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89例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并发医院感染24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8%,其中以下呼吸道最多见,占41.7%,其次为泌尿道,占29.1%。丘脑梗死、侵袭性操作、血糖、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意识障碍程度、中线移位、住院日、老年及吸烟等九项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而胆固醇则为医院感染的保护因子。结论:脑梗死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重视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92例脑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37例,感染发生率12.67%,多发生在住院2周内,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35.14%;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占21.62%,病原学检查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侵袭性操作、抗生素预防性应用、血糖、白细胞计数、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年龄、住院天数、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相关。结论脑出血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要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努力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8例脑出血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间多在发病后1周内;危险因素有年龄、吸烟史、肺部基础病变、糖尿病史及脑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态、脑组织中线移位和血肿破入脑室。结论:脑出血肺部感染发生与脑出血部位及多种因素相关,控制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尚志红 《中原医刊》2005,32(10):4-6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同期脑出血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173例、无肺部感染473例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时间多在病后1周(79.8%),其相关因素有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及脑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态、脑组织中线是否移位和血肿破入脑室,空腹血糖水平(P<0.005);并发肺部感染的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脑出血急性应积极加强防治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2例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感染组意识障、侵袭性操作、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吸烟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吸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是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发生院内感染时住院时间、抗菌药物持续使用时间等)。结果:70岁及以上、实施侵入性操作、存在基础疾病、使用呼吸机、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长均属于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但经Logistic分析可知仅有抗生素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使用呼吸机等项目属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接诊高危患者后积极给予各项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T评估脑中线移位和血肿量对脑出血(ICH)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90例ICH患者,均于入院时接受头颅CT检查,根据治疗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脑中线移位、血肿量,Logistic和ROC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脑中线移位、血肿量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丘脑出血占比、脑中线移位值、血肿量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丘脑出血、脑中线移位值、血肿量为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脑中线移位值、血肿量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1和0.763,脑中线移位值预测灵敏度为0.784,特异度为0.811,血肿量灵敏度为0.602,特异度为0.849。结论CT评估脑中线移位与血肿量,对ICH患者不良预后具有较高预测效能,有助于指导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治疗,降低其病死率.方法收集我院1 5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起死亡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病死率为3%(45/1 500).年龄、昏迷、高热、肺部感染、脑中线移位、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卒中史、留置胃管和尿管及血压、血糖、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血钾、血钠、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与患者的死亡关系密切(P<0.05~0.01),尤其是昏迷、高热、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脑中线移位、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关系最为密切(P<0.01).结论昏迷、高热、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脑中线移位、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上海汉族同新疆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同期住院经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的上海汉族患者90例及新疆维吾尔族患者76例,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史,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血液检验结果等情况。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患者体质量、心率、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小板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收缩压均显著高于上海汉族(P<0.05)。两族冠心病患者中,超过50%合并超重或肥胖、吸烟史、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空腹血糖≥5.6mmol/L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中的至少一项。结论 上海汉族与新疆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具有较大差异;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控制体质量、血压、血糖及血脂,戒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2例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感染组意识障、侵袭性操作、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吸烟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 <0.01).结论 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吸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是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