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0)
近几年里,会计与审计行业不断爆出造假案件,假账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行业信用危机,这也引起了相关行业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因此我们需要针对我国会计行为人对于会计伦理知识的理解以及会计伦理教育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7)
会计伦理是会计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严重社会消极效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克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固然需要强化制度建设,但更需要会计人员恪守职业操守,恪守特殊的伦理道德。本文依据伦理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联系,探讨了我国加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性,提出了完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提出要对会计舞弊从制度设计伦理建设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抑制会计舞弊行为的解决方案,推进会计事业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9)
本文认为,会计职业判断是合理运用企业会计准则的必然需要,产生于知识分工、成本收益权衡和交易、事项的模糊性等条件。而与基于会计职业判断对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影响,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容易陷入伦理困境。如缺乏独立性、过分稳健等。为破解上述伦理困境,需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合理界定会计判断法律责任、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正确对待利益博弈等提升会计职业判断。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4)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等会计舞弊行为丑闻频发,会计伦理失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计舞弊是由相关主体所实施的集体舞弊行为,其产生的伦理根源:从个体伦理视角来看,在于会计人员面临会计伦理困境时存在伦理判断偏差和道德推脱倾向;从组织伦理视角而言,在于领导行为伦理欠缺,经营决策缺乏伦理考量和企业伦理制度不完善,企业经营深陷功利主义伦理氛围。防治会计舞弊不仅应关注会计人员个体的伦理道德修养,也必须重视组织伦理和领导行为伦理管理。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9)
当前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现象严重,会计行业面临严重危机。高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摇篮,其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效果如何会对整个会计行业诚信环境的改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我国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0)
本文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研究,首先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伦理的关系,认为现实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形式、效果和环境上存在诸多问题,得出会计政策选择失当的深层次原因是会计伦理缺失、越位等。最后提出基于会计伦理完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2)
思想政治教育是会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背景,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会计人才培育中的地位、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施路径。本文提出会计教育在传授技术化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强化对会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并通过强化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等相关教学内容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本文基于审计案例情景的模拟决策法,以福建江夏学院和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各年级审计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索恩设计的审计伦理水平测量工具和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试,对不同类型学生群体间的审计伦理水平展开测量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高校的学生的审计伦理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性别、专业、年级、职业性格类型以及是否选修过一般性伦理课程等则差异不显著。文章揭示了当前审计伦理教育的效果现状,值得审计高教师生予以正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7)
对当前的教学发展阶段来说,加强对高校的会计教学的改革比较重要,尤其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这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从现阶段的高校会计教学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高校会计教学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用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高校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和优化策略,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我国的高校会计教学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美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比较视角,提出以课程思政为路径建构中国特色工程伦理教育模式。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主流价值观引导;在教育主题上注重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践行立德树人要求;在教育方法上突出课程育人理念下的渗透式教育。该模式有助于从工程技术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工程学科文化及职业精神气质视角拓宽工程伦理主题。展望课程思政作为工程伦理教育的本土化策略,需强化制度保障,增强专业课教师理念认同,建构工程伦理课程教师协同合作机制,提升渗透式方法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