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JPA型亚麻织物煮练助剂的研制马冰洁,邢风兰,王墨林(齐齐哈尔轻工学院有机合成研究所,邮编 161006)本文对JPA型亚麻织物煮练助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作了概要论述。亚麻织物以其独特的滑爽挺括、吸湿透气、坚实耐磨和穿着舒适的特点,自八十年代以来,在国...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亚麻制品出口国,产品90%以上供出口,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我国的亚麻布售价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30%~50%,其中亚麻助剂的非专用性是原因之一。由于各亚麻厂大多使用其它纤维助剂作代用品,造成产品档次上不去,从而价格低廉。文中对亚麻纺纱柔软剂、织物煮练渗透剂、织物染色渗透剂、织物氧漂稳定剂、织物柔软整理剂等系列助剂的研究状况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亚麻织物染整助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荧  金东升 《上海染料》1999,27(5):23-25
该文从亚麻织物的纺,织,染的特殊性能出发,研究与其加工性能相适应所需的助剂:柔软剂,煮练渗透剂,染色渗透剂和氧漂稳定剂等。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及其在煮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和无机助剂的复配问题,并把复配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煮练中。通过测定织物煮练后的白度和毛效,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出最佳的复配比较,并把复配精练剂和进口精练剂在应用性能上进行对比实验,表明复配精练剂是一种新型的,性能较好的精练剂,并且能有效地去除棉籽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亚麻纤维中的果胶,木质素,分裂度做了定量测试,分析了果胶,木质素,分裂度等性能对亚麻纤维可纺性能,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提出较为合理的亚麻煮练工艺。  相似文献   

6.
<正> 棉与棉—化纤混纺的纺织品在进行染色加工之前,需要进行予处理,其中煮练是予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煮练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纺织品成品的质量。我国是个产棉大国,用于印染的纯棉和棉—化纤混纺的纺织品产量较大,据统计,我国84年仅用于印染的涤纶混纺布产量为33.3亿米,用于印染的纯棉布产量为31.7亿米。而用于这些纺织品的煮练助剂过去是使用肥皂,现在使用太古油(即红油)、雷米邦A、渗透剂JFC、洗衣粉等,这些助剂虽比肥皂效果好,但也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发展高效煮练助剂,我们研制了FC煮练润湿滑剂。  相似文献   

7.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功能填料,氟硅丙烯酸酯(FSiAc)乳液为功能黏合助剂,制备氧化石墨烯/氟硅丙烯酸酯(GO/FSiAc)复合乳液整理剂,并通过轧-烘-焙工艺对亚麻织物进行拒水防紫外线多功能整理。利用FTIR、TEM和DLS表征了GO/FSiAc复合乳液的结构和粒径分布;通过XPS和SEM表征了整理亚麻织物的表面元素和形貌;考察了软单体(BA)和硬单体(MMA)的质量比及GO的质量浓度等对整理亚麻织物的耐热性、拒水性、紫外线防护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等应用性能及服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在FSiAc乳液中良好的分散并均匀地覆盖在亚麻织物表面。当m(BA)∶m(MMA)=7∶3,GO的质量浓度达到4 g/L时,表现出优异的拒水性和防紫外线性能,其水接触角为148.48°,紫外线防护系数(UPF)为179.77,紫外线(UVA)波段的透过率为0.63%。与原始亚麻织物相比,GO/FSiAc复合乳液整理亚麻织物的耐热性、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了60.67℃、153 N和11.1%,同时保持良好的透气性能。经过20次皂洗测试后,水接触角仍为142.00°,UPF为162.22,UVA波段的透过率为0.94%,说明整理后亚麻织物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亚麻织物的性能和特点,研究了无氟防水剂NR-8700浓度、p H和焙烘时间工艺条件对亚麻织物防水等级、织物断裂强力、耐摩擦牢度以及耐洗色牢度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防水剂NR-8700为50 g/L、p H6和焙烘温度150℃时亚麻织物表面性能的改变满足技术要求,防水等级可达90分,且综合性能优良,从而扩大了亚麻织物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亚麻织物的喷墨印花颜色效果,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海藻酸钠(SA)协同作用于亚麻织物的预处理工艺,对处理后织物表面墨滴的铺展面积、喷墨印花色块的颜色参数进行了测试,使用接触角测量仪、SEM、表面Zeta电位仪、XPS和FTIR对预处理前后亚麻织物表面物理和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SA预处理织物相比,SDS的引入可使亚麻织物表面墨滴铺展面积减小14%,墨滴渗化程度也明显减小;青色和黑色印花色块的表观颜色深度增加,摩擦色牢度略有降低,断裂强力和耐日晒色牢度无明显改变.预处理后,SDS+SA预处理剂在亚麻织物表面形成了薄膜,纤维间以锯齿状的膜结构堵塞了孔隙,促使更多的活性染料在滴落的位置与纤维发生共价结合;此外,预处理后织物的亲水性增加,有利于染料对亚麻纤维的上染.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柔软剂 RM—7在亚麻织物整理中的作用,对亚麻织物整理工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柔软剂RM—7与2D 树脂、PU 聚氨酯相配合,采用浸轧→烘干→焙烘工艺较好解决了亚麻织物易皱、手感粗糙、弹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亚麻织物的喷墨印花颜色效果,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海藻酸钠(SA)协同作用于亚麻织物的预处理工艺,对处理后织物表面墨滴的铺展面积、喷墨印花色块的颜色参数进行了测试,使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固体表面zeta电位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预处理前后亚麻织物表面物理和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SA预处理织物相比,表面活性剂的引入可使亚麻织物表面墨滴铺展面积减小14%,墨滴渗化程度也明显减小;青色和黑色印花色块的表观颜色深度增加,摩擦色牢度略有降低,断裂强力和耐日晒色牢度无明显改变。同时从SEM图看出,经预处理后,SDS+SA预处理剂在亚麻织物表面上形成了薄膜,纤维间以锯齿状的膜结构堵塞了孔隙,促使更多的活性染料在滴落的位置与纤维发生共价结合;此外,预处理处理后织物的亲水性增加,有利于染料对亚麻纤维的上染。  相似文献   

12.
新型棉纺织染整助剂介绍英国PPT公司现已开发出一系列对棉织物生产特别有效的新型染整助剂,现介绍如下。在现代低浴比前处理及煮练设备中,必须使用低泡沫表面活性剂和润湿剂。他们生产的Jetscour,LF是一种高浓度、极低起泡性的非离于煮练剂,有优异的润湿...  相似文献   

13.
李琳  邓启刚  陈朝晖 《化工时刊》2011,25(12):41-44
介绍了阻燃剂阻燃的基本原理,及其按照不同标准的分类,同时介绍了各类阻燃剂的代表物质及它们的应用领域;重点阐述了关于亚麻纤维织物常见的阻燃整理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今后新型阻燃剂体系应朝着无卤、低烟、无毒方向发展的趋势;确定了应用于亚麻纤维织物的阻燃整理剂在实现绿色环保的同时,提高亚麻纤维织物阻燃综合性能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王斐  邓启刚 《精细化工》2015,32(4):461-465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降解壳聚糖(JCH)及乙醇为原料,制备出一种降解壳聚糖含磷阻燃剂JCHP-2。将其应用于亚麻织物的阻燃整理,考察了JCHP-2的含磷量及用量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其耐洗性能;结果表明,当JCHP-2的含磷量为14.41at%、用量为12%时,亚麻织物垂直燃烧性能达到GB/T5455—1997 B1级标准,皂洗10次后仍能达到B2级标准,具有一定的耐洗性。对优化条件下整理的亚麻织物进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织物的初始裂解温度降低,800℃残炭量由6.57%增加至25.89%。说明JCHP-2对亚麻织物具有较好的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22,(10):2718-2722
以60%乙醇提取花生衣染料,对亚麻织物进行染色。采用直接染色、铁预媒染及铝预媒染3种不同染色方法,研究染色温度和染料用量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染色后织物的K/S以及L、a、b得出最佳染色温度为:直接染色为120℃,Fe(2+)预媒染为110℃,Al(2+)预媒染为110℃,Al(3+)预媒染为120℃。媒染染色织物颜色差异较大,在相同染色条件下,Fe(3+)预媒染为120℃。媒染染色织物颜色差异较大,在相同染色条件下,Fe(2+)预媒染织物K/S值最大。直接染色亚麻织物K/S值高达6,表明花生衣染料对亚麻织物染色潜力大。在最佳染色条件下,染色亚麻织物的色牢度、抗紫外性能优良,Al(2+)预媒染织物K/S值最大。直接染色亚麻织物K/S值高达6,表明花生衣染料对亚麻织物染色潜力大。在最佳染色条件下,染色亚麻织物的色牢度、抗紫外性能优良,Al(3+)预媒染织物各项色牢度可达4级以上,Fe(3+)预媒染织物各项色牢度可达4级以上,Fe(2+)预媒染织物抗紫外性能为原布样的11.8倍。染色后织物荧光性能明显提升,而直接染色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酰胺为原料采取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中间体聚丙烯酰胺,再以该中间体与N-羟甲基二甲胺和碘甲烷反应制备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通过测定其阳离子化度及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将不同阳离子化度的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于亚麻织物的染色研究,通过测定染色后织物的性能,研究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用量为1%,阳离子化度为26.07%,预处理后的亚麻织物上染率可达47.5%,与降解壳聚糖复配预处理后亚麻织物上染率可达51.0%。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目前国内织物后整理助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差距 ,指出了织物后整理助剂中存在的各种有毒害物质 ,以及生物降解性差等危害性 ,并从高分子材料合成、性能优化可行性的角度指出了织物后整理助剂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亚麻织物的天然染料栀子黄无媒染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林  刘书华 《染料与染色》2009,46(3):25-28,4
以水为溶剂提取栀子黄,并用该提取液对亚麻织物进行染色,通过实验确定了栀子黄提取和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为了提高栀子黄对亚麻织物的上染率和染色牢度,选用了固色刺NMR-1进行处理,以取代传统的媒染工艺,并对影响固色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获得了优化工艺.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固色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栀子黄对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其效果优于媒染工艺.  相似文献   

19.
亚麻增强分裂剂是一种采用化工助剂方法来提高亚麻分裂度的新产品,产品应用后在提高亚麻分裂度等诸多方面均有明显效果。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和应用均属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20.
亚麻粗纱染色的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根据亚麻纤维的性质,讨论了前处理工艺粗纱染色工艺。采用硫酸或醋酸酸洗15分钟,中等碱度煮练50-60分钟,经过氧化氢氧漂或亚氯酸钠亚漂后,再用活性染料、还原染料或直接染料染色。详细描述了各类染料的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