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我国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状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与探讨,指出当前我国在农业废弃物利用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农业废弃物产生量巨大且总量不清、农业废弃物粗放低效利用且闲置状况严重、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与产业化水平滞后,以及农业废弃物利用相关的政策法规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同时,总结指出了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几个发展方向,即向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材料化、基质化和生态化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发展的对策措施,包括:(1)建立与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相关的政策法规;(2)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基础设施建设;(3)加快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鼓励和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创新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2.
污水资源化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严重水危机的有效途径。从我国水危机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实施污水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政策、管理、资金、技术设备等多方面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盐城市区污水资源化海涂生态工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盐城市区污水资源化海涂生态工程是根据“控源导流”整治战略构建的一项示范工程。拟将盐城市区污水截流入网,用污水渠道送至海涂生态工程,实现污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结合。全程实行4级水质控制,生态工程的场址选择遵循“四忌四宜”原则,即忌人群、忌饮水、忌生食食品、忌超载,宜苇、宜林,宜草,宜粮。 相似文献
4.
5.
水葫芦是一种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具有生长速度快、入侵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全世界多个国家严格控制的外来入侵植物。但是水葫芦具有一定的治污能力和资源化利用价值,若能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其泛滥,同时还能创造较高的环境价值。本文根据水葫芦的特性,介绍了水葫芦的危害、常用的处理办法以及资源化利用的相关研究进展,通过对水葫芦污染现状及资源化利用进行归纳和评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水葫芦的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乌梁素海底泥沉积物的分布特征、质地、营养物成分及其含量,对乌梁素海底泥沉积物资源化利用前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粒径级配分析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底泥沉积物受沉积作用明显,分选性好,属于砂壤土和壤土,可以用做土建工程材料;底泥沉积物中所含污染物成分分析结果表示,虽然底泥沉积物受上覆富营养化水体的影响,氮、磷和有机养分含量相对较大,但仍属于中等肥力土壤,且伴随着较大含量的重金属积累,可能会在资源化利用中对土壤、水体等造成二次污染,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性,不适宜用做农田施肥,可在一定保护措施条件下用做土壤质地改良、建立湖滨带和堆放处置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物堆积造成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煤矸石是一种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典型工业废弃物.其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引起地下水污染,造成山体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近年来,\"以废治废\"模式成为了工业废弃物处置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了污泥改性煤矸石在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方面的进展,为后期煤矸石和污泥的高值化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9.
10.
人工湿地中蛭石填料净化污水中氨氮能力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了蛭石吸附污水中氨氮的吸附容量以及蛭石去除氨氮的等温吸附曲线,探讨了水中pH、温度、浓度对氨氮去除量的影响以及饱和蛭石再生后的效果,结果表明,蛭石的饱和和吸附量为20.83mg/g;蛭石吸附量在pH2.0~6.0范围内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最佳pH为4.0~6.0;温度在15℃~35℃范围内,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减小;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蛭石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为蛭石作为一种新型填料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污水回用是解决城市缺水的一条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我国城市污水回用的现状和计划筹建的部分污水回用工程,探讨了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的新技术、新模式。根据我国西北地区的地域特征和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作者认为高效低能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土地处理、稳定塘和强化一级处理,是适合西北地区污水再生回用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回用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污水回用量增加,其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日益受到重视。利用风险评价技术对回用水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成为保证安全回用的关键。主要论述了污水回用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校园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提出了一种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即用优势菌强化的SBR法对生活污水和洗澡废水进行处理。同时,与传统的SBR法、SBR+厌氧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不同处理方法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和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优势菌强化的SBR法化传统SBR法所需处理时间缩短的近20h,比SBR+厌氧法处理时间缩短了10h左右,显示了其在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方面的显著效果,为校园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昆明市某森林公园污水回用工程处理规模1000t/d,于2007建成使用,水源为市政管网截污,使用一段时间后出水各项指标均超过回用水质标准33%~170%,针对出现问题采用MBR工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COD≤50mg/L、BOD≤6mg,/L、SS≤10mg/L、NH4-N≤5mg/L、TP≤0.5mg/L、TN≤15mg/L,均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水质标准,同时运行费用较原工艺降低18%,为0.847元/m^3,实现了工程改造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春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3):217-221,194
本文阐述了城市生态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研究了我国城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并提出生态城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6.
生化-物化-生态组合工艺用于离散型住宅小区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东西湖区园艺花城小区(3期)污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系统建设为例,介绍和推广一套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生活污水生化—物化—生态组合处理工艺。该项工艺特别适用于氮含量偏高情况下的离散型住宅小区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具有占地省,处理效果稳定,易与周边环境协调等诸多优势。采用组合工艺,可使小区污水经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中水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系统运行能耗低,污水处理和中水制水的总成本仅为0.69元/m~3。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城市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源的基础上,指出城市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具体表现为“流”或过程的失调;“网”或结构的失调;“序”或功能的失调.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以沈阳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利用加Microsoft Visual Basic6.0开发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信息系统。系统分6个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模块、评价标准体系模块、评价权重体系模块、现状值模块、结果值模块和数据综合信息模块。具有数据编辑、打分评价、数据报表和专家支持4种主要功能。应用该系统对沈阳“九五”末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沈阳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相似文献
19.
生态型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由生物调节池、好氧降解与微生物培养池、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组成的生态型污水处理组合工艺系统,用以处理生活污水和试验室废水。系统连续运行2年的处理效果持续稳定,出水水质达到国家(GB 18918-2002)1级排放标准。该工艺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低,用地面积小于2 m2/t,建设成本为300~500元/t,运行耗电量小于0.1元/t,管理维护等费用约为0.1元/t,运行合计费用小于0.2元/t,该生态型组合人工湿地所具有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于处理水量不大、水质变化不太大,管理水平不太高的广大中小城镇、居民小区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20.
杨小梦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4):49-51
论述了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水体、大气、噪声、酸雨、绿地覆盖率、人口密度等作为生态因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该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山区城市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有下降趋势。同时,还提出了改善该区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