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7 m顶装焦炉的工艺和控制要求,介绍7 m顶装焦炉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特点等。7 m顶装焦炉成套设备是太原重工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大型炼焦设备,有焦炉车辆联锁系统、焦炉车辆自动对位系统以及带位置检测和记忆功能的炉门装置,其焦炉控制系统控制精度比6 m焦炉有了很大提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钢铁研究》2007,35(1):37-37
武钢目前新建最大的7.63m焦炉在焦化公司新区破土动工。武钢7.63m焦炉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由德国伍德公司和中冶焦耐公司联合设计,由大重大起集团公司承担设备制造。焦炉自动化程度高,采用了自动加热系统。推焦和装煤计划的自动编制系统可自动显示焦炉机械操作状况,实现炼焦过程的在线控制和监管。系统还采用车辆自动定位系统、四大车联锁系统和车辆自动操作系统,可实现全自动无人操作。同时,7.63m焦炉不仅工艺技术先进,1座相当于2座6m焦炉,还具有高环保性能。预计2座7.63m焦炉将于2008年上半年相继投产。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降低配煤成本,济钢通过采取改造配合煤粉碎系统、新建小侧装煤塔、改进除尘方式、新增机械设备等措施将4.3 m顶装焦炉改造为捣固焦炉。改造后,在保证同样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多用30%~40%的高挥发分弱黏性煤及部分非黏结性煤,扩大了炼焦用煤源,配合煤成本降低30多元/t,且保持炉体不变。  相似文献   

4.
赵华  周鹏  马银华  党平  代成  彭磊 《鞍钢技术》2021,(5):39-41,61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炼焦部7m焦炉边火道温度偏低的状况,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采取炉门耐材改质、应用斜道正面窜漏修补新技术、增加焦炉辅助加热系统和改进加热煤气管道末端压力保护方式等热工管理优化措施.实践后,边火道机侧和焦侧平均温度分别提高了101℃和87℃,达到了热工管理要求;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总消耗量分别减少了3000 m3/h和8500 m3/h.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唐山佳华煤化工有限公司400 kg试验小焦炉的主要组成。该试验小焦炉是顶装与捣固炼焦两用焦炉,小焦炉安装调试完后做了大量的试验。对比分析了试验数据与6 m顶装焦炉和6.25 m捣固焦炉在焦炭反应后强度指标上的相关性。结果认为:400 kg试验小焦炉试验重现性好,与生产焦炉尤其是捣固焦炉焦炉CSR相关性强,可为大焦炉生产提供参考,有效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6.
煤炭资源越来越紧张,发展捣固炼焦技术,推行捣固炼焦,缓解强粘结性炼焦煤资源不足的现状。但同顶装焦炉相比,捣固炼焦还存在很多问题,就此重点讨论捣固炼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捣固炼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捣固炼焦的原理及技术优势,对顶装焦炉与捣固焦炉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顶装炼焦改造为捣固炼焦所涉及的项目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介绍了捣固炼焦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焦化厂烟尘主要来源于炼焦,其中装煤操作占40%。据测定,装煤时每生产一吨焦炭产生0.15kg灰尘,装煤车上的致癌物质3,4—苯并芘的浓度高达30.3μg/m~3,严重危害焦炉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为此我们在80型新焦炉的设计中考虑了高压氨水循环喷射系统,以达到消烟装煤之目的。但由于传统结构的L型三通球阀自1992年1月80型焦炉投产之初就出现了泄漏,使系统  相似文献   

9.
王国鹏 《山西冶金》2011,34(6):61-62,74
介绍了太钢7.63 m焦炉煤调湿的工艺流程。煤调湿工艺是一种炼焦用煤的预处理技术,即通过炼焦煤在焦炉外的来自干熄焦余热锅炉的蒸气干燥来降低并稳定装炉煤的水分。装炉煤水分的降低能够提高焦炉生产能力、减少结焦所需热量消耗、提高焦炭质量、保证焦炉连续稳定操作,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焦总厂7 m焦炉炉头温度较低,影响焦炉、干熄焦生产稳定运行的生产现状,通过比较7 m焦炉与传统6 m焦炉的结构特点,分析了造成7 m焦炉炉头温度偏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7 m焦炉炉头温度的有效措施。应用结果表明,提高炉头温度效果显著,7 m焦炉炉头温度和炉头温度系数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达到了生产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济钢的两座6m焦炉投产初期焦炭强度波动,为此,以20kg小焦炉试验、岩相检测、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检测为主要试验手段,对新汶、官庄、圣佛、阳泉曲、新坡、两度、卜村等10多个煤种作了70余炉配煤炼焦试验,优化了配煤,完善了6m焦炉的用煤结构。  相似文献   

12.
梅山1号、2号焦炉分别投产于1970,1971年,随着炉龄的增加,炉体老化,护炉设备失效,焦炉的寿命成了公司生产平衡的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投产以来炼焦生产的概况,结合炼焦生产操作的特点和焦炉炉体、设备维护的实践经验,分析炉体状况恶化和护炉设备失效的原因.阐述了焦炉超期服役阶段在炉体维护、护炉设备完善、操作机械改进、生产组织管理和配煤管理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总结梅山焦炉长寿的经验:以焦炉炉体保护为主,改善焦炉护炉铁件状况,加强炼焦生产操作、配煤和设备管理,强化对炭化室炉头墙面和炉头火道的维护.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包钢5#焦炉投产后在焦炉移动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隐患及现场技术改进,并对一些设计、制造安装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魏松波 《武钢技术》2009,47(5):11-13
叙述马钢、太钢、武钢的7.63m焦炉投产后炉顶空间温度偏高,导致炼焦耗热量增加、副产品成分变化,分析空间温度的影响因素,介绍降低空间温度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韶钢特棒分厂投产后出现的液压设备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油缸结构、接头形式、液压回路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和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焦化厂现有JN43—80型45孔焦炉两座,设计年产焦炭60万吨,日产焦炉煤气70万立。其中2#焦炉于98年11月13日装煤投产,1#焦炉于99年5月5日投产。与两座焦炉配套建有“AS”工艺全负压煤气净化回收系统,配煤筛焦系统,污水处理设施以及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焦化厂所属原料场除负责炼焦用洗精煤的接卸贮存外,  相似文献   

17.
介绍武钢焦化公司50年来炼焦技术进步,重点阐述炼焦配煤技术研究、焦炉热修补维护、140t/h干熄焦技术消化以及7.63m特大型焦炉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韶钢6m焦炉工程是在淘汰韶钢原有3座2.8m焦炉的基础上新建的两座大型焦炉,年产设计能力为110万吨焦炭.该工程充分借鉴了国内6m焦炉建设的成功经验,成功地运用了目前国内炼焦行业同类型焦炉的各项顶尖技术,包括干熄焦技术、高效与环保一体的备煤系统和具有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9.
《天津冶金》2004,(5):39-39
近日,国内首台清洁型无污染焦炉通过最终技术审核论证,在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挖掘焦化分公司生产车间正式投产。有专家称,该项目的顺利投产,将为彻底解决山西省焦化污染问题提供契机。该焦炉设备采用清洁型热回收炼焦技术,炼焦过程所产生的焦油、煤气等挥发物得以充分燃烧  相似文献   

20.
《钢铁》1989,(7)
联邦德国Berg bau fors chung公司开发出一项可在炼焦期间测量高为7m的焦炉内炉料松装密度的新技术。该公司应用X射线技术专门研究了一种探头,这种探头能够测量出焦炉内不同高度处的松装密度,由于这种探头安装了中子源,所以还能够测量出氢的含量。其结果简单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