相似文献   

16.
北京工人体育场屋盖结构体系受力复杂,杆件局部受力变化对整体结构影响较大,且由于结构整体性强,钢结构成型前需要构件承担施工过程中的自重荷载。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设置了23个超高组合截面临时支撑体系来承受结构自重荷载。对临时支撑体系整体设计进行分析,同时论述了临时支撑的安装及拆除过程;为了保证临时支撑在安装、拆除和使用过程的安全性,采用MIDAS Gen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临时支撑能有效承受钢结构未成型时的自重荷载,同时安装、拆除和使用过程中临时支撑的位移和应力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南昌市艾溪湖大桥主桥为外倾式拱肋的系杆拱桥.连接拱肋和主梁的吊杆和支撑拱肋的临时支架有多种施工顺序.采用空间有限元模型详细计算分析了不同吊杆张拉顺序以及拱肋临时支架拆除顺序下的拱桥结构受力情况,分析了吊杆和临时支架不同施工顺序对结构受力的影响情况,得到了较优的施工方法,对此类桥梁施工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建筑》2023,(5):68-69
<正>案例名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荷载自承重体系案例类别产品技术创新实践案例案例概述甘肃安居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荷载自承重体系,充分利用预制柱作为主体结构主要受力构件,实现了竖向预制构件结合钢牛腿、角码连接件承载水平构件自身荷载及施工荷载的受力体系,搭拆方便,施工便捷,安全可靠,施工完成后连接件拆除可重复利用,绿色节能环保。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荷载自承重体系颠覆了传统混凝土建筑的建造过程及施工工艺,进行了重大技术创新,在建造过程中实现了大空间、免支撑,节约脚手架95%以上,节约木材85%以上,节约工序80%以上,解决了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存在的建筑能耗高、资源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施工顺序不仅影响桥梁的成桥受力和线形,更关系结构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特别是对于跨径较大的多跨一联连续梁桥,体系转换的工序较多,容易出现实际施工过程与设计施工顺序不一致的情况.以某七跨一联连续T梁桥为工程依托,针对该项目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施工调整的方案,对由于施工偏差对结构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同时对调整实际施工顺序成桥后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北京浦项中心主体工程部分楼段铝合金模板施工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铝合金模板早拆体系对施工结果的影响。该施工过程按拆模及支撑的施工顺序分为4个阶段。主要研究了在拆除顶撑以外的底模和完全拆除支撑之后,上部荷载施加于混凝土结构时对构件的影响。针对2d和3d龄期拆除模板以及施工荷载的有无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铝合金模板早拆对支撑体系立杆间距的要求,并对1.3m及1.5m支撑间距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支撑点的布置方式,能够有效减轻早拆体系中混凝土楼板的开裂程度。施工过程中支撑间距宜≤1.3m且不宜过早拆模板并应尽量减少和优化分布施工荷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