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桑树坪煤矿综采综掘工作面呼吸性粉尘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安全》2017,(9):171-174
煤矿工人是我国尘肺病的高发人群。随着矿井采掘机械化水平提高,开采深度加大,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粉尘危害程度也越来越大。由于采掘工作面装备不同、防尘设施不同,工种不同,工人的接尘水平差别较大,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同。为了客观评价我国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危害,以桑树坪煤矿新建矿井为对象,在生产设备运转,防尘技术措施运行情况下,对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炮掘工作面各岗位工种作业地点呼吸性粉尘进行了个体采样,实验室测定了各工作场所的粉尘游离SiO_2含量、分散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结合检测数据和防尘、降尘设施实际情况,分析了超标原因,明确防尘重点岗位,提出了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机械化矿井作业时采掘工作面产尘量大,是煤矿井下防尘的关键。通过对大柳塔煤矿的现场调查,确定检测方案,并对采掘工作面粉尘性质进行定性分析,检测主要工种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明确了防尘重点岗位。运用作业分级的计算方法,对接触煤尘的主要工种进行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指导企业有效地对采掘工作面进行煤尘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通过本次检测,总结出作业分级标准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作业分级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对作业分级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修正权重数的探讨思路。  相似文献   

3.
粉尘是威胁煤矿职工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危害尤为严重,粉尘治理急需得到升级与改善。为了有效治理采掘工作面的粉尘,控制粉尘这一职业危害因素,在深入研究屯兰矿尘肺病人历年发病情况、采掘工作面粉尘监测情况以及防尘设施设置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采掘工作面新的防尘理念,并明确指出应加强采掘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的工作,有利于保证矿井工人的人身安全及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张飞 《陕西煤炭》2022,(1):49-52,56
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参数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各主要生产场所粉尘动态发散规律进行研究.针对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皮带搭接处以及回风巷道粉尘浓度的测定及粉尘发散距离,得出粉尘动态发散的一般规律.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在采掘工作面,粉尘浓度在随距离的推进过程中,会形成2次浓度高峰,在皮带搭接处和回风巷道中,粉尘...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2021,52(2):253-256
为分析黔西南地区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确定职业病危害的重点岗位,对2018—2019年贵州黔西南州的18家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包括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主要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合格率之间的差异,确定病危害控制的重点岗位。该地区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和手传振动;粉尘和噪声危害严重的岗位为采掘工作面的采煤工、打眼工和采掘机司机。  相似文献   

6.
尘肺病 煤矿井下在采掘生产过程中,由于煤和岩石被粉碎而产生煤、岩粉尘。如果粉尘粒小于0.25微米,就会长期悬浮在空气中成为浮游粉尘,浮游粉尘的浓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粉尘产生的来源、特性、危害;提出了采煤工作面的径向喷雾、高压喷雾除尘,采掘巷道中的泡沫除尘,以及做好煤矿井下除尘工作的科学管理除尘工作,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重点做好呼吸性粉尘的防治工作,建立预警、处理、防治一体化的未来新型矿山.  相似文献   

8.
梁北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松河 《中州煤炭》2009,(10):83-86
阐述了梁北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的产生及分布特点,介绍了梁北煤矿按照从源头控制的思路,通过采取标本兼治、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粉尘综合防治技术,使采掘工作面的粉尘得到了有效防治,工作面的作业环境大大改善,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22,(2):149-152
矿井粉尘污染一直是煤矿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高浓度粉尘的产生,不仅增加矿工患尘肺病的概率,而且由于粉尘本身的理化性质,在一定浓度下极具燃烧和爆炸的风险,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通过分析小保当矿井粉尘污染现状,在分析国内外先进粉尘防治技术及开采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小保当矿井当前粉尘治理实际需求,提出针对采掘工作面以及运输巷、转载点等粉尘治理措施,以期实现全矿井粉尘综合治理,有效改善矿井整体工作环境,实现"安全、绿色"开采局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机械化采掘技术及装备在煤矿的普及应用,我国煤矿开采效率有效提高,但一些采掘工作面粉尘浓度常超《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如何有效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对于预防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改善井下作业环境以及促进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了煤矿粉尘产生、扩散的原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型防尘技术,包括通风除尘、除尘器除尘、煤层注水、喷雾降尘、化学抑尘和泡沫抑尘等,并对防尘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煤矿综合防尘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家岭煤矿防尘综合示范化矿井建设过程,应用粉尘治理技术解决了井下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粉尘源点的粉尘危害,结合粉尘远程在线监控系统和防尘管理制度确保了防尘效果的持续,最终实现了防尘示范化矿井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地降低采掘回风巷道内的粉尘质量分数,对杨柳煤矿粉尘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采取综合防尘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井下空气中的粉尘质量分数,提高了综合降尘效果,矿井粉尘防治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较好地将矿井粉尘隐患消灭在萌茅状态。  相似文献   

13.
防治水工作是煤矿采掘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若对采掘工作面未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很容易发生煤矿水害事故。本文以司马矿1211工作面为例,阐述了矿井采掘过程中防治水工作主要的技术措施,确保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4.
根据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的组成,重点探究了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维护工作,以期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 前面各讲已叙述了煤矿粉尘的一些基本概念,煤矿井下粉尘的来源及性质,粉尘的危害性,采掘工作面的防尘技术,定点喷雾降尘,物理化学除尘,测尘技术,防止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矽肺病的防治和煤矿粉尘管理等内容。本讲概括介绍国内外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当前,液压系统及装备在煤炭机械工作中应用广泛,由于液压系统的元件和油液都处于密封的管道和壳体中,我们很难通过肉眼来进行直接观察和检查,为了对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故障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处理,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和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重点论述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和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故障的维护,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 煤矿中经常碰到的浮游粉尘是由不同大小的粒子、比重、形状和集合状态组成的复杂的混合体。这些粒子在气流中的速度是不相同的,而且由于它们的化学组成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也不相同。在煤矿中粉尘的浓度,在不同的地方是不相同的,在同一个地方也随时间而变化。采掘工作的断续和位置的变化,在采掘过程中产生的大小不同的粉尘粒子散播到气流中,较大的粒子,较快的落下,沉降在尘源附近,小的粒子缓慢地落下,大部分被风流带到较远的位置。由于气流的扰动,使某些粒子保持到它们期望保持时间还要长的气载性质,因而,粉尘浓度随时间的减少不是直线关系,而属于对数曲线关系。保持在空气中并且难于用粉尘控制方法排出的粉尘粒子是呼吸性粉尘粒子,它们有渗入肺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引言 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浮游粉尘,是以空气为介质,由粒度、比重、形状均不相同的煤、岩粒子组成的极其复杂的混合体,它们飞扬在矿井空气中。随着粒子的自重及矿井的温度、湿度、井下风速的影响,较大的尘粒沉降在尘源附近,较小的尘粒随风流被带到较远的地方,而微细的粒子在矿井风流中呈气载性质而不沉降。煤矿浮游粉尘中,并不是所有粒度的粉尘都能进入肺部,能进入肺部的只是浮游粉尘中的一部份,即呼吸性粉尘。由于各矿煤、岩的赋存条件,煤、岩物理化学组分和采掘工作的工序,工艺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采掘工作面位置的变迁等原因,  相似文献   

19.
水射流负压钻孔除尘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高浓度煤尘的存在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矿井采掘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综合治理钻孔工程量不断加大,钻孔施工过程中的煤尘已成为矿井综合防尘的防治重点。利用水射流负压理论研制的水射流负压钻孔除尘装置可有效消除风力排粉钻孔钻进时产生的粉尘,并已在平顶山矿区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林林 《煤》2018,(4):79-80
文章阐述了煤矿采掘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采掘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隐患提出了排除措施,认为坚持采掘安全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对采掘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排除措施,无疑是保障煤矿采掘过程安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