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臭氧水治疗骨科感染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感染性创面病人4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以VSD联合臭氧水冲洗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VSD治疗,比较2组病人术后7d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组织菌落计数、细菌感染情况,创面渗液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比较2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7d创面愈合面积、细菌清除率均大于对照组,肉芽组织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与术前相比,2组病人术后7 d创面IL-1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VEGF标记指数明显提高(P < 0.01),且观察组病人创面IL-1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观察组病人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臭氧水冲洗治疗骨科感染性创面,可有效减小细菌菌落计数,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病人再次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AECOPD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PCT组和常规组,各60例.PCT组病人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和停用(PCT≥0.25 μg/L 时使用抗生素,PCT<0.25 μg/L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常规组病人由主治医师根据临床症状和临床经验决定抗生素的使用.主要观察指标为抗生素的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二重感染率、半年内复发率、血液炎性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PCT组抗生素使用率及二重感染率均低于常规组(P<0.01和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PCT组使用抗生素病人、PCT组未使用抗生素病人同常规组比较,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临床有效率、半年内复发率以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AECOPD病人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二重感染率,并且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兰花颗粒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陈兰花颗粒治疗糖尿病足(DF)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DF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予通塞脉片,每次5片,口服,每天3次;治疗组予陈兰花颗粒每次4 g(1袋)口服,每天2次。2组均28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2组总有效率、疗效积分、红细胞沉降率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疗效优于对照组的71.93%(P<0.05)。治疗组创面情况明显改善,疗效积分、红细胞沉降率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陈兰花颗粒治疗DF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背景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大部分糖尿病足创面为慢性难愈合创面.负压伤口治疗技术(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NPWT)在糖尿病足及慢性创面、溃疡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中药外治法对慢性感染创面抑制细菌生长、化腐生肌的治疗历史源远流长.中医中药联合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对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协同治疗作用需临床观察.目的 探讨中药水煎液冲洗联合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对糖尿病足创面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清除作用及创面治疗作用,明确联合应用是否存在协同作用,为治疗糖尿病足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 收集2018年7月-?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各临床科室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足溃疡病例(Wagner分级2~4级)150例并随机分成5组(A组:常规换药组;B组:单独NPWT组;C组:黄柏水煎液联合NPWT组;D组:金银花水煎液联合NPWT组;E组:黄柏+金银花水煎液联合NPWT组),每组30例,对比5种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组织病理变化,创面的BBF,溃疡创面愈合、治疗有效率、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抗氧化功能[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活力、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5组患者皮肤的鳞状上皮和鳞状上皮胶原纤维增生,存在间质炎症反应,鲜见皮肤附属物.治疗6周后,各组的鳞状上皮和鳞状上皮胶原纤维增生逐渐减少,间质炎症反应减轻,可见皮肤附属物,从A组至E组的顺序逐渐改善.治疗前,5组患者的溃疡面积、血清CRP、IL-6、PCT、MDA、SOD、ET和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患者BBF、溃疡面积、愈合时间、血清CRP、IL-6、PCT、MDA和ET测量情况:A组?>?B组?>?C组?>?E组;患者SOD和NO测量情况:A组??0.05).5组患者创面愈合率依次为E组?>?D组≈C组?>?B组?>?A组(P?相似文献   

5.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指导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合并感染时抗生素使用的价值。方法将51例神经内科ICU住院的合并感染的重症患者按单、双号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6例)。2组均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在检测感染后1、3、5、7d的血清PCT浓度后,在血清PCT>0.25mg.L-1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在血清PCT<0.25mg.L-1时,停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由医生按照常规抗生素治疗指南的决定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检测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hs-CRP)、研究组的炎症检测指标(PCT)和2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抗生素使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参考血清PCT浓度对于指导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合并感染时抗生素的使用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及使用疗程,且PCT水平的动态监测可以判断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1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根据PCT检测结果指导抗生素使用,对照组由临床经验丰富医生指导抗生素使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hs-CRP及白细胞计数,同时对比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费用、住院天数、二重感染率及1年内AECOPD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PCT、hs-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CT、hs-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费用、住院时间、二重感染率及1年内AECOPD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可为AECOPD患者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复发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纤溶酶对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手术治疗病人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但未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病人80例(治疗组)及体检正常者40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组血清炎性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再将8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纤溶酶治疗组,观察纤溶酶对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手术治疗病人炎性标志物hs-CRP、TNF-α、IL-6表达的影响.结果:入院时,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IL-6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纤溶酶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TNF-α、IL-6明显降低(P<0.01).结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涉及免疫炎症损伤,纤溶酶可以抑制免疫炎症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分为细菌性肺炎组(n=46)与非细菌性肺炎组(n=44),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和hs-CRP阳性率,以及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后血清PCT和hs-CRP阳性率的变化.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hs-CRP、PCT阳性率分别为71.74%、91.30%,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18.18%和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1周后,PCT阳性率为32.61%,高于hs-CRP的13.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PCT和hs-CRP阳性率分别为4.35%和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对于新生儿细菌性肺炎具有更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且PCT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并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何卫东  文丹  吴晖  邵丹  吴天生 《西部医学》2017,48(3):1-2;13
目的研究黄葛香草汤治疗湿热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湿热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按电脑随机数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补液盐;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黄葛香草汤;2组均治疗3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WBC、NE、hs-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黄葛香草汤治疗湿热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抗菌治疗,具有抗肠道细菌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急性加重的预测作用.方法 连续选取缓解期COPD患者98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查体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入选次日血清PCT、IL-6、hs-CRP水平和肺功能指标,分析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PCT、IL-6、hs-CR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随访1年急性加重发生率的关系,以及血清PCT、IL-6、hs-CRP单独和联合检测预测COPD急性加重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缓解期血清PCT、IL-6、hs-CRP水平均升高,同期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则降低(P<0.05).观察组急性加重发生率、首次急性加重时间和随访1年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88.78%(87/98)、(6.63±2.18)个月和(2.26±0.87)次.与随访1年内无急性加重患者比较,随访1年内急性加重COPD患者的血清PCT、IL-6、hs-CRP水平均升高,同期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则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法分析结果显示,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PCT、IL-6、hs-CRP水平与其FEV1、FVC均呈负相关(PCT:r=-0.856,-0.848;IL-6:r=-0.822,-0.878;hs-CRP:r=-0.898,-0.916, P<0.05), 与其随访1年急性加重发生率则呈正相关(r=0.874、0.765、0.773,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PCT、IL-6、hs-CRP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其急性加重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均较高,其中以COPD缓解期血清PCT、IL-6、hs-CRP联合预测其急性加重的敏感度和准确性最高.结论 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PCT、IL-6、hs-CRP水平对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良好,这可能与PCT、IL-6、hs-CRP作为炎症因子参与可影响COPD发生发展的炎症反应相关.缓解期血清PCT、IL-6、hs-CRP可能作为COPD急性加重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早期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2例早期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心肌酶以及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高危患儿CK-MB、hs-CRP水平均高于一般患儿(P<0.01和P<0.05);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血清CK、CK-MB水平与hs-CRP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心肌酶联合hs-CRP检测早期手足口病诊断价值高,可用于病情预后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清肺散”穴位贴敷对痰热郁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痰热郁肺证AECOPD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清肺散”穴位贴敷治疗,疗程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CT、hs-CRP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肺散”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改善AECOPD患者缺氧状态,减轻炎症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 C(Cys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改变以及相关性。方法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测定患者血清 hs-CRP、Hcy 和 CysC。结果观察组的 hs-CRP、Hcy 和 Cys C 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1)。hs-CRP 与 CysC 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 =0.4288,P 〈0.05);Hcy 与 CysC 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 =0.2144,P 〈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 hs-CRP 和 Hcy 可以反应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根管注入米诺环素联合现代根管治疗术对牙周牙髓综合征病人牙周指数及细菌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牙周牙髓综合征病人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牙周袋内局部注射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现代根管治疗术,观察组采用根管注入米诺环素联合现代根管治疗术.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牙周指数、细菌感染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P<0.01).治疗前2组菌斑指数(PLI)、探诊后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和牙龈指数(G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2组病人的牙周指数PLI、PD、BI和GI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病人PLI、PD、BI和GI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PD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GI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细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期间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注入米诺环素联合现代根管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能改善病人牙周指数,降低细菌感染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深入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0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断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69例新生儿作...  相似文献   

16.
黄嵘  王翀  吴家勇 《疑难病杂志》2014,(11):1108-1110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银杏达莫+氯吡咯雷+拜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共治疗14 d。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中hs-CRP和PCT的水平进行检测,计算脑梗死体积变化,并比较美国国立研究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治疗14 d后,2组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梗死灶体积下降和NIHSS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PCT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同时能有效地降低血清hs-CRP和PCT的表达,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转重率、临床康复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IL-10、PCT、hs-CRP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乏力、咳嗽、气促等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转重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2组发热消退时间、临床康复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疗效颇佳,其在控制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方面有一定优势,或可用于新冠肺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127-13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及(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期30例为稳定组,加重期26例为加重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NT-proBNP、PCT、hs-CRP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加重组患者血清CysC、NT-proBNP、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患者血清CysC、NT-proBNP、PCT、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加重组患者血清CysC、NT-proBNP、PCT、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NT-proBNP、PCT、hs-CRP四项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阳性率为96.15%,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ysC、NT-proBNP、PCT、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与病情的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评估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